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读史时,哪些故事让你动容? 第5页

                    

user avatar   olivier.w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十月)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後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驩,道旧故为笑乐。十馀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

很多人都只记住了高祖的大风歌,记住了那时刘邦早已消灭宿敌霸王项羽,又收拾了齐王(楚王淮阴)韩信,梁王彭越,赵相陈豨,淮南王英布,天下已定,荣归故里,用大风歌以明志,一世之雄。但是却很少有人记住他慷慨伤怀,泣数行下,以及“游子悲故乡”

我曾经去过沛县和丰县,即使曾经是高祖故里的旅游景点,即使在社会发达的今天,但是因为地处苏北,看上去相比富庶的苏南,还是略显凋敝。那时刚好在秋天,残山剩水,野塘残荷,路上车不多,人的衣服也不鲜亮,满目寂寥,尽是悲秋之情。

我在想那个时候的刘邦,从起义离开沛县,到成为皇帝荣归故里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他曾经去过秦朝的赫赫帝都咸阳,踏遍了天下各个诸侯王的美轮美奂的王宫,当他意气风发回到当年自己出身的地方,看到自己的家乡,在暴虐的秦国和多年的战乱以后,那饱经创伤的模样,是什么感想——

司马迁用了一个经典的字:悲!

游子悲故乡!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游子思故乡。但我觉得不仅仅是思念,更多的是同情,哀怜,感伤。项羽说:富贵不归故里,如锦衣夜行。但是富贵归了故里,看见昔日的村庄,父老乡亲还在贫穷和痛苦中度日,锦衣日行,又能得意几何?

这个时候的刘邦,不再是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皇帝,而是一个垂垂老矣的游子(半年后他就死了),只希望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故乡的父老乡亲,能够给家乡做点贡献,也能沾点自己的荣光。十年未归,回来看到满目疮痍的沛县,以及父老乡亲的负担,高祖说:世世无有所与(世世代代免除沛县的赋税徭役。可能现代城市人不懂徭役对农民的负担啊。那真是世世代代的诅咒折磨,共产党免了农业税,农民歌功颂德了好几年)

家乡父老为此要多款待,高祖还说:“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不再是当年面对自己亲爹要被项羽煮了也要强说分我一杯的汉王了。这个时候,反而时刻注意别给家乡父老带来的不便,弥补当年游手好闲的过错。

我自从离开农村的家乡,也快十年了。我在美国呆过,在帝都魔都呆过,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呆过。可每次回家刚好是过年的时候,万木凋零,一眼望过去都是灰色的天地,干涸的河床,矮小的村庄,凛冽的风霜,和白发苍苍的父老乡亲。这个时候,我就不禁想起这句话:游子悲故乡。

生于此,死于此,生生不息,世世不忘。

我的眼泪就滑落在故乡的土地上。


user avatar   tian-mu-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说的都是史书所记载的内容的令人动容之处,我觉得许多书写史书之人,就足够让人为之动容了。

“崔杼弑其君”短短五个字的历史记录,是三位史官用生命捍卫下来的。

《左传》中有这样一段: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春秋时期,崔杼杀了当时的君主齐庄公。齐庄公死后,太史伯如实记录下“崔杼弑其君”。崔杼不愿落一个弑君的名头被后世指责,便要求太史伯改写为齐庄公病死,太史伯认为史官的职责是如实记录历史留给后人真相 便拒绝了崔杼。崔杼便杀了他。

太史伯死后,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太史叔先后承担起了史官的职责。崔杼以同样的方法逼迫他们写齐庄公是病死,太史仲和太史叔都认同兄长的看法,写下了“崔杼弑其君”。又都被崔杼杀死了。在先后死了三个兄长之后,老四太史季,就职了。

崔杼对太史季说“你的哥哥们都太糊涂了,明明是病死,非不照实写。你要识相,不能像你哥哥们一样,明白吗?” “明白”,太史季说,提笔写下了 “崔杼弑其君”。

崔杼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威逼是没用的,无可奈何,放了太史季。太史季出来看到抱着竹简奔来一人,询问得知:那是南方来的史官(南史氏)为了支持太史兄弟四人而来,决意如果太史季也遭毒手便自己顶上。听到太史季已经成功,他才放心而归。

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写“在齐太史简”,说的便是太史伯这四兄弟舍生忘死捍卫的字字带血的历史真相,以守住身为史官之气节。

每每想到太史伯四兄弟前赴后继,威武不能屈,舍生而取义的情形,想到弟弟们继承并坚守着哥哥们遗志的心情,想到其他地方的太史抱着竹简向齐国跑去,以飞蛾扑火之心奔向自己的史官使命和尊严的画面……我就激动得不能自已,我和舍友说“如果这个情节拍成电视剧,它的泪点能超过《琅琊榜》”这胜过我看的任何一个虚构的故事,因为它是那么的真实厚重——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史书上任何一句看似轻飘飘的话,不知是以何人之手从鲜血之中淘出,趟过刀山火海,冲破阴谋诡谲,路过百年千年的时光捧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它所历经的沧桑。


user avatar   li-yi-20-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但比起张骞两次对长安的回眸,真算不了什么。



张骞25岁时还一无所成,在朝廷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看不出有名垂青史的风范。楚汉战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趁中原内乱扩大势力范围,控制了中国东北部、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军事机器。西汉初年,冒顿单于征服了西域,设立僮仆都尉,对当时的西域各国征收繁重的赋税,以西域为经济后盾不断侵扰汉朝的领土。

但一切都在汉武帝继位之后发生了改变,雄才大略的刘彻看清了西域对中原的重要意义,他敢于进取,不愿向匈奴人妥协,表面上先维持和匈奴的友好关系,暗暗积攒实力,待时机成熟,再对匈奴进行打击。功夫不负有心人,汉朝抓住了一些匈奴人,从他们口中得知,原本于河西走廊游牧的月氏人在匈奴的强权之下败走了伊犁河谷,连他们的月氏王都被杀了,头颅被匈奴人做成盛放酒的酒器,屈辱地苟延残喘,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月氏人此时对匈奴恨之入骨,发誓一定会与匈奴拼个你死我活。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刘彻陷入了沉思。原本称霸一方的月氏为什么在匈奴面前会如此不堪一击?如果任凭匈奴再这样发展下去,汉朝一定会步月氏后尘,想到了这里,刘彻不经发出一身冷汗,可汉人对西域所知甚少,该如何是好呢?日思夜想之后,刘彻决定先派遣一支外交使团联合月氏人,动员他们与汉朝联盟,形成东西夹击之势,消灭他们共同的敌人。可西域路途过于遥远,从来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那里有无边的大漠草原,极其容易迷失方向,而且一路上有狡猾凶恶的匈奴人,派使团去那里在今天看来无异于向火星发射一颗探测器,究竟什么人能够胜任呢?没有超群的智慧恐怕不行,没有过人的胆识也不行,为找到合适的人选,汉武帝诏告天下征募使者。

而此时的张骞看着同僚一个个加官进爵,而自己还没什么飞黄腾达的迹象不免有些伤感,同时也积极寻求着获得提升的机会。当他看见汉武帝的诏书时,心中瞬间燃起了熊熊烈火,他不畏此去西域的凶险难料,决定去应招,很快张骞以其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胆识从数百个应征者中脱颖而出,组织了一个由一百多人组成的使团向西出发。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西行进入河西走廊。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被全部被抓获。匈奴的右部诸王将立即把张骞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见当时的军臣单于,军臣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月氏后,对张骞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月氏在我的北边,汉朝如何要随意就过去?我如果想要去到南边的越国,汉朝能听我的让我过去吗?)还好当时处于游牧文明的匈奴对农业文明的汉朝人才很看重,争夺着他们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没有杀张骞,将其囚禁起来,迫使他臣服匈奴。

