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钟会在剑阁与姜维缠斗,邓艾偷渡阴平,直取川蜀。
姜维在刘禅出城献降后仍然不死心,说服钟会,诬陷邓艾,后给刘禅密奏里说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这个时候姜维已经是62岁,大大小小北伐了11次。
为这种执着动容。
————————————————————
《资治通鉴》里:“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陈寿、孙盛、干宝之讥皆非也。”
经知友 @cure star 提醒,这句为胡三省的注,并非《资治通鉴》原文。
文天祥《正气歌》中提到的「嵇侍中血」。
嵇绍是「竹林七贤」之首嵇康的儿子,嵇康由于不服司马家的统治,最终被其构陷处死,广陵散绝。
而在八王之乱中,嵇绍为了保护晋惠帝司马衷(著名的白痴皇帝,「何不食肉糜」的版权所有人)而被叛军所杀。
嵇绍临死前,晋惠帝阻止道:「嵇侍中是忠臣,不要杀他!」奉命迎(jie)还(chi)圣(tian)驾(zi)的士兵回答:「皇太弟有令,不能伤陛下一人而已。」于是把嵇绍杀死,血溅到了晋惠帝的衣衫上。
事后宦官帮晋惠帝更衣时,晋惠帝说:「这件衣服上还留著嵇卿的血迹,不要洗掉!」
乘舆败绩于荡阴,帝伤颊,中三矢,百官侍御皆散。嵇绍朝服,下马登辇,以身卫帝,兵人引绍于辕中斫之。
帝曰:「忠臣也,勿杀!」对曰:「奉太弟令,惟不犯陛下一人耳!」遂杀绍。血溅帝衣。
帝堕于草中,亡六玺。石超奉帝幸其营……左右欲浣帝衣。帝曰:「嵇侍中血,勿浣也!」
嵇康因反对司马家被杀,嵇绍却因保护司马家的皇帝而死,而当全天下都陷入疯狂之际,白痴皇帝反而成了唯一的明白人——不得不说这是历史的吊诡。
有人说嵇绍不孝,有人说嵇绍愚忠。王夫之怒称其「不知有父者,恶知有君」,司马光也叹息道「苟无荡阴之忠,殆不免于君子之讥」,可见嵇绍的确是极具争议性的人物。
但我觉得,嵇绍的死并不是愚忠——他为的是某种超越了君臣父子小义的「大义」,这种「大义」在1000多年后,被处境相似的文天祥所敏锐地捕捉到,并写入其名垂青史的《正气歌》中。
这几天要为写小说准备点资料,查了查盛唐诗人的生平履历,发现了一个让人觉得难受的细节。
公元744年,名满天下的李白、初出茅庐的杜甫和仗剑游侠的高适三个人在河南梁园相会,三个人出则同行,寝则同床,留下了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
后来,高适还曾经跟王昌龄和王之涣相交甚好,甚至还有旗亭画壁的佳话。这个故事,想来熟悉唐诗的人都应该了解吧。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
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
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诸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集异记》
高适跟王昌龄的友谊,也就此结下。
接下来,是故事的后半段。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公元756年,因为高仙芝和封常清被诬不敢出战,被玄宗皇帝处斩。原来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被调到潼关驻守,此时正在哥舒翰军中任职的高适也被擢升为谏议大夫,随哥舒翰戍守潼关。高适屡劝皇帝不能出战,但唐玄宗急于求生,强令哥舒翰出关迎敌,最终哥舒翰兵败被俘。
而高适亲眼目睹了这一惨剧的发生。想来,他对于皇帝的昏聩,是有切骨之痛的。
几个月后,高适跟着唐玄宗逃到了成都。唐玄宗打算让自己的皇子分镇各地,各自为战。高适反复劝说这绝对不可以,唐玄宗不听。
诏令下达,在江南地区的永王李璘开始招募军队。然而永王李璘招募军队之后,并未直接迎敌,而是在江南逡巡不前。同时,永王李璘还聘请了在庐山闲居的李白担任军队的书记官。
这引起了刚刚登基的李亨的怀疑。在刚刚登基的唐肃宗看来,这是严重挑战自己权力的行为,于是命淮南节度使前去征讨,而这时的淮南节度使正是高适。
高适打败了永王李璘,那个在十二年前就已经名动天下的李白、那个十二年前跟自己在梁园同游的李白,却成了自己的阶下囚。
