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超出一般认知的极端物质? 第1页

     

user avatar   chaosmuse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起剧毒,人们总会想起砒霜,也就是三氧化二砷,含大量硫化砷的粗制品也叫鹤顶红——这的确是一种令人闻之色变的古老毒药。

它能特异性地摧毁线粒体中的丙酮酸脱氢酶,而这种酶是细胞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唯一桥梁,所以只要少量的砷元素,就能让全身的细胞失去95%以上的能量供应,并陷入严重的酸中毒,从而迅速凋亡,从消化系统崩溃开始,直到心脏骤停。砒霜的口服半数致死量只有14mg/kg,对成年人的致死量可能只有0.1克,也就是一粒黄豆那么重的砒霜就能毒死五六个成年人。

氰化物是另一类骇人听闻的剧毒,原理也是异曲同工:氰离子与铁有极强的亲和性,能夺走血红素中的亚铁离子。而血红素并不只存在于血红蛋白,还存在于每一个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中,负责把氢氧化成水,同时把质子泵出膜外营造势差。

所以氰化物中毒也会让细胞在短时间内窒息而亡,而且氰离子扩散更快,往往让人死于心脏骤停——它的半数致死量是 5 mg/kg,对成年人的致死量与砒霜差不多,一颗普通胶囊能毒死三个人。

像这样少量高效地攻击人体最薄弱的环节,正是一切剧毒的用兵之道,砒霜和氰化物甚至远远排不进前列:比如澳大利亚盛产的东部拟眼镜蛇(Pseudonaja textilis),

它的毒液中含有一种组织毒素(Textilotoxin),能阻断肌肉和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的释放——而乙酰胆碱在人体内含量虽少,却是自主神经和运动神经最关键的神经递质,组织毒素能麻痹一切脏器活动而使人迅速毙命,它们毒液的半数致死量是 36 到 53 μg/kg,氰化钾的百分之一,而每条东部拟眼镜蛇咬一口能放出几毫克到十几毫克的毒液,足以毒死二十几个成年人。

海洋中囊泡虫界的鞭毛虫比动物们更擅长制造猛烈的神经毒素,比如蛎甲藻属(Ostreopsis)能制造岩沙海葵毒素(Palytoxin),

半数致死量大约 300 ng/kg,通过组织内共生富集在某些海葵体内。

冈比甲藻属(Gambierdiscus)能制造雪卡毒素(ciguatoxin),

半数致死量大约 400 ng/kg,

还能制造刺尾鱼毒素(Maitotoxin),

半数致死量只有 50 ng/kg,是最毒的非蛋白有机毒素,

冈比甲藻制造的毒素常被各种热带鱼通过食物链富集在组织内,作为被动防御措施。

三种毒素能封死神经系统内的钠钾离子通道,直接切断神经传导,并胀破细胞,急性中毒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于心脏停跳。

然而山外有山,某些细菌分泌的多肽更胜一筹: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制造的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

能阻断信使RNA的翻译过程,使细胞不能合成新的蛋白质,半数致死量大约 10 ng/kg;

痢疾杆菌(Shigella dysenteriae)制造的志贺毒素(Shiga toxin)也能剪坏核糖体而达到同样的效果,

半数致死量更低,大约 2 ng/kg

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制造的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则能令神经系统不能释放抑制兴奋的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令患者全身肌肉痉挛而死,半数致死量也大约 2 ng/kg。

已知全球人类总重量大约 3.5 亿吨,照这样计算,只需一粒黄豆那么重的志贺毒素或者破伤风痉挛毒素就能杀光一半。

可是比起这些已经在现代社会中日渐罕见的致病菌来说,自然界广泛分布的肉毒杆菌才是真正的毒王:它们能制造多种肉毒素前体,进入消化道被胰蛋白酶激活后成为各种肉毒素(Botulinum toxin),其中A型和B型能像组织毒素那样阻断人体内的乙酰胆碱释放

