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陈平和他的眉山论剑? 第1页

        

user avatar   richard-xu-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点题外话。

读本科的时候,大家都喜欢管钱颖一院长叫老钱。老钱在哈佛拿的博士,然后去斯坦福AP,最后到伯克利拿了终身教职,零几年的时候全职回国,做了十几年经管院长。

说实话,老钱做院长的时候,我们这些本科小屁孩都不觉得老钱是个经济学家。事实也是,老钱在当院长之后,没发什么论文,大多数工作的重心都放在研究教育上。我大概知道老钱是研究中国经济的,然后当年老钱留学期间组织了留美经济学会还担任过会长。

毕业之后,我滚来美国读博。偶然有一次,微信读书的推荐当中出现了一本《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随手点进去当通勤消遣读物,结果一看作者,竟然是老钱写的。我读了之后才知道,老钱在读博士期间就持续关注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在拿到学位后不久就积极地参与进了改革的具体工作当中。用老钱的说法:

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恰好是现代经济学被逐步地、系统地引入中国的40年。由于两个根本性原因,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有着必然的关联:第一,现代经济学是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学问,而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不管这个市场经济是如何具备“中国特色”,它的本质应该是市场经济。所以,以现代经济学来理解经济改革是不可或缺的。第二,现代经济学也是一套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看问题的视角,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而这个方法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个人的理性,资源的稀缺性是一个基本事实,而个人的理性是现代性的基石。由于改革的方向是现代性,那么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就是有意义的。


在这个问题下面,以及许许多多关于陈平教授,关于现代经济学(或者说西方经济学),关于宏观经济的问题下面,都能看到许许多多的答主,凭借着浅薄的经济学知识,大放厥词,认为“西方经济学”不堪大用,是玄学而非科学,认为中国的经济现象用不着也不能用“西方经济学”来解释,有些甚而还会骂我们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走狗”。

我想说,各位当然可以不信我的话,可以不信知乎上各位经济学答主的话。但是我希望你们能相信老钱的话,相信这位亲历了改革,亲历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无到有,亲历了现代经济学被引入中国经济改革的经济学家的话。

我之前有个关于陈平教授的回答(为什么没有经济学家来对战眉山剑客陈平? ),写得十分激愤,但是我在一开始就明明白白地说了,我并无意针对陈平教授或他的言论,我针对的是那些无脑追捧陈平,无脑攻击现代经济学的答主。

我并没有说陈平教授说的就是错的,但是如果你要说他对,请不要用莫名其妙甚或毫无逻辑的理由去说他对(最可笑的是,即便我明明白白地一上来就嘲讽有些人说“我不懂经济学,但是陈平教授说得就是对”,竟然还有人跑到评论区去留下类似“我不懂经济学,但是陈平教授说得就是对”的评论)。

我也没有说现代经济学就是完美无缺的,但是如果你要说它错,也不要用莫名其妙甚或毫无逻辑的理由去说它错(比如也在本问题下面出没的 @郑庄公 就曾经在我列举无数证据说明“苏联并非第一个消灭天花的国家”后大言不惭地回应道:“总之在我的记忆中,苏联是第一个消灭天花的国家。而且我也认为苏联应该是第一个。为什么我这么肯定?因为我懂经济学,真正的经济学。私有制国家能消灭什么?”)。

还是借用老钱的话:

一些人把现代经济学误解为一种“观点”或一个“学派”,然后发现其与中国改革之间的差距,并以此为依据论证现代经济学不适用于中国。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特别是它的成功和特色,确实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直接或马上与现代经济学文献中的结论挂钩。由此便引出各种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有的挑战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的挑战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模型。只要是认真严肃的讨论和争辩,都属于正常。


当然,我是很悲观的,愿意读完这篇回答然后去找老钱的书来看一看的人,恐怕从一开始就不会觉得现代经济学有那么糟糕;而那些看了点陈平教授的视频就敢出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人,大概连看到这里的耐心都没有,早早地就点了反对吧。


目前几个高赞的回答,只能说一言难尽:

@回到营房去 如果陈平教授真的是要引导舆论方向,那从知乎的现状来看,他起到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夺回长期以来失陷的舆论阵地”,而是把学现代经济学的各位同仁“踩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那些“经常抹黑中国言论的公知们”似乎照旧在蹦跶。

@黄裳 这个铅中毒的科学家的案例我已经看到好几回了,每一回我都不明白到底要说明什么,总觉得这里面的逻辑很适合给遭“迫害”的民科洗清冤屈……我同样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光看看陈平的视频就觉得他立足现实而其他经济学家不立足现实,明明你都不知道其它经济学家在干嘛,你怎么就知道人家不立足现实呢?(然后就会有人跑过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风鸟 这个回答可以和前一个回答一起食用,保准你体会到什么叫冰火两重天。一个说现代经济学都是数学,一个说现代经济学拒绝数学;一个说经济学模型太复杂,一个说经济学模型太简单。话说,你们要来反对现代经济学,也商量好了再出来写回答好嘛?不然,给前一个回答点赞的2000多位朋友,和给后一个回答点赞的4000多位朋友,怕不是自己先要对上线了。(关于经济学模型到底是简单还是复杂,请参考我之前翻译的这篇文章:经济学理论的三个层次

