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支持或者反对儒家? 第2页

     

user avatar   ye-yu-zhi-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一句大实话,就知乎上许多所谓专门黑儒家的人以他们的回答来看,他们根本连儒家最基本的经典都不了解,就在这里大放阙词。而且那些对于儒家的批评完全是一种情绪化的谩骂,而不是真正学理化的探讨。我早就听闻知乎上有黑儒家的风气,但是没想到的是黑的水平如此之low,就好像泼妇骂街一样,根本没有谈到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知乎应该是一个专业之间分享知识,传播信息与意见的平台,而不是沦为释放简单情绪的地方。如果像这种黑儒家的水平也能获得认同和赞赏,那么我都开始怀疑这些人究竟读过多少儒家的书。

我并不是说儒家不能黑,相反儒家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遭遇着诸子百家的责难,在魏晋时期又受到玄学的挑战,到了唐朝又受到了禅宗的威胁。可以说儒家正是在被对手不停地黑的时候,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出现了一批不断为圣贤立心立命的哲学家。但是知乎上的黑根本没有切入到内部,这种黑实在让人感到可笑至极。我劝这种黑儒家的人,就这种水平还是先回家从《尚书》《论语》这些书读起,补补功课。

--------------------------------------------下面开始对于各个黑儒家的高票答案进行逐个回应。

1,有人拿豫章书院和女贞班,弟子规这些东西来反对儒家? @M3小蘑菇

答:近几年随着国内的国学热,一些带有明显商业目的培训辅导机构纷纷打着传统文化的名义来敛财。但是这些辅导机构能代表儒家吗?弟子规能代表儒家?

儒家最经典的书籍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书。那些把弟子规三字经也等同与儒学的人来说,简直根本就连儒学的基本常识都没有。那些把商业组织和儒学学人本身等同起来的人,应该直接去医院接受治疗。

2,儒家不善于打仗? @空一格

答:儒家不是不善于打仗,而是儒家讲求和平,利用和平手段解决的问题就不会用暴力解决的,但是大儒同样恰恰是最善于打仗的。

就以孔子为例。在平定国内叛乱方面显得非常有远见。在与齐国的夹谷之会时,任为国相,孔子预先安排,调度有序,在会盟誓时表现的大义凛然,有张、有节、有力,力挫了齐景公及其宠臣黎弥想劫持鲁定公借以要挟鲁国的阴谋,会后齐景公在相国晏婴的建议下为表悔过诚意将原先自己强占鲁国的欢、郓、龟阴三处田地归还了鲁国,实现了邦交上的彻底胜利。

《吕氏春秋・慎大》也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可见孔子虽无意以勇力成名,却身材魁梧、膂力过人。《史记・孔子世家》记孔门“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72位高徒对于射、御也是精通的;又记“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于郎,克之。季康子曰:‘子之于军旅,性之乎?学之乎?’冉有曰:‘学之于孔子。’”可见孔子不仅自己精通军旅之学,也向弟子传授武艺等军旅之学。《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与《儒林列传》记吴起在鲁“尝学于曾子”,至魏又拜子夏为师。孔门再传弟子中,出现这样一位与“武圣”孙子齐名的大军事家,也并非出于偶然。

至于像后来的诸葛亮,王安石,王阳明,范仲淹,张载那个人不是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的,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说:一生俯首拜阳明。

3,儒家欺软怕硬? @荒木飞吕彦

说这种话的人我实在好奇他们的儒家究竟是指的是那个人。就以孔孟程朱陆王,戴震,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些人为代表,那个人不是浑身的浩然正气。

当年孟子站在梁惠王面前说:君王不贤能就应该把君主给杀了,还怒斥梁惠王“望之不似人君”,面对着权力,丝毫没有任何惧怕之意。后来明朝灭亡之后,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一直在反清朝,顾炎武更是一生坚持操守,许多士大夫宁可自杀也不变节,许多城内清人入关之后,民众和士大夫纷纷自杀,让满族人对于华夏民族的刚毅之气不寒而栗。所以在清朝建设之初,为了拉拢儒家才有了博学鸿词科,但是博学鸿词科招纳进去的都是一些词章考据之徒,大儒没有一个人进去的。《参见《梁启超,近三百年学术史》)

4,儒家阻碍了科学?