但效率高得惊人,半数致死量 1 ng/kg左右。

我们就是利用这种剧毒的强效麻痹作用使额头或脸颊的肌肉松弛下来,达到除皱和瘦脸的目的。而最近发现的H型肉毒素更加可怕,比一般的肉毒素更毒50倍以上,

只需2纳克,差不多一粒灰尘大小,就能要你的命。

肉毒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尤其在蛋白质丰富的腐败食物中繁殖迅速,包括人类的包装食品——幸运的是,只要一点儿防腐剂就能断绝它们的繁殖,保证你的生命安全。

剧毒物质排行榜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5229322838999040

想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知识,请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YouTube,搜索「混乱博物馆」,关注我们。


user avatar   calogy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唔,不知道这个能不能落在 “物质” 的范畴,就说一说吧:

Prince Rupert's Drop - 鲁珀特之泪

edit: 和钢化玻璃同理,就算是钢化玻璃的一种玩法吧...


把融化的玻璃自然滴入冰水中就可以生成这些玻璃珠,泪珠本体很强硬甚至可以抵住子弹,但是如果给尾部施加一点压力,整个玻璃珠就会炸裂成碎片。

【生肉+力学结构之美】---鲁伯特之泪_趣味科普人文_科技_bilibili_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

维基百科上对其的简单描述 goes:

鲁珀特之泪碎裂的原理叫做“裂纹扩展”,源于其内部不均衡的压力:当熔化的玻璃滴入冰水中时,玻璃表面迅速冷却形成外壳,而壳下的玻璃还仍然是液态。等到核部的玻璃也冷却凝结时,由于体积变化,液态的玻璃自然而然地向着已经是固态的外壳收缩,导致靠近表面的玻璃受到很大的压应力、而核心位置则被拉扯向四周,受到拉应力。

user avatar   hu-zi-ang-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石墨烯(graphene),这是一种很极端的材料,而且人类一直在进行研究,挖掘还没有发现的潜能。为什么说他极端,因为他有太多太变态的性质,以至于你很难想象这些性质集中在一种材料上。譬如这个世界上总有人能够拿诺贝尔奖,也有人能成为奥运冠军。但如果有人同时获得诺贝尔奖,同时还是奥运会冠军,同时还比马云有钱,你还觉得这个人是人吗?

同样的道理,石墨烯集中了许多变态材料才应该有的性质。变态到他可以在十几种(几十种?可能更多我不知道)性质上排到已知材料的第一名。我第一次仔细接触这种材料,是在大一的一个期末作业中,当时对于物理的认识还非常肤浅,但也冥冥知道如果一种材料的能隙为0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简单而言就是电子在石墨烯中的一些部分(狄拉克点附近)等效质量为零,导致薛定谔方程的哈密顿形式不再是熟悉的样子,要采取狄拉克型的方程来进行描述。此时电子的哈密顿形式会变得很复杂。

或者更类似于狄拉克方程的形式

因此,他有许许多多由此而产生的不可思议的性质。

从我们生活中用到的一些物理性质来看,石墨烯已经变态到极致了。譬如说石墨烯是世界上强度最高的材料。如果把石墨烯叠到保鲜膜那么厚,那么需要一头大象在踩在一支铅笔上产生的压强才能将其刺破。

透光性

石墨烯在光学上的透光性是97.7%,而且没有反射光。但也有相关文章表明,不同结构的石墨烯可以得到不一样的透光性,包括强烈吸收光线的石墨烯。

导热性

世界上导热性最好的金属为银,它的导热性,而石墨烯的导热率为,为银的10倍。

导电速度

电子元件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就是电子的扩散导电速度,石墨烯这项性质上比硅强250倍。并且电子的平均自由程是。相比而言石墨烯一个单元的尺度a=1.42埃,也就是0.142nm,二者相差了4个数量级。也就是一个电子平均要跑过10000个六边形单元,才会与另一个声子或者电子发生碰撞。

面密度

由于石墨烯只有一层原子,所以面密度达到了惊人的,也就是覆盖整个足球场所需要的石墨烯仅仅3g。

此外石墨烯由于纯粹碳制,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可以制作很多很多的人造器官,如关节等等。

