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有个说法,说兰芝之所以不得焦母喜爱,极有可能是因为她没有孩子。因为全文都没有提到过孩子的存在。
我也给学生提了这种说法,问他们怎么看。
有的同学说同意,有的说不同意,但理由都很感性:“我觉得……”
我说,你们忘了,研究问题切忌“我觉得”“我认为”“我感觉”。
我们的的一切结论,都应该有依据,够严谨,这样才能得出稳扎稳打的答案。
在现实生活中,兰芝有没有可能真的因为无子被嫌弃?
有。
但这篇文章能得出这个结论吗?
不能。
因为原文没有充分的证据。
如果让你写同人小说,哪怕你说焦母之所以不喜欢兰芝,是因为兰芝的母亲是她当年的情敌都没问题。
但是我们阅读作品,结论只能从文本中得出。
立足文本,是整个高中阶段极重要的一个思想。
同时,如果我们仅仅认为兰芝不被喜爱是因为“无子”,反而弱化了这个悲剧的深刻性。
因为有具体的原因,就意味着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就意味着兰芝的不幸只是个例,她倒霉,刚好不是易孕体质,又或者没有生育能力。
但是我们从原文来看,兰芝和焦母之间的关系,是生一个孩子就能解决的吗?
站在兰芝的角度,她觉得自己很委屈,从小学习诗词女工,出嫁后谨守妇道,又勤劳能干,侍奉婆婆也尽心尽力,但婆婆就是刁难她。她觉得除了离开焦家,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了。
而站在焦母的角度,这个女人主意很正,常常自作主张,都已经被休了还不忘盛装打扮一番来“耀武扬威”,完全没有一点小辈的样子。
焦母心中的好儿媳,要贤惠温柔,不会自作主张。
焦母心中焦仲卿会满意的对象,无非就是漂亮女人。
换句话说,她并不懂得爱情,女人嘛,无非就是听话和漂亮。有这两点比啥都强。
所以如果兰芝大字不识一个,女工粗粗笨笨经常被焦母训斥,然后唯唯诺诺战战兢兢,反而可能不会被休。
焦母心中有一种愿望,在兰芝这里是得不到满足的,那就是训斥了别人之后的“成就感”。
从原文看,兰芝理性、成熟、自爱。
她会反思自己做得好不好,但却不会一味怪自己,她有那个勇气认定“大人故嫌迟”。
她舍不得焦仲卿,但在一开始她就已经意识到,一旦离开焦家,就不可能再回去了,所以对焦仲卿说:“勿复重纷纭。”
然后她盛装打扮,也许是舍不得离开,也许是希望体体面面地离开,给彼此一个好的回忆,但无论是哪一个,都只能增加焦母的怒气。
焦母希望看到的,绝对不是一个光彩照人彬彬有礼的兰芝。
兰芝平时很可能在言语和态度中对焦母是非常恭敬的,但是她精神中的这种自爱和坚强是藏不住的,这种东西对于焦母而言,就像白米饭中的砂石,无论如何难以下咽。
想一想,你们身边有没有那种看起来很温润有礼,其实却十分强大,不可轻侮的人?
在焦母的眼中,这种气质就变成了外谦内傲,阴阳怪气。
焦母更不可能理解焦仲卿的爱情。
因为她眼中女人的价值,就是“贤”和“美”。
要懂事听话,还要赏心悦目,这就是最好的女人了。其他的什么精神沟通,心心相印,都是瞎扯。
所以无论焦仲卿如何向她表达“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她都不会当真。
她只会觉得:小年轻,没见过世面,等你见到秦罗敷,就知道啥叫真香了。
当然她还是会生气的,但生气的原因不是焦仲卿如此爱刘兰芝。
原文说了,她只是觉得焦仲卿忤逆了自己,不高兴,“汝岂得自由”。
你哪里能够自作主张?
爱情在焦母这里啥都不是。
当然焦母不是异类,从某种意义上说,兰芝和仲卿才是异类。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坏人,最多大家就是普遍意义上的寻常人。
他们并不是想做坏事,他们只是和兰芝、仲卿不是一类人。
所以最后两人为情自杀,两家居然“求合葬”了。
他们这才意识到这俩是认真的。
但只要这俩还活着一刻,哪怕他们认认真真地去对家人说:“我要为情自杀”,家里人都仍然会觉得他们在开玩笑,在赌气。
参考焦仲卿临死之前对焦母说的那番话,和焦母的反应。
焦母到最后都认为,秦罗敷是一个很好的备选。她再三强调,秦罗敷真的很美,乖哦,妈妈马上去帮你提亲,别伤心了。
至于刘兰芝,被休回家也不是绝路,在那个年代对女性的束缚并不像后世那样严重。
文中可以看到,来求亲的人完全不在意兰芝有过婚史。
所以焦母的内心肯定不会认为,自己休了兰芝,是在逼她去死。
谁能想到这俩真的会走上绝路呢?
其实就连焦仲卿和刘兰芝本人,恐怕也未必能想到。
我在教学过程中,喜欢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他俩是一开始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同生共死吗?”