@蓝色龙骑兵@程墨Morgan 的回答则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对大多数人,甚至包括知乎上的资深用户来说,经济学就只是宏观经济学,甚至就只是“GDP谁更高”、“贸易战怎么打”、“中特帝何时入关”之类的问题……


user avatar   feng-niao-22-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经济专业毕业的70后,看到陈平的观点和论述,真是让我有莫逆于心的感觉。说实话,这口气憋的太久了。

我学的是财政金融系的保险专业,当时经济学是必学的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等,这些算是经管类学科的基础。其实学这些东西你不需要思考的,你只需要背,而恰恰我的背功比较好,所以分数是妥妥的。

但毕竟,免不了就会在吃喝玩耍混日子之余,会进行一些无聊的思考,当时觉得自己一直不明白的地方就是:1,这些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有一个脉络将其贯通起来(当时我真不知道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对头)。2,在我看来,这个世界很复杂,经济问题真的就这么说明白了?真的可以通过观察几个要素,然后制订相关政策就搞定了?

比如最简单的价格由供求决定,我觉得就特别值得去探讨一下。好比说,买菜,你和买菜老板熟了,他可能就会便宜点,那么关系是不是一个原因?或者某人很刁蛮,每次都多抢一个土豆什么的,那么性格算不算是一个原因?如果你穿的阔气,人家报价自然也会高一点,那么形象是不是原因?等等。

想的我有点乱,但我没有去问老师。一是我习惯了自学,知道当前有问题别着急,以后随着自己长进了,自然就知道答案了。二是说实话,当时我们的那些老师啊,很多也刚拿到课本,和我们一样都在学习呢,何况老师还要忙着评职称、发论文、出书、讲学、和女同学谈心(这事儿最近比较火,但其实……)……我想我还是算了。

于是这些问题就成了困扰我到现在的问题,因为毕业后我就转行了,当挨踢狗了,不在这个圈子里面了。而我的这些恩师们,很多也成了国内知名的学者,经常看到他们在媒体上慷慨陈词,就国内经济形势和学术研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那些术语和名词让人高山仰止云里雾里,觉得自己再探索这么高深的问题,实在是高估了自己的智商和地位,属于夏虫语冰盲人摸象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但多年的生活经验也不是完全没用的,我也懂得了,那些满嘴英文单词儿的,其实未必过四级;那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其实也解释不明白为什么到现在中国经济还不崩溃。而真正的好诗文,是用你都认识的字写出直达人心的好文章,深入人心的好道理,而不是写一堆你不认识的字儿,或者整一堆你不了解的词儿。启功先生说书法其实就是写字儿,标准就是自己觉得好看,也不需要什么幼功。局座这样的专家,说的话我都能听得懂,但往往军V争论的事情,我就听不懂了。

所以听到陈先生的观点,真的觉得是大快人心,痛快淋漓。别的专家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还非要把你拉下来和他一起研究地质纹理。老先生就是更上一层楼,为你扫尽浮云。都说做学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但钻进书本的,能有几个打出来的?要么是能力不够,要么是舍不得出来。

但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布局,确实因为迷信专业、专家而被耽误不浅。把握经济管控大权的,很多都是西方经济学的忠实信徒——在这儿我就不敢点名了。所以我们国家一段时期来的政策,一直沉迷于研究和调整那几个数据。就好比说,你老婆出轨了,你发现她是开车出去的,于是你就决定把车炸了,后来发现你老婆走出去了,于是决定把她腿砍了,后来发现她爬着出去了,于是你就决定……最后发现老婆死了,于是你崩溃了。说起来很荒谬,但其实真就是这么干的。

老先生很有意思,本来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但却下了大力气进入这个圈子仔细研究,然后又能跳出来。这在圈子里面的专家看来,就是吃饭砸锅,数典忘祖,背叛师门,可以鸣鼓而攻之的。这就好比魔术师正在变戏法呢,你上来把人家给拆穿了,那以后人家怎么买票?一个圈子,一开始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起码是研究问题的,后来就是为了过日子挣钱的。于是谁敢真正解开了问题,谁就是大家的死敌。

我常常在想,未必是老先生智慧过人,只有他能看出端倪。而是他有良知,有责任心,且不在乎自己得失而已。噫,微斯人,国将危矣。

---------------------------------------------------------------------------

离开这个圈子很久了,但多年的工作经验,包括和很多仍然在圈子里的朋友的聊天,都让我仍然和这个圈子有着偶然的接触,在这里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向大能请教。

