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理解米芾的“八面出锋”? 第1页

  

user avatar   xi-shu-li-zhong-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其实我对理论不太在行,谈谈自己实践中的体会吧。

八面出锋,主要是就笔法谈的,至于具体内涵,历来说法颇多,古人的书论多是感性而概括的,一般不描述具体的技巧,这也是令后人很头疼的。

以我个人的理解,八面泛指多,直指的是笔尖的全部锥面,但我认为又不仅仅如此,背后更包含了方向,角度,速度和力度等因素。出锋就是动笔写字的一种形象的概括性说法,而且就米字而言,书写迅疾,痛快淋漓,用“出锋”一词极妥,加上是“八面”出锋,更有一种奇纵变幻之感,和米字的风格特别符合。

狭义来说,八面出锋应当指的用绞转的笔法利用上笔尖的全部锥面来书写。

推广来讲,这个“八面出锋”字面上应当是指用笔的时候,要灵活多变,根据具体的情况,让笔锋的锥面以各种各样的姿态角度与纸面接触运动,从而使线条变化丰富,多姿多彩,把毛笔的性能开发到极致,其实没那么复杂。

最核心的其实就是这个具体情况,到底以哪个角度,以怎样的速度,以什么粗细等等要素,去入纸,行笔,转折,绞转,收笔……这个就极具实践性了。

说白了理解“八面出锋”四个字的含义并不是最重要的,这本来就是一种概括,一种总的书法观点的宣誓。如果只去着眼这四个字的解读而忽略了对具体用笔技法的理解和练习,其实就是搞玄学。

米芾曾直接表达了对某些书家的厌恶,曾说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聊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批评了怀素张旭,又:“ 柳公权师欧 (阳询),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把柳公权批的体无完肤。

那么看看在米芾眼中怀素张旭的“下品”




怀素自叙帖和张旭的古诗四帖,二人的代表作,可以看出,线条本身,起收,肥瘦的丰富性其实不算很高,主要是线条本身的组织结构值得玩味,特别是自叙帖,很多地方近于铁线缠绕,是曲线的平动,少提按,几无绞转,这自然在笔法上没有符合米芾“八面出锋”的价值追求。

等会还要续……


user avatar   sun-teng-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录:

1、“八面出锋”不是米芾说的,是杨守敬说的

2、米芾只说过“八面”

3、人们对于“八面出锋”的解释


1、“八面出锋”不是米芾说的,是杨守敬说的

我百度和知网都查了一下,没有找到“八面出锋”这个词的出处。

  • 1997年,张绍富在其《传统与反传统的典范——米芾书法艺术管窥》中提到了“八面出锋”一词。
其书用笔灵动多姿,于爽利中见力量, 起笔、提顿随意而造,尤以中侧锋的配合转化极见精妙, 故他曾得意地说“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后来更有人赞誉他“八面出锋”。

由此可以知道,“八面出锋”并非米芾本人所说,而是后人所说。

那“八面出锋”是谁说的?

是清代书法家杨守敬在其《杨守敬与严古一六谈》中说的:

……八面出锋,始谓中锋,惟中故能八面出锋,若非中则仅一二面矣……

可见八面出锋是在描述他所说的“中锋”。


2、米芾只说过“八面”

  • 米芾《海岳名言》中只提到了“八面”:
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从文中可知“八面”应为“大小各自有分”,而且与“匀”意思相反,即八面意思应是不均匀、有变化

  • 2007年,梁德水在《米芾<海岳名言>解读上》中翻译上面那段话时,将八面解释成了“八面出锋”:
字有八面用锋,只有真楷能见到,字的大小各有区别。智永八面用锋,已少钟繇笔法。丁道护、欧阳询、虞世南等人书写开始均匀,古法消亡。柳公权师法欧阳询,相去甚远,而成为丑怪恶札的师祖。自柳公权开始才有庸俗的书法。
  • 宋代《宣和书谱》对米芾的记载中提到了“四面”:
书学羲之,诗追李白,篆宗史镏,隶法师宜官。晚年出入规矩,自谓‘善书者只一笔,我独有四面’。寸纸数字,人争售之,以为珍玩。

从中可知,“一笔”和“四面”是反义词。

  • 米芾《海岳名言》中提到了“一笔”:
欧、 虞、 褚、 柳、 颜, 皆一笔书也。 安排费工, 岂能垂世。

这里的“安排费工”和“一笔”的关系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并列关系,一种是阐释关系,及“一笔”=“安排费工”。

假设是第二种的话,那么推测“四面”的意思是“不费功夫安排字”,或者说自由自在的来写字

可以看出,这与之前得出的意思“不均匀、有变化”类似。


3、人们对于“八面出锋”的解释

  • 1986年,肖燕翼《论米芾的书法及其艺术观》中解释将“八面”解释为:依笔势使转而用毛笔的不同锋面触纸, 以达到丰富多变的艺术效用。
如在《海岳名言》中有记:“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又“欧、 虞、 褚、 柳、 颜, 皆一笔书也。 安排费工, 岂能垂世。”关于“字之八面”, 有人以为指的是字体结构的变化, 但米芾分明是以“八面”相对“一笔书”而言。《海岳名言》中又一则记“写大字……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自古及今, 余不敏, 实得之”。可证“八面”是指“锋势备全”, 即依笔势使转而用毛笔的不同锋面触纸, 以达到丰富多变的艺术效用。

我认为,作者将“八面”理解为“锋势备全”完全没有根据,而且作者对“锋势备全”的解释也是仅凭想象的。

  • 2013年,杨豪良、姚庆良在《略说米芾的“八面出锋”》一文中说:
米芾所说的“八面出锋”强调的是他自已能用笔锋在任意方向上进行使、转、提、按, 擒
纵随心,收放自如,充分发挥毛笔锋颖性能。
米芾所谓的“八面出锋”和他自夸的“我独有四面”是一个意思, 都是针对别人“一笔书”或“一面”而言的,米芾要强调的是其他人书写时的腕部动作比较单一而他却是灵活多变的, 所以能够形成多个出锋面。所谓的“八面”或“四面”都是一种虚指, 表示有多种变化、多面之意。

可见,作者将“八面出锋”误认为是米芾所说的了。作者认为米芾提出“八面出锋”要强调“其他人书写时的腕部动作比较单一而他却是灵活多变的, 所以能够形成多个出锋面。”

我觉得这个理解也是作者的想象,米芾可没说过什么腕部动作和八面之间的联系。

  • 2017年,周兴禄在其《论米芾书法的笔法》中分析了“八面出锋”的含义:
『出锋』属于笔法范畴,指笔画中笔尖外露,呈锋棱状。『八面』,米芾又称『四面』,既可指笔画的周围,也可指字形结构的四周。故『八面出锋』字面意思是指笔画、字形周围皆可锋棱外露。

待续……




  

相关话题

  毛笔字写的好的人硬笔字就一定很好吗? 
  这种书法作品究竟好在哪? 
  康有为的书法好在哪里?如何欣赏? 
  你写的自认为最好的字是怎样的? 
  医生是不是都学过草书? 
  怎样才能提高自身书法水平(鉴赏能力)? 
  为什么书法要用繁体? 
  想学毛笔字,如何起步和进阶? 
  中心对称的汉字都有哪些? 
  本人十八岁,写成这样可以名垂千古吗? 

前一个讨论
什么鼠比较好养?
下一个讨论
告诉我,练字的人们,你们为什么不爱临摹文征明?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