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有关于绘画书法的展览都不会放过的人来怒答。。看过的大大小小的展览不计其数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自己在三年前看过的一个展览,现在想想很是激动啊!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上海博物馆,那天早上9点半我就在上博门口排起了长队,当时万万没想到一大早9点多居然就需要排队了!!!原来是有特展展出,是关于流失于美国的中国名画首次在中国展出,现场很火爆,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于是我也迈着步伐紧跟了进去。
我一路跟随着大部队来到了二楼特展区
这次的特展是很难得的有关于“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看着目录好几幅国宝都上榜了,激动的心砰砰砰直跳。。。。
其中最大的惊喜是,我看到了流传千古的名作《捣练图》的真迹!!!!!这幅自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到海外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真迹!!!!!这真的是太令人激动了,要知道有多少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有能够瞧见她的真容!
为了认真向你们解释这幅名画流传至今的艰辛,我打算清清嗓子朗读一段教科书:
徐继春曾详细考证了该画流入境外的经过:1904年起,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开始雇用日本研究者担任东方部顾问。1912年5月,时任波士顿博物馆东方部顾问的冈仓天心,从天津大沽口进入中国,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奉命收集中国古代艺术品。此后一个月中,冈仓天心被众多中国古董商人包围。他利用“中国的日本特别基金”先后收购了《远山柳塘图》等古画和一批珍贵的青铜器,这幅《捣练图》是1912年由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东方部部长冈苍天心(日本人)从北京一位贵族手上购买的,并于当年8月正式入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也就是说从1912年8月开始她就常年驻扎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里了,历史跨越了无数个变更时期历经了100多年后,首次在中国展出!
于是我飞奔到这幅画的面前。。。。。
哇,好长好壮观的一幅画啊!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即使之前我已经知道了画作的尺寸)整幅画作的设色清雅华丽,现场呈现出的感觉就像是在抚摸丝滑的绸缎一样令人舒服。
我从右往左一步一景地观察:
画作的右边是这样的装帧方式,作品的名称年号提款都很完整地呈现了出来,还有别致的印章,印章的位置也很讲究。这样的感觉还是第一次,呈现在我眼前的画作不是一张单薄的纸(宣纸确实很薄),而是以一种更加立体的方式完整地全面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再从左往右地观察:
我进一步观看。。。
再凑近。。。清楚到你能看到衣纹的线条,服饰上的花纹。。
激动的心都要跳出来了!!!这些细节也是第一次才注意到的,衣纹的设色清雅, 衣服的褶皱如水,优雅美观。
你能记得这幅画作还有这样精致的器物吗?金色的祥云纹样镶嵌着的炭火炉,很普通的器物,却能在画面中有着很出彩的效果。
精致的绳结
手中的扇子上画着芦草与一对野鸭(或许是其它禽鸟),近岸发白或许有雪,一副雪汀寒鸭的景象,非常具有文人气象。而在仅限的空间里添上这小小一角,似乎画的视野也被拉开了,更有一番任人遐想的妙趣。
几乎可以看见仕女手中拉扯的白线
这么多的细节让我前前后后在这幅画作面前徘徊了很久,由整体看向局部,再由局部看向整体。
仔细观摩到了卷后有明初张绅、清高士奇、近人罗文彬的题跋,画卷上分钤金章宗明昌七玺,清高士奇、金望乔等鉴藏印,还有整幅画作的装裱方式,这些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样的国宝还有陈容的《九龙图》 ,现场观看真迹真的是气势磅礴啊!
这幅画作纵46.3、横1096.4厘米。 此图绘九龙攫珠、穿云、追逐嬉戏于白浪苍茫间,极尽腾挪变化之态。用笔亦豪纵雄健,为其传世代表作。卷后有限陈容自题长诗,尾钤所翁一印。
《尔雅翼》中说:“俗画龙之状,有三停九似之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由此说来,龙这一祥物的确笼罩着神奇的面纱,让人匪夷所思,这也就成了画家陈容创作巨构《九龙图》的冲动。
看那白浪苍茫,是不是有很强烈的代入感呢?