当前经济学的模型太简单,远远不能满足于决策分析的需要。影响经济的指标很多,而且彼此之间的互动也很微妙,社会活动和数据也异常复杂,这需要引入大数据和数学模型等复杂的理论和技术,建立一个尽量精确的数据模型。然而,现在的经济学理论,依然停留在很“简约”的构架上。我记得当时老师说过,经济学和数学,是两个“入侵”能力最强的学科,其它学科往往会被他们所入侵。经济学的入侵性我不知道,但是我真感觉经济学家们正全力以赴的,拒绝其它任何学科,尤其是数学的入侵。

这个老师是我上MBA时遇到的,中央财经大学的老师,也是我遇到的唯一一个能把经济学讲出趣味的老师。比如将经济学上关于“人是理性的人”的观点,他会说,其实现在很多研究,认为人并非是理性的,比如,假设有两家完全相同的饭店,大家选择的观点是看,哪个饭馆里面有人气,但第一个顾客又是怎么选择的呢,他来的时候,两个饭馆都没人啊。他会随便选择一个,于是乎,后面的人全部跟着第一个人的随机选择而选择,这能说人是理性的吗?如果是理性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会反复比较这两个饭馆,但我们又假设这两家饭馆是完全同质的,于是此人无法做出抉择,就站在外面饿死了:)最后他的结论是,经济学只能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要活学活用,不能把书看死。这话我非常认可,但我觉得,当前经济学提供的工具,未免也太笼统了。好比说,遇到狼,给你把枪,那才够用,要是给你根一尺长的小棍子,告诉你把这个插入到狼的嗓子眼里,保管好使,你觉得这个工具好用吗?

其次,就是经济学的假设条件太多,而这些假设条件,恰恰是应该去研究的地方。比如陈平先生提出的代谢增长论,我觉得就很对,但经济学恰恰就假设当前的经济环境是固化的,不多去分析这些盘外招。现在我们都会很关注工业革命的代谢,认为是一种“降维打击”,但这些,经济学家们会认为这是科学家的工作,不归经济学来管。

再次,经济学内部帮派林立,割裂严重,无法自洽。经济学甚至有点美学的意思了,就是关于某一点,会存在截然相反的各种观点,于是乎,无论出现了什么结果,都会有人跳出来说符合他的观点。就好比扔骰子,六个经济学家各预测一个点数,那必然是有一个正确的。很多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有点像书法家看着一个孩子写字,你要是写的工整,他说这是楷书的美,你要是写的潦草,他说这是草书的笔法,总之是美的,总之这个孩子书法有水平,而我是完全能理解的,你们凡人不懂是水平不够。

最后,国内这些搞经济搞金融的,如果不蠢的话,那就是坏,尤其是玩金融的,和华尔街那帮大鳄真没什么区别,他们把金融当作一种普罗大众和政府高层不懂的游戏,用这个游戏规则,来为自己谋私利。上不顾及国家,下不体恤大众,逐步演变成了吸血鬼和寄生虫,玩着“存在即是合理”的诡辩术。更严重的,甚至沦为外国势力的走狗,反咬一口入骨三分。

去年,参加毕业某周年聚会,更是感到寒心,系主任明目张胆地将聚会变成了论功会,如何论功?某同学在某某大公司或政府机构,任何职,薪资多少,依次罗列,点名表扬——而排名靠前的几个,要么在监狱里正关着,要么刚出来。如此风气,真是……。《华尔街之狼》,其实真不是只在美国存在的现象,我们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真是很严峻,后面不敢再说了。

--――――――――――――

正好回家了,把以前大学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书目让大家看看,有个比较也好:





----------------------------------------------------------------------

谢谢大家的回复,无论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只要不是上来骂街的,哪怕是委婉的鄙视和讽刺,也是关注。

我欣喜的发现了这门理论本身的进步,说实话,我那个年代,很多经济学的学科,例如行为经济学,根本就木有,而老师讲课时,很多也是现学现卖,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用手指指着书本,一行行给我们念……。

从业后的客户有央行的,在接触中,听他们说迷信西方经济理论带来的问题,以及这个行业惊人的发展和漏洞,很感慨,衷心希望这只是发展中的坎坷,能尽快避免。很多细节,恕我不能在这里细说了。

总之,经济学很重要,希望它好。

--------------------------------------------------------------------------

为何西方经济学在中国不灵 [分享]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20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之时,西方主流经济学(以下简称“西方经济学”)认为,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实行以全面自由化、私有化为核心的激进式改革,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由于实行了激进式改革将迅速走向繁荣,而中国由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实行渐进式改革而将走向失败。但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俄罗斯东欧经济衰退、停滞的现实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

如何解释理论与现实的这种巨大反差?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验至多是一种转型经济学的范例,即向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过渡的一种特殊形式,没有普遍意义。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那应归功于对西方经济学一般原理的应用,如发展私有经济、自由市场和对外开放等;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则缘于对西方经济学一般原理的偏离,如保留社会主义制度、国有经济、ZF干预等,由于存在这些根本制度障碍,中国经济迟早会面临崩溃的局面。反复出现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就是这样产生的。然而事实是,中国经济崩溃的预言屡屡破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却经历了2008年的严重危机,陷入持续低迷。西方经济学为什么不能解释中国经济?

