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D-1单抗进军美国市场,第一战就折戟沉沙,被FDA骂了个劈头盖脸。其实FDA骂得有道理,具体讲下FDA骂了啥。
先介绍下这次被骂的信迪利单抗,用于治疗癌症:
它是一款抑制PD-1的单抗药,可以减少免疫抑制,让自身免疫系统杀伤癌细胞。信达把这款药的美国市场授权给了礼来,所以这次由礼来/信达一起挨骂。
--
PD-1单抗药市场多大呢?
信迪利单抗的竞品主要是Keytruda和Opdivo。
其中MSD的Keytruda一年销售额143.8亿美元;BMS的Opdivo一年销售额75亿美元,加起来每年就有200亿美元。
蛋糕那么大,信迪利单抗也想试试美国市场,于是就有了这次和FDA交涉。交涉下来,被FDA骂得劈头盖脸,看看FDA骂得有没有道理:
1.信达/礼来临床III期研究终点指标 用简单的PFS无进展生存期,不符合FDA监管标准:
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
OS指患者吃药到死亡的时间。
死亡可能因为癌症,因为其他疾病,甚至车祸等,和真实世界癌症生存期很类似。目前FDA推荐用总生存期作为癌症药物衡量标准。
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PFS指患者吃药到癌症重新进展的时间。
通俗来讲就是一款药从有效,到出现耐药、癌症复发的时间,这时间往往比总生存期短。
信达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信迪利单抗III期临床数据用的是无进展生存期。
FDA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抗癌药用OS,而不用PFS:
目前FDA批准的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的终点指标用的终点都是OS,或者同时有OS和PFS。
信达/礼来只有PFS,不符合FDA监管标准。
--
2.信达/礼来临床III期全是中国病人,不能反映美国患者用药效果,必须补充多中心、多遗传背景的病人:
FDA列举了中国和美国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差距,包括
1)年龄:中国病人发病61岁左右,美国是70岁;
2)性别:中国病人76%都是男性,美国男女各一半;
3)遗传背景:全中国人,和各类人种都有的复杂人群;
4)抽烟史:中国病人65%抽烟,美国85%。
不同区域发病原因、生活习惯、遗传背景、用药效果有差异。用多中心临床试验反映药效,很合理。
但信达也回应了这个问题:
FDA对NSCLC检查点抑制剂的荟萃分析显示,非亚洲和亚洲患者的生存和肿瘤进展结果“相对一致”。
也就是其他研究显示,其他PD-1抑制剂药物对不同人群的效果差不多,信迪利单抗估计也差不多。
但估计差不多,又会差多少呢?
有些国内“好用”的药,比如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Conbercept(康柏西普),国内III期效果不错,一做多中心实验,临床III期就失败了。
这种案例让FDA完全信不过中国数据。
--
3.批准药物不是因为你便宜,而是因为你有用:
礼来为了信迪利单抗获批,打价格牌:信迪利单抗上市申请能获得FDA批准,将在美国提供40%左右的折扣。
FDA可能感觉被冒犯了:“FDA不能在监管决策中考虑药品定价,这也不应该是委员会今天考虑或讨论的一部分。”
价格战是双刃剑:
1)它能扩大舆论优势,用便宜的药获得民众支持。
2)但价格战坑另外几家PD-1竞品,比如K药和O药,me too药物侵害其他大药企的商业利益,不利于药物创新。
3)引起FDA反感。
--
4. 要me better药物,还是打价格战的me too药物:
要注意信迪利单抗是个me too药物,它的主要竞品是默沙东的Keytruda,信迪利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药效比不上K药。
比如无进展生存期PFS上:
Tyvyt+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数8.9个月,化疗组(也就是传统化疗)为5个月。
Keytruda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数9个月,化疗组是4.9个月。
FDA多次提到Keytruda作为标准,暗示一个信息:
创新药Keytruda老老实实做了多中心临床实验,老老实实用总生存期OS而不是无进展生存期PFS,老老实实和FDA好好沟通,老老实实做出了对全球人类都有用的药物。
凭啥me too一下,啥都没好好做,来个40%价格战,就要干翻Keytruda?
信达的目标一直是做中国老百姓能用的起的药,但这个理念放到美国可能不太适用。
要me too,还是要me better,甚至是me first,这也是中国药企未来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