答主仿佛又回到了三年前现场观看画作的时刻,真的是忍不住地兴奋和激动啊,只记得当时我在现场边看真迹边打电话跟爸爸讲述眼前看到的一切(因为当时是我自己去看的,实在没人可以倾诉我的激动心情了)。旁边有很多戴着金框眼镜的学者在认真地观摩每幅画的各个细节,有的甚至还拿着放大镜去揣摩画面的每根线条,眼睛眯起来了好一会就不觉得累,研究许久后终于抬起了头,脸部的肌肉不停地颤抖着,然后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大拇指,不断地点着头久久的不愿离去。
我在现场也看得很专注,每每动情之时就忍不住掏出手机(闪光灯已经关闭)拍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正当我完全穿越到盛唐去看那体态婀娜的侍女以及跟随着九龙一起卷入到了白浪苍茫之中时,突然旁边有一位白发苍苍的外国女人喝止了我的行为,几乎用命令式的口吻喝住了我:“Can you finish?"当时我整个人都懵住了,这不是在唐代吗?这不是在云雾里吗?怎么会有英文?!我到底穿越到了哪个国度?! !!!!!我赶紧拍拍自己的胳臂,终于回过了神来,顿时我羞愧地满脸通红,怀着愧疚的心情从《捣练图》面前跑开了。。。。从此以后看展览都不敢拍照了,即使我关闭了闪光灯。。所以抛出来的这几幅真迹照片是我用血和泪换来的。。。。。可见我是多么有诚意啊。。。。。
--------------------------------------------------分割线---------------------------------------------------------------
擦干眼泪,从回忆中回过神来,我开始认真答题,我们来现场看展览要看哪些(从国画的角度出发):
一、看画作的整体色调(最重要的一点) 为什么我把“整体色调”放在首位呢?这要从了解中国古代品评绘画的基本原则—“国画六法”说起了。
“六法”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南齐的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谢赫擅长肖像画和仕女画,据载他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默写功夫。所谓“六法论”,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六个方面。这里主要强调“气韵生动”也是品评一幅国画作品高低最重要的标准。“气韵生动”,即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称为的“神”。 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要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形神兼备。中国画的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许多画家认为,没有气韵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画的。
古代名画作品由于年代久远所以真貌会和图片千差万别,面对各种出版社的画册以及网上的图片资料来说,对于画作本身的风貌就变得不好把握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傻傻分不清楚,毕竟见过真迹的人太少,所以当我看到真迹之后,对于国画作品来说最显著的差别就是“整体色调风貌的偏差”,这样就导致了我们无法正确地领略到这幅画作真正的精神气质,从而在“气韵”方面我们更是无法有深刻的体会,这对于欣赏和品评国画是致命的打击。
二、看笔墨的感受力
这里说的笔墨感受力主要从两方面来说明:
【1】墨色的“层次感”
这是看到的真迹画面,才感受到了龙在腾云驾雾。。(虽然博物馆里打了灯光,但是很接近真迹了)
很显然,真迹里看到的“墨色”是清透的,墨韵的层次也更加分明,不是一团毫无变化的“死墨”,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这幅画的气息。
反之呢,不在现场看就是这样的。。所以要珍惜在现场看真迹的机会啊!
【2】用笔的真功力
这样流畅的线条。。练衣服上的花纹也不例外
三、画作整体的立体呈现方式
这个在之前现场观摩《捣练图》的时候讲过了,呈现在我眼前的画作不是一张单薄的纸(宣纸确实很薄),而是以一种更加立体的方式完整地全面地呈现,装帧方式、现场的灯光、画作上的提拔和各种收藏印章以及不同的材质呈现给我们的不同质感。这些能够让你更好地感受到这幅绘画的历史人文背景,更加客观的看待这幅画。
四、体验美术馆现场的氛围
来美术馆现场观看展览可以看到现场的灯光以及整体的氛围,一般来说现场看这种国画是不允许开闪光灯进行拍照的。(像我一样就很尴尬了)来美术馆现场观看展览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大师的真迹还可以领略到策展人的思想,以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画作。
之前在《冯博一:关于策展和策展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思考》看到这样的说法:
策展人与艺术家在对待艺术的态度、思路与方法论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艺术家通过个人认知的个性化方式表达对世界和人自身的看法。策展人其实也是面对纷繁的历史、当代文化,艺术家的创作分析,乃至个人的考察、思考、研究的范畴,试图通过展览的主题、策展的理念和展览本身,包括撰写的展览 论文、画册文本的编辑等,提示出策展人对艺术对文化的一种观点。
我们走进一个美术馆,可以先仔细地看一下地图以及各个展览的分布,然后走进一个展厅要仔细打量整个展览的风格面貌包括文字历史背景介绍灯光装帧布局等等,这些都是策展人精心布置的,也体现出策展人对这个展览的整体的理解和表现出的态度。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画作。
-----------------------------------------------------分割线-----------------------------------------------------------
感谢大家看了这么久,最后我最想说的观点是:在现场最期待的是遇到各种大佬,还有无数个浪漫邂逅的可能,哈哈哈,我是遇到过,最后祝大家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