石墨烯的制取也是非常的有趣,是的用胶带。这枚诺贝尔奖也被称之为用胶带的得到的诺贝尔奖。值得一提的是,石墨烯是在二战科技大爆发之后,被授予诺贝尔奖的一种材料(另一种是96年的富勒烯),可见这种材料的前途。

(图片来自:Futurism)

大规模生产石墨烯一般使用气相沉淀法,但是这种生产出来的石墨烯产量并不高。如何在工业上量产石墨烯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石墨烯的性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由于这种种的性质,石墨烯现在被认为是制作电池和电子元件的新型材料。这些东西在知乎上有很多的相关问题,大家可以搜一搜。

而最近,石墨烯又被发现可能具有超导性。2014年有巴西科学家宣称在矿山内发现了可以在常温下超导的nano级别石墨颗粒,由于石墨烯的性质,也有人相信石墨烯具有很好的高温超导性质。在1月19号,有意大利科学家发现石墨烯在耦合在PCCO(一种铜酸盐超导材料)上时,实现了p波超导。随着研究的深入,石墨烯许多电学性质会得到更广泛的发现与应用。

在应用上,人们往往并不满足于原来的结构。石墨烯的结构有许多的变种,这些变种也会有一些性质上的差异。而我们往往也是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Graphene - Wikipedia

[2]

石墨烯沉睡的超导性能被唤醒

[3]Neto, A. H Castro, et al.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graphene."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81.1 (2009): 109-162.


user avatar   xie-jia-19-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气凝胶

若隐若现的气凝胶,像从白云上摘了一片拿在手上。

溶胶或溶液中的胶体粒子或高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结构空隙中充满了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这样一种特殊的分散体系称作凝胶。

凝胶的结构有点像吸了水的海绵,网状结构通过毛细作用(可能是)将介质吸住,使得凝胶整体看来具有一定形状,呈现固体的力学性质。生活中常见的果冻,混凝土都属于凝胶。

在不破坏凝胶网状结构的前提下,将湿凝胶中的液体换成气体,就变成了气凝胶。(超临界干燥)

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摄氏度的高温,可以承受相当于自身质量几千倍的压力。气凝胶的这些特性在航天探测上有多种用途。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和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上,都用到了气凝胶材料。


气凝胶的微观结构。


低导热率的气凝胶


一块重2.5公斤的砖块,由一块重2克的气凝胶支撑着。


黑不溜秋的气凝胶,网状结构由炭组成




——————————————————————————————————————————

在一本名为《有趣的材料》书中读到气凝胶,惊为天人。以上资料大部分来自百度百科。


user avatar   liang-zi-se-dong-li-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低能条件下夸克被禁闭在强子内部,无法被单独分离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夸克禁闭”。

但是在高能重离子碰撞中,核子可能会被打碎,夸克析出,形成一种被称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物质。

人们认为在大爆炸的早期,我们的宇宙可能就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之后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降低,夸克和夸克之间结合成为重子物质,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世界。所以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对研究宇宙早期的演化是大有帮助的。


user avatar   yu-jing-ping-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62年, 化学家A. G. Streng因为不知如何合适将他对一种新化合物的研究成果撰写成学术论文而苦苦挣扎。

不是因为他的研究毫无意义 ---- 正相反, 他所做的实验首次向人们揭示了一种新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足 ---- 作为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的教授,对于他来说这本应不是什么难事。

而是因为, 他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措辞,能在清楚、客观地介绍这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的同时, 使得身为作者的自己看上去不那么疯狂

经过一番寒彻骨,这篇关于二氟化二氧(,也被昵称为“FOOF”)的化学性质的论文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oxygen Difloride

终于被发表到了JACS上。

然而, 尽管他尽了这么大的努力,这篇文章的读者之一 ---- 杜克大学的Derek Lowe教授仍然做出了如下评价

If the paper weren't laid out in complete grammatical sentences and published in JACS, you'd swear it was the work of a violent lunatic. I ran out of vulgar expletives after the second page. A. G. Streng, folks, absolutely takes the corrosive exploding cake, and I have to tip my asbestos-lined titanium hat to him.