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原因。不可否认,西方经济学包含不少科学知识,如关于价格、货币、市场、竞争、贸易、汇率、产业、企业、增长和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理论,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但也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特别是它的基本理论,如经济人假设、生产要素价值论、自发秩序论、私有制高效论、自由至上论等,旗帜鲜明地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赤裸裸地宣扬个人主义世界观,由此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政策主张:崇尚私有制而反对公有制,崇尚自由市场而反对ZF调节,崇尚资本主权而反对劳动主权。显然,这样的价值取向和政策主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格格不入,又怎么可能对中国经济作出正确解释呢?

其次是理论范式的原因。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重逻辑轻历史,重形式轻内容,否认不同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人们行为的差异,排除技术、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假设当作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作人类永恒不变的经济形式,把抽象的数理逻辑当作判断经济学是否科学的主要标准。这样一种理论范式,形式上似乎很完美,但与现实相去甚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不仅在转型过程和制度选择中用处很小,即使在解释发达市场经济方面也存在根本的局限。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也曾论道:“宏观经济学在过去30多年的研究成果,说得好听点是毫无用处的,说得难听点甚至是有害的。”

第三是理论适用性问题。西方经济学中一些被认为是比较正确的理论,也往往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以及时空条件为前提的,并不是像自然科学一样的普遍真理。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曾指出:“这些(西方)经济学术语是从西方世界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态度、制度和文化中抽象出来的,它们用于分析西方世界可能有意义,并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欠发达国家这样做显然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自由贸易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但无论英国、德国、法国还是美国,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自己工业体系的时候,都毫无例外地实行过保护关税制度。

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西方经济学反映的是成熟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运作经验,具有普世价值,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才能取得成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知道,共性以个性为基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现代西方经济学从它体现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方面看,具有共性或普遍性,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认真研究和借鉴的。另一方面,抛开西方经济学存在的局限和缺陷不谈,即使是正确的理论,在解释中国改革发展经验时,也必须结合中国实际,而不能削足适履、照抄照搬。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把市场经济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改革发展之路,才能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实质和内在逻辑。也只有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实践,并从中总结经验、构建话语、提炼思想、创新理论,中国学者才能取得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理论成就,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


user avatar   minamoto-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泻药。

以我的水平目前不足以评价陈教授的学术水平,等我哪天水平有所提升我会再详细回答相关问题。

众所周知,科学由形式逻辑的部分和系统实验的部分构成,而在经济学的领域,系统实验的部分太少而形式逻辑的部分被充分发展了。

翻译成白话就是因为经济学本身实验的部分太少,所以可以用数学水平大概预估一个人如果学经济学,其经济学的实力,从陈教授的数学水平可以大概看出他不可能理解不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因此陈教授的怼本身不可能是无道理的,但陈教授的云学生们则很少理解陈教授的道理,则造成了他的云学生们对整个“西方经济学”的厌恶以及对知乎上的人的经济同行的极大敌意,所以我在这里以我浅薄的理解,尽可能来给陈教授的云学生说明一下。

陈教授所反驳的绝不是西方经济学的全部,而仅仅是其中一部分,甚至也不是很大的一部分,这一点从陈教授对萨缪尔森的高度推崇就可以看出来。

陈教授所反驳的根本只是计量经济学,甚至都不是计量经济学的全部内容,而是对计量经济学的某种普遍滥用,以及那些只被这种滥用的计量经济学所验证过的结论——那些被其他更科学的方法所验证的结论,陈教授是几乎不怎么反驳的。

看过视频的都知道,陈教授多次喊出—“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用那种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的口号,这在香港暴乱问题,或是批判经济学线性思想的那几集都多次出现过。可以理解这是他经济批判思想的源泉。

但是他的大多数云学生们没有理解这个问题,误以为陈教授在反对整个的“西方经济学”,于是B站就成了他们嗨的现场,而且这种一股脑儿的反对对陈教授的许多经济学的同行造成了AOE打击。

而许多经济学专业的人,尤其在知乎上的这类人自然地误以为这种无差别AOE打击是陈教授的本意,他们实际上并没有打开b站的视频细细观看,所以为了守住自己的排面,有道理的或无道理地“反击”起陈教授来。陈教授以为他的云学生能理解他说话的大部分意思,而那些被aoe伤到的知乎用户也是这么觉得,误以为这aoe伤害就是陈教授授意的。

本质上是因为云学生的水平被陈和其他经济学从业者同时高估了,而实际上他们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Richard Xu 大v已经理解到了云学生的问题并阐述地很好了,大v自己本人肯定感受到了来自云学生的恶意,但是陈教授,就我所看过的视频后所知,对显示偏好理论,博弈论或是机制设计理论没有表示过任何反对意见,而且他还是萨缪尔森的支持者,因为这些东西是很少会直接运用计量经济学的,而陈教授的反对本身是围绕着计量经济学的滥用来展开。

计量经济学的思想和复杂科学的思想冲突很大,就我所知而言,计量经济学总喜爱把变量间的关系设置为线性,即使是非线性的也往往通过转化成线性的来研究,而复杂系统的研究就偏向于非线性,并认为混沌的产生就是源自于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而陈教授更是“经济混沌”的发现人,一个人一看到经济系统中如此多的混沌现象,就怎么还能认同线性回归的方法呢?

