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个题目要打个问号:
真的是:生命最后一刻他将女孩推到岸边,吗?
可能现在的学生没听说过。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学校经常给我们讲类似这样的英雄事迹。
某某孩子掉进水里了,旁边的某同学扑通一声跳下去,舍己救人。拼着最后一口气,把XX托出水面,自己却淹死了。这样的故事一遍又一遍的出现,当时我还小,听着以为这是一个物理规律,只要跳下去,就能一命换一命。
后来我在烈士公园的湖边,却听到湖边的老人讲了这样一个不同的故事:
他说这里曾经有俩男孩子来玩。其中一个大孩子落水了。他会游泳,而一同去的小孩子,急忙跳下去“舍己救人”。结果因为小孩子不会水,拖住了会游泳的大孩子,最后俩孩子一起淹死……
听到这个版本的故事以后,我对“舍己救人”就不那么相信了,觉得很扯谈。当时中国的游泳池很不普及,会水的孩子很少。一个不会游泳的下水会淹死,两个都不会游泳的下水,就能救起一个来?不合逻辑嘛!也确实发生过许多不会水的人去救人,结果成了葫芦娃救爷爷,一家人,一伙人全死的事情。
然而,几十年后,我才了解到,也确实发生过许多一命换一命的“舍己救人”的案例。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游泳的死了,不会水的反倒活了。真的是崇高的精神么?
最近在泳池和孩子玩闹,以及网上看了别人下水救人险些送命的实际经历,我忽然悟了。
事情很可能是这样:
溺水者往往会进入精神恍惚的癫狂状态,不论抓到什么东西,都会拼命往下压,让自己通过反作用力上升到水面,可以呼吸。而且那时的力气非常大。所以水里救人非常危险。
这时,如果救人者没有经验,从溺水者正面接近,被抓住了的话,就会被溺水者用力压在水下,而不得呼吸(有救人亲历者的证言,我自己和孩子玩闹也遇到了这个情况,若不是我可以踩到泳池底部,起身也会很难)。
这时如果救人者不能及时挣脱,那么就很危险了。虽然他会游泳,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呼吸不到空气,很快体内的氧气就消耗完了。相比之下溺水者反倒能呼吸,能一直有力气压住他,抓住他不放。
而游过泳的人都知道一点:人体是有浮力的。即使你憋着气一动不动,也会自己浮在水面上。比如你叫一个人去泳池水底捡个东西,没有技巧的旱鸭子他沉不下去的。除非把肺里的空气吐干净,类似做肺活量测试那样。人体才会比水重,直接沉下去。
所以,当救人者被压在水下不得呼吸,缺氧晕过去了,只要他不把气吐干净,依然能给溺水者提供一定的浮力。相当于成了溺水者的一块浮板。溺水者倚靠救人者提供的浮力。回到岸边。而那时恐怕救人者已经被淹死了。
这,也许就是“最后一刻,把溺水者托出水面”的真实情形。
甚至,据说上次在秦皇岛,男孩救起三位女孩的最后一位后淹死,也是这个原因。
又救了两个女拳分子 真是失望
不过也能理解 十几岁的孩子长期被女权老师规训如何利女,被洗脑无条件给国女让步。
洗出这种思想不奇怪。
然后女孩没过多久就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开始追星、打拳,不亦乐乎。
遇到这种事,报个警就已经仁至义尽了,别忘了,男孩的命也是命。
希望男性不会因为性别承受多余的责任和不公。
说好的“girls help grils”呢?怎么又是男孩来救女孩?girls都去哪里了?
说回正题,我坚决反对未成年人冒着危险救助他人,不应该把这种事情树立成榜样,这是在害人!!!男性的命同样重要,不应当鼓吹男性为救助女性牺牲,更何况还是15岁的男孩……
可悲的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
幸运的是,作为没有执法权的他,如果不幸救人时触碰了仙女身体,那么马上就是舆论上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社死。
死掉了至少不会有污蔑。
孩子走好,愿天堂里没有女权主义者。
社会从没教过男孩子要好好爱自己!
希望三年后,他救的女孩别觉醒为新女性。
希望六年后,他救的女孩别在微博风生水起。
希望九年后,他救的女孩别进央视。
更——大家去这问题里写点啥答题,还可分享到知乎圈子,带点热度,不管是真的还是有人盗用女检察官真实信息,都值得严查。顺便帮忙 @可怜的橄榄树 ,有微博的在微博@她下,如果属实,无论羊视还是复联攻捡法都是千疮百孔
新闻报道最后一句:
痛失爱子的父亲说,我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
什么叫做“我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
这是一个刚刚经历丧子之痛的人说得出来的话?
这是一个操着农村方言的人会使用的措辞语句?
记者你是不是译制片看多了,把农村方言都听出译制腔味了?
这种话没有记者的刻意引导,我是不信的。
不提倡未成年人实施与自身能力不符的见义勇为行为,应该成为社会共识。
恳请媒体报道时不要“用力过猛”,过度煽情。
多多宣传未成年人安全意识,避免未成年人效仿见义勇为。
未成年人连游戏都只能周末玩了,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岂能不重视?
前有17岁男生秦皇岛殒命,现又有15岁男孩救女同学溺亡!
救救孩子,救救男孩。
希望国男能看透一点
“托”住女孩?
“托”哪了?
“不是你推的你为什么要救?”
“不知道这是猥亵吗?”
“这不得给小姑娘3000?”
“牠”
“荣誉女人”
“牠值了”
阴阳怪气就到这里
三千?
这不叫慰问
叫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