一年又一年,张骞不为匈奴的荣华富贵所动,表面按兵不动,内心时刻想着从这里逃出去。单于看张骞这样天天既不答应成为匈奴的官员,也丝毫不表现出反抗的情绪,而是坚定地在草原上生活,佩服张骞意志的同时也激发了他征服的欲望。为进一步软化张骞,单于将一位貌美的匈奴女子嫁给了张骞。但张骞也没有在美色面前妥协和犹豫,仍旧“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寻找机会逃出匈奴,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没有动摇为汉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

时间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过去了十年,此时张骞已和那匈奴女子有了孩子,匈奴对他也放下了戒心,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监视渐有松弛,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区。

一般人被匈奴囚禁了十余年,意志早已崩溃,即使意志尚存,也会想着早早回到中原的家中,汉武帝肯定也不会怪罪,毕竟张骞始终没有投降,致使自己被困十余年。可张骞却没有这样,他向东望了望长安,这是他第一次望着家而不得归,只是悄悄抹了抹泪水,继续向西出发。这也是张骞的伟大之处,他没有选择妥协,即使使团已经不在,即使现在就剩下与堂邑父主仆二人,他都不曾放弃,这个决定也是张骞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的重要原因。但在他留居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月氏人被迫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征服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张骞大概了解到这一情况,经车师后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这一段路就是在没有庞大使团的情况下,徒步走完了新疆南部,翻越天山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跨过帕米尔高原,一路上一定风餐露宿、备尝艰辛,随时有可能献出生命。

在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大宛后,张骞受到大宛王热烈的欢迎。对于大宛王来说,在今天就相当于我们没有找到外星人,但外星人却找到了我们,这对大宛王无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的富庶,但苦于匈奴从中阻隔无法与汉朝有所往来,现在见到张骞非常亲切,在热情地款待了张骞之后,赠送给张骞大量财务之后,又派人将张骞送到康居,康居人又派人将张骞送到了大月氏。

但当张骞经过艰苦的跋涉找到大月氏之后,现实和他十多年前已经大不一样,此时的月氏人因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早就把仇恨忘到了脑后,不想再与匈奴有什么过节,也决定不和汉朝结盟。张骞苦口相劝,在月氏留了一年多时间,但仍旧没有说服月氏人,不得以,张骞只能回到汉朝。此时张骞内心一定是挣扎的,为什么自己的坚持和执着没有收获一点回报?在付出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之后为什么也不能改变现实?在与命运反抗了很久之后,张骞决定回到汉朝。

但归途之中,张骞和堂邑父二人又被匈奴抓住。此时的张骞又一次被现实沉重地击打了一下,看着匈奴骑兵朝自己围过来,他是否绝望?这时自己已经三十七岁了,如果再被匈奴困十年,不光连使命没完成,可能连自己也要客死他乡,此时张骞又往东看了看自己的家乡,决定隐忍下来,这是第二次看着自己即将踏上的土地而不得归,我不知道当时的他是怎样的心情,经历过怎样的绝望和无助,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一年之后,匈奴单于去世,部落之间发生动乱,张骞带上妻子和孩子与堂邑父逃了出来,回到阔别十三年的长安。

当他拖着沉重的步子衣不蔽体回到大汉,看见巨大的长安城时,内心一定是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此行的巨大意义,即使没有完成任务,但搜集了西域的众多资料,并把汉朝的影响带到了西域,汉武帝一定不会加罪于他,一定也是加官进爵,但我相信他此时内心也一定是平静的,一个经历这样苦难都没有放弃的人内心一定无比强大,有自己的崇高理想,不光能够经受艰难困苦,也一定能够经受起富贵,不会迷失自己。

张骞此行的意义无比重大,从秦始皇北却戎狄开始,中原王朝的影响最远只到玉门关。而张骞将汉文化传播到了帕米尔高原以西,还为中原带回了西域的核桃、葡萄、无花果、西瓜这些农作物,加深了中西交流,张骞将其见闻,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对葱岭东西、中亚、西亚,以至安息、印度诸国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说明,为汉朝乃至世界地理和人文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汉武帝对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非常满意,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依照张骞提供的资料,大将军卫青驱除了匈奴在河西走廊的势力。七年之后,汉武帝再次命张骞为中郎将出使西域。这次出使的目的和上次已不同,汉朝一是要招乌孙回归故地,断匈奴右臂;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汉朝和西域诸国的联系。因此张骞获得巨大支持,携带300多名侍从,金币丝帛等财物数千巨万,牛羊万头,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到达乌孙时,恰逢乌孙内乱,没有达到劝说乌孙东归的目的。不过,张骞的副使则分别访问了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扩大了西汉王朝的政治影响,增强了相互间的了解。张骞一行偕乌孙使者数十人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返抵长安。

可以说,张骞两次出使都没有达到初衷,但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就,成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此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传入,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传入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汉武帝开通西域各国的道路,最初的想法也只是为了征讨匈奴,开拓疆域。但战争结束了,被张骞带到西方的中国丝绸,却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西方的珍宝黄金,也沿着这条闪烁着丝绸光芒的道路,涌进西汉都城长安。丝绸之路,一条由开拓者张骞走在最前面的万里通途,把古老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连在了一起。从此,这条路往来着各国使臣、商贾、朝圣者,将世界用贸易和宗教联系起来。在这条路见证了亚欧大陆所有国家的繁荣与衰败,往来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可以说一部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亚欧大陆的历史,而亚欧大陆历史大致等同于一部世界史。

张骞死前不知是怎样的心情,现在的他已经位列九爵,或许仍为自己两次出使没有达到目的而遗憾不已,或许对风风雨雨的一生心满意足。但我们看见了一个拥有坚定信念与目标的人展开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与交流,他用自己双脚丈量的西行之路,成了各国通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通道。是啊!一个人即使完成不了自己的目标,但只要坚定了信念,朝着那个目标一步一步地走,一定也会有所成就,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两次出使都没有完成任务的张骞就是这样的人。


另外,持续更新关于新疆旅行、美食、文化的公众号啦

详情请见微信公众号:吐鲁番的姑娘熟了



user avatar   yi-dan-shi-s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勉当开封府尉时赦免了一个误入绿林的囚犯。几年后他辞官游河北偶遇故囚,囚犯欣喜地接待了李勉。囚犯晚上和妻子商量:这是救过我命的人啊,我要怎么报答他。妻:一千匹绢怎么样?囚:不行,太少。妻:两千匹。囚:还是太少。妻子缓缓地说:不如杀了他吧。囚同意了。

--唐国史补。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记载过这样一个人。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当刑,失死当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解释一下,这个故事讲的春秋年间晋国名臣李离,复查案卷时,发现自己因为错听属下误报,最终错杀了好人。李离在得知自己的错误后,把自己关押起来判了死罪。饶是晋文公再三好言劝慰,替李离开脱,说错误不是你犯的,处理几个属下就好嘛。李离依然沉痛表白:错就是我犯的,杀错人依法就该偿命(理有法,失刑当刑,失死当死),说完就拔剑自刎。


春秋名士重义重名,可歌可泣者甚多,初读感悟并不深刻。

近日得知聂树斌案平反,又想起这些年平反的冤假错案,回想李离,不禁唏嘘动容,敬佩再三。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杨继盛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明朝第一硬汉,自己刮骨疗伤。比关羽还猛。

以下节选于《明朝哪些事儿》

在明代,弹劾可谓是家常便饭,比如你看某人不顺眼,可以上书弹劾,和某人有仇,可以上书弹劾,政治斗争需要,可以上书弹劾,闲来无事找点活干,也可以上书弹劾。弹劾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比如不讲个人卫生、衣服没穿对、腰带没系好,长相难看也可以弹,总之是只要想得到,就能弹得了。

  而在这种环境下,明代的官员们已经养成了习惯,大凡一个官员干到三品副部级,如果档案里没有十几份弹章,那就是件极不正常的事情。

  你弹劾我,我弹劾你,幸福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几十年混下来,一次也没被弹劾过的,不是人,是神。

