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丫头6岁,土生ABC,家庭双语培训(汉语/英语)美国一年级,最近一次俄亥俄州州级英语能力测试(一年级)是88%(比88%的同届学生成绩好),同时中文采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材,已经完成一年级上,在进行一年级下(家庭自学)。 中英文均有独立阅读能力 (中文仍需要大量拼音辅助,比较常见的一年级状态)。 中文听力在没事看王牌对王牌的层面。写汉字有基本的结构掌握能力。 说口音极轻。 英语那边也是准母语水平。
从个人经验来看,强烈推荐 @kanelebowski 的相关答案。 尤其是这篇:
首先简述: 就是有必要,但是前提包括 1. 家长有足够的能力来判断,引导,而不是被教育机构带着走。 2. 家长不要有不切实际的预估。 3. 培养自持发展能力为核心,而不是达成"XX学习目标”。
先说1. 我经常说,作为父母没有XX家的水平,就不要逼着孩子考XX十级了。 因为你自己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判断孩子在哪个节点需要什么样的辅导,更不要说制定学习计划了。 事实上,真正的天才娃是不需要你用多少精神就能达到同龄娃难以企及的水平的。 可能一帮人会说我娃双语好,但是我娃的发小男友从3岁开始就完虐她。 人家天生的语言组织,复述能力就炸表。什么语音,听一遍就能模仿,并建立自身的系统。 4岁的时候就能用中,英文逻辑完整的向家长们复述自己和我家丫头在幼儿园的表现,发生了什么,以及老师的评价。 有时候还加上自己的观察总结报告。 而且无缝切换。 我家丫头6岁半了,还没能达到人家这个水平呢。 这就叫人比人得死。 (当然,我家丫头有点体育天赋,小男友再来俩捆一起也是被虐菜得主儿)
但是,即使是普通娃,经过适当得培训,也能达到一定得水平。 我丫头从4岁开始学汉字,到6岁已经完成1280字五本,四五快读等教材,并保证400-600小时/年的浸润教学进度。 这点上可以看我公众号有更多介绍,这里不多说。
然而,要达到这一切,是因为她老爹我是汉语语言学硕士,在大学时候就是分管对外汉语的助教头子。 外加自己学过三年的幼教,尤其是对语言机制构成有兴趣。 而且我自己日常工作就是双语的联邦探员(中/英文的劳工部科普)。 日常里么,我是美国高中大学研究系统出来的,当年GRE的英语是97%,知乎和Quora 我都能写两句。
所以我的知识储备能够判断孩子在学习中那些点需要加强。 而不是跟着各种“中文教学辅导" 浪费大量的时间。 换句话说,那些教材,软件,辅导班,都是我协助孩子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我唯唯诺诺希望投钱达成目标的途径。
反过来,国内的幼教英语学习也是如此。 在各种婴幼儿学习英语面前。 你作为家长的英语能力有多少? 能否根据孩子的特点判断出他/她的需求和顺势的发展途径?
简单举例,对于英文背景的中文初学者,初级入门的阶梯型难点包括;
发音(中文 j q x z c s zh ch sh r 英语中对应起来非常难) 音调(英语不是音调语言)
汉字的认知与结构,写汉字的笔画顺序
中文词汇的组成与组词过程中的变音
中文句子中的断词和语感(像/刘德华的女人 与 像刘德华/的女人 如何分别)
形容词和从句中英文的相异。
常见中文把/被句式和倒装句式。。。。
好了,现在请你说说,对于中文背景的英文初学者(婴幼儿),初级入门阶梯型难点包括什么?
如果不能回答,你怎么辅导孩子学英文?
