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没文化可以有多可怕? 第5页

                             10    11 

user avatar   nkdiud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想,我是把话说的柔和一点呢,还是简单粗暴一点呢……你猜。

知乎上很多孩子,就是典型的“有知识没文化”。

比方说,我写了一篇关于“和珅为什么被很多文化程度低的人误认为是太监”的答案后,收到了这样的评论:

首先,我要告诉你中国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官,只有公务员。

其次,和珅是个好官至少在那部电视里他比纪晓岚好得多,你看他收多少贿赂不如看他做多少事,他可救千人万人,而纪晓岚呢不过是个弄臣,你可以再好好看看。

最后,还是推荐你去学学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我不是想挂人,我是觉得这种现象,真的很典型:先说电视剧里的和珅,然后说历史上的纪晓岚,毫无逻辑地进行对比;没有对贪腐危害的基本认识,就开始奢谈“成年人只看利弊”;自以为是,“中国没有官只有公务员”这种认识水平,看过几篇知乎上的答案,就开始教训别人要学习一个……

在网络时代之前,我们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经典教育——就是看书。而从书籍学习知识,其实就隐含了体系。体系又隐含了逻辑思维。

就说说“学学历史“这件事儿吧,我开蒙时读的真不是什么高深读物——《彩图世界五千年》而已。然而这本书细到了什么程度呢?在画戚继光的鸳鸯阵时,和历史记载一模一样,连伙夫这个配置都画上了。而整套书下来,从罗马建城传说到资产阶级革命,世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人类得到了怎样的进步,大众在古典时代遭受着怎样的精神压迫、为什么没有世袭贵族的美国成了全欧洲向往自由者的梦中天堂,这些问题,起码都有了个基本的概念。虽浅,但是正,且成套。

知道了这些,就不会看《泰坦尼克号》、《安娜卡列尼娜》时,只能看出小三小三小三!

而了解现代世界,没有伏尔泰卢梭康德狄德罗那时的“启蒙运动“就没有现代社会,总得知道吧?“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上古老中国向现代化转变的关键点,总得了解吧?弗洛伊德卡夫卡毕加索,“现代派”“后现代派“,总得听说过吧?中国古代很多时候,女人地位低下到可以送可以杀可以吃,爱情是古代婚姻完全不看重的,总得有个概念吧?

知道了这些,就不会看到现代艺术就是装逼装逼装逼,听说鲁迅在许广平前有妻子就说鲁迅是渣男渣男渣男 ,看见电视剧 里的欧阳克帅就说黄蓉是瞎眼瞎眼瞎眼!

而网络上没有。网络上有知识,没有文化,而其中的知识,也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所谓”狗咬人不叫新闻,人咬狗才叫新闻”——这句话当年是我们国家批判资本主义媒体的,现在用得这个欢脱!它追求新奇、眼球,却不会给你正常、主流、人类经过几千年才研究出来的文化成果教育。

请想一想,“赵薇率领国际资本封锁中国媒体”、“每买一件××就是给日本人贡献一颗子弹”种种,是不是都很“知识碎片化”、“有知识没文化”?

所以说,等有一天你当了父母,如果孩子是亲生的,请多给他点经典教育。

——————————————

用《我爱我家》当背景,回顾90年代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拙作《当明天成为昨天——“我家”冷暖二十年》(上),已经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电子书,各渠道均可购买。

掌阅:http://t.cn/R51zsNQ

百度阅读:http://t.cn/Rty1GH3

亚马逊:dwz.cn/3Nelv1

书里掐了不让播、知乎给删了的还有 新写的,回头都放这儿:

新二维码万分感谢

@赵汉卿

同学


user avatar   huang-se-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可怕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我还是一个逗比的高中生,因为作文成绩比较好经常给同学们代写入团申请书啊,情书一类的东西

那个夏天我又接了个入团申请书的单子,但是已经写到腻味了,于是想小小的恶作剧一下,把里面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全部改成三民主义青年团,打算等他自己检查一下然后一笑了之……

然后……

特么的他直接全文照抄提交了啊!

全文照抄!

一字不改!

面对老师的疑问一再坚持是自己写的!

我想那位同学前途可能被我毁了……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写思想品德课作业,其中有这么一句具体内容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我写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

结果上课的时候被老师揪出来点评,说这次作业有最低字数要求,结果有的同学投机取巧,用这样的方式来凑字数,直接写“宪法”不就行了嘛。

我说我没凑字数啊,我只有第一次提到它的时候才写了全名,以后不是简写了吗,

老师说,你不这样写我们也知道你说的是中国的宪法,

我说,老师,我第一次写宪法的全名是为了表示对这部法律的尊敬,我写“以下简称宪法”是为了在表示尊敬同时在下文再次提到时避免啰嗦嘛。

结果全班一下子都笑了。

我一直都是一个喜欢抖机灵逗笑的人,但那一次真没有。那是我第一次看我国的宪法原文,看得我一晚上都心情激动睡不着——原来我们国家的法律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规定啊!