就在高适跟永王李璘作战的同时,数百里之外的河南睢阳也正在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张巡守睢阳之战。当时,战争已经进入了最为残酷的阶段,城内已经开始出现了吃人的情况。
恰恰,高适的家就在睢阳。
在高适征讨完了永王李璘之后,皇帝又命令张镐为河南节度使统领其他四镇节度使驰援睢阳,其中就有高适。张镐急令距睢阳最近的濠州太守闾丘晓率先出兵救援,以为四镇节度使赢得时间,结果闾丘晓逡巡不前,在睢阳城破的第三天才出发。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旁支,那就是在仕途上屡屡不顺的王昌龄在闾丘晓出发前来到亳州,见到了闾丘晓。至于王昌龄为什么要来亳州,至今已不可知,或许可能是想要回家,也可能是想去河南节度使张镐的军中效力。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是,闾丘晓杀死了王昌龄。目前最常见的说法是,闾丘晓嫉妒王昌龄的诗名和才华。这听起来不靠谱,但改变不了他杀了王昌龄的事实。
当闾丘晓达到睢阳的时候,叛军已经撤走。而这时,整个睢阳已经是一片死城。
想来,高适的故乡与家人,也已经荡然无存。
而高适,就在离自己家乡最近的地方,看到了好友的遇难,也看到了自己家乡被夷为平地,自己的家人或被饿死,或被屠杀。
在这一年里,高适先是从一个普通从八品的军队机要秘书(掌书记)变成了监察御史,而后升为正四品的谏议大夫,之后又变成了执掌一方军政大权的节度使。这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副连职干部一年之内就变成了军区司令。升官速度之快,实在让人咋舌。高适,也是唐朝著名诗人里唯一封侯的人。
这是这一年辉煌的高适。
当然,高适也经历了人生的另一面:名将的惨败,君王的固执,旧交的“投敌”,好友的遇害,家人的横死,故乡的毁灭。
这就是这一年的高适的生活。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有个“飞虎山阻击战”。
美军第八集团军要从满浦公路撤退,飞虎山是扼制这条公路的制高点,负责阻击美军的是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总共一千五百多人,团长叫范天恩,这是一支轻装前锋部队,没有重武器,粮食也不足。
38军军长梁兴初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死守飞虎山。范天恩和335团面临的是一轮又一轮的炮击、轰炸和冲锋。
范天恩是个脑子非常灵活的指挥员,他让战士们分批次守阵地,打车轮战,减少消耗,他还让战士们挖出纵深战壕,在美军炮击和轰炸的时候大部分疏散隐蔽,只留小分队埋伏在掩体中,虽然美军炮火炸弹把阵地犁了一遍又一遍,但335团的伤亡并不大。在美军和韩伪军开始冲锋时,335团战士们又能迅速集结,用集中密集的火力杀伤对手。
飞虎山阻击战从打响到结束,一共历时五个昼夜,在此期间敌人连续发起了五十七次冲锋,均被第335团的战士们所击退,在战况最为激烈的时候,双方在阵地之前展开了白刃格斗,十分惨烈。
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反复换手达到了十六次之多。
他们经历了一次次的肉搏战……士兵李兴旺受伤了,正在给自己包扎,这时敌人上来了,三个美国大兵抱住了他,抢夺枪支的过程中,一名美军被他踢下了山崖 ,同时开枪打死一个,又用一颗手雷炸伤了第三个……他们这个排最后只剩排长和三个士兵还能站起来。
美军使用汽油弹攻击,整个阵地被敌人的汽油弹点着,一片火海。一位叫做李永桂的志愿军战士忍受着高温,躲在战壕里。敌人以为志愿军已经退走,于是摸上阵地。李永桂突然跳出战壕,从熊熊燃烧的火焰中钻了出来,举枪射击。敌人被吓住了,连滚带爬地退下山去。
敌人退下去后,李永桂发现弹药用光了,他返回连部去取弹药。回来路上,李永桂左腿被炸断。他拖着一条断腿,把一箱机枪子弹扛到山头上,在阵地上战斗着,一直战斗到身上的血流尽……
这个出身贫苦家庭的战士,牺牲前反复念叨着一句话:“我们是志愿到朝鲜打鬼子的……”
后来,第335团根据诱敌深入的作战计划,主动撤出了飞虎山阵地。在飞虎山阻击战中,第335团伤亡约有七百多人,而敌人伤亡共计一千八多余人,335团一千多人顶住了对方一个师的兵力、数百架飞机的轰炸、数百门大炮的炮击,成功完成了预期阻击任务,敌人五昼夜寸步未进。