2. 家长不要有不切实际的预估。
无论我朋友怎么夸我丫头的中文好,我很清楚,随着后续发展,她的中文水平肯定会被国内同龄人拉开。 因为无论再怎么努力,她的总时间是有限的。她又没有那么强的语言天分。 那么在美国的教育系统下,随着数理化以及英文阅读的增加,她对中文的投入总时间是肯定不如国内的同龄人的。 正如@kanelebowski 提到的西班牙语英语双语浸润教学的失败,就是无视了总时间恒定情况下,绝大多数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和投入时间程正比的。 而不切实际的双语要求,除了少数语言天才娃外,必然是以几不像而告终的。 所以家长要分清主次,在肯定母语为第一核心教学目的的情况下, 为孩子制定可行的第二语言学习计划和目标,例如我的目标是娃到高三阶段,能有AP中文的能力(大概相当于国内的初一左右)以及我额外要求的一些附属内容(主要是在自我学习发展汉语能力层面)。 在根据她的能力而进行修正。
还是那句话,中国现阶段,除非你家富到能没事把娃送来欧美搞几个月乃至半年的浸润(这还包括基本放弃通过高考来扩大选择面,否则这些时间完全可以拿来备考)否则你想靠市面上的辅导班来搞出一个幻想中的”英语流利“的娃几乎不可能。
3. 培养自持发展能力为核心,而不是达成"XX学习目标”
中国老话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但是实际操作上,由于辅导班无法量化”渔“(学习方法)所以都在强调类似”词汇量/纯正XX发音“一类的”鱼“。 这点题主也提到了。 实际上,我在高中时期一个中国同学的爸爸就是典型的强调词汇量的主儿,他甚至背了牛津词典。 然而实际运用呢? 仍然是磕磕绊绊惨不忍睹。仔细听,是因为他的牛津字典词汇,都是告诉你中文意思是什么,而不是在英语力如何运用。。。
语言和词汇是用来交流的, 词汇量类似于内力,但是不通过招式用出来,就一个力大却笨拙的狗熊。 如何在相应语境下使用最准确的词汇才是语言的运用能力。 这就是所谓的语感。 有些人能无师自通,有些人则需要大量的练习,浸润而获得。 很多人说和我在一起并感觉不到我是小时候就来美国,脱离了中文语境超过20年的人。 这是因为我喜爱写作和阅读(中英文都是)。 所以我不断的在吸纳大家的优秀写作风格,叙事方式(感谢20年来O编辑总结系列读者的各种反馈)
回到原话题,中国婴幼儿学英语热潮有错么? 并没有,我一向认为多一门语言,就是多一个了解世界的钥匙。 但如果只强调”上我们班孩子能在半年内考会多少词“ 那你只能又在练出一个狗熊罢了。 而真正授”渔“的老师,先考虑一下自己的荷包能否承受的起。
个人来看,在婴幼儿时期,语言的浸润的核心目的是建立一套语言感受系统,而这不仅需要不断的输入,也需要不断输出互动来达到。 但作为婴幼儿的主要互动方的父母,你们的英语水平又在哪里? 能否达到这个互动系统所需要的基础交流量? 如果不可以,那么你是否有能力来选择好的教材,辅导来协助你达到这个目的? 你让婴幼儿孩子学英语,究竟是为了让孩子在未来高考里”多拿几分“? 还是让他通过逐步浸润的方式,打开一个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窗口?
这些答案,只有你们自己知道。
“4岁1500词,实在是弱爆了,在上海都不够通过国际幼儿园的面试!”——肯定有人期待我写出这个答案,但是实际上,没有一个幼儿园的面试会直接考词汇量是否有1500个,而掌握1500词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这条微博能火,是因为它直接击中了大城市家长的痛点。
他们的痛不是来自于英语启蒙本身,而是目前优质低幼教育资源挑拣孩子,甚至挑家长的现实。如果忽略这一点,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学好英语,那英语启蒙一定要尽早开始,这是一条让你今后痛苦最少的捷径。但是,背单词刷词汇量的方法,绝对不适合低幼儿童。我之后会介绍最适合低幼儿童的学习法。
我女儿朵朵2岁半,英语启蒙已2年。我给她买了4000本绘本和分级读物,她看了有一半以上。她在2岁时,就可以独立朗读每页一句话的英文绘本,2岁半已经可以用英语和大人对话(会用if等条件从句),英文儿歌能完整地唱30首左右,加上能唱片段的,总数有50多首。
以下是朵朵两年来的启蒙内容和效果总结。我对自己计划的评价是“供不起全天外教课的普通家长,通过家庭英语启蒙能达到的最大化效果”。结论可能有些自满,但我真是把朵朵的英语启蒙当作一项工作去做的。
一、为什么0-3岁是英语启蒙的最佳时期?