这样,计量经济学的滥用被陈教授批判之后,那些只被计量经济学所验证过的结论就也自然受到了陈教授的质疑,这些结论充斥在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而和博弈论和凸优化没什么关系,比如陈教授反对的重点——“新古典的增长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对经济学稍有理解的人都知道这两个东西是普遍用计量经济学验证的。

许多有些经济学常识的人就往往会觉得奇怪,凭借着直觉,一名经济学者就算再牛也不可能如此厉害,从宏观经济学到金融学到计量经济学无所不精,他肯定是在吹牛,于是他们把陈教授当成是个吹牛的民科,知乎上甚至还有科班学生向陈教授的云学生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种可以当中学生读物的科普书的教材,仿佛只要看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能反驳陈教授的理论,实际上这两本书除了梭罗模型那一章之外,和陈教授所说的内容八杆子打不着——只能说明这些知乎用户本人也没看过陈教授的视频或者没有理解陈教授的中心思想。你就算真的要向外行推荐相关读物,也得从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开始吧。

一些无法否认陈教授学识和title的知乎用户,甚至从陈教授是物理学学位而不是经济学学位来反驳,陈教授自己都公开承认“自己是物理学家不是经济学家”,他也没有鼓吹自己是“经济学家”,这些“反对者”难道自己不知道经济学的诺奖得主有接近一半都不是经济学位吗?难道不知道纳什是数学家而科斯则是法学家,难道一切学科的研究方法都不能接受别的学科的指责?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陈教授不可能精通如此之多的领域——这导致他怼天怼地看上去像个民科,但是从研究和证明的方法上这些不同领域理论的背后的验证方法都是计量经济学跑回归的方法,陈教授本身反对的出发点就是这种方法的滥用,那么自然地,对被这个方法所验证的结论也进行了怀疑,而这个方法各个领域都有用到,这就导致看上去他在怼天对地了。尽管这些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本身源于对线性回归的批判,但陈教授在眉山论剑的视频中又怎么可能表达清楚对计量经济学的批判呢——这当中的数学含量对b站的观众来讲还是太高了,于是他就只能以批判“有效市场理论”和“新古典增长理论”这两个大家还听得懂的经济问题为主,这样云学生就以为他批判的是西方经济学的各个结论而不是方法。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有效市场理论”和“梭罗模型”背后都是跑回归,那么他自然就不可能把金融市场稳定性和经济增长理论联系在一起,那么他们看起来陈教授就是在大范围aoe的打击“西方经济学”的每个领域,于是自己也就产生了对经济学的大范围aoe的思想。

有朋友认为新凯恩斯已经崛起,西经已经放弃了新自由主义和市场万能论,陈教授在骂的是几十年前的“西经”的,也许陈教授没有跟上西经的前沿,但有一点我现在也可以肯定,计量经济学跑回归的方法即使是今天也被滥用了,而这种批判“市场万能论”的证据有很多也是用跑回归的方法得出的。一来跑回归只能验证相关性而不是因果性,二来先验了变量间关系的形式,三来关注的重点只在变量的数量关系上,而对于新制度新方法的摸索太少,因此陈教授的批判不能说得上过时。

套用千层饼理论说这个问题,就是云学生在第一层,就是直觉上反对“西方经济学”,而知乎那些推荐《经济学原理》的答主在第二层——“曼昆说得多有道理啊,这无差异曲线和效用论多么正确,“西方经济学”怎么可能错这么多呢?陈平一个人怎么可能懂西方经济学那么多方面,他一定是个胡说的民科,这帮云学生人一读《经济学原理》就知道陈平在乱说了”。而陈教授本人层次太高,他觉得他的云学生起码有三层,知道他是在骂计量经济学的滥用以及那些用计量经济学证明的却明显和现实不符的结论——自己说的跟希克斯与萨缪尔森的效用论,甚至一般均衡以外的几乎全部微观经济学都没关系。

他的八成的云学生绝对没有思考到计量经济学的适用性的程度,他们的high点绝对是在陈教授批判“有效市场理论”和“新古典增长理论”上,他们只是在听到“市场不是万能的”或“新古典增长理论不能解释中国经济”时进入climax,并把对这些理论的反对引申为是对整个“西方经济学”的反对,尽管陈教授已经不厌其烦地表达了n次对计量经济学的反对,但其实多数云学生并不清楚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究竟是什么,诚然,陈教授也教人不要迷信“西方经济学”,毕竟计量经济学也是“西方经济学”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这当中并没有多少反对博弈论,凯恩斯的商业周期论的意思。另一方面,陈教授还呼吁“全面地”引入“西方经济学”而不仅仅是新古典综合派,比如熊彼特和后凯。

