答案很明确:不可能。因为司马懿不会如此之蠢。
既然要诵读《出师表》,应当用什么态度来表达哩?如果一本正经得照本宣科,劳驾瞅瞅《出师表》写的啥?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谁是你的先帝?
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谁是你的陛下?
原陛下讬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司马懿,你过来说说明白,谁是贼?谁是贼?!
在极重名份的古代,你司马宣王敢当众宣读《出师表》,又是先帝又是陛下,还指斥乘舆为贼,末了来个临表涕零,这胆肥得都胆囊炎晚期了,真当魏明帝之剑不利?
那换一种态度,以嘲讽的态度读咋样哩?
一样完蛋。
须知,《出师表》宣扬的是忠义,而在汉末,忠义,尤其是义极受社会舆论推崇,这就是当时的政治正确。对于忠义之士,即便阵营不同,对其精神必加褒奖。哪怕最没品的司马家,对于诸葛亮父子的义举也得下诏褒奖:
晋泰始起居注载诏曰:“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其孙京,随才署吏,后为郿令。尚书仆射山涛启事曰:“郿令诸葛京,祖父亮,遇汉乱分隔,父子在蜀,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京治郿自复有称,臣以为宜以补东宫舍人,以明事人之理,副梁、益之论。”京位至江州刺史。
司马懿倘若嘲讽《出师表》,嘲讽的就是忠义,物议还不炸了锅?魏晋时期的物议对于政治人物的仕途至关重要,九品官人,品的就是言行,就是德才,司马宣王若公然拿忠义精神开涮,践踏社会价值观共识,简直就是自绝于舆论,捎带自证是个不忠不义之徒,借问朝堂之上作何感想?
总之,一篇《出师表》,正读要完蛋,反读要坏菜,横竖都是雷,吃饱了撑的去踩着玩儿,就为了秀一把?除非是表现型人格障碍患者,是病,得治。
再看看周边环境,诸葛亮送巾帼,激的不止司马懿一个,而是魏军全体,彼时魏营已然群情激奋,司马宣王靠着千里请战的把戏,借皇帝权威方才压住,就这当口还哪壶不开提哪壶,上演女装出师表?不当场炸营算他走运。
顺道再盘盘这部剧的逻辑。就算朝廷、军队都是被司马宣王洗脑的NPC,任由此公折腾,还真把诸葛亮给气着了,但劳驾,当初空城计纵孔明时司马宣王是咋想的?按这逻辑,他司马懿为保身家性命,难道不该把诸葛亮捧着、哄着、嘘寒问暖当祖宗供着,捎带提供代点七星灯+S服务么?居然脑子一热去气他老人家个好歹的,说好的养虎呢?说好的共存呢?这会儿倒不怕鸟尽弓藏了?
统而言之,女装秀出师表一出,有百害而无一利,而综合司马宣王一生,显然是个成熟老练的政客,政治利益压倒一切,不是搔首弄姿,为博取眼球不管不顾的戏子,他若能干出这等勾当,怕不是石乐志。
对于这段,不妨配合诸葛亮扮演者的夫子自道食用:
我在拍摄空城计、陇上抢麦时就是把自己交给导演和对手的结果。在我加入剧组拍戏前,张永新导演和吴秀波已开拍多时了,他们对剧本和三国的历史、以及传说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我准备好了台词,可到了现场,张永新导演和吴秀波都想在原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于是我就全神贯注地接受他们的每一句提示和讲解,并把他们所说的内容与我的准备结合起来,寻找一个全新的表达方式,包括对台词的重组和理解,结果使我的人物焕然一新……
再配上一盘内部爆料:
军师联盟当初请的是圈内非常老资历的编剧老先生,研讨会的时候,吴秀波擅自改脚本(为了突出自己,毕竟自己投资的),老先生很怒,在会上直接diss了他。他现场很谦和,没说什么。后来再也不让老先生参与后期,拍摄时经常拖延,以“精益求精”为借口,暂停拍摄,和导演美其名曰聊剧本,让在场所有的工作人员干站着等他。很多时候,他聊得开心了,凌晨三点回去,第二天下午睡饱才出现。但是那些陪他干等的剧务们那么晚才能下班,第二天早上七八点还是要继续新一天的工作。私以为这也是一种不尊重。
让一位只知道卖大叔人设的明星来直接插手剧本,最后拍出来的剧情到底是什么样,大家有目共睹。
所以这段体现出的水准与历史甚至演义中的司马懿、诸葛亮无关,只不过是某人的本色演出罢了。
末了从诸葛亮这面说说,论史实,曹魏打退东路孙十万后,司马懿倒是开嘲讽了,孔明的反应呢?