首先,0-3岁的孩子正好处于语言学习的敏感期,记忆力也是一生中最好的。我从没教过2岁半的女儿识字,读绘本时也不会指读,但她还是不知不觉认识了很多英文单词,几十个常见的词,看到拼写竟然就能读出来。当然,在她眼里这些字也是图画的一种,她只不过是记忆力好而已。
其次,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只有在0-3岁之间,孩子才可能用习得母语的方式学会外语。而年龄越大,孩子的母语就越容易形成强势,只能通过“学习”的方式掌握外语,效率会大大降低。这就像学习钢琴,没有童子功的成人也能考出业余十级,但达到专业级别甚至成为钢琴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很多事物和现象无法理解。所以我们在尽量挑选简单内容的同时,不必急着让孩子全部理解绘本、歌词的内容。先输入,孩子长大了,某一天突然就会理解其中的意思,并且记忆会特别深刻。
如果在4岁以上才开始英语启蒙,孩子的母语已经形成绝对强势,无法再用习得母语的方法习得外语,甚至容易抗拒英语。更头疼的是,他们的认知能力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却找不到适合他们英语水平的原版学习材料。语言简单的材料,他们会嫌弃幼稚;而认知水平符合年龄的学习材料,其语言难度又成了难题。
如果已经错过了0-3岁的最佳时期,也不用放弃,因为3岁以上的儿童认知能力、理解力和专注力都变得更强了。只要家长用心,弯道超车也是有可能的。但是,12岁以后,孩子的学习语言的能力相比成人就不再有优势了。以前国内很多地方的学生在初中才开始学英语,显然孩子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外语学习时期,就相当可惜了。
二、婴幼儿应该如何英语启蒙?
我们小时候都是从英文字母和音标开始学习英语的,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学龄儿童和成人,因为它非常枯燥乏味。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使用绘本&分级读物的亲子阅读+唱儿歌+认知书词汇补充(注意!只是补充)+原版动画片+外教口语班的鸡尾酒形式是最适合的。
关于这个主题我写过一篇非常详细的文章,这里不再重复。5000字干货!建议收藏!
三、最适合婴幼儿英语启蒙的方式:儿歌
我从朵朵出生后就开始给她唱英文歌。朵朵从六七个月起就会停下手里的动作看着我唱;到八九个月时会高兴得拍手;一岁以后,朵朵甚至会随着节拍手舞足蹈,模仿我做出拍打和指点等动作。连早教中心的老师都感叹她好会享受音乐。两岁后,她开始开口歌唱了,歌词比我还记得牢,甚至有时候还会改编歌词,或者故意把两首歌串在一起唱!
在英语启蒙所使用的工具中,儿歌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儿歌一般都具有长久的历史,内容经典且历经反复锤炼,不仅能让小孩子学习颜色、数字、身体部位、生活中的物品等基本知识,还能让大一些的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了解儿歌的时代背景及外国的社会人文风貌。
但是,在用英文儿歌启蒙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朋友遇到了“孩子不愿意听英文歌,只听中文的”,或者“听了几句就不感兴趣,去玩了”等问题,导致启蒙的效果不如预期。
下文旨在为有以上烦恼的家长提供一套可操作的儿歌启蒙方法,尤其适合英语零基础的孩子。5000字干货!建议收藏!
四、总结
❏ 1、英语启蒙一定要尽早开始。0-3岁是英语启蒙的最佳时期。
0-2岁之间,建议以父母唱歌跳舞和播放歌曲音频为主;2岁以后,可以引入歌曲的动画,但是应注意控制播放时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是不会抗拒在玩中学英文歌的。
❏ 2、如果已经错过了0-3岁的最佳时期,也不用放弃,因为3岁以上的儿童认知能力、理解力和专注力都变得更强了。只要家长用心,弯道超车也是有可能的。但是,12岁以后,孩子的学习语言的能力相比成人就不再有优势了。我小时候,国内很多地方的学生在初中才开始学英语,显然孩子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外语学习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母语已经说得相当流利,可能会排斥学习英语。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再给孩子施加任务和压力。在启蒙初期,一切计划都必须服从孩子的兴趣,不要逼迫孩子看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开口跟读或者回答问题。
我们可以找孩子感兴趣的主题的绘本、儿歌和动画片,甚至不必是全英文的。像“爱探险的朵拉”这样中文里夹杂英语单词的动画片也可以。儿歌则可以选取孩子已经会唱中文版的歌,比如《小星星》。
孩子可能会表示自己不想听英文歌,但家长不要因为他们一两次的拒绝就放弃,而是应该挑选他们喜欢的主题,并且以身作则,作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和孩子一起学唱学跳。前面提到的《彩虹兔童谣》的配套视频就有舞蹈内容,很适合学前阶段的孩子跳。
除此以外,我还有一个独门绝技,就是让不爱学英语的小朋友看朵朵的视频。孩子都是爱模仿同龄人的,已经有很多人向我反映说自己的小孩非常喜欢看朵朵读绘本、唱歌跳舞的视频,甚至看完会主动要求读绘本。
两岁多就擅长自嗨 https://www.zhihu.com/video/1124980361888960512英语这个技能很公平,天赋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学习效果和学习时长直接挂钩。在儿童阶段,父母付出越多努力,孩子得到的有效输入越多,长大以后语言水平,尤其是语感的差异也就越大。
有语感的人不需要背语法,凭感觉就能输出语法正确的句子。而儿歌都是以句子所组成的,是从小培养孩子语感的重要途径。多唱儿歌,孩子便会在潜移默化之中记下许多英语中的词句用法,这是刷单词卡片绝对不能达到的效果。
当然,我们不应该抱着功利的心态去做这件事,切莫因为孩子一时没有反应而心灰意冷甚至责骂他们。每个孩子在开口输出之前,都会经历或长或短的沉默期。他们虽然可能不会跟读跟唱,但小脑瓜已经默默记下内容啦!
