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2022年这不刚开始,怎么就三季度了?
和A股强制自然年为财年不同,美股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行选择财年起点。比如阿里的财年是从上年4月1日开始的,那么自然年2021年第四季度的财报,就成了2022财年第三季度。
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第三财季(截至2021年12月31日)营收2425.8亿元,同比增长9.7%,不及市场预期的2449.1亿元;云计算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20%,达到195.39亿元;本地化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7%,达到121.41亿元;国际电商营收同比增长18%,达到164.49亿元。
净利润为192.24亿元,同比下降75%。
公司表示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251.41亿元的商誉减值(数字媒体及娱乐部分相关)以及公司所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格变动而产生的净收益减少。
按照Non-GAAP准则,阿里第三财季净利润为446.2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92.07亿元下滑25%。
从公司经营的视角来说,Non-GAAP准则下的净利润相对更有可比性。
但商誉和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利润减少,也从侧面说明阿里的投资路线,越来越拉胯了。
星空君曾经研究过阿里和腾讯的投资路线,对于优质的标的,阿里通常会谋求控制权,进行并表,比如恒生电子,比如饿了么等等;而腾讯则喜欢谋求较大股权的参股而不控股,用近乎无敌的流量池给投资方流量支撑,比如京东,比如美团。
但是,2022年,一切都变了。
腾讯出掉了京东的股份,刘强东也忙不迭的宣布把一部分股票捐给慈善组织。
慌什么?
要从2021年的一次最高级别财经会议说起,2021年3月15日,财经会议讲了两件事情。
一是平台经济,二是碳中和。
碳中和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了,除了环保,还有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战略。
平台经济上了这个级别的会议,有两个定性,一是肯定了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二是要求加强监管,禁止恶意竞争等。
也就是说,现在平台交易费率下调,不是刚刚定的,早在一年前就有明文规定了,只是现在才落地。
未来,平台经济如何发展?
星空君认为,很可能会发展成类似通信运营商的路线。移动联通电信,变为通道商。
靠体量维持着不菲的利润,但也不会暴利,踏踏实实收微薄的过路费。
如果真的走这个方向,那么现在所有的平台企业,都要重新审视其发展和估值。
尤其是阿里。
阿里不断膨胀的依赖投资扩张的路线,即将戛然而止。
换言之,要看阿里的未来,就要认真看阿里的现在。
那么,阿里的核心业务都有什么?
一、中国零售
这个名字有点别扭,其实主要是指中国境内的零售板块。
根据板块数据,公司超七成的营收,来自中国零售。
中国零售业务季度营收1722.26亿元,同比增长7%。
其中,电商业务客户管理收入同比下跌1%。主要由于市场状况放缓和竞争而导致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同比录得单位数增长。此外公司加大了商家支持力度,一部分通过激励计划引导商家使用新的增值服务;同时也策略性调减一些服务收费,以降低商家在消费环境放慢下的营运开支。
另外,国内商业板块,淘特、淘菜菜作为中国零售市场业务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淘特支付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0%,淘菜菜季度GMV环比增长30%。
在挖苦了京东许多年后,追求轻资产平台化的阿里也开始搞直营业务,中国零售业务下的直营及其他项目营收679.06亿元,同比增长21%,增长主要来自包括高鑫零售,盒马及天猫超市的直营业务的收入所贡献。
不难发展,随着直营业务规模的扩张,阿里的属性开始悄然发生转变。星空君认为,阿里也对平台的未来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开始投身实体经济拓展。
二、阿里云
在阿里所有的业务中,星空君认为,阿里云业务是值得尊敬的。之所以用尊敬这个词,是因为阿里云真正实现了全面自主可控。
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云业务维持稳定增长,本季公司云业务总收入264.31亿元,抵销跨分部交易后收入为195.39亿元,同比增长20%。
反映了来自金融及电讯行业的强劲增长,部分被云业务的一位头部客户基于非产品相关的要求就其中国以外的业务停止采用公司的海外云服务的持续影响以及如互娱与在线教育等互联网行业的客户需求放缓所抵销。
其中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贡献正在稳步上升。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季度,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占抵销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阿里云总收入的52%。
三、菜鸟
菜鸟本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23%达196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外部收入占到67%。在抵销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菜鸟的收入同比增长15%至人民币130.78亿元。
口口声声不做快递的阿里,不仅做了快递,还做的比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