同学们很狡猾,听我这样一问,下意识就说:“不是。”
“为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
如果说焦仲卿一开始是心里还有幻想,觉得事情有转机;刘兰芝可是从一开始就对焦仲卿说了,这事儿不用麻烦了,焦母不可能接受她。
但是刘兰芝并没有选择去死。
后来她虽然伤心,但也是在认认真真地准备自己的嫁妆。
我们读文学作品,很容易先入为主,因为知道了结局,于是从一开始就觉得焦、刘二人很刚烈,时刻想着去死。
其实并没有。
作为旁观者,我们知道他们深爱着彼此,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深爱着彼此。
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已经爱到了无法忍受失去对方的地步,他们自己却是不知道的。
要等到真的有一段极好的姻缘摆在面前,他们才会发现这一点。
故事情节向前推进的过程,其实也是他们感情愈加坚定和明朗的过程。
他们的感情,其实一直都在成长。
一直到最后一刻,他们发现,爱的尽头,是死亡。
死亡很可怕,但是失去了对方更难以接受。
于是,“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在这以前,他们也许都在很努力地想要不做异类,很努力地把别人觉得重要的那些东西,比如美貌啊,财富啊,贤惠啊,如意郎君啊……放在首位。
但是到最后他们失败了。
可能秦罗敷真的比刘兰芝美而且温柔;可能焦仲卿看起来是有点黏黏糊糊甚至拿得起放不下。
可能在别人眼中他们并不是对方最好的选择。
但是,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我想最后两家的亲人在埋葬他们的时候一定满心悲痛和后悔。
但同时,他们将仍然无法理解。
他们做了一个在世人眼中很傻的选择。
这个选择在世人眼中很傻,这就是悲剧的根源。
很多人担心诸葛没这么多粮,其实并不难解决。
首先蜀汉账面人口虽然只有百万左右,但实际上诸葛亮主政时期四处搞基建,每隔两三年出兵数万北伐,动不动就是从山区开凿道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至于织造蜀锦、开矿、炼铁等在当时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难想象一百万人口能够支持这样的劳役强度。
别的不说光是越过数百里山路向陇西、渭南运送五万人以上军事物资,包括生产、运输、设施维护等等大宗项目所需动员的人力,保守估计也得是二三十万人脱离生产,尤其是第五次北伐,都在人家家门口屯上田了。
诸葛亮南征北伐的这区区十年,南征一次,北伐五次,还要大力开展生产建设,要动员这么大规模脱产人口,绝不是一个区区百万人口的小国所能承受。
所以我认为应该还有很庞大的“隐性人口”也被纳入了组织体系:
首先自然是各本地士族豪右控制的人口,表面上不属于国家管辖,但徭役赋税分摊到这些大家族大地主后,国家势必能从中获取一些利益;
其次是南中诸夷,诸葛亮南征取得胜利后,大量人力物力被蜀汉利用,甚至借此编组了一些军队。
再次陇西羌、氐等族,在蜀汉夺取阴平、武都之后与这些部落建立了更稳定的联系,也能获取相当可观的人力补充。
此外,蜀汉原有统治区内,本就有一些蛮族部落存在,后出师表中提到的一些少数民族军队损耗,可以作为佐证。
因此,蜀汉的实际控制人口可能是户籍人口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只要不作死把大量新增人口拉去集中在一处,完全有可能就近解决粮食供给。同时把这些人打散纳入原有的屯田体系中来,以军法治之,还愁你们敢不自己种地?怎么,我大汉将士的刀不利乎?
如果真如题设一般天降百万大学生,估计丞相要笑死:大不了停上三五年不去北伐了,先把这些凭空多出来的人力组织去屯田,把汉中填得满满的。。
什么,你们都是高材生,所以不去?不好意思,大汉帝国不养闲人,一年内不能自力更生的,全部绳之以法。既然给你好好的土地,你不肯耕作。那我大西南有得是山区、矿藏、盐井等着你来开发,那些栈道、山间小路可是经常要派人维护的,实在不行,交给南蛮好好“教育一下”,说不定你们还能织蜀锦去创收。。
啥?你说你知道未来?——丞相表示,能打出去才有未来,老夫现在需要的是兵、是农民、是工匠,能提供生产力和战斗力才是大汉帝国的栋梁之材。
至于你们所谓的管理、文化,不好意思,老夫自己就是管理大师、文化宗匠。老夫麾下僚属,哪一个不是百里挑一的管理人才?还用你们这些顶多管过几个学生干部的所谓学生会主席教?
你们说的那些“先进理论”老夫更不感兴趣,也没那火星时间攀几千年科技树!老夫就问一点,你能给我把连弩改进成那个所谓的机枪不?就算你们说的蒸汽铁牛造出来了,又怎么开出祁山、走向长安?你说能?那好,赶紧去冶铁、炼钢、铺铁轨!
你们不是说老夫寿止五十四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啊!
还不快干活?等兴复了汉室,再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