6岁之前的启蒙,当务之急还是激发和保护孩子对英语以及阅读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儿歌作为寓教于乐的学习内容,是最适合不过的。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热潮起源于大众对自己的经济文化地位的习惯性不自信,教育资源错配,教育资本化下媒体的推波助澜,抢跑思维和羊群效应,教育可支配支出的提高和内卷化竞争带来的不安全感,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录取考核扭曲化等等。随着国家逐渐复兴带来的民族主义抬头和国力文化输出,教育改革,人工智能语音突破,外企买办经济的衰退,本土产业链内循环和灯塔神话的慢慢烂尾及其带来的国际形势变化(共赢~敌对)这个热潮的可持续性和社会价值值得思考,具体可参考下文:
本文主要就婴幼儿英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首先,幼儿的语言习得是一种生理构建过程,大脑语言中枢在神经元细胞网络层面,通过收集海量语素(语音和对应场景)并结合对应的其它感官信息(视觉嗅觉触觉)进行辨识,分类,匹配,纠错,最终形成突触网络链接并解码运用所属语言的语法。同时发生的还有语音信息极其运用法则以突触链接形式物理绑定大脑其它中枢,最重要一步的是为前额叶区域涉及规划复杂的认知行为,个性表达,决策和调节社会行为等复杂认知功能提供一个类似于注册表的mutual anchoring(交互式系定)功能(这才是母语思维的精确定义)。以上统称母语习得,这个漫长的过程始于10个月左右在青春期前基本完成(非常类似于密匙破译编译机原理,不幸的是这部机器折旧很快,3岁左右开始每年不低于20%折旧,7岁后很难再生理解码了)。这和青少年或成人基于已成型的母语体系,再把二语通过逻辑和主动记忆强行绑定对应母语系统,既二语习得法,有天壤之别,而大脑还在发育中的幼儿连自己的母语都还在解码过程中,根本不具备二语习得的架构,逻辑,语量和脑容量等生理条件。
所以现在流行的所谓‘关键期,窗口期’更多是一种营销层面的伪科学,严格意义上这个阶段应该叫做:语言的生理构建期,而绝大部分儿童是根本不具备二语生理构建条件的。目前的理论是要完成生理构建(匹配学前大脑认知的语言解码+运用),语言中枢需要不低于一亿音节或3000万词,且样本(不重复)不低于5000的高质量输入,也就是七岁前(最好是2~6岁这个语言中枢神经突触高峰期)至少5000小时母语级别互动输入。低于这个量级,哪怕只低一点,别说二语,连母语的质量都要开始断崖式下跌。下图是母语占比和二语质量相关性,注意60%那个分水岭。也就是说如果二语的exposure少于40%,母语的dominance(主导性)开始对二语产生强烈排斥和挤出,这个效应随着二语的exposure减小呈几何级数增大(解读一下: 60%母语exposure大致对应0挤出指数,80%大致对应-2.5挤出指数,即从60%分水岭开始,20%的母语增量对二语产生高达50%的挤出效应,到了90%,指数对应-3.5, 挤出效应超过100%, 二语习得已经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成效了,基本等于不学! 再翻译一下就是假设每天有效语言输入是10小时,二语超过4小时理论上就可以达到母语水平,超过2小时达到母语一半水平,低于一小时无效果)。注意这个解码所需exposure指的是母语互动级别,如果只是跟着公众号土法炼钢或者培训班这种sub bar EFL水平,那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参考老少边穷地区的汉语水平)。三语或以上同理,理想状态下童年期能够达到的极限是母语+准母语+第三语流利(同一语系的不同方言不算),四语及以上基本上为青少年成人期间逻辑习得。