陈教授很少有怼“跑回归和被跑回归验证的东西”以外的东西。那些被更科学的,不是跑回归的方法所验证的东西则受到了陈教授的推崇,在评价2019年的诺奖著作《贫穷的本质》时,陈教授则是大加赞赏,并称赞“西方经济学终于把医学的方法引入了”。

这自然是在说《贫穷的本质》当中的对照实验法,在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学也不是没做实验,但是普遍没有大规模对照组,而且研究的普遍是微观问题,和心理学实验差不多一个水平,甚至有些和古典力学是在一个水平。在《贫穷的本质》中运用到的实验的方法,尽管陈教授也提出了改进意见,但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推崇的。但大多数云学生如果去看《贫穷的本质》,重点一定会在“穷人为什么那么穷”,“穷人变富原来那么难”上,这恰恰不是陈教授想让他们关注的。他们太在意陈教授骂什么,而对陈教授推崇什么关心太少。

陈教授所研究的方向是复杂系的,按照他自己的说法,经济学的方法论应当和医学而不是古典物理学类似,至少在宏观和金融领域的实验方法必须和医学一样取大规模对照组,而绝不是和物理学一样为精确测量运动数据而做实验,自然也不是追求像计量经济学一样追求identification企图精确地测量参数的方法。医学关注重点绝对是在什么药有效以及发现新药上,而不是去重点研究“若给病人每天多服用x克药物,病人痊愈的时间就会提前y天”的问题,但这种问题正是当前大多数经济学者周期性灌水泛滥的重点。

站在这一角度上也可以理解列宁所批判的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即不追求新制度新方法新规则,而仅仅是在旧规则中追求变量的调控,研究我发多少钞票或增加政府购买可以刺激GDP增长多少,而不是研究和实践有没有一种新方法可以把钞票更好地发到最需要他的人手里,然后看看GDP到底会增长多少。

科学本身由逻辑和实践两部分构成,逻辑可以指导实践但却不能代替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而所谓的“现代经济学”(尤其在宏观部分)实际上无力实践并且畏惧革命性地实践,尤其在西方国家,政策的实施中进行了太多的争论计算和太少的尝试,而中国直接找个地方试点,行就推广不行就废除,这种先进的过河方法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当然,到目前为止陈教授本身的理论也没有得到太多的实践证实,其中必定也有很多站不住脚的部分,但陈教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值得学习,太多的中国人,甚至是科班的经济学者都太缺乏这种精神了,这导致经济学中笼罩着一种类似“神学”的势力,“我要认你这个假设,我们才可以开始讨论”,“我要认可这些假设,才能发表意见”,“抱着别人假设怼,太不厚道”。而这些假设很多还是用脑子想的,并不是用实践归纳出来的。这种现象是其他一切自诩为科学的学科中从未有过的,假设一大堆然后演绎出一套东西来,再用历史数据验证,如果不对连是哪些假设错了都难以确定,如果对也有可能只是过去的有限数据所产生的巧合。我个人认为,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既不是主要源于它太简单也不是主要源于它太复杂,而是它实践太少。

在生物学和化学中的任何一个假设都会直接接受实验的检验,不符合就立刻舍弃,谁会浪费精力在想象力的演绎上面呢?只有经济学会这样做。如果遵循牛顿的火焰激光剑原则,“不能被实验验证的东西不值得讨论”,那么经济学实际上充满了太多了“不值得讨论”的东西,经济学在实验上的缺乏注定了其科学性的缺失,因而当我们阅读经济理论时,我们本身就必须保持随时地,充分地怀疑,群众对化学生物的认可,和对经济学和社会学后面的怀疑本身是不无道理的。

当然,我们不仅要怀疑“西方经济学”,连陈教授自己的理论也要怀疑,我想这一点陈教授也是赞同的。怀疑,批判,实践,造反,这些本来就是马克思的哲学所一直强调的东西,本来就是新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立国所在,科学原理可不会随人的意志而转移。我如果手里握着真理,别人现在不信,那么他吃亏了后自然会信,我又有什么好紧张的呢?所以今天就算这些云学生不信“西经”,产生了aoe,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相反,为数众多的云学生信了西经才是需要担心的,因为他们绝不可是因为学懂了博弈论或是计量经济学后产生了相信——这在现阶段是不可能的事,他们只能是由于缺失了怀疑的精神而相信,这反而是危险的,即便西经的原理是对的,他们也完全可能被别的错误理论忽悠。

科学一定是在不断的被批判中产生的,经济学家若自诩为科学研究,那就得不断地接受批判,眉山论剑中这些视频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倡这种怀疑和批判的精神,陈教授本身可以和稀泥,可以轻描淡写,以他的实力顺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结论去”锦上添花”,难道不能给他带来更多好处吗?但科学的发展本身需要的不是锦上添花,而就是这样四处引战,真理越辩越明。