《通典·兵典·料敌制胜》:宣王使二千馀人,就军营东南角,大声称万岁。亮使问之,答曰:"吴朝有使至,请降。"亮谓曰:"计吴朝必无降法。卿是六十老翁,何烦诡诳如此。"
孔明的态度,一言以蔽之:
宣王嘲讽不成惹了一身骚,作为反面典型被收入兵典:孔明料吴不降,明矣。司马不料亮死,暗矣。
女装背出师表气孔明?不被喷个满脸桃花红,成为史诗级笑话遗臭万年就算你司马家祖坟冒烟_(:з」∠)_ 咋说哩,智商不是错,把自己的智商代入诸葛亮就是大错特错了。
辽东半岛从南到北被千山山脉分割,靠关内的一带是海边的沼泽地,如果不在千山山脉建立堡垒群,给后金如鲠在喉的打击,反而退缩到山海关一线,虽然省钱精简人数,但也更难与后金军较量。
辽东人口在天启年间的战乱向关内大规模迁移,根据明史的说法多达上百万人。崇祯初年清军攻旅顺,从水陆逃难到登莱的辽人也有十余万人。
这些人口心向明朝,反对后金的统治,是优良的士兵来源,比如毛文龙就是在兵败后经过朝鲜的援助,吸取辽东难民在海岛上扎根形成了武装集团。
后金攻打辽东的一系列战争中,大批量的汉人逃亡关内,寻求庇护,后金为了弥补工农业劳动力缺口,不得不多次进入关内掳掠生人。孙承宗等人在辽东建立的一系列堡垒,比如宁远,就通过煮盐、海运、采煤等产业扎稳脚跟,“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
这样的局面作为明朝皇帝,放弃辽东,放弃数十万子民,拱手将城池、器械、人民全部让给清朝,固然可以说是壮士断腕,但更像资敌。如果一城一池的拉锯战,明朝受不了,清朝更受不了,有人说关外军队时明朝的出血口子,但放弃了关外,大同、密云等重镇不就成了新的出血口了么?
辽东军将制度到后期发展为兵将结合,放权养兵的态度,等于说你在辽东爱干嘛干嘛,地给你,子女财产都给你,你当土皇帝都可以,只要帮我守土就好。从明成祖在辽东总兵改制到正统年间收权,大抵的思路都是如此,后期天启、崇祯用督抚架空总兵,但总兵仍然有相当大的军事经济自主权力,放弃辽东,这些人你也要放弃么?把他们带入关内,他们就会把边境重镇继续变成辽东那样的地方。
明代朝廷的思路有问题,朝廷斗争导致朝令夕改,不能彻底贯彻一种作战方案,放弃辽东和放弃北京是一个级别的计划案。这个朝代已经完全腐化了,辽东什么样,关内就什么样,他无论如何都要对后金布防,布防就要起码十几万士兵,腐朽了的、高度兼并高度瘫痪的明朝财政系统养不起这十几万士兵,无论是在辽东,还是在山海关。失去了辽东的纵深防御和群山沼泽,到山海关只能是更被打的更疼。
辽东这个突出部是扳手腕的地方,你不在这里扳,就要在其他地方扳,挪个地方就能扳的过时不可能的事情。
(网上对这段历史有各种说法,野史地摊充斥,数据真假难辨,所以关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