按照培训机构极少见的良心配置60分钟一节课,8个以内小孩(轮到其他娃算你娃一半输入吧),高质量干货,一个合格母语外教➕中教助教,学生需要近一万个课时才能达到母语水平,至少2000课时达到勉强交流水平。培训机构一学年能够安排200课时的算高强度良心浸泡了。实际上培训班常规配置是:不超过45分钟一节课(其中至少20分钟是在整顿纪律和各种非教学活动),不低于15娃,劣质娱乐货,三无外教/学弱中教…… 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是培训机构课程的简单低智功利化,幼儿的认知是先于语言发育的,有高度正相关性。二语培训内容的认知标准远低于学生的认知程度,直接导致兴趣专注力知识点链接和逻辑建立效率极其低下,低智化还导致幼儿学习过程中母语替代率高,无助于二语学习;功利化的培训偏向于刷样板戏和应试各种考级,什么剑桥牛津托福雅思少年版希望之星之类,其实就是网游打怪升级卖道具无底洞氪金套路。自己在家鸡娃的一样可以用课时思路估算实际水平。
可以说所有的esl产品都不可能提供足够量级来完成生理解码(低于这个量级,就像统计学样本烂一样,公式都推导不出来,是完不成解码并构建的,只能勉强依附于母语以鹦鹉学舌形式苟存),绝大多数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勉强交流都达不到。极少数机构勉强拿的出手的也是懂行家长鸡娃线下打卡刷题高强度自刀出来的; 更不可能拔苗助长用成人教育方式教授孩子。幼儿自己的母语都一知半解是不具备第二语言逻辑学习能力的,随着语言中枢的退化和母语强势,儿童,特别是3-9岁这个年龄段,注意力,理解力和树立长远目标的能力都欠缺,再加上母语依赖,对esl课程本质上是持排斥态度的,这就是为什么培训机构几乎都以游戏歌舞ppt等所谓‘寓教于乐’套路为主,真实效果嘛,不会好于大人刷剧打游戏。生理心理条件相对成熟的10岁以上的孩子一学期能够习得的干货轻轻松松秒幼儿培训班三年以上进度,小语种专业大学才零基础开撸照样人才辈出。公立系统幼儿园不教二语,外语在初高中才火力全开是有科学依据和国情考量的。
其次,缺乏语境造成文化根基缺失,高遗忘率和母语的强挤出效应,这也是国内esl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个看看8岁前移民海外的华人中文水平有多烂就知道了,这还是从纯中文环境出境的,父母在家说中文周末还上中文学校补习,鸡娃父母可以横向对比一下。没有文化根基的二语缺乏滋生的土壤,充其量只能勉强日常浅层次沟通,幼儿就算是砸锅卖铁灌几年,一入公立系统,母语就会对二语产生强烈的挤出效应,没几年基础就退化得和同龄人差不多了甚至还不如,培训班上课除了玩(就是一些利用儿童争强好胜心理单纯好忽悠而设计的拿分兑奖套路,奖品基本为批发义乌小商品)就是不断重复排练些三脚猫样板戏表演给等在门口刷抖音快手的家长交差好续费。
第三,也是很多人注意不到的害处。低龄段的高强度低品质双语教育会占用并严重拖累母语思维和运用形成的黄金期,并占用其它科目学时,进而影响总体习得效率,增加沦为学弱的概率。
下图为德州双语项目跟踪报告 。解读一下:
图figure123分别代表3-5年级随机抽样学生群体的阅读,数学和科学/写作水平。深黑色样本为单语学生群体,灰黑色样本50%为双语学生,浅灰色样本为100%双语。
可以看出,单语学生评分全方位优于双语,特别是在写作阅读和数学方面遥遥领先。这个优势随着年龄增加有所减弱,和双语项目截止母语水平慢慢提高吻合。双语学生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追平这个积累优势是不容易的。少数民族加分可不仅仅是扶贫和政治正确,照顾语言劣势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欧洲部分小国的多语那是真有语境的,而且教育系统绝对是匹配本地主体民族语言的。
