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准确的说是会通河这一段,这条河因为地理条件限制,需要不断维护,在铁路兴起后被取代
至于之前有多重要,会通河一带的运河城市带东昌府临清济宁东平府在明清时节出了山东一半多的状元,更是《水浒传》《金瓶梅》的发生地,临清更是一个繁华的码头,临清钞关的纳税一直在八大钞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有时候第一,全国赋税中有重要占比)
万历年间征收税银八万三千余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
现在临清有人知道吗?
现在“会通河”连输入法都是首先显示的是“会痛河”
沿岸的众多古城古建筑,都是见证,像聊城东昌府区的古城,1*1公里,城东仍有山陕会馆,回民街,清真寺,铁塔佛教寺庙,闸口银器楼,铜器楼(铜器楼我姥爷爷卖了,因为运河停航没生意了)
大运河的堵塞直接造成了沿岸济宁东昌府临清东平等运河系城市的衰败,当初最具有商业气息,最开放包容的地方,诞生了无数家财万贯的商人,如今变成了省内落后拖后腿的鲁西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运河的河道尚在,只是因为被高高在上的黄河所阻隔,无法逾越,无法实现南北贯通,可以说对这一带的人民来说,黄河并不是多么亲切的母亲河,而是带来了闭塞的祸害,正如同黄河乱淮给淮地带来灾害,数次绝口一样,总是给它下游流域的人民带来苦难
辽河航运。
1. 历史
辽河是中国第七大、辽宁省第一大河流,起源于河北省七老图山脉,流经冀蒙吉辽四省区,在盘锦市注入渤海,全长1345km。
辽河上的航运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公元238年,司马懿起兵征讨公孙渊:
“六月,军至辽东。……宣王令军穿围,引兵东南向,而急东北,即趋襄平。……诸军进至首山,渊复遣衍等迎军殊死战。复击,大破之,遂进军造城下,为围堑。会霖雨三十余日,辽水暴长,运船自辽口径至城下。雨霁,起土山、修橹,为发石连弩射城中。”
此后历朝历代均有与辽河航运有关的记载,如东晋和隋唐间几次征讨高句丽都曾通过辽河运输军粮;辽金时期,辽东的粮食已经开始通过辽河出海,运往中原各地。明朝时辽东地区作为军事重镇,大批军粮需要通过辽河运输,航路从之前的辽阳拓展到开原一带,实现了辽河中下游地区的通航。清初时期也曾利用东北诸河流运输军粮,如新民附近的巨流河城就在这一时期因水运兴起,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2. 繁荣
清朝中后期,随着边禁解除和大规模移民涌入,东北地区日渐繁荣。1858年,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开放牛庄为通商口岸。随后英国又以牛庄距海太远停船不便为由,强行以营口代替牛庄,于1861年开埠,辽河水运从此得到了空前发展。开埠后的营口“一跃成为东方优质商港”,中外商船云集于此,大批东北土特产、农产品从此运出。《奉天通志》卷七十有记载:
辽河由营口上至通江口,下达海口,内则帆樯衔接,外则轮船飙驰,东省豆麦于此出口者岁以百万计。…在日俄战争以前据俄人册报,乃有船四万艘。
除辽河干流外,航道也深入到太子河、浑河等大小支流中,形成了庞大的航运网络。可以说此时的辽河已经成为了东北地区交通运输和对外商贸的大动脉。《奉天通志》卷一百六十三这样描述:
(辽河)至营口入海,蜿蜒共三千八百里。……其支流贯通奉吉之平原旷野,抱擁之面积达三十五万余里。诚东北之巨大水利也。
辽河河流可通舟楫之利者,仅由营口至郑家屯间之一千四百二十八里间,及支流太子河之韩家店子至三汊河四百零五里,又浑河之长滩至三汊河四百一十里。
3. 衰落
然而,这种空前的繁荣仅仅持续了数十年。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建成投运,铁路南端直抵大连、旅顺,又有支线由大石桥直通营口;几乎同时,京奉铁路也修建支线从沟帮子到与营口一河之隔的河北。铁路运输对传统辽河水运产生了巨大冲击,营口的港口地位也迅速被大连取代。《奉天通志》卷一百六十二中对此有着详细的分析:
若以大连与营口相较,其优点有四:一曰无冰期。营口每届冬季即结冰,约自十一月下旬至次年二月封河。而大连则终年不冻。二曰富水量。营口当潮涨时,其入口处仅能容吃水十六至十八尺之船舶。而大连当潮落时,吃水二十余尺之大船尚能停泊。三曰起运便利。营口河岸仅能泊船,对于货物上落,设施不完,水路联络殊不便利。而大连建有三四码头,横入海面,上敷设铁道,置起重机上下装卸。仓库林立,尤善保管。四曰距离车站甚近。营口码头去京奉路车站尚隔一河,距南满站亦有二三里之遥。大连车站则傍近码头。有此数点,宜乎大连之蒸蒸日上矣。
除了新建铁路及大连开港的冲击之外,其他的因素也对辽河航运产生了负面影响。1861年辽河在盘山县决口,夺双台子河入海,原营口入海河道水量骤减,河道淤塞、逐渐不利于船只通行,同时中上游疏浚不力,也出现了连年淤塞的状况。《奉天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近年以来,上流之土砂顺流而下,淤塞河底成为浅滩,航行逐渐阻塞。且东北特产运输期之冬季四个月,河水冻结,交通杜绝。均辽河水运之缺点也。自南满铁路开通以来,货物运输多取道陆路,辽河水运之价值遂一落千丈。日俄战役以前,辽河来往船舶常达万余,现在不过民船三千余只而已。
4. 现状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辽河航运自20世纪初期起一蹶不振。之后地方政府虽然也有一些补救措施,也依然难挽颓势。随后东北沦陷直至解放期间,由于连年征战,辽河航道淤塞无人管理,港口、船舶等设备也受到很大破坏。
建国初经过一番治理,初步恢复了河海联运。然而随着公路网的建设和完善,内河航运逐渐受到冷落、疏于管理,河流条件恶化,航道也因桥梁、水坝等设施的修建而阻断。截止1985年的数据,辽河干流的通航里程仅为157km,其中大辽河103km(三岔河-田庄台-营口港-河口),双台子河54km(盘山双台河闸-河口)。
根据评论区指正,目前营口港~河口段可以通航3000吨级以下货轮。
参考文献:
[1]张新清. 明初辽河航运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19-23.
[2]董玉瑛. 清代辽河航运码头[J]. 史学集刊,1987,(01):68-73.
[3]齐苗. 晚清辽河航运研究(1840~1911)[D].辽宁大学,2015.
[4]康震亚. 辽河断航原因浅析[J]. 水运工程,1989,(06):33-35.
《三国志》,《奉天通志》,《辽宁省志·公路水运志》等。
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搜索,出处不详。
《过秦论》中的第一句是这么写的。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可见函谷关的重要性。
大秦在对待东方六国的合纵的时候,也吃过不少败仗。最后的一次是嬴政的时候。
然后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就打不下去了。
秦国往往是在函谷关搞一个反击。
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到了汉代,鸿门宴的之所以发生,是项羽带兵到了函谷关前,刘邦没办法,只有跑过去参加鸿门宴。
上面是函谷关的模型。两边高地即稠桑原,中间裂隙即函谷,关城建在裂隙口。并且在关前还有一条弘农河(模型中没有)。先秦时期的关东六国伐秦,必须先渡河,然后才能扣关。即使打进了关,还要经过十五公里长的谷缝,行军风险极大。
由于黄河的河道下沉了,稠桑原之上的森林消失了,导致函谷关的天险地形不再,失去了唯一通道地位,函谷关就已经失去了军事上的意义,所以它必然要被潼关所取代。
潼关形势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它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唐朝时期,它的地理位置尤为重要。
比如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玄宗傻逼了命令大将出潼关迎敌,然后长安就没了。
不过长安丢失,还有是因为从西面来的人打。
比如吐蕃就占领过长安。由于哪里的人长期生活在高原上,到了长安会醉氧,洗劫一番后就撤退了。
宋朝时候大散关是一个重要的关隘,不过宋朝太怂了。
象赵构这种皇帝的人,大散关也没有啥意义的!