  在弹劾如吃饭穿衣的时代,平凡而不起眼的杨继盛却因此万古流芳,是因为他使用了最为特别的一种弹劾方式——死劾。

  在很多情况下,弹劾是一种政治手段,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大家同朝为官,混个功名也不容易,弹劾贪污,下次就少贪点,弹劾礼仪,那就注意点形象,就算是弹劾长相不佳,最多不过是去整容,你来我往,相敬如宾。

  而死劾,并非是简单的文书,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心,弹劾的罪状是足以置对方死地的罪名,弹劾的对象是足以决定自己生死的人,弹劾的结果是九死一生.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生命为赌注,冒死上劾,是为死劾。

  死劾,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若非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类的纠纷,是断然不会有人用这一招的,严嵩没有杀杨继盛的爹,更不会抢他的老婆,相反,他提拔了杨继盛,并希望将他收入门下。

  然而杨继盛拒绝了升官发财的机会,他已经下定决心,死劾严嵩。

  [862]

  严嵩不是他的仇人,他却依然不忿,为夏言不忿、为朝局不忿、为死在蒙古马刀下的万民不忿,为天下不忿!

  以天下为己任者,是然。

  他并非不知道这样做的下场,沈链的遭遇就在眼前,并非没有人劝过他,深通王学,熟悉斗争之道的唐顺之及时看出了苗头,作为杨继盛的朋友,他曾写信劝告:

  “愿益留意,不朽之业,终当在执事而为。”

  作为王学左派的嫡传弟子(聂豹、徐阶属右派),唐顺之十分清楚当时的政治环境,所以他苦口婆心相劝,希望杨继盛不要出头,以避祸患。

  杨继盛看了信,却只是笑而不答,

  他的人生只剩下了一件事情。

  在上书弹劾之前,杨继盛斋戒了三天。

  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自由时光,四十二岁的杨继盛回顾了他的过去,从童年的贫寒,到青年的求索,熬过了继母的虐待,熬过了仇鸾的陷害,现在的他,是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前景光辉,仕途远大。

  然而现在他准备放弃所有一切,去完成那件必死无疑的大业。

  因为放牛的杨继盛、历经磨难的杨继盛、看尽官场黑暗的杨继盛,依然是同一个杨继盛。

   在黑暗中的杨继盛,是一个纯洁的人。而面对这片窒息的黑暗,他无力反抗,只能发出那最后的呐喊。

  杨继盛虽然不聪明,却也不笨,他十分明白,唐顺之的话是对的。

  死劾确实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但他没有更好的方法。他没有钱财,没有权势,没有庶吉士的背景和入阁的希望,更没有张居正和徐阶的智慧。归根结底,他只是个出身农家、天赋平凡的普通人。

  他唯一拥有的,只是他的性命。

  而弹劾后的流程他也很清楚,严嵩的诬告、锦衣卫的拷打、诏狱的长期关押,如果运气好,可能还有行刑人的大刀。在这样恐怖的环境下,

  根本不用指望什么九死一生,只有十死无生。

  然而他依然决定这样做。

   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等,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

  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

  勇往直前

   杨继盛已经了无牵挂。

   他拿起了笔,在铺开的纸张上写下了悲愤的心声:

   臣孤直罪臣杨继盛,请以嵩十大罪为陛下陈之!

   当杨继盛将这封千古名疏封存妥当,递送内阁转交西苑之时,他已经完成了一个伟大的转变,昔日那个放牛的贫农子弟,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终将成为一位不朽的英雄。

杨继盛没钱买通行刑人,又得罪了财雄势大的严嵩,一般说来是必死无疑了。

  可让人惊叹的是,杨继盛挨了一百杖,虽说皮开肉绽,伤筋动骨,竟然还是保住了一条命。除了他身体好外,估计也有某些场外因素——行刑者是锦衣卫。

  不过一百杖还是结结实实的一百杖,不是打在棉花上的,杨继盛依然只剩下了半条命,等待着他的不是救护车或高干病房,只有潮湿而散发着恶臭的诏狱。

  然而正是在这个恐怖阴森的地方,杨继盛干出了一件耸人听闻、挑战人类极限的事情。

  虽说是硬汉,毕竟不是铁人,廷杖打折了他的腿骨,腿肉被打掉,一片血肉模糊,已经昏迷的杨继盛被拖回了牢房,没有人给他包扎,在蝇虫滋生,肮脏阴冷的空气中,他的伤口开始恶化感染。

  在那个深夜,杨继盛被腿上的剧痛唤醒,借着微光,他看见了自己的残腿和碎肉,却并没有大声呻吟叫喊,只是叫来了一个看守:

  “这里太暗,请帮我点一盏灯借光。”

  这是一个并不过分的要求,看守答应了,他点亮一盏灯,靠近了杨继盛的牢房。

  就在光亮洒入黑暗角落的那一刻,这位看守看见了一幕让他魂飞魄散、永生难忘的可怕景象:

  杨继盛十分安静地坐在那里,他低着头,手中拿着一片破碎碗片,聚精会神地刮着腿上的肉,那里已经感染腐烂了。

  他没有麻药,也不用铁环,更没有塞嘴的白毛巾,只是带着一副平静的表情,不停地刮着腐肉,碗片并不锋利,腐肉也不易割断,这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然而杨继盛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在这个深夜,那枯燥的摩擦声始终回映着在阴森的监房里,在寂静中诉说着这无以伦比的勇敢与刚强。

  在昏暗的灯光下,杨继盛独立完成着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肯定)的手术,当年关老爷刮骨疗毒(真假还不一定),也还有个医生(特级医师华佗),用的是专用手术刀,旁边一大群人围着,陪他下棋解闷。

  相比而言,杨继盛先生的手术是自助式的,没有手术灯,没有宽敞的营房,陪伴他的只有苍蝇蚊子,他没有消毒的手术刀,只有往日吃饭用的碎碗片。

  杨继盛继续着他的工作,腐肉已经刮得差不多了,骨头露了出来,他开始截去附在骨头上面的筋膜。

  掌灯的看守快要崩溃了,看着这恐怖的一幕,他想逃走,双腿却被牢牢地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他曾见过无数个被拷打得惨不忍睹的犯人,听到过无数次凄惨而恐怖的哀嚎,但在这个平静的夜里,他提着油灯,面对这个镇定的人,才真正感受到了深入骨髓的恐惧和震撼。

  于是他开始颤抖,光影随着他的手不断地摇动着。

  一个沉闷的声音终于打破了这片死一般的寂静:

  “不要动,我看不清了。”

在这最后诀别的时候,王世贞终于不禁放声大哭:

  “椒山,事情怎么会到这个地步啊!”

  然而此时的杨继盛笑了,他倚着墙壁,用残腿支撑着自己的身体:

  “元美(王世贞字元美),不必如此,”在昏暗的牢房中,他的脸上映射出无比自豪的光芒:

  “死得其所,死又何惧!”

