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回答就当抛砖引玉了hhh
先不提题主对隆中对的核心规划的内涵认识是否正确,单说题主总结的这套模板“先在巴蜀、关中站稳,再图晋豫鲁三省”,早已在诸葛亮之前和诸葛亮之后被无数枭雄成功实践过(秦皇、刘邦),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关系不大。
到唐末为止,能够同时占据巴蜀和关中的政权,几乎都能问鼎天下。这根本不用通过“隆中对”来证明。秦灭六国、西汉统一战争、西晋灭吴、北周灭北齐、隋灭南陈、唐朝统一战争。只有两个例外,分别是苻坚和李存勖。上述这些成功者,大多数是想要cosplay高祖而不是昭烈和武侯,谁如果拿刘备和他们比,他们可能反而会不高兴。
因此李家自太原起兵夺取关中后,他们的军事路线也就是被重复过多次的建国路线罢了。和隆中对的关系是不大的。
再谈一谈隆中对。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时代背景和唐统一战争的时代背景相去甚远。诸葛亮出山之际,并不是东汉刚刚瓦解,天下方乱的汉献帝初平年间,而是一个枭雄经历二十年苦战,基本上快完成了天下统一,整个北方已经快被整合完成的建安十二年,这和秦末、隋末、西晋末的大崩溃是不一样的。诸葛亮首先将本已进入统一倒计时的天下局势变为鼎足三分,又在三分中寻求统一的条件。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是隆中对在历史上的独特之处。
隆中对的核心是“跨有荆益”,保证三分,再待天下有变,两路出兵。在诸葛亮的规划中,取得关中地区是要以全据荆益为前提的,关中并不是一开始就要必争的根据地。
诸葛亮是一位从现实出发的政治家,不是一位汉高祖cosplay爱好者。刘邦、李渊等人夺取关中的时候,天下大乱,割据势力非常多。诸葛亮北伐时面临的关中,是已经统一整个北方的曹魏治下的铁桶一样的关中。诸葛亮起初的目标(第一次北伐)也不是直取长安,而是隔断陇道,夺取凉州,变“跨有荆益”为“跨有凉益”,再徐图关中。
其实总体来说,乱世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战略规划,只不过前世成功者们的经验势必会引来后市成功者的效仿。
而且cosplay爱好者们也不一定能成功的。除了之前提到的苻坚和李存勖,还有想要cosplay刘秀的袁绍呢,刘秀以河北起家,最终席卷天下,袁绍就失败了。
每一代人的成功和失败都难以复制,抛开时代背景去总结一套模板,相当于刻舟求剑啊。
翻译:
这叫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