走西口。
西口是古代著名的通道,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徙事件。从明朝中期到民国这400多年,无数的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有首著名的民歌就叫走西口。
西口对应的是今天大概三个地方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
因为当时的长城就在那里,边关也在那里,所以进出通道。
图中的红线即是著名的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
现在呢,有高速啊。G7,G55,G65基本上把当年这几个地方连在一起了,然后大家愉快的走高速了,谁去走那么羊肠小道呢
这是美丽的G7,堪比美国的66号公路
跟我一起唱,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
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
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
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事实上,除了上述通道。
隋唐演义里,始毕可汗围困杨广的那条路,也基本上废掉了。
过年回家的时候,路过雁门关,依然能看到山顶上的那些被废弃的旧长城,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
见证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见证了白登之围,见证了大汉北征匈奴、吕布南下中原、孝文南下洛阳,也见证了石敬瑭割让十六州,杨家将全军覆没。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在某省厅任职,受单位委派,在某大山深处农村扶贫。
真实体会到什么叫做世人皆苦。
1:海拔1800米的山上,128户农民世世代代以种植中药材为生。最近的公路在海拔700米的山腰。山体几成垂直状,垂直高度1100米,修上去需要新建道路14公里,仅仅修一条毛路(不包含硬化和安装安全设施)需要投资5600万元。修路难度十分大,经常有滑坡和塌方。三分之二以上的路段需要砌挡墙。当地是国家级贫困县,县委书记县长都来看了,苦于没钱,一直没有修路。后来我们找到资金修了一段,发生滑坡和塌方事故,紧急停工。现在正在重新论证,确定方案,确保万无一失之后再开工。
山上原来没电,我们到了之后协调上级机关化缘,花费130多万元给他们通了电。130多万元,30万元的设施设备安装费用,100万的人工运费。所有的铁塔、水泥桩、电线、水泥全部靠人工背上去。
山上的农户每年上千吨的中药材,都是人背马驼弄下山,每天一个来回,基本全年无休。
那一村子的人,祖祖辈辈,哪个不苦?
下图是施工现场。深山老林,悬崖峭壁,绝大部分路段都要用石头修建挡墙,所以造价特别高。
2:两兄弟,左边的是哥哥,右边的是弟弟。
猜一下哥哥多少岁?才40多岁。是不是看起来像50多岁了。
两兄弟住在后面的木屋里,房子是父亲从别人手里买的。只看得到一角,其实已经快要垮了。
哥哥已成家,有一个小孩10左右,在山下上小学,周一到周五住校,每周生活费5块钱。那孩子有农村人的那种淳朴,但是也有小孩子的顽皮。夏天了,还穿着一双长筒水靴。有次去小学打球乒乓球,他给我买了一瓶矿泉水,我不要,硬要给我喝。最后走的时候把我的乒乓球送给了他。
两兄弟都是贫困户。哥哥患有口腔病,牙齿全部掉光了,只能吃流质食品。因为常年进食流食导致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无力,无法外出务工。妻子忍受不了贫穷逃跑了。现在靠务农为生。
弟弟30多岁,没成家。早年在外务工,现在在家务农。兄弟两相依为命。
不好意思,不能放小孩子的照片,感觉于心不忍。
想想十几年都只能吃流食喝稀饭,苦不苦?
3:70多岁的老人,与老伴相依为命。儿子快50岁未成家。儿嫌家贫,多年未归。两个老人没有固定收入来源,自种自收。
70多岁的年龄,吃穿住无着落,儿子面都见不到,苦不苦?
4.在贫困地区扶贫,见过了太多太多贫困的人,再怎么心如钢铁都被化了。所以针对扶贫工作,我是真觉得太有必要了。有些老百姓,真的过得太苦了。
只希望自己能时刻保持赤子之心,永远记得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希望将来能为这些人做一点事情,让这样的事情少一点。
感谢大家的鼓励。
其实我也是农民的儿子,我以前也见过穷人。但是我家不像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连片贫穷。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看到整片地区的人都处于这种贫困状态,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世人皆苦吧。
评论里讨论最多的就是修路不划算。我多说几句。
单纯从花钱的多少来说,将128户易地搬迁确实花不了5000多万。但是搬家并不能让他们摆脱贫困。
很多人有一个本末倒置的认识,大家都以为贫困户贫穷是因为他家房子在山上,所以他贫穷。其实这种认识太片面。
他们贫穷的本质,是他们缺少生产资料,或者是生产资料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另外一种贫穷的原因就是他们有生产资料,也能转化为经济效益,但是他们刚性支出远远大于自身所拥有的生产资料转化成的经济效益,入不敷出,就变贫穷了。
分别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家庭在农村没有任何土地(土地被水冲毁、自然灾害泥石流、滑坡等),那他家唯一的生产资料就是农户自己的体力,或者说他们家根本就没有生产资料;第二种,比如他们家有土地,但是壮年劳动力全部去世或者生病,导致土地没人耕种,这种就是有生产资料但是没办法转化为经济效益;第三种就是家里有地也有人耕种,但是家里有人生大病每年需要医药费几十万导致家庭贫穷。
以上土地只是一个比喻,也可以替代成其他生产资料。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如果单纯的移民和给资金,能不能让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呢?