  嘉靖三十四年(1555) 十月初一日,杨继盛英勇就义。

  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中,手无寸铁的杨继盛,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只凭借他的信念和勇气。

  临刑前,他赋诗一首: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

  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


user avatar   vis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霁云是唐朝名将,公元712年出生于今河南省清丰县,因为他排行第八,所以人称“南八”。安史之乱,张巡死守睢阳城,屡挫叛军。但是粮食已经吃完,城中 士兵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古代“战争”这两个字,背后往往有着极端残酷的故事,军粮不够,城中的麻雀、老鼠、弓箭铠甲上的皮子以及一切能吃的东西都被吃 光后,人吃人就不在稀奇。南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受命出城求救,南八先到彭城(今徐州)的御史大夫许叔冀求援。但是乱世之人只想佣兵自保,许叔冀对睢阳的战 事无动于衷。南八又带领自己仅剩的三十余骑到了临淮向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求救。睢阳与临淮只有三百多公里,但是贺兰只想自保,南霁云见他无意出兵,便说睢阳 与临淮唇齿相依,一旦睢阳有失临淮危在旦夕。贺兰并非不明白这一点,两地相距只有三百多公里,现在坐汽车只要四个多小时便可到达,按照古代优秀骑兵的行军 速度也只要四天左右。见南是难得的将才,贺兰想将南留在身边,于是设宴款待。在酒宴上,南霁云悲愤的说:“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 不忍。虽食且不下咽。”说着便拔出佩刀自断一指,拿着自己血淋淋的手指给贺兰看。史书记载“一座大惊,皆感慨为云泣下”。我们今天仅能想象当年的情景,也 许南举着自己断掉手指的血淋淋的手怒目望着贺兰,贺兰或许羞愧的都不敢仰视。但是我们也不好去责怪贺兰什么,身为乱世的一位地方首长,首先当然要想到的是 自己要保卫的这块国土与人民。南见到贺兰终不肯出兵相救于是,当即策马离去,在出城的一瞬间,他回身抽箭引弓,一箭射中了佛寺的高塔,有一半的箭头都射进 了砖里。南八大声说:“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当然,大部分的人,包括南八与贺兰都知道,他这一去便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后来驻守真源的李贲援助战马百匹;宁陵守将援助兵三千。南八知道带着些部队回去无异于以卵击石,因为围困睢阳的叛军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万。但是他还是回去 了,明明知道回去只有死路一条,没有粮食、没有希望,但是他到底还是回去了,援军士兵由南霁云率领杀开层层敌围进到睢阳城后,只剩下一千多人了。

757 年十月,在饥饿、叛军、绝望的层层围攻下坚持了半年之久的睢阳城被攻破,城破之时,无一人投降。叛军用刀逼迫张巡投降,张巡宁死不屈。叛军又诱降南霁云, 南霁云没有说话。这时候张巡对他说:“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南霁云笑了笑,说道:“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遂不屈而死。

———————————————

ps:其实我第一次听到南八,是在湖师大赫石坡上的国民革命军七十三军阵亡将士墓地,有一块碑上写了一幅挽联:一身具子龙肝胆,千古仰南八英名。

贴图一张,不清楚。


--------------------------------2014年8月22日更新------------------------------------------------

不知不觉已经收到了一百多赞,所以再把另外一个读书时比较受震撼的故事贴出来。

公真似铁——铁铉

当年读明朝那些事时读到靖难这一段故事,那时候就对铁铉感到很崇敬。

铁铉,1366年生于河南邓州。明朝洪武年间以国子生的身份被授予礼科给事中,是个管监察的言官,后又调任都督府断事、山东参政。他办事精明有魄力,明太祖朱元璋很欣赏他的才能,为他赐字“鼎石”。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即位,为明惠帝。朱允炆力主削藩,惹得他的叔叔朱棣很不高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理由,于北平起兵南征。

靖难,就是扫平奸臣的意思,目的其实就是争夺皇位,但终究老朱家的天下还是姓朱的做皇帝。也就是说靖难之役其实就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按现在
的说法就是一场内战。铁铉当年拥有国子生的身份,而在明朝有这个身份的人大部分是官员家的孩子,换个说法就是铁铉是个官二代。他也是被朱元璋看重的人,朱
元璋是个看人很准的人,所以铁铉是个人才,他为太祖皇帝的儿子效力或者为太祖皇帝的孙子效力其实都能得到重用。不属于任何一个派系的核心人物的铁铉在这场
叔叔和侄子的夺皇位的内战中其实并不需要那么认真。

此时,官二代铁铉,33岁,担任山东参政,才华出众,前途无量。如果他参加内战,赢了或许能够比现在升迁的快一些,输了可就是整个家族的性命。

无关政治投机,33岁的铁铉选择了忠诚,忠于为自己发俸禄养家的当朝皇帝朱允炆,更忠于当年为自己赐字“鼎石”的太祖皇帝。

1400年,朱棣以少胜多连续击败了耿炳文与李景隆所统帅的南军之后继续南下围攻济南。此时南军主帅已经逃回了南京,大军已是兵败如山倒。大部分的官员都要么逃去南方要么投降朱棣,但是此前一直为南军运送粮草的铁铉却做了第三种选择——坚守济南城。

铁铉虽然姓铁,名字中也有个金字旁,但是他确实地地道道的文官:国子监毕业,此前担任给事中,现在担任山东参政。到目前为止他都在读书,从来也没有想过金戈铁马,他的人生追求只是做个好官。 但是国家危难容不得他多选,没有大军让他运送粮草了,他能做的只有收编溃散败军退守济南。

此时的济南城还有一个人准备死守,那就是南军中很出色的将军盛庸。在济南会面后,铁铉与盛庸歃血为盟决定死守此地。

朱棣的军队来了,济南对于朱棣太重要了。只要占领此地,就可以隔断南北,退可守住北方为王,进可攻占金陵获取天下。朱棣计划乘着胜军之锐气,尽全力攻击此城,必定不久就能胜利。但是出乎他的意料,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精彩异常的事件后,其结果却是围城三月未克。


棣是当世著名的军事家,面对一个没有战争经验的文臣带着一群败军守卫的济南城,历时三月用尽各种办法却始终没有攻克,南进计划也一度受阻。我们可以称之为
文科生的逆袭吗?面对强大的敌人,铁铉没有怯懦,或许每天面对的只有无尽的绝望和城外如潮水一样涌来的的敌人。但他终究还是做到了,做到了很多武将都无法
做到的事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有信仰的人的潜力有多么巨大。在内心忠诚信念的支撑下,他熬过了一波波敌军的围攻,熬过了人心涣散的绝望,
熬过了劝降的优厚条件的诱惑。

济南是守住了,朱棣退兵了,但是朱棣却直接南下攻占了金陵。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即位,建文帝下落不明。铁铉闻之,几次欲自杀,被劝止,带残兵驻淮南以图复兴,兵败后被擒。

铁铉被押送到了朱棣面前,他背对着朱棣对朱棣骂不绝口,坚持立而不跪。朱棣想让铁铉回身往自己这边望一下,铁铉却始终没有回头。

朱棣知道自己的皇位来的并不光明。他迫切需要这些忠心于建文帝的人来支持自己,但是看到铁铉的表现他知道不可能了。愤怒的朱棣令人将铁铉的鼻子、耳朵割下,煮熟后塞入铁铉的口中,问他滋味如何?

我们不可能知道铁铉当时的感受,一个读圣贤之书的士人,或许从小就没有受过这等痛苦。铁铉忍住自己的痛苦,厉声喊道:忠臣孝子之肉,有什么不好吃?