如果这篇文章不是用完全符合语法的句子撰写并被发表在JACS上,你绝对会发誓赌咒这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疯子的作品。我在看完第二页的时候就已经把我会说的脏话都说完了。A. G. Streng这类人,毫无疑问地拿下了这块腐蚀性的爆炸蛋糕取得胜利,我必须脱下我的带着石棉内衬的钛制帽子向他致敬。

二氟化二氧,橘黄色固体,熔点为-163°C,熔化为红色液体。温度达到-160°C时开始分解为氧气和氟

,目前已知的最强氧化剂之一。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和几乎所有物质发生异常剧烈的反应。



1. 理论上能与一切有机物发生反应。A. G. Streng文中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It reacted instantaneously with solid ethyl alcohol, producing a blue flame and an explosion.


和固态乙醇立即发生反应,产生蓝色的火焰和爆炸

When a drop of liquid was added to liquid methane, cooled at 90°K, a white flame was produced instantaneously, which turned green upon further burning.


一滴液态二氟化二氧加入到90°K的液态甲烷中,立刻产生白色火焰,后续燃烧过程中变为绿色。

When 0.2 of liquid was added to 0.5 of liquid CH4 at 90°K , a violent explosion occurred.


0.2立方厘米的液态二氟化二氧加入到0.5立方厘米,90°K的液态甲烷中,立刻发生爆炸

When added to Dry Ice, dioxygen difluoride did not react and was only absorbed by the solid. Addition of acetone to this mixture resulted in sparking accompanied by an explosion.


将二氟化二氧加入到干冰中,并没有发生反应,二氟化二氧只是被干冰吸收。向混合物中加入丙酮产生火花并发生爆炸

A 2% solution of in HF reacted violently with a flash with benzene at 195°K.


195°K下,2%的二氟化二氧氢氟酸溶液与苯剧烈反应并发出闪光

2. 与一些常见无机物反应。A. G. Streng文中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It caused explosions when added to ice at 130-140°K.

130-140°K下将其加入中,发生爆炸。(无力吐槽)

A rapid addition of chlorine to dioxygen difluoride cooled to about 140°K. caused a violent explosion.


向冷却至140°K的二氟化二氧中快速加入液氯,发生剧烈爆炸。(作者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作者甚至对硫化物做了如下实验:



432.9kcal/mol 。。。不禁担心起Streng先生有没有买保险


3. 与一些化学性质极其稳定的无机物反应:

不怕火炼的真金也不能幸免:



与金粉发生剧烈反应。


In contact with a Pt sheet covered with , dioxygen difluoride exploded at 160°K.


160°K下,二氟化二氧接触到覆盖了

铂片后发生爆炸

惰性气体也不能幸免:




4. 将其他氟化物氧化

听说氟气氧化性相当牛逼?






二氟化二氧非常难以制备,需要在低温,真空下对液态氧和液态氟高压放电,而且大多数反应都需要在低温下才能发生。正因为其无法在室温下存在,二氟化二氧的诸多性质无法测定,也不能大规模应用。曾经科学家有过将二氟化二氧作为火箭发动机中的氧化剂的想法,但是后来实验失败。目前二氟化二氧仅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有辅助合成的作用, 比如实验产物只能在低温下存在, 但是直接让反应物发生反应却要求高温的情况。

Derek Lowe先生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列表, 这个列表中有10种物质,是“他这辈子也绝对不会与之打交道”的10种物质,而二氟化二氧自然就在其中,从他对Streng的论文的吐槽就可见一斑了。

Streng的这篇论文非常值得一读,这里面充斥着对反应现象的描述,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 一种钦佩之情油然而生。“violent explosion”, "sparking accompanied with an explosion", "reacted violently with a flash", "an instantaneous explosion", "reacted vigorously", "an explosively violent evolution of gas and heat"。


请热爱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并向探索这个世界的科学家们致敬。



[1]Lucia V. Streng. (2016, December 30). In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trieved 04:43, February 7, 2017, from

Lucia V. Streng - Wikipedia

[2]Streng, A. G. (1963).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oxygen Difluorid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85(10), 1380-1385.

