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1万关注者,就享受了大V待遇,我实在是没有想到的。
我不想在这件事上过多纠缠,就简单的说明以下四点:
1、有关艾达营的言论确实是在群里总结得出的,那段话也不是我写的,是总结和组合的。如果有需要的话,我甚至可以提供群截图——当然是模糊了头像之后的。
故我个人不能保证那段言论的准确性,甚至用词也并非出自个人。如果那段话对你造成了误导,我事先道歉。
2、我是安徽人,目前在蚌埠上学,放暑假之前我的定位基本上都会在蚌埠。这就意味着沈逸教授很难在亲自给我发放台胞证之前证明我是台湾人。
我现在只能使用在想法中发布定位的方式来证明沈逸教授对我身份判断言论的不准确性。如果有什么其他更合适的方式,欢迎各位留言提醒——当然这是在不暴露隐私的情况下。
3、本人在B站和微博都没有具备广泛关注者社交账号,因此对此事的交流只会在知乎进行。本回答评论区开放,欢迎礼貌节制的讨论,除非有侮辱性言论,否则我不会像沈逸教授一样控评。沈逸教授在微博和b站上跟我虚空较劲毫无意义。
4、私以为这种对网络用词的审视和挑剔,是一种缺乏大国文化自信的表现,但竟有人想将其作为确凿的论据,个人只能表示遗憾了。
谢谢各位。
补充说明:
1、有关知友提出的我应该事先对散布有关俄-乌局势的“不实言论”道歉一事:
首先且不提有关”艾达营“原指挥官的讨论尚在进行中,并未得出有说服的结论,即使本人的发布的言论即便被认为是全盘错误的也无需对此负责。首先,需要负责的社会谣言指:1.是错误的,2.在社会中造成了比较重大的影响;两高对社会谣言的基本要求500次转发和5000次浏览,而本人的那一条想法还差496次转发才能勉强及格。偏小众的学术性讨论出现错误很正常,如果网上发布的言论还需要像在教科书里一样印发的那样字字珠玑、彻底论证,那我建议关闭所有社交网络。其次,知乎的想法区本来就是只面向个人关注者的发布区域,原想法区也有人做出反驳,本人也没有删除或者拉黑;各位预设立场我是在「洗白」然后被「揭穿」的朋友,是否应该也怀疑一下自己已经被认知作战干扰了?
2、有关知友提出的我将责任全部推诿给群友一事:
本人在原想法中已经指出是群友讨论得知,因此不存在事后推诿,且本人已经就传播可能造成的误导事先道歉。
3、有关本事件的前因后果:
沈逸教授本次并不是本月第一次挂我,在3月3日沈逸教授第一次在微博上挂我,认为自如的使用"上峰”一词很有意思,可见于:https://www.zhihu.com/answer/2377246327
很喜欢沈逸老师的一句话:“当反对者已经不在答辩者提出的点上进行争论,而是转向寻找答辩者本人的污点时,我就知道我已经赢了。”
根据我备考台湾地区公务员普考几个月下来国文(含行政公文用语)的经验,上峰这个词不在台湾地区行政机构书面用语当中。
而以我个人的生活经验来看,在台湾地区的军队或行政机关当中,对上司最主流的称呼始终是「长官」与「老板」。
一般来说,用「钧座」都已经是非常正式的公文用语。
当然啦,法院永远是例外。
在行政机关顶多在称呼机关副首长的时候会用「副座」,可在法院里,检察官永远都得叫「检座」、法规永远得尊称「庭上」,至于律师嘛,「大律师」有时候会给人调侃的意味。
至于书记官的「书座」,一般都是法警在叫,而法警的「警座」,甚至会反过来给人讽刺的感觉。
(利益相关:本人是真·台湾人,但不是DPP1450网军,我在知乎实名认证时用的就是台湾地区的证件,我的个人简介也没隐瞒我是台湾人的事实。我用简体字不是要伪装大陆人,是之前用繁体字被骂而已。)
@沈逸老师 自己在知乎就有大号,结果不敢在知乎上和人对线,跑到自己的真·主场 b站,把人挂出来,隔空认定别的知乎用户是台湾人(因为这位知友用了[上峰]一词)。
现在这位答友亲自说自己是安徽人,人常在蚌埠(23333)~说真的,这实在是太有喜剧效果了——沈逸网暴一个答主说人家是台湾水军,结果人家说自己在安徽蚌埠……
这个喜剧效果,感觉非大陆网友都不懂
网友亲自给沈逸出了论证(挽尊)路径——安徽人,那就是半个南京人…南京人,那不就是半个台湾人?[飙泪笑]
我之前只质疑沈逸这个人是睚眦必报心胸狭隘小肚鸡肠而已,没质疑过他的专业能力。现在这些天下来,翻了这么多大车,我真的觉得这个人的专业能力也非常存疑了——以他现在这种鉴别网络水军的能力、个人的认知水平和偏见倾向,他真的有能力设计一套完整、可靠、置信度高的、可以保护我国网络安全又能倾听网友正常意见建议的系统吗?
他真的具备构建这样系统相应理论的能力吗?
你乎那么多反贼都不是台籍,纠结他是不是台湾人有什么意义?
首先,我立场上不算完全支持库尔塔沃,但是我不觉得“上峰”二字有什么做文章的必要。
想起来我也曾经在知乎讨论的时候说过阿公阿嬷、叫自己曾祖母阿祖,也被人家发过台籍。怎么的,我们闽南人堂堂正正的用词有什么不对吗?那还是真歹势。
而且,“上峰”一次台湾人日常也不常用啊,这也不是什么正式的词汇,我大学就是负责两岸交流社团的。这个词估计民国剧为了“特色”才比较多出现,本质上跟日本人觉得中国人说话带“阿鲁”(假的儿化音)一样,是一种刻板印象。
这个词在各种群内非正式场合使用本质就是中二玩梗而已,就跟我记得有位大V把塔利班各路军头描述成“外样大名”“谱代大名”等等,更多是好玩而已,难不成也成了日本人?
沈老师,来和我玩原神吧,我今天公子还没杀够五次呢。
好羡慕他,求求沈逸老师务必挂我。 @沈逸老师 ¯_(ツ)_/¯
幸好沈教授没看过杜若致远的回答
不然能把人家打成火星势力
这下来自皇军的官方认证了
下面这家公司好好查查,肯定能找出一堆1450
补充一下世界名画的出处
其实沈逸知道他不是台湾人才敢这么说
你们设想一下,假设一个在大陆的台湾同胞闹起来去国台办等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