大家笑声停下来以后,我听到老师说了一句,“有什么好尊敬的”。

没想到的是,类似的对话竟然在大学又发生了一次,同样是作业,同样是引用宪法,这次,大学法学教授也说了类似的话,而且还更加连讽带刺:

“那你写这几个字的时候,为了表现尊敬,是不是还要起立奏国歌啊?”

我不知道这两位老师为什么都会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这样的语句是在凑字数,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位初中老师和一位大学教授,在不同的时间都要去嘲讽一个打心里尊重宪法,愿意花时间熟读我国宪法的人。

也许他们觉得宪法没什么特别的,甚至觉得这就是一纸空文,

要是所有人都这么想,那宪法可不就是一纸空文了嘛。

也可能是我太玻璃心了,毕竟我这个人写作业凑字数是有前科的,

比如我一直坚持把英国写成“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这可真不是为了表示尊敬。

--

评论区里,有朋友称宪法为“写满了权利的纸”,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妙,

你看,人民币不就是一张写了数字的纸嘛,可是大家都觉得这东西有分量,

要到哪一天,写了权利的纸也能像写了数字的纸一样有分量,那可真是乖乖隆地咚了,不得了了。


user avatar   zhang-fang-3-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这很纪委!

说这是乾隆写的,或许我还真信了呢。

(图片来自网络)


user avatar   tong-chi-bo-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必大家还记得,小学时候有两门副课:《自然》《社会》。我的自然老师是一位50岁左右的女士,她经常为我们透露一些惊天大秘密。

中国男足为什么那么弱?中国男排为什么那么弱?中国男人为什么那么弱?

就是因为可口可乐。

美国破译了中国男人基因的密码,然后往可口可乐里加了一些物质,凡是喝过可口可乐的中国男人基因都被破坏了。中国女人基因的密码他们还没破译出来,所以女足女排中国女人都特别厉害。

吓得我小学时候只敢喝雪碧。

老师每节课都给我们讲一些相关的知识,比如日本人有多坏、日本出口产品里的阴谋等等,当时好像还不流行转基因。

老师给我们展示过一个本,她说,平常她饱读各种报纸,一旦看到有用的好东西就记到这个本上,已经坚持3年了,所以上课时候才有这么多内容给大家讲。

很难想象,在那个没有微信的年代,老师把报纸当作公众号,课堂当作朋友圈,本子当作微信收藏,为一代又一代学生传播了各种谣言。

(老师人本身非常好,敬业负责爱护学生,可越是这样没有文化才越显得可怕)

那还有一门《社会》呢?社会老师怎么样?

幸运的是,社会老师是一位漂亮的年轻老师。

不幸的是,她其实是我们的音乐老师,顺便教一下《社会》。跟我读:抗倭英雄威继光

幸运的是,老师很开明,音乐课学哪些歌是投票决定,所以我们那年的实际课本是周杰伦新鲜出炉的《十一月的肖邦》。

不幸的是,有一次她嫌大家纪律太差,一怒之下把剩下大半个学期的音乐和社会课都送给了班主任——数学老师。

额,说多了,最后两条纯属吐槽,与题目无关。


user avatar   xiong-jie-0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向恐龙化石扔钱币祈福,也不知道是要求什么?


user avatar   ma-tie-q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六小龄童到我校演讲,上来就说:“你们叫我可以。但是你们也是大学生了,我姓章,应该叫章老师。叫六老师我也能接受。那个叫孙老师的什么意思?!”

今天刷论文又看到一个。

孔雀女/凤凰男,真不知道创作这俩词的人怎么想的?