眉山论剑的云学生们即便没有理解陈教授的主体思想,学会这批判精神也是有益的。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种学者是超越型学者,他们的目的在于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只求自己的精进就行了;

还有一种学者是经世型学者,始终在思考社会思潮和国家民族利益之间的动态关系,并渴望拿出一个治病救人的方针出来。

我今天看了陈平老师的视频,911事件过去20年的一个回顾,

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极度不均衡的发展和社会分工,是911事件产生的经济基础。

并且阐明了,要想补齐这种落后,为经济发展带来效率和秩序,至少需要50年的努力。

也就是他说的,吃到第三个馒头吃饱了,也别忘记有前两个馒头垫底。

这句话我觉得评价一些国内稍年轻的“键政家”们正合适。

他们都一副经略天下,羁縻西域,万国来朝的架势,

全然不顾,或者选择性无视我们国家从计划经济走到今天,花了多大的代际和多漫长的时间,最终建立了这样一套完备的,效率空前的,对发展同心同德的社会体系。

我在评论区里最怕的一种人,

莫过于对经济学稍微了解,对历史文化和人性却一知半解,

为了输出而输出,

看似在对材料进行分析,实则是机械地拆解材料,并且得出的结论脱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妄想用根本不存在的社会能动性反推出一个看似光明的结果或者立场,

这就是当下大票人正在干的事情。

顺着陈平的话往下说,

大致就是,我们吃到第三个馒头,离吃饱还有挺远,早早富起来的已经不屑吃馒头,开始吃牛排了,而世界上确实有一些地方,因为种种原因,还处在一个馒头都没吃过的境地,

所以刚脱离饿殍状态的我们,是无从解决那些没吃过馒头的人的问题了,

因为已经吃进肚子里的馒头早就消化了,五十年的时间才构成了我们今天的繁荣稳定的市场经济。

但是一些非常天真且盲目的人,

觉得没吃过馒头的人,一个馒头就喂饱了,

我们已经吃到了第八个馒头,

可以把前七个还原出来,同时喂饱七个,这样全世界就对我们感恩戴德了,我们可以脖子上挂着大救星的奖章,每天美滋滋的到处走,去巡视我们的小弟了。

还有一些味觉和大脑一块失灵的人,或者脑袋其实明白,但是用瞎扯来营业的人,

大声高喊,我觉得馒头就是比牛排好吃,馒头就是比牛排营养价值高。

我想陈平面对这种人,

就和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脑残差不多,

统一的想法就是,袁爷爷怎么把你喂这么饱?


user avatar   Lancelotrang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到今天为止,他的预言都应验了。

陈平能跳出经济看经济,历史地看经济,物理地看经济。全局观很强。

归根到底,经济问题背后的暴力问题,经济战场的玩家不用经济牌而是打政治牌暴力牌的耍赖问题是历史的常态,这一点,目前只有陈平这个“”不正规的经济学家”很明白地揭示出来了。

真实的历史中,老老实实按照教科书上的自由市场经济规律发家致富的列强和巨富,一个也没有。


user avatar   zhi-xu-yixiao-bu-xu-c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称眉山剑客,

其实真实身份是鞭福侠。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实话,很大一部分还是靠同行衬托。

比如,网上很火的某教授,前脚说“劳资关系中资方是弱势”,后脚说“你不996有的是等着996的人”。老是和类似的货比较当然显得你很高明。比较奇葩的是很多著作等身的经济学家,学术地位比网红教授高得多,观点说出来也就和网红教授在伯仲之间。大量的人都是这样的,你当然就木秀于林啦。

但是真要度过这次经济危机,靠陈教授这套未必够用,生产和分配,你只在生产上做文章解决不了经济危机。但有些经济学派就是要让普通劳动者躺平做安安饿殍,这就又把陈教授给衬托出来了。


user avatar   chai-shen-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刷了那个视频3次 感觉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脱离本本主义 这么多年上学 到研究生 也算是学了不少经济学的东西 看视频之前

我也一直觉得 应该让市场回归完全自由 管控的那么多 还是没有什么用 反而不怎么管控的互联网那么繁荣 我觉得就是国家政策的问题

看完后我觉得

1 市场的复杂不能用一两个经济学模型和真理来诠释

2 看待所有问题 要历史的角度去看 尤其是传统产业 工业等等 历史上的发展轨迹不容忽视

3 每一种政策都应在具体实际情况下探讨 很多事情不是短期的 是需要数十年来看的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感觉是这样的,一个学者的成就不在于他破了多少理论而在于他建立了多少理论。

陈教授试图建立一套完全不同于主流的经济学。但是就目前来看他老人家依然是破得多建得少。所谓,把政治,军事,地缘政治综合考虑的经济学,从立意上来说无比正确,但是从操作层面来看,这种经济学想要建立起来那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复杂系统。不是一个人,甚至一百个经济学家能建立起来的。