这个说法最早来自于李约瑟问题,后来为了批判儒家大家纷纷把科学落后推到了儒家身上。后来这个说被许多人人云亦云。但是事是真的如此吗?明显不是

明末清初最先将西方科学引入中国的人就是儒家,比如以徐光启,李之藻,戴震等人为代表,他们充分吸收了西方学科成就,使得数学,天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场运动后人将它称为:西学东渐。

其中以戴震为例:

戴震对于传统的天文学做出了总结和发展。首先,戴震对于天球视运动完整叙述,从运动的投影中体现了宇宙运动的基本状况。戴震指出:太阳在循黄道右旋,在天球赤道南北由西向东移动,引起一年四季的寒暑变化。戴震认为乾隆时期的月建实际上已经相差两宫。而且这一错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这种看法放到现代科学来说也不能说完全正确,但是他已经看到了天体视运动的主体结构对于历法的影响。最后,戴震对于传统天文学进行了改造,并且吸收了西方天文学的大量知识。这主要为创建近代古天文学史发挥了重大作用。戴震认为天文一事,必须吸收西方天文学的成就。

江永在解释岁差和回归年时,就已经引用了西方天文学的概念。戴震也同样接受了西方本土的“本轮均轮说”。在数学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戴震对于勾股的发挥。《勾股割圆记》的注是戴震篇幅最长,最完整的数学著作。他的这部书比其他相同的数学对象的研究还多了一层,除了勾股定理外还牵扯到其他的中法表达和西法表达不同含义的处理。

5,儒家仇视女性?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儒家在宋明理学时期变种之后确实产生过对于女性的压抑,但是这种压抑在任何一种文明中都可以看到,基督教文明,某些文明,都是如此。而且相对于其他文明来说儒家是和女性最亲和的。

孔孟都是孤儿,怎么可能仇视女性?岳飞是孤儿,韩愈是孤儿,顾炎武也是孤儿,这些人都是从小由母亲含辛茹苦养大的,你说儒家怎么会仇视女性?仇视女性的说法多半来自程颐的那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是这句话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这个是当时学生和程颐在聊天时候的对话,对方无意夸大的程颐的意思。(参见《朱熹,近思录》)比起西方的中世纪和某些文明来说,儒家实在太人本主义了。大家可以读《诗经》看看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多么的开放就知道了。

知乎上一个最可悲的风气就是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传统文化。因而提起儒家他们想不到孔孟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的浩然之气,想到的却是变种之后的三纲五常。谈起道家,他们想到不是老庄逍遥自然,淡泊洒脱的精神,想到的却是装神弄鬼的茅山道士。说起佛教,他们看不到历史上像弘一法师,虚云法师那些为了天下苍生,甘愿奔波流离的高僧大德,想到却是骗财骗色的假和尚。谈起周易他们不想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想到的尽是如今的占卜大师。谈到中医,他们想到的也自然不是李时珍和孙思邈,想到的却是王林大师和李一道长。

其实,我想说的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阳面和阴面,中国文化自然也不例外。但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比较必须是同等时期的比较,那些拿中国文化的阴面来比西洋文化的阳面的人,却是极为可笑。中国儒家固然有三纲五常,但是西方中世纪也不见得有多光明,中国的佛道教出现过不少骗财骗色的教徒,但是基督教主教猥亵修女的事在西方更是常见。相比那些你不相信它就让你下地狱,暴力传教的神棍,孔孟的思想实在太伟大了。我不是为传统文化洗地。我只是想说的是其实不论是否定传统的人还是肯定传统的人,我们都要尽量客观理性。

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生在了这片土壤中,所以更换土壤已经不太可能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嫁接,栽培,松土,浇水,真正让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转化,这才是有意义的。


我并不是说儒家没有缺点,下面开始谈儒家的缺点。

1,儒家很大的缺点就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提出的,缺乏个体性,基督教经过加尔文路德等人改造之后产生了新教伦理,但是儒家没有。

2,儒家伦理有个问题就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民主进程,所以要提倡儒家一定要对它实行现代性的价值转化这也是许多新儒家在努力的学术成果。这方面主要是唐君毅先生,和牟宗三先生的理论贡献很大,可以多读他们的书。

3,其次,儒家对于法制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传统儒家建立的基础是熟人社会,但是这一社会格局基本在现在已近被打破了。而在传统熟人政治之下向法治转化很艰难,儒家思想在其中会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这方面推荐大家看《乡土中国》以及邓晓芒老师对于儒家的批判。