朱棣害怕了,史书中并没有写出,但是我看得见,一个威武的中年人在一个没有了鼻子与耳朵的文人面前有些发抖。那一幕,谁敢说成王败寇,谁敢说历史是任胜者打扮小姑娘。

朱棣杀了铁铉,是用最残酷的刑罚凌迟处死。铁铉死的时候年仅三十六岁,铁铉之妻杨氏及两名女儿被没入教坊司充当官妓,儿子铁福安流放河池,83岁的父亲铁仲名和母亲薛氏被安置到海南。只是后来杨氏病死,两个女儿不肯受辱,后来朱棣也将她们赦免嫁给士人。

朱棣怕铁铉,并不是力量上的怕,他怕的是铁铉所代表的那种精神。自己得到天下的方式本不光明正大,自然怕别人将来效法自己。为了打压这种力量,他采取了上述方法:你们不是要青史流芳吗?我就让你们家人为奴为妓,看你们子孙世世卑贱。

铁铉死了,朱棣恨他又敬他,每次对群臣讲起铁铉时候,朱棣都会称赞铁铉的忠义。济南人更将铁铉市委城隍神,祈求他能继续保济南城平安。


至今日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去讨论铁铉的忠义是不是愚忠。看到网络上有些文章言铁铉内战将领而已,有人说他若是当年的铁铉,当以济南城降燕,对于这些评论我
也不想多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可能有骨气的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弱者会给自己找八万个理由。如果一件事情自己做不到,请不要去指责那些做到了的人。


末四月,在那个柳絮到处飞舞的季节,我因事来到了济南,下车之时尚有一个下午可自由支配。所以和朋友一起来到了大明湖,缘由就是这里有个铁公祠。或许是我
本人一天天碌碌无为过着平凡的生活,所以很是崇敬那些为心中信念而坚持的英雄人物。我也不想给铁公戴多高的帽子,他或许只是做了他心里认为正确的事情,只
是他能力大一些而机遇又好一些。

最后,再说一下盛庸,朱棣军队避开在北边的北军南下进攻南京,盛庸带兵南下拦截,被朱棣击败。后朱棣占领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盛庸率部投降。朱棣称帝后,盛庸辞官归家,后自杀。他也是英雄,他效忠于建文帝到最后一刻,也做了一切该做的事情。

下图为铁公祠的铁公塑像。


-----------------------------10.18------------------------------

刘邦与卢绾

刘邦和卢绾的父亲是有些很好关系的邻居,刘邦和卢官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从小就在一起读书,一起玩,具有胜于兄弟的关系。刘邦年轻时干什么基本都带上卢绾,卢绾虽与刘邦同岁,但成熟豁达的刘邦肯定是卢绾心中的兄长。

刘邦相应陈胜起义时,卢绾跟随刘邦共同起义,之后无论刘邦的革命生涯如何浮沉,卢绾都没有离刘邦而去。而刘邦对于儿时的兄弟也从不以武力智力相要求,对卢绾的私人待遇一直是其他文臣武将,哪怕是萧何曹参也难以企及的。对于萧何和曹参,他一直都是以主人与宾客的关系相对待。

在项羽战死,天下大事初步确定时,为了让卢绾在后续的按功封爵中有好的战功,刘邦给卢绾安排了许多出力不需太多,战功却很大的战役。后来,刘邦如愿封卢绾为燕王,远远高于功劳高出卢绾许多的萧何曹参。同期的异姓王都是韩信,彭越之类的当世豪杰。并且除了卢绾的异姓王均逐渐被刘邦所灭。

陈豨反后,刘邦从邯郸,卢绾从东北共击陈豨。陈豨求救于匈奴,卢绾也排出通晓匈奴之事的张胜出使劝匈奴莫助陈豨。受到蛊惑的张胜回来后以兔死狗烹之理劝谏卢绾养敌自保。

一念地狱,卢绾听从了张胜的劝谏。

后来陈豨败亡,卢绾之事败露。刘邦一开始并不相信。但是,在他数次召见卢绾,卢绾均不来后,刘邦愤怒的相信了,卢绾果然还是真的反了,于是派出樊哙出击卢绾。

恐惧的卢绾召集了家人部属于长城下等候,想等待刘邦病好之后进京谢罪。

不久刘邦病死,惧怕吕后的卢绾逃到匈奴地界,一年后病死。

朋友不是部属,朋友不是敌人,朋友之间没有背叛。

--------------------------------分割-----------------------------------------------


光明与黑暗

《全球通史》讲了,在二战中,盟军为了抗击法西斯征召殖民地人民入伍。二战结束后,这些人回到了家乡。而见过欧洲文明与制度的他们,再也不甘心自己的民族只是世界的二等民族,自己的国家只是欧洲的殖民地。于是他们掀起了民族革命的高峰,殖民地也在二战后相继独立。

如果我没有见过满天繁星与灿烂阳光,我也可以忍受无边的黑暗。

---------------------------------分割---------------------------------------------

1500年前是帝国时代,汉,罗马,唐,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等等帝国东西辉映,一次次蛮族入侵为其注入新鲜活力,其实说注入新鲜活力是比较残酷的说法,因为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这期间死去。直到蒙古帝国横跨几乎整个欧亚大陆。

1500年后的世界是西方崛起的世界,中国在此之后依旧强盛却逐渐走向没落,埃及和巴比伦早已衰败,西方却在落后的境地异军突起。走向了全球霸权。

1500年后也是海洋的世界,海洋强国都变成了世界强国。很遗憾,太遗憾,非常遗憾,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失去了一个重回巅峰的机会。另一方面,西方列强也在此消彼长中,相继出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等强国。

残酷的杀戮造就了西方的辉煌,世界以西方为中心一直到了现代。

以上都是废话,再说几句废话。

日本在外界冲击下轻松转向成为强国,中国是个大国,大到不到亡国绝种之际绝不做根本改变。也许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件事不做到极致都没有用。航海不做到极致只是一时辉煌,改革不做到极致只能是弱国。

以上又是废话,太多的限制加在头上才导致中国转向不及时,而这个限制在无外界冲击下又是一个定海神针般的维稳神器,千年的积淀又使得其坚硬无比,非得外力将其打破别无他法。

之前的更之前,两河流域和埃及第一次出现文明的曙光,慢慢的辐射到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

而那些居住在撒哈拉南部,澳大利亚,南北美洲的人们呢?由于与世隔绝,他们停留在了一个相对原始的状态,到了地理大发现时代成为了西方人手下的猎物,任人宰割。说到这,我们应该感谢祖先,他们辉煌过衰败过,自信过自负过,但感谢他们,没有让我们民族被毁灭。


user avatar   liu-liu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那些事儿》里,最温情脉脉的,莫过于这个故事

明孝宗朱祐樘,还未出生就被万贵妃迫害,却在人人自危、道路以目的深宫中,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在那所有人都慑于万贵妃的淫威,每天都活得心惊肉跳的环境中,几乎所有宫女、太监、妃嫔们都知道这个小孩的存在,可是,不但没有一个人去告密求赏,还彼此心照不宣暗中照顾着这个会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的孩子。

我不知道,我现在,是否是站在1979年德黑兰或喀布尔的街头,我熟悉的事物、规则、共识一点点地消失,慢慢代之以我爸妈才熟悉的事物、规则和共识。周围的人也没有任何异议,反而欢欣鼓舞,因为让他们看不惯的东西,又消失了。真是一个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石榴花开,楼子上起楼子的时代,好着呢!