[3]Derek Lowe. (2010, February 23). In ScienceMag, Retrieved 04:48 Februray 7, 2017, from

Things I Won't Work With: Dioxygen Difluoride

[4]Dioxygen difluoride. (2016, June 8). In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trieved 05:24, February 7, 2017, from

Dioxygen difluoride

user avatar   zhang-yichuan-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盗图,侵删


user avatar   kingdraw 网友的相关建议: 
      

超甜:纽甜

纽甜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甜的合成甜味剂,也是世界上最安全,口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甜度是一般蔗糖的8000倍。

纽甜是在阿斯巴甜分子上结合一个疏水基团而形成的阿斯巴甜衍生物,热稳定性和甜度都比阿斯巴甜有了很大的提高。

结构式链接: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id=20210420145224

纽甜在干粉状态下具有极佳的稳定性,在干燥且适当的储存条件下,它可存放至少5年而不变质。因为纽甜没有吸湿性,能量又很低,所以十分适合作为食品甜味剂。

超苦:苯甲地那铵

苯甲地那铵,是世界上已知最苦的物质,如果以奎宁为基准1,苯甲地那铵苦度则为1000。在溶液中的浓度达0.003%时,便使人难以忍受。在日用品和工业品中用作苦味剂(或厌恶剂)。

结构式链接: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id=20210416091127

许多国家规定将苯甲地那铵用于日用品和塑料橡胶玩具制品等工业品中,以避免孩童吞食。Switch的游戏卡带中就添加了这种化合物。

超辣:树脂毒素

树脂大戟,据称是世界上最辣的植物,正是由于其汁液中含有的树脂毒素。

树脂毒素是一种天然的化学物质,存在于大戟属的树脂大戟(Euphorbia resinifera,一种常见于摩洛哥的仙人掌类植物)中,也存在于尼日利亚北部的多肉植物贝信麒麟(Euphorbia poissonii)中。树脂毒素是辣椒素的一种超强类似物,估计比辣椒素辣度高500到1000倍

结构式链接: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id=20210604142307

墨西哥魔鬼椒的史高维尔指标大约在35~58万史高维尔单位之间,树脂毒素则可以达到80~160亿史高维尔单位。微量的树脂毒素即可造成化学灼伤,摄入10克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甚至致命。

超毒:刺尾鱼毒素

刺尾鱼毒素,也称刺尾雕毒素,简称MTX。是一种由甲藻门中的岗比甲藻产生的剧毒物质,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毒性最强的非蛋白质类毒素。

结构式链接: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id=20210616152918

刺尾鱼毒素最早被分离于一种能引起西加鱼毒中毒的刺尾鱼科鱼类栉齿刺尾雕,这种鱼在塔希提语被称为“maito”,因此该毒素得名“maitotoxin”。后来人们则发现它实际上是由岗比甲藻产生的,经食物链蓄积于各种不同品种的鱼类体内都有此毒素存在。

超强酸:氟锑酸

氟锑酸,也称六氟锑酸,属于超强酸性体系,是氢氟酸和五氟化锑反应后的产物,以1:1的比例混合时成为现在已知最强的超强酸,比纯硫酸要强20000000000000000000倍。

结构式链接: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id=20210607094739

氟锑酸会与水起强烈甚至爆炸性的反应,而且它会与目前已知几乎所有的溶剂发生反应。能溶解氟锑酸的溶剂有磺酰氟氯(SO2ClF)、液态二氧化硫及氟氯烃,盛放氟锑酸的容器可用特氟龙制造。

超强破坏力:三氟化氯

三氟化氯是无机化合物,气态时为淡黄色,有毒,有强腐蚀性,液态时为黄绿色,一般将其压缩成液体销售。该物质主要的用途是火箭燃料,半导体行业中清洗和蚀刻,核反应堆加工燃料等。

