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孔子那么看不上宰予,为什么后人还把还把宰予配享在文庙的“十二哲”里? 第1页

  

user avatar   gskbz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宰予有一次在白天睡大觉,孔子很不高兴,骂宰予说:“腐烂的木头不可能雕刻了,粪土一样的墙壁也不可能粉刷了!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我还能责备他什么呢?!”(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孔子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早已打破了他在人们心目中那个“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形象。可是还没完,孔子又补了一刀:“以前我看一个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了他也会这样去做;现在我看一个人,听了他的话还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这样去做了。这种情况,我是通过宰予的事情之后改变的。”(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看来孔子是真生气了。

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孔子说,在自己所教的那些学生里,出色(一说“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七个,而且都是有奇异才能(一说“才能出众”)的人。(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宰予是言语科里最出色的一个。

宰予,字子我,亦称宰我,是孔子的学生,位列“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这是孔子自己说的。“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太史公也说他:“利口辩辞。”(《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这样的好学生,老师怎么会骂他还生他的气呢?

所以南怀瑾先生说,孔子才没有生气,为人师表的,怎么可能生气?“据我的研究,这两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这根木头的内部本来就已经腐坏了,你再去在他外面雕刻,即使雕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没有用的;‘粪土之墙’,经蚂蚁、土狗等爬松了的泥巴墙,它的本身便是不牢固的,会倒的,这种里面不牢的墙,外表粉刷得漂亮也是没有用的……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懂得他是说宰予的身体不好。只好让他多休息一会,你们对他不要有太过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于予与何诛?’对于宰予不必过分诛求了……换句话说,你们对于宰予,何必要求太过呢?就让他睡个觉吧……孔子这样的话,是说他从前看到一个人,有思想、有才具,便相信这个人将来一定有成就——‘听其言而信其行’。后来他发现并非如此,一个人即使有才具、有学问,但没有良好的体能、没有充沛精力,也免谈事业。一个人做事业,必须要强健的体力,饱满的精神。所以孔子说,我看了宰予,对人生看法有了改变,天下事实在并不简单。有人有思想、有能力、有才具,他却一辈子做不好事业,因为他的精力不足、精神不够。”所以,孔子其实是在关心宰予的身体健康、在表扬宰予的学术水平。

南怀瑾先生给孔老夫子打了个圆场,同为人民教师,南怀瑾先生恐怕是不愿相信身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会这样失态的。

想来好像也对。

中医认为“话多耗气”(“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少有经》),多话语则耗气,就气海虚衰,最容易疲劳失眠。如果身体里的气不充沛、气虚、说话时声音低微无力。人们在话说多了之后,回家就懒得再张口说话了。这就是因为说话需要耗气,身体气力全无,自然就不想张口了。说话太多的人,耗气伤阴,严重的时候,睡眠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因为说话多,气血都往上冲,一直处于发散的状态,不能下沉,不能回收内敛,所以在睡眠的时候,总会让人梦多、睡不安稳,还容易导致失眠。

宰予这样一个“利口辩辞”的言语科大Boss平常自然不会少说话。可是话说多了,耗气伤阴,晚上失眠又睡不好,所以就只能在第二天通过“昼寝”来补觉了。这样一来,宰予在白天睡大觉似乎可以说得过去。

可是孔子的研究方向可不是中医学,他可不知道宰予昼寝的个中缘由,他只知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所以,对于宰予这种把大好光阴拿来浪费的少年,孔子一定是会有些不高兴的。但是,如果仅仅就是因为宰予在早上睡了一觉被孔子发现,孔子就对宰予“破口大骂”,而且骂他是“朽木粪土”的话,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所以,孔子到底有没有生宰予的气呢?