当前的金融,经济学理论如陈教授所言,漏洞百出,但很不幸地在于这套理论本身就不是为了真理,或者为了提高人类的福祉。这套理论最本质的功用就是赚钱。也即是说当前经济学其实是一种产品。

产品需要考量其成本,受益和稳定性,并在其中找到利益最大的极值点。因此,在当前这套经济学还能盈利的前提下,世界的学者没有太大动力去改换其根本。

陈教授所提出的预想,更多的是处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学者化的理论。学者思考问题,往往会不考虑成本地追求真理。因此建立陈教授所谓的那套经济学理论,自然是更加接近真理,但是其复杂性势必制约其使用,影响其盈利。因此,短期内不看好他提出的理论。

此外,越是复杂的理论,变量越多,越难验证。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别吵了,陈平老师的内容是服务于舆论的,不是服务于学科建设的。


攻击整个学科肯定不对。不管加多少情绪多少阴谋论多少失败案例,再补上十个陈平老师,也没用。

很简单:你说是玄学,你拿个非玄学的给我。

这年头连制药厂的化工生产流程还有玄学成分,只能通过成品反向追溯。经济学耶,研究全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你得掌握多深多细的数据?

没这些数据,大家都是玄学。哪个没那么玄就先用哪个,就这么简单。

陈平老师的很多“暴论”,那真的就是暴论。你要是老老实实从数据和拟真去吵,一期节目你能吵十篇檄文出来,每篇万字起步。


但是我还是喜欢看陈平老师的视频,基本期期都看。

很简单:我个人认为,这是在释放信号。

每次运动,一批雕像都要遭罪:不管是圣像破坏运动、破四旧还是现在美帝热热闹闹的推倒黑奴历史相关雕塑,一个道理。

那块石头没罪,但是石头背后象征的利益团体有罪。矫枉必须过正,说不得,只好砸俩雕像把态度给亮出来。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舆论斗争与意识形态对抗同样不是。在高度对峙阶段,肯定要有暴论,特殊历史环境嘛。


现在一通乱拳打在现代经济学上,合理么?单看一个学科,不合理;但看这个学科背后,合理。

这是一门影响千千万万人吃穿用住的学科。

这个学科的圈内人肯定感到委屈:我们也没赚几个钱,最狠的也就是给p2p金融占个台,割韭菜里收点小钱,然后欺负一下天真的小三。

多数圈内人就是无情的论文机器,在学术圈也是工具人,是被剥削底层。陈平老师一巴掌扇过来,扇得雨露均沾,当然要嘟囔几句。

但是你们拿得少,你们背后的人拿得多呀。

这些理论与模型,在纸面上有漏洞,可以说是正常学术讨论范围。但是一旦被拿去做落地政策,那就是实实在在每个人的工资就业,税收福利,是千千万万人的一日三餐。

读一篇医学论文,和医生拿着手术刀站在我面前,那是两个画风。

远的不说。现在央行和财政在互相飚名词,下面的小厂长们虽然看不懂,但是都在心惊肉跳:

贷款还有没有?厂子还能不能开?

拿着名词上马政策,后果常常是一地鸡毛。到底是这些名词在起作用,还是老百姓原生的商业常识在起作用,说不清。

以往经济形式还可以,玄学成分高点没人深究;那些借着玄学搞钱搞权的,普通人更是不敢问。

但是现在经济这个样子,再把一篇论文变成坚决执行的政策,那就需要千钧之力:

你越来越错不起。

在这个节点上,有陈平老师这么一号人物输出点暴论,那些长年承受政策代价的人,其实内心是有点小窃喜的:

山中贼我不能打,心中贼我扇俩耳光不行么?


所以我看陈平老师的视频,从不去纠结他在批判哪个概念,而是去查查最近哪条政策在打着这个概念的旗号。

二者一合:嗬,原来骂的是这位。

骂得好骂得好,素质三连。




        

相关话题

  国外有精神中国人(精华)或者类似的群体吗? 
  公共知识分子的哪些行为让你觉得很幼稚、很讨厌或者很无理、很矛盾? 
  为什么前些年澳大利亚对中国较友好,这些年却跟中国对着干? 
  为什么外蒙古国的喀尔喀人这么讨厌中国? 
  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中国以外的国家永久居住,你会选择哪个国家,理由是什么? 
  为什么有很多中国人恨日本人? 
  如何看待“逢台必反”,逢港必反“? 
  如何看待蓬佩奥称中国是「帝国主义」? 
  二战时期,日本国认为美国人都是少爷兵,怕死,战斗意志极差。现在国人是否也正在犯二战时期日本人的错误? 
  中国和日本怎样才能在保持平等的同时消弭百年来的宿怨? 

前一个讨论
被顶替上大学的女生苟晶考的那么好,按理来说是很优秀的,为什么却在底层?
下一个讨论
你害怕未来中国人变成 黑人或白人 吗?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