被机构,公众号和很多家长捧为成神灵的克拉申kranshen教授搞的双语项目之所以破产,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生理习得期强灌二语(西班牙语)而忽视了母语(英语)的堆砌,搞得民怨载道(在重灾区加州制造了大批断层的差生,坑了整整一代人-主要为8090后)最终被法案勒令废除。Krashen理论横跨行为和构建主义,纸面上光鲜漂亮但是实际运用嘛…咳咳… 他在中西部搞的双语项目主要是针对中低收入家庭,prek-幼儿园一直到低年级主打西语授课,再配合双语家庭,这个操作雷同我们这边的双语幼儿园+培训班➕在家刷绘本磨耳朵的高强度组合,只不过是政府主导的。实际效果如何呢,除了部分双语家庭,西班牙语刷得一塌糊涂(其实主要还是家庭功劳,相当部分家庭父母至少一方为Hispanic西语母语) 本该是母语的英语也落下一大截,理解力跟不上单语同龄人文化上也格格不入,直接导致这批小孩(百万之众)逐渐在公立教育系统中垫底,刷出来的西语也慢慢退化为口语层面的gangsta亚文化俚语。西语在美国至少还有比较强势的社会和家庭语境,在中国的单一语境下基本等于打水漂。Krashen大师的这个社会实验告诉我们,中低层单语家庭砸锅卖铁跟风搞双语教育刷出来的娃,大概率沦为学渣,文化上也不伦不类。营销号到处宣传K教授语录和视频却无任何案例分析,无知且坏。
英语世界的母语小孩词汇量在6岁左右核心词汇就可以破万(考虑进泛听词汇的话超两万了),之后每年增量在3000左右,成年之后还有每年500以上增量。母语词汇绝大部分是expressive(表达运用)级别的词汇量,运用性和掌握程度远高于于esl的receptive(勉强听懂)级别。同龄国内小孩,看机构水平良心和个人天赋努力程度,烂大街培训班receptive词汇量200-800, 双语幼儿园200—1200,连锁名牌机构 300-1800,正规全英文国际园800—3500,外籍园1500 — 5000+(实际上以上大部分学生水平处于这些区间的中位数偏下)。之后如果进非外语公立的话高中前基本上无增量了。受过高等教育的母语人士轻轻松松过5万(参加spellingBee大赛的母语鸡娃十几万都正常),社会最底层的红脖都能在2万以上,而绝大部分培训机构基层老师基本以师资造假的专科三本学弱为主,很多还不是英语专业的,课程顾问(销售)满嘴跑火车,大机构闹市铺面扎场子的才是零零星星几个专八海龟或民间高手,词汇量也就四级到准托福雅思rec级别,4000-10000,exp级别想都别想。这些老师的实际语言能力, 特别是口语,差距就更大了,撑死了靠死记硬背教案能够达到2-6岁母语水平,发音就不做评价了,口音浓郁多元化现在是政治正确,不过请问家长您放心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么。某思某kids学了近三年词汇量才勉强破三百的很正常。
致于外教,三无假外教听说过么? 无合法签证,无相关学历教学经验,无英语母语水平。这些人一般集中在亚非拉特别是非洲印巴来华蹭补助金和学伴的留学牲,前苏联极其加盟国来华低素质闲散人员,南欧中东猎奇背包客,东南亚拉丁美洲淘金客等等。三无老外占外教人口至少一半以上,抛去高校初高中大型企业等正规持照外教,幼小英语培训行业的三无老外比例至少90%以上(教育部18年统计数据是至少96%外教无正规教学资质,其中大部英语不是母语),机构越不正规越烂大街,越往三四五线城市和城乡结合部走假外教比例就越高,多数xx”国际””全英文”xxx双语xx英语…几乎全假外教。科学上网随便刷出一个本地毛子三哥巴铁黑叔,基本上没有不涉足英语培训的,甚至还有白皮维族小哥假冒外教招生的,这些三无外教们的平均水平参加高考英语都不一定能做完卷子,个人生活更是充肆着吃喝玩乐黄赌毒(这几天,2019年7月,刚好英孚英语一帮外教带学生x毒被抓,这还是“正规”机构中的老大)…… 就算是你去主打有英语母语外教的“良心”正规机构,n个班乘以m个娃分下来你娃的每日互动侵泡时间是以分钟记的,这些母语外教大多也是宿醉蹲坑的时候捡esl招聘传单过来混吃混喝的洋三和大神。以下链接是一个良心外教的对这个无耻产业链的曝光和其他外教吐槽,大家务必看看转发。http://www.sixthtone.com/news/1002178/chinas-private-kindergartens-are-selling-a-lie 线上外教稍微好一些,1v1私教可控性最高,不过费用高输入量也远远不够。