其实读到这些的时候,我只是感慨我军的英勇、无畏和智慧。但最让我动容的是,飞虎山阻击战中,许多朝鲜民众冒着炮火和扫射,冲上阵地给335团的战士们送饭。
335团鏖战五个昼夜,粮食早就吃光了,很多人已经饿倒下了,甚至有战士饿到啃石头的地步了……夜里,整个阵地上都是啃石头的声音。
一位叫做冯孝先的战士奉命去筹粮,他们在山下找到了一个朝鲜村落,告诉他们“我们是志愿军”,是来帮他们打跑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伪军的,这些朝鲜民众同仇敌忾,当即杀了一头耕牛,煮了六大锅牛肉汤,还凑了点大米,煮了一些米饭,并且组织起送粮队,冒着枪林弹雨给志愿军送饭。
在通往三三五团阵地的山路上,头顶瓦罐的送粮队伍在美军飞机的扫射下,顽强地前进着,他们中大多是朝鲜农民、妇女,甚至还有一位头顶着明朝官帽的老爷子。
其中有一名妇女叫朴孝男,顶着一个装米饭的木盆。她在前进时被弹片击中倒地,最后依然拼尽全力拖着木盆爬到了阵地上。战士们捧着她送的饭,一边吃一边流泪。
一个年轻的志愿军战士气得大哭,摔下饭盆,操起枪就冲了下去:“老子不吃了,打他个狗日的。”
今天,朴孝男送米饭的那只木盆,还保存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什么叫国际主义?与被压迫、被欺辱的民族有共情,能够相濡以沫、同仇敌忾、并肩战斗,打他“狗日的”帝国主义强盗,这才叫国际主义。
弟子世行代答: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剌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
时,焉耆、龟兹攻殁都护陈睦,北虏亦围关宠于柳中。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历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初,关宠上书求救,时肃宗新即位,乃诏公卿会议。司空第五伦以为不宜救。司徒鲍昱议曰:“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又二部兵人裁各数十,匈奴围之,历旬不下,是其寡弱尽力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将精骑二千,多其幡帜,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极之兵,必不敢当,四十日间,足还入塞。”帝然之。乃遣征西将军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遣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合七千余人,建初元年正月,会柳中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
会关宠已殁,蒙等闻之,便欲引兵还。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余,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众为恭已下洗沭易衣冠。上疏曰:“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只有看了汉朝的历史,才能明白为什么大汉是强而亡,才能明白,为什么汉族一直坚持用汉来作为自己的姓氏。
有两个人的事迹,让我看后满心感慨。一个是是齐桓公一个是唐玄宗。
下面这一段出自《东周列国志》
巫、刁二人假写悬牌,把住宫门,单留公子无亏,住长卫姬宫中,他公子问安,不容入宫相见。过三日,桓公未死,巫、刁将他左右侍卫之人,不问男女,尽行逐出,把宫门塞断。又于寝室周围,筑起高墙三丈,内外隔绝,风缝不通。止存墙下一穴,如狗窦一般,早晚使小内侍钻入,打探生死消息。一面整顿宫甲,以防群公子之变。不在话下。
再说桓公伏于床上,起身不得,呼唤左右,不听得一人答应,光著两眼,呆呆而看,只见扑蹋一声,似有人自上而坠,须臾推窗入来,桓公睁目视之,乃贱妾晏蛾儿也。
桓公曰:“我腹中觉饿,正思粥饮,为我取之。”
蛾儿对曰:“无处觅粥饮。”
桓公曰:“得热水亦可救渴。”
蛾儿对曰:“热水亦不可得。”
桓公曰:“何故?”