我是个胆小保守又没有能力的人。我不敢去推动什么、变革什么,我能做到的,就是像那些小宫女一样,永不告密,尽己所能守护我珍视的东西,等待天亮。

第3部:妖孽宫廷 第四章 不伦之恋


  也就在这个时候,广西来的纪姑娘进入了深宫,此时的她背井离乡,孤苦一人,怯生生地注视着周围陌生的一切,没有人会想到(包括她自己),就在不久之后,这个羞涩胆怯的小姑娘将会撼动万贵妃那看似稳如泰山的权势与地位。
  纪姑娘被分配入宫,做了一名普通的宫女,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宫女一进宫就得到了宫中几乎所有人的喜爱,因为很快人们就发现,她是一个十分容易相处的人,她原先是广西土官的女儿,养尊处优,还能够识文断字,却从不因由官宦之家的小姐沦为宫女而怨天尤人,即使人家欺负她,交给她很多脏活累活,她也并不在意,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做完。
  她虽然没有权势,没有背景,甚至于没有过人的容貌,却有着一样女人最为强大的武器——善良。
  她真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个人,从不去计较什么,只是一心一意地完成分派给自己的工作,由于她的出色表现,上级派给了她一个重要的职务——仓库管理员。
  一般来说,这管仓库实在不能算是个体面的差事,但纪姑娘这个仓管员当得却是十分风光,这是因为她管的那个仓库比较特别——钱库。
  更为重要的是,她管的这个钱库并非国库,而是内藏库,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国库里存放的就是国家的钱,是由户部管的,而所谓内藏库里存的是皇帝的私房钱,由他自己掌管,并不用交给后宫的老婆们(不容易啊)。这也为后来发生的一切打下了伏笔。
  成化五年(1469)的一天,纪姑娘正如往常一样认真清点着仓库,一个人走了进来。   这位仁兄就是朱见深同志,不知他是不是闲来无事,想去自己的钱库数钱玩,便一路进了仓库,正遇上仓库管理员纪姑娘。
  这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相遇。
  朱见深对这个管仓库的小姑娘起初并不在意,他关心的只是仓库里的钱,四处巡视之后,他开始询问仓库的收支情况。
  可是问着问着,朱见深突然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后宫中女子众多,许多人几年也难得见皇帝一面,所以每当真正见面时,往往都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对这一场景朱见深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可这一次,通常的那一幕却并没有发生。
  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十分特别,虽然初次见面,却应答如流,而且神情自然,不卑不亢,回答问题条理清楚,井然有序,毫不紧张,好像并没有意识到眼前的这个人就是众多妃嫔争夺的对象、君临天下的皇帝。
  后宫的那些你争我夺、勾心斗角的是是非非似乎与她毫不相干,回答完朱见深的问题,她便退后静立一旁,不说一句多余的话,不问一个多余的问题。在她的眼中,管理仓库才是自己唯一的工作。她不想去获取什么,也不想去争夺什么。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
  朱见深被深深地打动了,这个看仓库的小姑娘没有矫揉造作的仪态,也没有心思机敏的试探,她的身上只有如清风流水一般平淡的随和与友善,但这已经足够了。
  他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当然了,由于他是皇帝,自然不用经过加深了解、互致问候、拜见双方父母之类的复杂过程,直接就“临幸”了。
  这以后的事情出乎意料地平淡,仓库管理员纪姑娘并没有如诸多后宫小说中描述的那样飞黄腾达,这并不奇怪,因为以她的性格,是不会主动向朱见深要求些什么的。
  此后,她依然如往常一样管理着她的仓库,也从未对人谈论过这件事情,对她而言,这件事情似乎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可是上天偏偏要给她一个不平凡的命运,就在不久之后,她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
  按照常理,在古代,要是哪位女子怀上了皇帝的孩子,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地方政府要到该女子的家中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洽谈将来的合作事宜,家中父母要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给祖宗上炷香,而那些风水先生们也会跑到这家的祖坟上去搞理论研究,总而言之两个字——风光。
  可当时纪姑娘面临的环境则应该用另外两个字来形容——危险。
  因为当时的后宫正处于万贵妃的管辖之下,而这位万贵妃最不能忍受的声音就是婴儿的啼哭,对于她而言,这无异于丧钟的轰鸣。为了她的地位,她必须除掉所有可能对她造成威胁的新生命——包括那些即将诞生的。
  出于母亲的天性,纪姑娘很想保住她即将出生的孩子,所以她多方隐瞒,可是很不幸,她怀孕的事情最终还是被万贵妃知道了,于是这位后宫的统治者决定派她身边的一位亲信宫女去处理此事——堕掉那个即将出生的孩子。
  夺走她孩子的人就要来了,纪姑娘却没有任何对策,她身处后宫,无处可逃,更无处伸冤,她很清楚,之前很多妃嫔的孩子都是这样被处理掉的,而她作为一个小小的仓库管理员,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上天无路,遁地无门。
  万贵妃的亲信终于还是来了,她走进纪姑娘那所简陋的住所,目无表情地看着她挺起的肚子和惊慌的眼神,没有说一句话,转身走了。
  然后她回到万贵妃的寝宫,回复了她的答案:
  “她的身体有病,但并未怀孕。”
  “你肯定吗?”
  “我肯定。”
  我没有能够在史书中找到这个宫女的名字,这并不奇怪,因为在后世史家的眼中,她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不过在我看来,在王侯将相的历史中,她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称呼——一个有良心的人。
  万贵妃被瞒了过去,而纪姑娘肚子里的孩子终于保住了性命,后宫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在这平静的外表下,事情才刚刚开始。
  成化六年(1470),七月,己卯。
  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经历了痛苦分娩的纪姑娘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孩,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她欣喜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看着这个刚刚诞生的生命,紧紧地将他拥入怀中。她已经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兄弟姐妹,因为即使他们没有在战乱中死去,也注定永远不能再见面。
  现在她终于有了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儿子。
  这是幸福的一刻,她孤独的生命终于有了寄托,有了希望。
  可是她的幸福并没有延续多久,因为这一声啼哭也惊动了后宫中的另一个人,一个满怀失落和仇恨的女人。
  她终归还是知道了这个孩子的诞生,嫉妒的火焰在她的心中燃烧起来,为什么她有孩子,而我没有?!我才是后宫的统治者,是皇帝最为宠信的女人,任何人都不能将这一切从我身边夺走!
  她下达了命令:
  “溺死那个孩子!”
  接受命令的人叫张敏,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宦官,但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个名字。
  他奉命来到纪姑娘的住所,推开房门,看见了纪姑娘和她怀中正在吃奶的孩子。
  这一次,纪姑娘不再惊慌了,历经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她很清楚即将发生些什么。    她从容地说道:
  “做你该做的事情吧。”
  张敏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这对母子,一动也不动,过了很久,他走了进去,从纪姑娘手中小心翼翼接过了孩子。
  “孩子在这里不安全,还是交给我吧,过段时间你再来看他。”
  他没有再看纪姑娘那惊愕的表情,抱着孩子径自走了出去。
  张敏抱走了孩子,找了宫中一间空置的房子,安顿了这个孩子,他还和宫中的其他太监商议,从他们那少得可怜的收入中挤出一些钱,买来乳糕裹着蜜糖喂养这个没奶吃的孩子。在没人注意的时候,纪姑娘也会经常来看望她的孩子。
  从此,这个孩子就成为了后宫中宫女太监们那枯燥生活的最大乐趣。他们都很喜欢这个孩子,原因很简单,作为这座冷酷的后宫中的普通一员,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
  可是随着这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张敏等人逐渐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他们养不活这个孩子。
  张敏是一个普通的宦官,并非司礼监,而他的同事和那些知情的宫女们都只是这座金碧辉煌的后宫中的最底层,没有额外的收入,除了自己花销外,每月根本剩不下什么钱,虽然这个孩子不用上托儿所,也不用交什么择所费,更不用上那些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但即使如此,他们还是无法承担养育他的费用。
  对于这个问题,纪姑娘也没有更多的办法,她只是一个小小的仓库管理员,也没有额外收入,养不起自己的孩子。
  大家都养不起,难道要拿去送给万贵妃?正当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另一个人说话了。
  “那就交给我来养吧。”
  讲这句话的正是前任皇后吴小姐。
  虽然是前任皇后,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吴小姐家有钱有势,养一个孩子自然不在话下,当然了,她的动机估计没有那么单纯,打倒万阿姨仍然是她的最终目的,无论如何,这个孩子能够活下来了。