最后再谈谈每个场子必推的爆款家常菜自然拼读。自然拼读法是建立在母语口语和听力水平基础上的,为母语娃扫盲设计的。母语娃一学会拼读就可以直接和大脑里早已形成的千万级别词组短语句型通过语音连接起来,读懂认知范围内所有文章,而培训班灌出来的百级别词汇量和最多千级别的词组句型变量,就算死记硬背拼读出来也基本是天书。培训班倒是把这个水土不服的舶来品吹得出神入化,因为易上手很多培训班26个字母都没学完就开干教,忽悠家长入坑,纯属误人子弟。有这功夫,拼音都自学成才汉字破3000了。
中肯的建议就是,大家最好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来判断过早启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尽量避免做无用功。不推荐盲目报班或自己瞎鼓捣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而且不管你怎样选择,再次强调,一定要学好中文母语!!! 缺语境的孩子精进中文母语才是最优解,初高中再双语全科反杀那些在培训班被割韭菜的三脚猫娃。语言学的多年研究告诉我们,母语的水平不但决定了二语的高度,而且直接决定了所有学科的吸收和学习效率(学霸的母语绝对是杠杠的)。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闭环和消费市场的超级人口大国,掌握好母语和基础文化知识完全可以无障碍参加绝大多数社会分工,有外事需求的青少年高校拿一门选修足以满足基本外语需求。我们的语言,可以完美涵盖人类所有知识。不要想当然的认为绝大部分科技文献只有英文的,英语教材通俗易懂,文化也更丰富,英语国家每年人文教育开资近万亿美元,我们的文史哲艺体加一块才几千亿人民币,这个差距是资源错配的差距。
我们不是弹丸旅游国,半殖民半买办国家,一个自力更生的大型工业国把如此多的生产力花在一门外语上是极其荒谬的。未来的语言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解释权,大语种的共存,融合和此消彼长。我们需要更多的niubility和鲁棒性。教育系统应该做的是加大投入填坑而不是本末倒置去追求‘原版’! 我们更需要的是优选化母语人文教育,优化翻译和集中优质资源打造的适量外语人才。
——————————
最后赠打油诗一首:
叽叽又呱呱,鸡血焦虑娃。呀呀母语忙,何苦洋泾浜。
问娃何所思,问娃何所忆。娃亦无所思,娃亦无所忆。懂王大点兵,睡王东山起,岛链十八圈,狗粮不限量。阿兔内循环,毛熊叮当响,生当振华夏,死亦驱河殇。
东邪瑞不思,西毒李阳疯,南腚VIP,北丐美联英,中肾痛英孚。朝辞爷娘去,午浸培训班,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外教弹舌响当当,不知齐楚秦燕,只道澳英美加。
万卷独木桥,光阴度若飞。稚气没题海,沉霾满校衣。双非打工死,清北福报归。
弃坑赶高考,考官坐明堂。试卷十二张,压轴百十道。路问何所考,高考不考洋泾浜,愿开三胎禁,造儿重开卷。
瑞思闻儿来,分期又免息;英孚闻儿来,外教泪汪汪;美联闻儿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听我奇校车,说我牛津树,读我安妮花,写我RAZ。谈笑比尔巴韭特,往来川宝矮大紧。出门看学伴,学伴皆惊忙:十年鸡血两茫茫,生子当如苪成钢。
虎妈脸木讷,鸡娃眼迷茫;韭菜同根生,相卷何太急?