总结:余英时先生说历史上一直有两个儒家,一个是迫害人的儒家,一个是被迫害的儒家。前者是披着儒家外衣的“伪儒家”,后者才是真儒家。很多人之所以黑如家黑的这么厉害就是把两个儒家弄混了。现在国内大陆新儒家整天喊着政治儒学的无疑都是些伪儒家,他们根本不配叫做儒家。真正的儒家都是对儒家有批判性的,但是那种批判性又不是知乎上这种纯粹喷子式的批判,而是类似于邓晓芒老师,牟宗三先生一种学理化的批判。

所以,我欢迎大家对于儒家多批判,因为只有这样儒学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性转化,但是在批判之前一定要多读书,不然就会让人觉得你只是在喷,而不是批判。

最后以大儒张载的四句教作为结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王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真正的儒家的终极追求,此生这种境界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参考书目

1《史记》《论语》

2,M]《李贽研究丛书 焚书注 上 》 - 张建业,张岱著 2013,第218

3,[M]钱穆《近三百年学术史》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334页

4,[M]余英时《戴震与章学诚》,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5页

5,[M]张立文《戴震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2页

6,[M]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7页

7梁启超《近三百年学术史》

8《王阳明全集》中国书店出版

9《儒家伦理新批判》邓晓芒

10《乡土中国》费孝通

11《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韦伯,广西师大出版社

另外涉及到唐君毅先生和牟宗三先生的儒学的现代性转化请具体阅读相关书籍。


user avatar   zili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贫困,不主张去发展科技,发展生产力,主张把儿子埋了,减少吃饭人口,或杀了变成口粮。

如果生病了,不主张去发展科技发展医疗,还是说割自己的肉给爹妈吃,就能感动上帝,让爹妈病好。

当然会有人说,这些不是儒家的本来面目。然而,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固然有人不可擅自伤害自己的部分正确性,然而它的逻辑是:你的身体不是你的,是你爹妈的,所以你不可以有处置权。这和后来的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逻辑,不是一样的吗?!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先儒后儒,一丘之貉,没办法洗的。孔子名丘,这名字也起得有先见之明。


user avatar   m3xiao-mo-g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革之后的三十几年——儒家好可怜,被打倒了,我们要呼唤儒家复兴

近几年——卧槽,弟子规、女德班、豫章书院……这些都是啥玩意儿?


user avatar   yu-hua-xia-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wait...這個地方不是割讓給蘇聯了嗎?現在屬於俄羅斯啊。

說話確實硬氣,一般來說俄羅斯也不會去打芬蘭,但是上趕著當小醜這不好吧...

還有,蘇芬戰爭主力不是烏克蘭人?

不會忘了和蘇聯簽的協議內容了吧?主動撕毀協議,美國也不會當你是正常人啊...要是俄羅斯先背刺也就算了,主動搞事情是瘋了?就不能悶聲發大財?

當領導人不用學歷史和地理?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久没上你乎了,我来强答一下。其他答主说的东西大家也比较熟悉了。我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为什么知乎上许多人认为日语引进大量外来语是负面的,是否和母语是汉语有关系?

答:是。

问:为什么?

答:因为汉语长期是“上位语”。


---------------------------------------------------


I. 有关双层语言、上位语、下位语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把维基上diglossia的定义先抄下来。

In linguistics, diglossia (/daɪˈɡlɒsiə/)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two dialects or languages are used by a single language community. In addition to the community's everyday or vernacular language variety (labeled "L" or "low" variety), a second, highly codified variety (labeled "H" or "high") is used in certain situations such as literature, formal education, or other specific settings, but not used for ordinary conversation.[1] In most cases, the H variety has no native speakers.