  这之后的五年,纪姑娘的这个孩子一直在宫中生活,虽然他不能出去玩,但在她母亲、吴阿姨、张叔叔以及无数叫不出名字的内监宫女的照料下,他一直幸福地成长着——至少比他的父亲幸福。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而这些生活在后宫最底层的人们却没有发现,他们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
  从成化六年到成化十一年(1475),整整五年时间,紧密森严的后宫中多了一个孩子,这一点,几乎所有的宦官、宫女、妃嫔们都知道,但他们却无一例外地保持了沉默,守住了这个秘密。
  只有一个人不知道——万贵妃。
  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真实的史实,是发生在以争宠夺名、勾心斗角闻名于世的后宫中的史实。在这里,人们放弃了私欲和阴谋,保守了这个秘密,证明了善良的力量。   读史多年,唯一的发现是:几千年来我们似乎在重复着同一种游戏——权力与利益的游戏,整日都是永远也上演不完的权力斗争、阴谋诡计,令人厌倦到了极点。但这件事似乎是个例外,它真正地打动了我。
  我们这个古老国度有着漫长的历史,长得似乎看不到尽头,但我却始终保持着对这些故纸堆的热情。
  因为我始终相信,在那些充斥着流血、屠杀、成王败寇、尔虞我诈的文字后面,人性的光辉与伟大将永远存在。
  【最后的抉择】
  这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就这样在后宫中快乐地生活着,对他而言,有母亲的陪伴,还有那么多叔叔阿姨宠爱着他,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幸福的,但纪姑娘明白,这种日子是不会长久的,她和她的孩子最终还是要面对命运的最后裁决。
  这一天终于来临了。
  成化十一年,五月,丁卯。
  朱见深坐在镜子面前,一个宦官正站在他的身后为他梳头,端详着镜中自己那憔悴的容貌,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虽然他还不到三十岁,却已未老先衰,这倒也罢了,他真正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我还没有儿子啊!”
  当朱见深为自己的不育问题而烦恼时,站在他身后的那个人也正在痛苦中思索着自己的抉择——说,还是不说?
  这个梳头的宦官正是张敏。
  五年前的那个夏天,他奉命去除掉一个孩子,面对着那对孤苦的母子,他最终违背了冷酷的命令,选择了自己的良知。五年之中,他和这个孩子朝夕相处,看着他一天天地长大,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日子,可他很清楚,这件事情总会有一个了结。这个孩子必须获得他父亲的承认,才能活下去,并成为这个帝国的继承者。
  现在时机到了。
  但他也很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宦官,无权无势,如果说出真相,以万贵妃的权势,他将必死无疑。
  真相大白之日,即是死期来临之时。
  这是张敏一生中最为痛苦的时刻,要让这个孩子活下去,他就必须舍弃自己的生命。   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一生低声下气、地位卑微、终日带着讨好笑容的张敏终于做出了他人生最后的抉择——一个伟大的抉择。
  “陛下,您已经有儿子了。”
  【离别】
  朱见深惊诧地回过头,第一次认真地打量着这个为他梳头的宦官。
  “你刚才说什么?”
  “陛下,您已经有儿子了。”
  朱见深一动不动地盯着跪在地上的张敏,确定他并非精神错乱之后,方才半信半疑地问道:
  “在哪里?”
  但这一次,张敏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选择了沉默。
  朱见深疑心顿起,厉声追问道:
  “为什么不答话?!”
  跪在地上、半辈子卑躬屈膝的张敏抬起了头,无畏地看着朱见深,提出了一个条件:   “我自知说出此事必死无疑,但只要皇上能为皇子做主,死亦无憾。”
  就这样吧,我相信我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朱见深被眼前的这个小人物震慑住了,他知道,一个有胆量说出这句话的人是不会说谎的。
  “我答应你,告诉我在哪里吧。”
  然后他得知自己有一个已经五岁多的儿子,正在后宫的安乐堂内玩耍。
  此时的朱见深什么也顾不上了,他喜形于色地奔向了后宫,并立刻派人去安乐堂接他的儿子——大明皇位未来的继承者。
  此时的后宫已经乱成一团,大家都已知道皇帝派人来接孩子的消息,宦官宫女们都十分高兴,而妃嫔们也纷纷来到纪姑娘的住处,向她道贺。
  这也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自古以来母以子贵,纪姑娘保住了孩子,很快就能成为纪贵妃甚至纪皇后,甚至有可能取代万贵妃成为后宫的统治者。
  纪姑娘微笑着送走了前来祝贺的人们,然后她关上了房门,向她的儿子做了最后的道别。
  她在战争中永别了自己的亲人,被俘获进宫,在孤苦中延续着自己的生命,直到这个孩子的出现。六年的含辛茹苦,九死一生,她和自己的孩子最终熬到了出头的这一天。   但此刻的纪姑娘并没有丝毫的喜悦,因为她十分清楚,虽然皇位正向她的儿子招手,但死亡却离她自己越来越近。
  万贵妃会毫不犹豫地杀死所有与她为敌的人,在这座皇宫中,没有任何人可以保护她的安全,即使她是皇子的母亲。而孩子的父亲,软弱的朱见深对此也无能为力。
  她看着自己的孩子,这个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最后一次亲手为他穿上了衣服,最后一次紧紧地将他拥入怀中,哭泣着向他告别:
  “孩子,你走后,我也活不了多久了,你去到那里,看见一个穿着黄色衣服,有胡子的人,那就是你的父亲啊,今后一切千万小心,母亲再也不能陪伴你了。”
  年幼的皇子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周围的人今天表现得如此奇怪,为什么母亲会痛哭失声。他只知道,自己就要离开这里,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去找一个有胡子的人。
  离开了哭泣的母亲,这个孩子在他出生五年后第一次走出了自己居住的地方,离开了母亲,坐上了迎接他的小轿,踏上了未知的道路。
  很快,他到达了这次旅行的终点,他的父亲正在那里等待着他。
  由于深居简出,这位皇子快到六岁了还未理发,头发一直垂到了地上,他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向那个穿着黄色衣服、坐在椅子上正凝视着他的人走去。
  朱见深看着这个向自己走来的孩子,激动的心情再也无法抑制,他立刻迎上前去,抱住了这个孩子,放在自己的膝上,仔细地端详着他。
  很快,他哭了,他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紧紧地抱着孩子大声说道:
  “这是我的儿子,这是我的儿子啊,他像我!”
  不用亲子鉴定,不用指认,不用证据,这就是我的儿子,毫无疑问。
  他牵着这个孩子回到了自己的寝宫,并告知母亲周太后和所有的大臣们,自己有儿子了。
  所有的人都欢呼雀跃,周太后更是兴奋异常,抱着她这个来之不易的孙子丝毫不肯撒手,大家都在为大明帝国后继有人而高兴,只有一个人例外。
  后宫中的那个女人已经愤怒得几乎丧失了理智,派去堕胎的人敷衍了她,派去谋杀的人隐瞒了她,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却没有一个人告诉她。
  “你们都欺骗了我!”
  复仇的欲望在她心中猛烈地膨胀。
  让那个孩子和她的母亲消失,让一切都回到事情的起点,敢于欺瞒我的人,一个也不能放过!
  那个在宫中躲藏了多年的孩子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生活下去了,他有了自己的寝宫,自己的宫女宦官,自己的从属,也有了自己的名字——朱祐樘。
  纪姑娘也变成了纪妃,正式成为了朱见深的合法妻子,这个广西来的小姑娘似乎已经迎来了人生的转折。但事实证明,她对自己命运的判断十分准确。
  朱祐樘进宫一个月后(成化十一年六月),纪妃死于后宫住所,死因不详。
  关于她的死亡方式,最终并没有一个定论,有的说她是被逼自尽,有的说是突发重病身亡。但她的死因却似乎并没有引起什么争论,后世那些特别热衷于挖人隐私的历史学家们,出人意料地对这件事情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兴趣。
  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凶手的名字以及行凶的动机。
  这位从广西来的小姑娘就此结束了她的一生,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的家庭成员,甚至于她的准确年龄。因为她不善言谈,入宫之后大多数时间,她只是静静地干着自己的工作,接受着别人交给她的任务,从未向人谈起她的故乡和亲人。
  十二年后,她的儿子、已经成为皇帝的朱祐樘曾发动无数人去寻问他母亲的家世和亲人,广西各级官员自发动员起来,从布政使到县令,甚至包括当年曾经出征广西的韩雍手下的将领们,纷纷赤膊上阵,改行当了户口缉查员。他们挖地三尺,历时近十年,把广西全境翻了个底朝天,闹得四处鸡犬不宁,最终却只找到几个想借机发财的骗子。
  无奈之下,朱祐樘唯有在当地树立祠堂,册立封号,以缅怀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哀思。   在历史上,她最终也只是一个昙花一现、连名字也未能够留下的女子。
  但我仍然记下了她的名字——一个尽力保护自己孩子的母亲,一个善良的女人。
  听到纪妃去世的消息,宦官张敏苦笑着叹了一口气:
  “这一天迟早是会来的。”
  几天之后,他在后宫中吞金自尽。   当一个人不得不走向死亡时,自杀代表着尊严和抗争。
  就在给朱见深梳头的那一天,张敏对天许下了一个承诺,用他的死亡去换取这个孩子的生存。上天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很公平,他履行了义务,给了这个孩子快乐的生活,也行使了权利,把张敏送上了不归之路。
  我查了一下史料才发现,从仕途上讲,这位叫张敏的宦官混得实在很失败,从头到尾,他只是一个门监,在今天这一职务又被称为“门卫”或是“看大门的”。
  可就是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看大门的宦官,却做出了无数名臣名相也未必能够做到的事情。面对死亡的威胁,他选择了良知。
  舍弃生命,坚持信念,去履行自己的承诺。这种行为,我们称为舍生取义。
  张敏,是一个舍生取义的人。