结构式链接: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id=20210709144610

三氟化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纳粹科学家发现的,经过多年的研究,他们发现它的破坏力太大了——三氟化氯能与大多数无机物、有机物甚至塑料反应,可以使许多材料不接触明火就燃烧,包括砂子以及其它含硅物品(如玻璃、石棉等)。在一起工业意外中,900千克三氟化氯泄漏,烧穿了30厘米厚的混凝土和90厘米厚的砾石。


user avatar   yi-suan-you-xian-xin-n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正好在了解铱元素,从-3到+9的全部整数氧化态都是已知的彩虹女神(注:因为其盐的颜色鲜艳多变,因此用希腊女神艾利斯Iris,也是彩虹的化身,来命名)。看一下它能形成的极端物质吧。

1、[IrO₄]+

“The highest oxidation state (+9), which is also the highest recorded for any element, is only known in one cation, [IrO₄]+; it is only known as gas-phase species and is not known to form any salts.”

翻译:(铱的)最高氧化态(+9),也是所有元素氧化态的最高记录,只有一种阳离子存在,即[IrO₄]+;它只能以气相形式存在,并且目前看来不形成任何盐。

2014年,几位丧心病狂的科学家在扒光了铱的5d轨道之后,在Nature发表了这么一篇论文:

nature.com/nature/journ

(这也是本段的参考文献……)

2、

(我能找到最原始的参考文献就是 刘庆娴 《无机化学丛书》第九册P542……)

制备如下:

对它的性质描述只有轻描淡写的几句:

“此深紫色粉末状络合物的磁矩[μ=1.22BM 22K]……”

光看化学式就起一身鸡皮疙瘩……不过限于铱的价格,这东西应该不会做成炸药大规模使用……

配离子结构放在这……

(如果我还能找到会继续更……)


user avatar   xin-ni-ma-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极端助燃的物质:三氟化氯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降温变为绿色液体。

能与地球上几乎已知任何物质相遇燃烧。超过氧气的氧化性使它能够腐蚀通常视为不可燃的含氧材料,比如石棉、玻璃、砂岩、各种硅酸盐材料。水碰着就炸。在一起工业意外中,900千克ClF3泄漏,烧穿了下面30厘米厚的混凝土和90厘米厚的砾石.

John Drury Clark

在描述三氟化氯应用的时候写道:

"这种物质毒性自然极强,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其与任何燃料相遇都会燃烧,而且这一过程发生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致于测量不到点火延迟。它和衣服、木头、测试工程师们接触都会燃烧,一些常识中的不燃物质如石棉、砂子和水与三氟化氯接触也无一幸免,尤其和水反应会产生爆炸。它可以被存放在某些工程金属里——钢、铜、铝等,因为在界面处形成稳定氟化物薄膜隔离了金属和三氟化氯,就像铝表面那层不易被发觉的致密氧化铝,保护铝不至在空气中变成粉末。值得注意,当这层氟化物融化或被刮伤,且无法及时再次形成时,消防员就要面对一场金属——三氟化氯反应引发的火灾。对于应对这种事故,我一直以来都建议实验人员为自己准备一双好跑鞋。"

附有关实验视频

youtube.com/watch?

另外早在二战开始不久,德国纳粹就发现了该物质作为军事武器的潜质,并在Falkenhagen工业园区着手生产该物质,计划每月90吨,然而到了苏联推到柏林的时候一共还没生产到60吨,足以证明该物质生产之艰难,性质之艹蛋




     

相关话题

  为什么马王堆出土的漆器里有新鲜藕片,接触空气不久就变成灰了呢? 
  为什么雪糕化了再冻上就变成冰了? 
  有没有什么类似于“真是小刀捅屁股,开了眼”这种又贱又搞笑的歇后语? 
  超音速战斗机搭载的机枪开火时,飞机会不会撞到自己发射的子弹上? 
  为什么很多研究生导师40岁以后就不亲自干活了?(不要再说“拉项目更重要”云云,看完描述再回答)? 
  伊朗核协议规定铀浓度不得超过3.67%的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有哪些普通人不知道的辐射源? 
  丙醛(或甲醛或苯甲醛)与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有机理过程吗? 
  学生物的人看生化危机以及和生化相关影视剧是什么感觉? 
  如何推导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时的运动方程? 

前一个讨论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退休,其在任期间对故宫发展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下一个讨论
王莽的土地政策很好啊,为什么会亡国?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