简单地来说,diglossia就是“双层语言”,在一个社区中有用于书面、文学、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上位语”H和用于日常口头交流的“下位语”L。上位语是官方的、用于教育的,因此,上位语总是在通过知识分子和政权机构影响着下位语。单就词汇来说,上位语的词汇总是大量涌入下位语中。

在古代历史上,各个文化圈都有各自的上位语,例如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伊斯兰世界的阿拉伯语、波斯语;佛教文化圈的梵语、巴利语;而在东亚文化圈,上位语则是汉语,或者说是文言文。

上位语有这样一些特点:

1. 上位语长期用于书面、科技、政治、教育等与权力和文化相关的领域,因而上位语带有官方、正式、有文化、先进等色彩。

2. 新的学术成果或者政治行为等等概念往往先用上位语表达,再向下位语传播。

3. 在封闭的文化圈内,新的概念用上位语表达时,往往没有可借鉴的词汇,因而倾向于使用上位语本身造新词。

4. 如有来自其他语言,特别是来自其他文化圈的借词,下位语往往是通过上位语辗转借入。

II. 作为上位语的汉语

好了,我们回来看汉语。虽然汉语在历史上一直有文白脱节的问题,但是汉语作为整体是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直到近代,其上位的语的地位依旧有很大惯性。典型的例子包括:日本近代翻译西方的概念时是用汉字造词,这实际上是在用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当然汉字已经被日本“内化”)在造新词或古词新用,以对应欧美文化圈的文明成果;越南很多外国的国名是按汉字读的,如俄罗斯叫Nga,是来自Nga La Tư,即俄罗斯,但这个词俄-蒙-满-汉-越一路而来已经面目全非了。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汉语汉字词是上位语,通常它是第一手的概念载体,即使是在翻译中,它是第一次译文,所以它在同一时代大批量借入同一种非汉语言词汇的情况很少。当然,汉语依梵语借入的佛教词汇是另一个情况,因为在佛教领域,梵语才是上位语。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附加结果。因为汉语有上位语的优势,这使得很多汉语母语者或者东亚文化圈的人士感觉借词,比如日朝越借汉语词,是文明不够发达的表现,而汉语因为是发达文明的载体,因此借词很少。在你乎上,有一次讨论数目字“万”,我说这个词搞不好是突厥语等北方草原语言的借词。我猜到有人会反对,但是没想到反对的意见是:汉文明如此发达,数目词不可能是借词。其实,在这个论调中,直接就把借词和文明程度绑架了。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很多中国汉语使用者也比较倾向于外来的概念要汉语义译,不要直接借入,特别是借音。

III. 作为下位语的日语

我们再站在日本、日语的角度来看。事实上,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已经脱离了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但汉字和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历史惯性还存在,所以近代日本翻译作品往往仍用汉字造新词,当然,这和汉字在日本已经内化有关系。不过,由于近来以来日本的发展和中国的贫弱,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不断衰落,但并没有确立新的上位语。这个时期的日语借词法语、德语、英语各占一席之地。但到了现代,特别二战以后,不仅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基本消失,而且英语已经成为de facto的上位语。这以后的日语,借词大量的是英语借词,法德等语言已经很少了,即使有,也主要是集中在与国别文化、地域特产等相关的词汇中,新的科技词汇、新概念等,已经普遍是用英语借词。这实际上是上位语变化的原因。

类似的例子,我们可以举一下阿昌语。阿昌语是一种缅彝语,与缅甸语很接近。历史上阿昌族地区大多是傣族土司管辖,上位语是傣语,下位语是阿昌语。阿昌语中很多古典的政治、科技等词汇,都是使用傣语借词。但现在由于汉语的普及和流行,很多地方的阿昌语口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替代了一些原来的傣语借词,甚至是替代了一些固有词。此外,羌语支大量语言过去奉藏语为上位语,现在也大量转向汉语西南官话作为上位语,也是这种情况。这和日语中大量涌入英语借词有一些类似之处。

IV. 日语中的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

学习过日语的同学都知道日语中有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一般来说,汉语母语者会觉得汉字词更清楚明了或者相较于外来词更“日语”。但事实上,虽然日语中汉字词的比例非常高,但是汉字词读音的系统并非与日语十分契合。换句话说,即使是现代日语,汉字词的读音体系和日语固有词的读音体系仍有一定区隔。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日语固有词是没有る打头的词语,但汉字词有,如“留守、類似”等。又如,古典日语少有浊音打头的词语,现代日语因历代音变造成一些浊音打头的词汇(如“出す”)也都很少,但汉字词就比比皆是,如:“学生、雑誌、男子、爆弾、疑問、事実、敏感”等等。再有,日语固有词一般没有拗音,今日=きょう,这样的例子也是历史音变的结果,而汉字词的拗音就实在太多了。