这是雌性孔雀

跟土鸡似的。

您老是不是想说开屏的那种,那是公的。。。

再说下一个:凤凰是两个玩意,凤是公的,凰是母的。您说人家是凤凰男,总有种二尾子的既视感。。。


user avatar   meng-zha-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小学的语文老师很谦虚,很博学。上小学,有一次上课,课本上讲九大行星(对,我那时候书上还是写的九大行星 ),老师就给我们说九大行星是哪几个,但是我记得自己刚看过科普书,把冥王星划出九大行星,我就举手给老师说了。当时老师态度很好,说:“是这样吗?谢谢你,回去我查查”。

当时觉得没什么,后来回家和老爸说,老爸给我讲了他当时上大学,有同学给老师提出讲错的地方,老师说:“把你的书拿来我看看”,然后就顺手扔出窗外。

我觉得,差距就在这里出现了。

文化不是什么知识量,文化是你对知识的态度。

——————————补充—————————

突然想到小学语文老师的其他事了。

1、上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学警句,有一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老师先给我讲了通假字“见”通“现”,虽然我们不明白通假字是什么意思,但是知道在这里可以读“现”

老师没有直接讲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上小学二年级对于这种句子的理解能力还有限),老师在讲台上一直重复说:“多读几遍试试。”

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全班几乎同时明白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大家脸上真正高兴的表情。

或许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很感谢小学语文老师,

2、她鼓励我们做摘抄,不只是摘抄新闻或者好句子什么的,简直就是培养了我做手账的雏形。我们喜欢的图粘到本子上,经历的事也写到本子上,很可惜自己懒没有坚持。但是上了大学以后反而又开始了。

现在还会经常和她联系,真的就像老妈的感觉一样。

3、还有一件事我的印象也很深刻,“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有一次别的班的老师给我们上公开课,她告诉我们“由”是“通过”的意思,但是下午上课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就给我们纠正了“由”是“仲由”,仲由是孔子的学生子路。

后来我知道,当时我们老师在后面听别的老师给我们上公开课,但是没有当堂提出,而是下课以后找了上公开课的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这也是我这句话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的原因吧。


user avatar   goldentyco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大学时在社会上兼职做翻译,我是学英语专业的。

一次陪一个俄罗斯人去一家国企,他是给那家国企做咨询,我给他翻译。

当然,他是用英语讲的。他虽然在中国工作,但他是在一家跨国企业工作,所以英语是他的工作语言。

结果晚上那家国企的人请我们吃饭。

席间那个国企的一个人问我:“你在哪儿学的俄语?”

我说:“我没学过俄语呀。”

他说:“那他讲的不是俄语么?”


user avatar   xiehem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世纪的最后一年,光绪二十五年,河南有一味「灵药」震惊了历史。

最早缘起一个叫李成的剃头匠。他染上了一身疮,但没有钱看大夫。

他偶然听说了偏方:把「龙骨粉」抹在疮口上就能好。「龙骨」是什么?又去哪里找呢?李成也摸不着头脑。不过他在村里的地上发现有碎骨片,那就捡一点,死马当活马医吧。结果,骨片磨成粉末敷在疮口,过了几天病自己好了!难道,这土地里的骨头片就是药材「龙骨」?

于是,李成不再剃头,专门在村里的地里挖这种骨头片,当「龙骨」卖给各个药铺。虽然只卖6文钱一斤,但也算是个营生。听说之后,其他人都纷纷效仿。几年之后,大量的骨片被卖给药铺,各个药铺也从缺少所谓「龙骨」,到慢慢有了充足的供应。大夫在方子里开「龙骨」,按斤两称给客人,然后打成粉服用

直到1899年的秋天,当时的国子监祭酒(校长)、金石学家王懿荣得了疟疾,去药铺抓药,里面就有「龙骨」这味药。他仔细一看,发现这「龙骨」上居然刻有细细密密的符号!研究青铜器的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符号和青铜上的「金文」有些相似,但是认不得,很有可能是另一种古代文字。于是他马上让人出高价,去药铺收购「龙骨」,最高的时候一个字值一两银子!经过一年的时间,他从去药铺求医的病人嘴里「抢救」了几乎所有的带字骨片,但只有大约1500片。

你可能猜到了,这个「龙骨」就是龟甲,上面的字就是甲骨文

剃头匠李成的村庄,就是后来河南安阳发现殷墟遗址的小屯村。

而在当时,最早「出土」的这批甲骨文骨片,已经不知道被磨碎了多少,当药用掉了、吃掉了。

如果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没有生这场病,骨片还不知道要再被吃多久,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认识到历史上存在过甲骨文。

有文化不是掌握世界上所有的知识,更不是一定要认得甲骨文。

有文化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历史、艺术的价值,可以真正认识到除了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世界的美好。

没文化的坏处在于,珍贵的事物摆在面前,却认识不到它的价值。

一幅《清明上河图》,纸不值钱,墨也不值钱,在我们眼里是无价的国宝,让猿人拿去顶多就是生火烧了,这就是没文化造成的可惜。


=·=·=·=·=·=

我是分隔线

=·=·=·=·=·=

过千赞了,我更新一下,可以先跳过这一段看原答案。

没想到这个故事引起了那么多的讨论。这个答案是根据「国家图书馆—甲骨文记忆展」展出的故事写的,在学术上有其他相关问题的朋友欢迎探讨。

这里给持不同见解的各位总结一下本文中心思想:

1、

不认识甲骨文不等于没文化!
没文化不是因为不认识甲骨文!