user avatar   jin-gu-29-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两个故事,一刚一柔,都来自《史记》。

一,田横。

田横是齐国贵族,秦末大乱的时候,哥仨先后称王,想要复兴齐国,当然失败了,也怼过刘邦。刘邦当皇帝了,田横带着五百小弟跑到海岛上去了。刘邦一想这不行呀,得维护祖国统一么,就说回来吧,既往不咎,给你个大官,你要不来的话,哼哼……田横没办法,带俩小弟就去了。走到半路上,田横跟小弟说,他妈的以前老子和刘邦都当老大混社团,现在让我给他当小弟?丢不起这个人。再说了,当年他派郦食其来劝降我,被我杀了,现在让我和郦食其的弟弟同朝为官?拉不下这个脸。他刘邦不就是想看看我长啥样么?现在天儿也不热,爷把脑袋割下来,你们快点送去,应该也烂不了,明白没?这俩小弟一听,也没劝,诺,老大(真觉得老大小弟比主公门客更符合这段关系)。于是田横自杀,小弟提着头快马加鞭赶到长安,给刘邦开了个眼。刘邦直接懵逼了,卧槽你牛逼,不过够硬气,我喜欢,厚葬。这俩小弟,跟着我干吧。俩小弟看着老大厚葬了,说哥们的任务完成了,谁他妈的当反骨仔啊,老子找老大去了,说完都自杀了。刘邦更懵逼了,卧槽够义气,比我的小弟强多了啊(韩信英布彭越默默擦了下汗),听说海岛上还有四百九十八个小弟呢,估计也不差,都招来吧。使者来到海岛,说你们老大完了,跟我们老大混吧,钞票大大地。这四百九十八个小弟一听,你丫恶心谁呢?我们找老大去了。于是全部自杀了。

你动容没?田横五百客,是傻,是愚,还是崇高?而且,田横得有多大的人格魅力,能让手下如此死忠?

第二,延陵季札。

季札是吴国公子,吴王的第四个儿子。有名的贤能之人,吴王想让他即位,他死活不干,让给哥哥。仨哥哥都想死后传位给他,他宁愿跑了也不干。然后侄子当王了,让他出使中原大国(那时吴国虽然军事强大,文化上还是个自卑的蛮夷小国)。季札出使,路过一个小国徐国,徐君盛情招待了他,俩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宴席上,徐君一直在偷看季札佩的剑,季札发现了,知道徐君喜欢又不好意思要,心说这可是顶级装备,你个穷乡僻壤的当然没见过了,不过咱都这关系了,按说该送给你,但我是公派出国,这些装备是国家配发的,不能轻易许人。这样吧,等出使完回来的时候送你啦,好基友。啥话没说,走了。等季札出使完毕,回程又路过徐国,兴冲冲赶来,没想到徐君已经死了。季札去徐君的墓上凭吊一番,临走前把佩剑解下,挂在墓前树上。手下人不明白了,说您当时也没答应要把佩剑给他呀,现在何必呢?季札说,当时我是没在口头上答应他,但我在心里已经答应他了,我不能失信于我自己吧?是吧好基友,你也知道我已经答应你了吧?

你动容没?什么叫贵族,什么叫绅士,什么叫君子?


user avatar   cimao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个拿破仑与约瑟芬的事情吧。

以下内容转载自本人发表于《战争事典013》的《雾月政变》,写作的时候喝了点酒,所以写出了匪夷所思的味道,还望海涵。

10 月16 日晨,拿破仑抵达巴黎。他没有犹豫,立刻赶向胜利街——他的家在那
儿。他的母亲、兄弟、妹妹、妻子都应该在那里等他。

推门,无人,房间里空荡荡的。拿破仑当时以为家人都被捕了,面孔浮现出“骇人而又深邃”的神情。事实上,波拿巴全家动身去接拿破仑了,就连老母也跟着约瑟夫出去了。只不过,他们都错过了拿破仑。

两天后,约瑟芬回来了,她所面对的是一扇紧闭的门。对拿破仑来说,清算的时候到了。原来,约瑟芬还在埃及时,她的风花雪月就随着地中海的海风吹到了拿破仑耳中。她与情人在马尔海松的别庄里不知度过了多少难忘的夜晚。拿破仑对此感到痛心疾首。尽管有人会指责他在意大
利时就有情妇,甚至对继子欧仁·博阿尔内也不回避,我们也不能无视他在意大利给约瑟芬寄去的那些情书。这些使他倍受煎熬。他虽然不一定把这些情绪表现在脸上,但多少会向手足倾吐——他曾向约瑟夫表示,远征结束便要去隐居。

当下,拿破仑心灰意冷、决心离婚。他将约瑟芬堵在门外。约瑟芬跪在门前声泪俱下。眼下,她在波拿巴家中可谓四面楚歌。据朱诺夫人称,成年的约瑟夫、卢西安和路易几乎与约瑟芬公开翻了脸,几个小姑子也不给她好脸色,婆婆更是相当冒火。

现在,只有她的两个孩子欧仁·博阿尔内和奥尔坦斯·博阿尔内还在为她求情。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眼下的拿破仑正在权衡离婚的利弊。结论是,离婚对他的公众形象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于是他原谅了约瑟芬。但对波拿巴家来说,这件事简直难以置信。波利娜对此十分恼火,艾
丽莎抑制不住嘲讽和蔑视,莱蒂齐亚继续生闷气,兄弟们则继续敌对约瑟芬。至于拿破仑,他对约瑟芬的感情已用尽,眼下他们只是一对名义夫妻。

拿破仑和约瑟芬彼此感情谈不上多么真挚,但也没到充斥铜臭味的地步。只是他们正如这次错过一样,不断的错过。直至最后分道扬镳前,两人才恍然大悟。三分无奈,六分不舍,一分决绝。



                    

相关话题

  西周时期和春秋时期的山东半岛以及江淮北部的局势是怎样演变的? 
  跳开伪史论,有哪些文献确实帮助了解古希腊,古埃及,和古罗马历史等的造假(类似托古)行为? 
  如何以【皇后娘娘怀孕了,可孩子不是皇上的】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车裂痛苦还是腰斩痛苦? 
  为什么雍正能够刷新吏治,而嘉庆却不能? 
  你知道的难忘或有趣的消防出警故事是什么? 
  两位疑古大师,何新和顾颉刚有区别吗? 
  曹操有生之年未能一统天下,是由于决策的失误还是时运不济? 
  如何证明何新不是伪造出来的人物? 
  为什么会是奥地利成为了音乐之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首都机场新增加的女性专用安检通道?它到底有没有方便到旅客?
下一个讨论
中国英语课本有哪些偏差?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