鲁哀公有一次问宰予,祭祀的神牌应该用哪种木头做,宰予回答说:“夏朝用的松树,商朝用的柏树,周朝用的是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看到之后觉得战栗害怕。”(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论语·八佾》)可是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多么丰富而完备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所以宰予的这个回答显然是在打自己老师孔子的脸。孔子听后想必是心中不快的,于是教导宰予:“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提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不过,孔圣人肯定知道,自己的这番教导又再一次地打了自己的脸。

宰予看到自己问倒了老师,有点小小地得意,于是又问孔子:“老师,您以前教我们说:一个人,只有身处于“仁”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在有“仁”的地方,就不叫有智慧。(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可是学生有个问题:‘如果碰上个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说:‘有一个仁者掉到井里去了’,他也会照着跳下去吗?”宰予的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无厘头,但是他还是问了,而且孔子还是答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啊?君子可以去井边救人,但不可能自己也跳进去。人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无理愚弄啊。”(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孔子的这些话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宰予你TM玩儿我?!

虽然孔子已经对宰予这个学生感到不满,但是这个被自己的学生们评价为“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暴,庄重而安详”的老师(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是绝对不能在外人面前失态的,他只是看似平静的告诉宰予,君子是“可欺不可罔”的。

但是宰予对孔子的“刁难”却还没有结束,宰予并不善罢甘休。

有一天宰予找准了机会问孔子:“老师老师啊,我觉得那个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我看啊,守丧一年就可以了。”

孔子问宰予:“只守丧一年你就吃那白花花的大米饭,穿漂亮的衣服,你心安吗?”

“安啊!”

孔子肯定想不到宰予会这样回答,所以只能不快地说:“你心安,那你就那样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你要是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

孔子听到宰予这样说是真不开心了,不然他不会失礼地在宰予出去后在背后说宰予:“宰予这个人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守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他父母在他小时候没爱过他?”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还没完。

毕竟宰予是言语科第一名,让宰予不说话,他肯定难受的要死。

他又问孔子:“老师老师,那你给我讲讲上古时代五帝(黄帝、颛顼、喾、尧、舜)的高尚品德吧?”

孔子这次没有理睬他,只说了一句:“予非其人也。”

(宰我问五帝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予非其人也。”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直译就是“我不是那些人”,也就是“我又不是五帝,我怎么知道。”孔子在这里巧妙的表达了两种意思,一是说“‘五帝之德’这种大课题,以我的水平,我是讲不了的”,二其实就是说:“我就是不想和你宰予说话,我就是不告诉你,(你给我滚)。”

这时候,孔子已经气得不想和宰予说话了。

终于,宰予由于“昼寝”被孔子抓住了“把柄”,孔老夫子忍无可忍,多年来的积忿如泰山倾倒般喷薄而出,一个超级大喷子应运而生,刚骂完宰予是“朽木”!是“粪土”!又说出“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这样半带讽刺半带“痛心疾首”的话。看来,孔子是真的生气了。

有人说,经过孔子“朽木粪土”那凶狠的一骂,宰予就走了。我不信。

后来,孔子在一次外出游历时想到宰予,还不解气:“宰予能言善辩,我原以为他会成为一个很出色的人,可是我错了。我单凭言辞判断人,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澹台灭明(字子羽)长得不好看,我原以为他应该没什么出息,可是我又错了。单从相貌上判断人,我对子羽的判断就错了。”(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再后来,孔子身边围绕着的大概都是一些听话的好孩子、好学生罢,他再也听不到宰予那样挑刺、反对,也许现在想来还有些有趣的声音了,一次竟然批评起他最爱的学生颜回来了:“颜回这个人对我没什么帮助,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我想,孔子会说这句话,应该也算是委婉的表达了对那个“差生”宰予的思念罢。




  

相关话题

  以清朝洋务运动时期的国力,能否打赢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因为方言而闹出的笑话? 
  韩国偷文化会被反噬吗? 
  如果将西方童话(动画)故事里面的人物服饰换成东方风格会怎样? 
  成年人改名应该克服哪些困难? 
  认为古代没有民族主义有道理吗? 
  中国古代为何不对外侵略? 
  甘英出使的条支、安息、大秦的确切位置或者它们到底是不是国家名字? 
  如何写「河北名将,颜良而文丑」的下联? 
  当年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前一个讨论
马超上书称曹操为孟德是敬称吗?
下一个讨论
禅语:「二不成双一不单」是什么意思?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