这实际上是说,外来词的概念即使翻译为汉字词,单从音系上来讲,未必有我们想象地那样贴合日语。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日语是一种音拍语,词汇是由多个音拍(mora)连缀而成的,比如さかな是三拍,はずかしい是五拍等等。汉字词和外来词如果简单从音拍上来看,并没有像现代汉语的义译音译那么大的差距。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日:(漢)哲学てつがく[4 mora];(外)フィロソフィー [5 mora]

中:(汉)哲学[2音节];(外)菲洛索菲亚[5音节]

日:(漢)物理的ぶつりてき[5 mora];(外)フィジカル [4 mora]

中:(汉)物理[2音节]、物理的[3音节];(外)菲济卡尔[4音节]

日:(漢)百貨店ひゃっかてん[5 mora];(外)デパート [4 mora]

中:(汉)百货店[3音节];(外)迪帕特门特[5音节]

尤其是最后一个例子,日语广泛吸收外来语后,形成一些改造的方法,使其适用于日常口语,也就是和制英语、和制外来语。常见的例子还包括プリクラ、パソコン、ワイシャツ、ベビーカー、ジーパン等等。

以上的例子试图说明,如果单看语音结构,日语使用音译的外来语与使用汉字词并没有太大的优劣差别,至少比现代汉语使用音译和义译的差别小。

V. 日本学者对外来语涌入的看法

大家也都观察到了日本国内对大量涌入外来语的批评。为此,日本还设立了国立国語研究所「外来語」委員会。下面抄两段该委员会的公开文书(没时间可以跳过):

外来語・外国語の問題点
近年,片仮名やローマ字で書かれた目新しい外来語・外国語が,公的な役割を担う官庁の白書や広報紙,また,日々の生活と切り離すことのできない新聞・雑誌・テレビなどで数多く使われていると指摘されています。例えば,高齢者の介護や福祉に関する広報紙の記事は,読み手であるお年寄りに配慮した表現を用いることが,本来何よりも大切にされ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はずです。多くの人を対象とする新聞・放送等においても,一般になじみの薄い専門用語を不用意に使わないよう十分に注意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ところが,外来語・外国語の使用状況を見ると,読み手の分かりやすさに対する配慮よりも,書き手の使いやすさを優先しているように見受けられることがしばしばあります。
伝え合いとしての言葉を
そもそも,どんな言葉を使うのが適切かということは,話し手・書き手の意図,想定される聞き手・読み手,話題,使われる環境など,その時々の様々な条件によって変わります。同じ内容の話をするにしても,大人に話すときと子どもに話すときとでは,使う単語,声の調子,話す速さ,文の長さなどが変わってきて当然です。また,同じ大人でも,相手がその話題に通じているかどうかによって,言葉選びや言葉遣いにおのずと違いが出てきます。相手や場面に応じて,適切な言葉遣いが変わることにいつも留意することが大切です。このことは,私たちの言葉について国語審議会がかねて提言してきた「平明で,的確で,美しく,豊かであること」を実現する具体的な努力の一つと考えます。

这里面主要说的意思是大量外来词比较难理解,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社会的交流。他们因此提出了语言的“简明、准确、优美、丰富”的目标。该委员会还提出了外来语替换的提案(具体可参看pj.ninjal.ac.jp/gairaig)。

这里面有个问题,为什么用汉字词就更加“简明、准确、优美、丰富”呢?这实际上就是前文几次提到的“内化”。日本作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已经成为其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论汉字词的音系与固有词有没有区隔,汉字词已然成为其语言的基石之一。汉字和固化的汉字读音已经是日语内在的一部分,即“内化”。从这个角度讲,外来词改汉字词也是用自有文化消化外来文化的方式。

但是针对这点,日本国内也有不同意见。1943年出生的著名日本国宝级日本语专家山口仲美就认为:和制汉语(汉语词)是与中国文化浸淫的时代相称的方法,但现在日本则浸淫在美国文化中,因此也许可以看到用片假名照搬的外来语其含意固着下来。

和製漢語は中国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た時代に合っていた方法なのであって、現在の日本はアメリカ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るのだから、片仮名の外来語のままにしておいて意味の定着を待つべきではないか。

山口仲美的这条看法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包含前文所说的上位语变换的问题。

以上这些争论说明,即使在日本国内,对外来语的排斥,主要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更多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的问题。