蛾儿对曰:“易牙与竖刁作乱,守禁宫门,筑起三丈高墙,隔绝内外,不许人通,饮食从何处而来?”
桓公曰:“汝如何得至于此?”
蛾儿对曰:“妾曾受主公一幸之恩,是以不顾性命,逾墙而至,欲以视君之瞑也。”
桓公曰:“太子昭安在?”
蛾儿对曰:“被二人阻挡在外,不得入宫。”
桓公叹曰:“仲父不亦圣乎!圣人所见,岂不远哉。寡人不明,宜有今日。乃奋气大呼曰:”天乎!天乎!小白乃如此终乎?“连叫数声,吐血数口。谓蛾儿曰:”我有宠妾六人,子十余人,无一人在目前者,单只你一人送终。深愧平日未曾厚汝。“
蛾儿对曰:“主公请自保重。万一不幸,妾情愿以死送君。”
桓公叹曰:“我死若无知则已。若有知,何面目见仲父于地下!”乃以衣袂自掩其面,连叹数声而绝。
另外一个是来自于纪录片《大明宫》对于唐玄宗的描写。顺便推荐下这部片的主题曲。
在这两位身上,同时可以看到年富力强之时建功立业的豪迈,与风烛残年时的悲苦。在高耸阴冷的宫墙之内,一边是残破的江山,一边是凋零的晚年,他们脱下了高贵的朝服,回归成一个落魄的老者,回望过去仿佛历历在目,却已是过眼云烟,曾经缔造的盛世也已经落下了帷幕,他们没有来得及在谢幕之前走下舞台,只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独自去品尝这深入骨髓的落寞。
巧合的是,齐桓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一个自己未曾上心的晏蛾却愿冒死来陪伴自己。唐玄宗晚年,那个曾趾高气昂如今也进入暮年的高力士却仍不离不弃地陪伴左右,无奈地保卫着皇帝的尊严。对他俩来说,这既是一份安慰,也是一种讽刺。与此同时普通无数人的命运也被他们所绑架卷进了常年动荡不安的漩涡。
当然,也可以很愤慨地指责他们太作,但是看到这样的结局,更多的却是一种怜悯与不忍。
看了很多历史上的王侯将相,但是这位《资治通鉴》中的无名女子令我印象尤为深刻,我觉得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女神!!
-------------------------------------------------------------------------------------------------------
原文:
唐中和四年,秋,七月,壬午,时溥遣使献黄巢及家人首并姬妾,上御(唐僖宗)大玄楼受之。宣问姬妾:“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其居首者对曰:“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人争与之酒,其余皆悲怖昏醉,居首者独不饮不泣,至于就刑,神色肃然。
翻译:
时溥派遣使臣进献黄巢和他家人的头颅以及他的众妾,唐僖宗亲临成都大玄楼接受进献。僖宗向黄巢的众妾问话:“你们都是显贵人家的子女,世代接受国家的恩惠,为什么要跟随贼寇呀?”站在前面的一位回答说:“贼寇逞凶作乱,大唐有百万军队,却不能固守祖庙,流落到巴蜀一带,今天陛下责备一个女子不能抗拒贼寇,那么朝中的王公大臣将军统帅们又怎么说呢!”僖宗不再问话,下令全部在集市杀掉。人们争着给黄巢的众妾送酒,其余的人都悲痛恐惧昏昏沉沉地喝醉了,唯独站在前面的那位既不饮酒也不哭泣,到了处刑的时候,神态脸色肃穆坦然。
====================================================
很喜欢这样的女性!虽然是女性,但是心智极高(能把皇帝反问到哑口无言),意志更是坚定到可怕!能够清醒肃然地面对死亡!这是何等的了不起!只有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身受凌迟依然能默然受刑而死。在面对死亡这件事情上,我认为只有石王在这位女子之上。
我不止一次跟其他人说过,要是身边有这样的姑娘,我说什么也要去认识她!要是能跟这样的女子结识,该是何等的幸运!