显然是不行的。把老百姓从他常居住的地方搬走,即使给他建了房子,他有土地吗?他们还是没有生产资料。就算再补一笔资金,可以想见的是,补助资金肯定不会太大,政府也没有那么多钱来无限制的补助贫困户不是?那么这笔钱,他到了城镇能用多久?城镇的消费水平他们是否跟得上?
也就是说单纯的搬迁和给钱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解决贫困的最好办法是让其家庭发展产业,并将产业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才是长久的办法。
结合到实际,就是三个方面,第一是要让群众有生产资料,第二是让他们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经济效益,第三是对大额刚性支持予以短时间的补助。生产资料方面,大部分群众都是有土地的,如果没有土地,那就用集体经济组织带动,让他享受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资料。关键是第二步,怎么将生产资料转化为经济效益?那就需要将他们生产的农产品运出大山,减轻他们的成本,增加他们的利润。这就涉及到修路。所以修路是解决他们这个地方长期贫困、整体性、区域性贫困的基础。第三种就是家里有大病、残疾的,可以适当的、小范围的给与政策保障。
如果扶贫只是单纯的给钱给物,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经济的流动性注定了贫困户的钱会流向社会。只有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能保证他们真正脱贫。而政府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挖掘潜能,寻找资源,带动他们自己自力更生。
虽然我们投入了近6000万,看似很大一笔资金,但是这些资金投入,无论是近期、中期还是长期都是利于老百姓的。近期看,修路需要附近的老百姓出力,他们可以获得劳务报酬,可以顺便带动一部分家庭增收脱贫;中期看,修路能够减轻上面中药材种植成本,老百姓利润更高;远期看,公路沿途群众都能受益,以后山上的资源也有了开发的基础,能够带动整片大山的群众脱贫。
把6000万分给128户,只有这128户能脱贫;修路,能让整个山区脱贫。
因为制海权在英国手里,人家在海岸线想打哪打哪,大青果只能被动设防,囿于清军体制和交通条件,根本追不上英军,面对不断上升的军费,道光觉得还是赔款更划算。PS:大青果一鸦赔款1470万两,军费花了3000万两,其中1000万两被吃空饷了
当然不是。
清朝反而为了维护中国的“根基”相当有贡献:
清朝前期的扩张领土客观上为保存传统汉地提供了缓冲;
清朝统治下中国人口出现空前的壮大,大量的人力资源可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巨大后备力量。
清朝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我承认有所目的的部分删改的事实存在),像现在中国所能熟知的传统文化的表现比如明清小说,传统经典等可都是经过清朝时候传承下去。
而且就旧文人,更醉心于更纯粹的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大清亡国才是真正的“中华根基”给断了。
像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杀的原因就有一种说法他认为北洋民国比大清烂多了,他要维护道统而殉。
我知道本题下一群人疯狂骂清朝的原因,无非就是认为清朝真的毁了“中华根基”。在这些答主眼中的“中华根基”就是所谓中国人很聪明,很愿意对外学习之类的呓语。
中国人真的是愿意放下身段自愿对外学习了?