VI. 汉语古典音译词的内化

另外一个比较次要的方面就是汉语自身的音译词问题。实际上汉语的外来音译词很多,但是由于借入时代久远,当时的音译已经参与到后来的汉语音变历程中,变得很“汉化”了,因而让人不觉得是借词了。特别是有关佛教的词汇。

比如,说到中国传统建筑,很多人都说到“塔”。但是“塔”是明确的梵巴借词(梵stūpa,巴thūpa)。再有,刹那(梵kṣaṇa),这样的词是随佛教传入的概念。甚至很多我们熟悉的地名都是外来语译作汉语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觉得它们“异质”呢?

现代汉语以普通话为音译标准。普通话音系的特点是声母缺少浊音,辅音韵尾仅有-n和-ŋ,因此音译一些外来词的时候,会拆出多个音节来。但古代汉语的音系更丰富一些,声母有清浊,辅音韵尾有-p, -t, -k, -n, -m, -ŋ,一些音译相应使用较少的音节。这点在佛经翻译上就很明显。一些现代翻译的上座部佛经是用普通话作的音译,与古典汉译对比,往往音节偏多,或者用字明显就是现代欧美音译词的感觉,例如:

Mahāmaudgalyāyana (Moggallāna) 古译:摩诃目犍连;白话译:马哈摩嘎喇那

Mahākāśyapa (Mahākassapa) 古译:摩诃迦叶;白话译:马哈咖沙巴

更加重要的是,佛教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有关佛教的词汇,不论是义译的世界、轮回,还是音译的刹那、劫(万劫不复)、涅槃,亦或变形了的音译词罗汉、菩萨、修罗,都成为汉语日常使用的一部分,异质感在历史中已经消失。因此,可以说这些佛教相关的词汇在汉语使用中,没有“外来词的感觉”。

如果剔除了佛教相关的音译词,汉语的外来语直接借词就很少了。即便是现代融入的外来词,所占比较也很低。这也是汉语母语者对直接标音的外来词下意识感到排斥的原因之一。



补充两点:


前面有同学提到外来语的涌入在日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种种不便。这个问题从语言发展的长期轨迹上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汉语词汇大量涌入日语时,文化人和普通民众的仅因汉语词造成的语言断层不可谓不大,在历史发展中也渐渐弥合了。这也是山口仲美上面评论的来源,要知道山口老师可是研究平安时代日语文学的泰斗,同时还研究现代日本青年人的日语。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所谓“语言净化”运动,不论打着什么旗号,都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而东亚世界一些语言放弃汉字词而使用欧美语言音译词的行为又可能带有去中国化的色彩。考察类似外来语这样的问题时,这两个方面的色彩都应当予以重视。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续书又不是原著,我就顺便分析一下

第九十七回 次日,薛姨妈回家将这边的话细细的告诉了宝钗,还说:“我已经应承了。”宝钗始则低头不语,后来便自垂泪。

但是,这个并不是宝钗知道和宝玉婚事的时间,而是宝钗知道和宝玉婚事将会怎么操办的时间,这种骗婚的婚事操办方法,宝钗肯定不愿意,但是已经没有她说话的余地了,

宝钗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和宝玉的婚事呢,第八十五回就知道了

这里贾母问道:“正是。你们去看薛姨妈说起这事没有?”王夫人道:“本来就要去看的,因凤丫头为巧姐儿病着,耽搁了两天,今日才去的。这事我们都告诉了,姨妈倒也十分愿意,只说蟠儿这时侯不在家,目今他父亲没了,只得和他商量商量再办。”贾母道:“这也是情理的话。既这么样,大家先别提起,等姨太太那边商量定了再说。”

……

那黛玉留神一看,独不见宝钗,便问道:“宝姐姐可好么?为什么不过来?”薛姨妈道:“他原该来的,只因无人看家,所以不来。”黛玉红着脸微笑道:“姨妈那里又添了大嫂子,怎么倒用宝姐姐看起家来?大约是他怕人多热闹,懒待来罢。我倒怪想他的。”薛姨妈笑道:“难得你惦记他。他也常想你们姊妹们,过一天我叫他来,大家叙叙。”