顾诚在《南明史》第三十章“李定国之死”一节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1661年(顺治十八年)八月,李定国、白文选入缅甸接回永历帝未果,前途暗淡。白文选部将张国用、赵得胜于是劫持白文选起行,试图带领人马退还云南,凭借部下兵马众多主动降清,以求重用。在连夜行军七十里之后,
第二天凌晨,李定国得到报告白文选部去向不明,觉得事态严重,观察白部动向。他告诫嗣兴不得动武,自己也带领部队缓缓跟进。张国用、赵得胜唯恐主帅白文选留恋旧情,同李定国重归于好,故意让文选走在前面,二人领兵断后。五天之后,兵马行至黑门限(或写作黑门坎),国用和得胜见李嗣兴兵尾追不舍,两人商议道:“晋世子急蹑不去我,我军行疲为累,不若就此山势与决战,令彼还,方可前进。”随即挥兵扼据山险,矢炮齐发。李嗣兴大怒,命令部兵强行登山反击。正在这时,李定国赶到,叫嗣兴立刻停止战斗。他不胜感慨地说:“吾昔同事者数十人,今皆尽矣,存者吾与文选耳。何忍更相残?且彼既背主他出,欲自为计,念已绝矣!吾所以使尔随之者,冀其生悔心,或为并力;今大义已乖,任彼所之,吾自尽吾事耳。”途中收留文选部掉队的士卒四十余人,也全部放还。定国父子带领本部兵马返回洞乌。
李定国十岁加入农民军,被张献忠收为养子,为大西军主要将领之一。
张献忠死,归南明,与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经营云南。
攻占桂林,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
衡阳大捷,诱杀清军主帅、亲王尼堪。
黄宗羲有言:“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可就是这样一位南明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
试图同孙可望并力恢复湖广然后东进,却受孙可望嫉妒排挤,最终兄弟兵戎相见;
试图联络郑成功会师,共图复兴大业,却受郑成功冷淡敷衍,联合不得;
试图力保明室宗脉,永历帝却因贪生怕死逃入缅甸,最终被缅方出卖给吴三桂。
而今最后一位出生入死的兄弟,也悖他而去。
于是,便有了上述感慨。
我李定国戎马一生,当年共同在战场上厮杀的弟兄,或死,或降,或反目。时至今日,皇上生死未卜,清兵穷追不舍,只有白文选还追随左右。我又怎么忍心痛下杀手呢?
我之所以尾随其后,就是希望他还能念着多年来的情义,心生悔意,重新回来。可他若真要去自谋出路,事已至此,我也不拦他。
一年后,永历帝被俘的消息传来,明朝复兴,再无希望。李定国在愤郁中病死,时年四十二岁。
定国临终前,托孤于部将平阳侯靳统武,命世子李嗣兴拜统武为养父,叮咛道:“宁死荒徼,无降也!”
然而连着最后的遗愿,李定国也没有实现。康熙元年九月,李嗣兴拜表投降清朝。
整部南明史里,最叹息李定国的一生。也总是反反复复想起他在白文选出走时的话。
如果有机会真想问一问白文选,你若当时知晓李定国的此番情义,还会弃他而去吗?
三十五年,楚伐随。
随曰:“我无罪也”。
楚曰:“我蛮夷也”。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被大革命推上断头台,反正是个死,他做了个实验,从没人知道人头被砍下后能活多久,他就和刽子手说砍头后马上拿着他的头颅,看他眨几次眼睛,将这个作为科学数据留下去,据说,他眨了11次。
—————————————————
这几个月每天宅实验室写论文,早出晚归,我觉得现在这状态和一步一叩首拜到布达拉宫去的佛教徒是一样的,他们信仰佛祖,教义:修行自己,普渡众生,修成善果,那我信仰的是科学教,教义:对所谓真理,成果的永不满足,永远怀疑,永远追求。我觉得拉瓦锡是该教义的完美贯彻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