我就笑了。
这种观点的人在中国古代哪个朝代都会被视为真正的“离经叛道”。
中国尤其是中原王朝自己把自己当大爷的心态可真不是清朝才有的。
撑死了是比较包容外来文化,而且前提是我中国中华文化比你强的情况下,我学习外国的东西撑死了是“缝缝补补”,给你老外面子了好吧。
就本题有人拿明末的所谓先进中国人的著作(比较奇葩的是《徐霞客游记》也能被归类为科学著作,干嘛不拿《西游记》当中国研究核武器和航天事业的科学著作的例子?)当做中国人尤其是汉人愿意学习西方文明的证据,只要看过这些著作,就会知道这些著作的思想前提都是我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西洋的这些玩意正好契合了我中华文明的某些方面,我引用这些就是补足一些中华文明的不足之处。
而且明末的这些所谓“西学东渐”传播者能传播一些科学知识前提也必须是要尊重中国的孔孟之道,甚至传教士还要穿儒家服饰,他们的科学知识说白了对当时明朝广大文人眼里只不过是对我孔孟之道的一种印证,反过来倒加强了儒家孔孟之道的权威性“你看洋人的学说无意中契合我中华文化,这不就证明我大明中华文化天下第一!”这种心态反而是最真实的情况,根本就不是什么明朝末期的儒家文人们主动或者放下身段去接纳西方文明。
最关键的是新的学说要推广的背后有坚强有力的政府力量支撑,明朝后期的政府的执政水平烂到什么程度就不用吹了吧,就是这样,明朝的政府仍要坚持最正宗的儒学文明道路不变,谁敢公开质疑就弄死他,就像吹上天的李贽,李贽可是被明朝官方定性“畏罪自杀”。至于没被杀全家那真是明朝政府的执政水平严重出了问题,是执行力的问题,绝对不是什么明朝政府多么开明,拿这一点洗白明朝汉人王朝就会怎么样不仅是无知还是幼稚。
那清朝怎么说,清朝还真是更传统的,或者说更原教主义的儒家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所喜欢的政权。
我就这么说吧,要说细了那得发论文。
中国的古代政府执政的第一目的它不是“为人民服务”,它是“为统治者服务”。统治者最喜欢的国家就是稳定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是停滞状态的国家。所以儒家就吃香特别是在大一统王朝里面很吃香就这个原因。
儒家文明有许多优秀的地方我们客观承认,但是儒家学说最核心的地方就是第一个人治思想浓厚,它认为一个国家命运最关键的地方就是需要有个伟大的统治者,这种思想的遗毒到现在本题下一群人认为中国近代换个汉族统治者就可以的说法就体现出来了。第二个就是追求道德,仁义治国,把什么东西都给美化,理想化,仿佛换个伟大的人,伟大的同族人就能改变一切的想法又和本题下一群鼓吹汉人就可以的答主的思想又莫名其妙一样。
儒家学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和国家,停滞也可以。
就孔子而言,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就是明证,孔子认为春秋的乱世出现就是没有出现一个伟大的类似周公的伟人位居中央,导致上下失序,礼崩乐坏。这就反过来证明孔子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希望建立一个保守的社会,甚至就是停滞的社会。
到了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就开始特别喜欢儒家文化,以至于中华文明很大程度上就是“儒家文明”的第二称。
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他的统治,我们就知道了,它必然要维护儒家文明,而且是变态式的维护,以至于到最后把自己都给忽悠进去。
洋务运动的反对派,真正的“中华文明”维护者,蒙古人,儒学大师倭仁就这么疯狂吐槽中国怎么能放下身段学西方的鬼玩意: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将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
这种思维和明朝正统知识分子甚至可以追溯到孔孟,简直如出一辙。
而且最要命的是这种“中华文明”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不仅清朝中国有,日本、朝鲜、安南都有。
尤其是最像明朝的朝鲜王朝,他自己闭关锁国比清朝还彻底,认为清朝是蛮夷之国,他才是中华正统后继人,然后清朝都提出面临的近代“三千年变局”,比清朝更保守的朝鲜到了20世纪初才老老实实承认近代的问题是“万年变局”。
这已经不是一个民族问题能解释,最靠谱的真相就是“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亚文明面对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入侵是进入死胡同,只有比较脱胎换骨摆脱儒家文明的桎梏才有救。
那如果是明朝以后的汉人王朝,汉人王朝统治者面对明朝灭亡的教训,他会怎么做?不言而喻。
当然会有人说汉人王朝就会是“沙俄第二”,这种言论的出现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无知还是对沙俄历史的无知所致。
别的不说,沙俄的改革著名皇帝彼得大帝这种人能在一个遵循儒家中华文明的中国传统社会出现吗?
搁在中国,中国传统思维王朝的圣明君主那是“垂拱而治”“圣人临朝”。
彼得可比明武宗朱厚照过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