一般来讲,无论古今,在地里挖到的东西如果有「人工符号」或者「人工字迹」的话,第一反应最应该是:「我得把这个给懂的人看看,或许有价值呢?

清代的时候,地里挖出来的古董归发现者所有,不用上交国家,可自行卖掉。有些评论说「何不食肉糜」,认为因为当地人没钱,骨片就应该被当做药出售和使用......同志们,当文物出售比当假药出售赚钱多了呀!剃头匠、药铺伙计没意识到,本来可以拿去卖几十上百两银子的一斤甲骨片,当做六文钱一斤的假药。清朝末年,十两银子就是一个贫农家庭的全年收入了!

学者也不认识甲骨文,但是因为有文化,可以认识到它的价值,大量收购的时候,甲骨文骨板被炒到一个字一两银子。

连本来能赚的钱都没赚到,你说可怕不可怕?

完整的、字多的大块骨片,单单一片,就赚一年的钱;但是当假药卖,一斤只赚几天的钱,合着一片连一顿饭的钱都不值。

你说可怕不可怕?

我要特别说明,在古代,因为缺乏系统科学的考古机制,古玩行、盗墓行为,和历史研究是混在一起的。有知识的学者在京城住着,怎么接触文物呢?要通过古玩商买卖。

在当时,文物买卖促进着学术研究。

在今天,我们进步了,捡到文物绝对不能私藏贩卖,一定要上交国家!!!

如果剃头匠、药铺的任何人,一上来就觉得「这个骨头或许可以作为文物卖钱」,那么,在京的学者会更早接触到甲骨片,更早发觉甲骨文的存在,保护文物。

同时,剃头匠和药铺老板(某些评论也真是的,我答案通篇没有一次提到「可怜的农民」这个群体),也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没文化,所以不能认识到事物应该有的价值,只能拿这个东西当假药骗人。本来是可以又保护文物又赚更多钱的,却搞成了毁坏文物、吃假药、险些错失甲骨文的荒唐事。不需要认识甲骨文才算有文化,王懿荣也不认识甲骨文,文化赋予人的是发现价值的眼光。

2、

甲骨文不是药!!甲骨文不是药!!甲骨文不是药!!

中医里的「龙骨」谓何?简单来说就是兽骨。

龙骨,是哺乳动物,马、牛、鹿等等的钙化骨骼。有效成分是磷灰石、方解石和黏土矿物。主要功效是固涩、安神、收敛。感觉跟土方子「烧墙皮」效用类似。

龟甲也是动物骨骼,所以基本能够起到同样类似的效果。

但是甲骨文的龟甲不行。它放了三千年了,三千年!没有药效了,基本就是吃土!把甲骨文骨片拿去当龙骨卖就是冒充,就是卖假药啊!我就问,我现在给你一块三千多年前的烧烤残渣,你敢不敢吃?

所以说,这个带字的甲骨,它吃了要不要命都是问题!它不是药!不能治病!故事里,剃头匠的皮肤病好了只是个巧合,没有被甲骨粉感染就万幸了。

看看清楚,王懿荣收购的是「有字甲骨」,没字的不要。所以学者不是去「抢老百姓的药」了,而是自掏腰包,高价把药铺的假药(同时是文物)给买走了。即筛选掉吃了不好的假药,又给GDP做了贡献,同时发现了珍贵的文化宝藏,这都还要被指责「知识分子的酸腐」?他老人家也太委屈了。




                             10    11 

相关话题

  作为学生,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pdf怎么把几页合并到一页? 
  中考升学率50%是不是在贩卖教育焦虑? 
  有哪些在国外比在国内出名的国货? 
  如何看待陶崇园事件的结果:导师王攀道歉,经调解赔偿65万元? 
  如何看待媒体评论文章《「做题家」们的怨气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 
  28岁了,转行做产品经理还来得及么? 
  日本三菱电机检验数据造假 35 年,产品用于新干线,如何看待近年来日本知名企业不时曝出造假新闻? 
  如何看待河南一男子称回家相亲在女方门口排队 1 小时,因骑电动车女方家长没让进去?相亲有哪些奇葩规则? 
  新东方营收减少 80%,辞退 6 万员工,退学费等现金支出近 200 亿,教培行业未来该如何发展? 

前一个讨论
哪些古文或文言文(段落),如果采用现代粗口和网络语,会显得更加激情有力?
下一个讨论
没文化却自认为有文化有多可怕?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