曾经就这个问题跟我妈讨论过。
我说我这么要强这么独立,怎么可能找得到对象,现在男生都喜欢软软的什么都不懂的瓶盖都拧不开的笨笨傻傻的妹子呀,比如我表妹那种╮(╯▽╰)╭
我妈说:其实吧。。。。。如果我真的是那种什么都不会,什么事情都要你爸来做的女人,你爸早就跟我离婚了。
我妈的意思是,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那种温温软软的妹子会很讨喜,但是过日子,如果什么都要依靠男方,短时间可能还好,几年过下来,早就烦了。而且生活中那么多事,那么多问题,如果女方一点忙都帮不上,还要添乱,这日子要怎么过。
像我妈这种女人,不仅自己工作上家庭上都可以处理得很好,还对我爸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爸能在学校不用趋炎附势巴结领导,甚至还可以因为校长不公平的对待直接拍校长的桌子跟校长对骂,还一点事都没有继续当先进当优秀教师,年年带重点班,教书教的好是一方面,跟我妈在教育局工作不可能没有一点关系。
(因为曾经也有个老师跟校长有矛盾,后来被找了个借口调到农村的学校去了,而我爸骂了校长这么多年,从来没谁敢把他怎么样,顶多是没有升职的机会了╮(╯▽╰)╭)
我爸真的是典型的书读得迂腐了的那种人,特别清高,完全不懂变通,因为看不惯他们年级组长,他们年级的活动从来不参与。有一次他们校长开会碰到我妈,就跟我妈说,x老师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啊,不合群。我妈回来根本都没给我爸说,就偷偷告诉我了。
而我妈就是那种像水一样的女人,什么地方都可以淌过去,石头扔下去也只是泛起一点涟漪,包容我爸的一切,呵护着他的自尊心。而我爸也知道我妈很有能力,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特别尊重我妈,偶尔闹脾气都像在撒娇。曾经有别的老师说我的父母就是典型的相敬如宾。
我一直觉得理想的夫妻关系就应该是这样,就像《致橡树》里那种,我跟你肩并肩站在一起,不依附你,也不会攀附你,更不会一厢情愿的奉献或者施舍,我们共担风险,共享繁华。
真羡慕啊。
真想找一个我妈那样的人。
========================分割线=========================
看评论感觉好像大家都觉得我母亲罩着我父亲,我父亲高攀了我母亲的感觉。
可能是我表述的问题吧,其实,你们想,我妈这种人,会去找那么特别废的男人过一辈子么╮(╯▽╰)╭
我爸当年高考,是全地区数学单科第一,总分第二的成绩考的重本(那所学校现在也是211,985),整个人心高气傲的不行——但是通常这种心高气傲的人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被人打,多少还是有点本事的。
四川人嘛,娱乐活动就是打麻将打牌,我爸其实打得很好,因为他记得住牌!他能算牌!这简直就是外挂嘛!但是他很少打牌,一年中可能就过年那会陪家里亲戚玩几把。平时的娱乐活动,除了守着电脑打无比幼稚的小游戏,他没事,就!做!高!考!题!
市面上大部分教辅资料,都可以在他书架上找到。
我相信大家在读书期间对那种强迫学生补课的老师都是有了解的╮(╯▽╰)╭但是我爸他呀,最讨厌补课,每次有学生家长找他给孩子补课,他都给人家说:上我的课,课上四十分钟认真听就可以了,不需要补课。
他教的班,数学成绩从来都是年纪第一第二。
学生都很喜欢他,大概大多数学生,都不会讨厌一个:不拖堂,不骂人,不补课,有耐心,好脾气,认真教学,不请家长的老师。【我爸比学生还讨厌拖堂,下课了比学生跑得还快】
跟之前那个校长的矛盾也是,那个校长总是喜欢搞个大工程,从中牟利,完全不在教学上花功夫,所以我爸特别讨厌他和那几个学校的中高层领导,才不喜欢参加学校的活动的。
后来校长被双规了,判了十几年,中高层整个换了一拨,我爸又开开心心的去参加教研活动了╮(╯▽╰)╭
春天桃花开的时候还会跟他们去爬山。。。。。。。ORZ
说这么多其实想说我爸是个特别认真特别聪明的人,绝对不是不会社交的书呆子那种。
应该说,我父亲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真诚,不做作,不媚俗,没有太多的欲望,不关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理想主义者。用我妈的话说就是象牙塔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
而这个象牙塔,很大程度上功劳要归我妈,我妈因为工作的关系,跟全市的所有中小学校长啊主任啊都很熟。可以说我妈把社会阴暗的那些东西,挡在了我爸看不到的地方。
这点真的太难得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妈就是太宠我爸了,一直都是那种,出了事也没关系,我帮你想办法、帮你解决,再顺便嘲笑一下你 的那种。
然后我爸就是有点傲娇的那种,其实可心疼我妈了。我妈做了什么菜,问他好不好吃,他每次都说一般,还行这样,但是到外面去吃饭,他每次都说,还没你妈做的好吃(≖ ‿ ≖)✧就是这么口谦体正直。
最后附上致橡树。我啊,是真的觉得这种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扶持、并肩前行、共同成长、精神上的契合 是最理想的相处模式了。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中途岛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