既然薛姨妈愿意,不可能不告诉宝钗,从来就没有寡妇私自答应女儿婚事,对女儿根本不说一声的道理,所以在林妹妹这个生日的时候,薛宝钗已经知道自己和宝玉的婚事了。

宝钗为啥不来,不好意思见宝玉,因为她已经是要许婚的人了,更不知道怎么面对林黛玉,

然后这一回,正好在宴会上收到薛蟠被判罪的消息,

这下就算宝钗有犹豫,薛家已经彻底完了,夏金桂这个泼妇,也没留下薛蟠一点点骨血,薛蟠被流放,她肯定带着嫁妆回娘家,然后逼和离,一个被流放的罪犯,也不可能执掌族里的事情了,

宝钗嫁给宝玉是唯一的选择,薛姨妈老了还有依靠,和王夫人姐妹作伴,如果嫁给别人是很难把母亲接过来奉养的。

宝钗唯一的牵挂就是母亲,就算嫁给宝玉没什么好结果,但只能跳进去,

第八十七回 她写了一封书信给黛玉,

妹生辰不偶,家运多艰,姊妹伶仃,萱亲衰迈。兼之猇声狺语,旦暮无休。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夜深辗侧,愁绪何堪。属在同心,能不为之愍恻乎?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对菊持螯,同盟欢洽。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之句,未尝不叹冷节遗芳,如吾两人也。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宝钗对黛玉是歉疚的,如果她有更好的选择,她也不会嫁宝玉,但现在她更没有选择,

唯一能做的,是写一封言辞真挚的书信给林妹妹,盼望林黛玉知道真相的一日,还记得这封书信,不要怨恨自己,

(为啥我着重提这个,因为我觉得宝钗的书信,和黛玉的回歌都太有文采了,尤其是那一句“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语义双关,不是高鹗能写的出来的,应该是曹公的原文,

就像某个评价说的,你看宝玉见北静王,高鹗写的跟老大爷串门一样,再看宝玉贾兰贾环第九十四回做海棠诗做的什么烂诗,因为高鹗根本没那个文采。

宝钗说“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这意思再明确也没有,宝钗为什么说何去何从,因为她知道婚事了,你让我何去何从,你让我能怎么样呢?

“失我故欢”指的是林黛玉,这件婚事一揭露,林黛玉永远不可能成为她的朋友了。所以“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宝钗告诉林妹妹,和你的友谊破裂,将是我的永伤。

然而黛玉根本不知道宝钗是什么意思,做了四阙曲子回歌,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这句太绝了,焉字双关,一个意思是你和我的心啊相投,一个意思是你和我的心啊怎么能相投。

最后一句,“素心如何天上月!”简直和“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一个性质,写出诗人宁为玉碎的高迈。你看高鹗笔下黛玉的哭啼啼哪有这种风流态度?宝钗书信这种古人高士的楚辞味道也不是他能写出来的)


所以第八十五回就知道的婚事,知道自己只能瞒着生平最欣赏的林妹妹,你说她九十七回被加个骗婚还能有什么心理波澜?都麻木了。

千红一哭,只剩麻木。


(注:如果这封书信和回歌是曹公真笔,曹雪芹的剧情,确实有是宝钗知道婚事后,和黛玉的寄信对答,但是贾母那么疼爱黛玉,撮合宝黛的态度不可能立即变化,只可能是上面有变动,林黛玉可能另许他人,贾家没办法推辞,

而林黛玉最后一句 素心如何天上月,可能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呐喊,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人生如轻尘,幻想置身天上人间,这简直是决绝的离世之意,说是死前绝笔都符合。)




     

相关话题

  在中国,真实的社会氛围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国产客机 C919 首飞成功? 
  如何评价中国的军工水平? 
  有些儒粉在推脱儒家在历史中的责任时,习惯说,儒家就是工具(刀论),那么,儒家真的就是没思想的工具吗? 
  “乱世需法,治世靠儒。”是否正确? 
  孔子定那么多礼义,有没有人盯着看他自己出错,他该活得多么谨慎小心? 
  什么是社会主义赛博朋克? 
  如何看待聂树斌案? 
  如果中国和日本只拼常规武器,现在的中国胜算大不大? 
  你们有没有感觉当今中国国内老百姓普遍地戾气太重? 

前一个讨论
讲道理,开挂到底是什么程度的问题?
下一个讨论
东京和北京、上海在物价上差别有多大?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