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刘邦有没有大志? 第1页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年龄吧!

38岁结婚;

48岁起兵;

50岁灭秦;

54岁一统天下;

55岁到59岁,亲自带兵至少四次平定英布,彭越,韩王信,臧荼,张敖等异姓王叛乱。

60岁出兵讨伐匈奴大败

61岁,唱出大风歌,不久去世。

各位自己想一下自己,

20岁大学不好就觉得灰心丧气,

30岁没有老婆就觉得压力山大。

40岁没车没房就开始怨天尤人,

50岁要担风险就觉得莫大委屈。

60岁还要奋斗就认为脑袋有病

要知道汉代人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我们就算是40岁。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平均寿命是73岁,各位无妨看看有几个人93岁还奋斗在工作一线的?有几个人有刘邦这种斗志?

55岁到59岁刘邦异姓王叛乱之时,之所以亲自带兵并非无人可用,而是一旦任用他人就会再次形成将领拥兵自重的局面。如此天下一统的局面又会不安定。所以刘邦一把年纪仍然为了事业,亲自出征。这样的事业心,哪里是无有大志向的人能做得来的?各位如果不觉得了不起,不妨试一下70岁开始创业,80岁还身先士卒。

另外,《史记》里说刘邦是无赖,不是说他是游手好闲的二流子,而是说他不从事生产。也就是不按照当时普通人的方式来生活。打个比方就是现在某个文艺青年不好好找份工作买车买房,结婚生娃而是整天弹琴唱歌。这种人在今天也会被周围人冠以“不靠谱”的称号。但是无论他们成败,说他们没有志向那就好笑了。没志向谁整天这么跟自己死磕,特例独行至少志向是比普通人要远大的。

刘邦不是文艺青年,他的偶像不是崔健汪峰,他的偶像是信陵君魏无忌,所以从18岁到38岁,不娶妻,不置业,一心一意结交豪杰整整二十年。所以起兵后才可能驾御群雄,否则他超高的情商和遇事沉着的冷静与勇敢难道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们想一想就知道,从18到40岁,刘邦必定在效仿魏公子无忌的路上走得非常远,因而大风起兮,他才能抓住机会。

做个形象的比喻吧。

一个歌手一直狂热练歌到四十岁才娶了老婆,

六十岁参加中国好声音得到第三名,

而后一直奋斗到73岁拿到了第一。

之后自成流派,登峰造极。但每两年都要耗尽心血更进一步出一张新专辑,一直出到92岁。

93岁去世,临死前还感慨,我的音乐谁能发扬?

你觉得这么一个歌手,他的志向远大不远大?

各位哪个自称志向远大的,无妨试试坚持奋斗到90岁。如果做不到,真的没资格说刘邦没有志向。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曹操,50岁赤壁一败就再无收复天下的雄心了。而刘邦那个时候无数次被项羽打得屁滚尿流,但是屡败屡战,终于在54岁的时候唯一一次战胜了项羽。

反正我是刘邦的脑残粉!也打算像他一样奋斗到90岁,到时候也吟诵一下他的《大风歌》,不亦壮乎?

——————————————————————————————————————

我来谈一谈志向这个东西。

我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志向远大”

第一种志向远大指向的是人。

另一种志向远大指向的是事。

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把让自己超过其他人当作终极目标。

后者则把做成一件事当作自己的目标。

粗看起来两者没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比如项羽,他就是前者的志向远大。他所谓的“无颜见江东父老”固然可歌可泣。但是作为领袖他关心的不是最终的成败,天下的一统而是自己的“颜面”。因此项羽就有了他本身的一个悖论,当他的颜面,或者他的某个属性跟现实冲突的时候,他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如果他违背自己的行事原则,那么他的胜利又有什么意义?而如果他不违背自己的原则,那么他最终会失败,如何又能证明自己高人一等呢?

我们看项羽,鸿门宴也好,乌江自刎也罢,他骨子里的那种傲气或者说那种对自己行事风格,诺言,颜面的在乎程度超过了他对达成目标的渴望。很多人喜欢项羽,因为他确实很可爱,他爱恨分明,坦坦荡荡,言出必行,甚至在抓住对方的老婆孩子之后还能以礼相待。

他在咸阳方火杀人固然不对,但秦人攻破出国毁其宗庙也从未手软,秦人幽禁楚怀王背信弃盟,至于灭楚后如何奴役和奸淫楚国贵族史书虽然记录不详但想也不会太光明磊落,作为楚国贵族一报还一报也无可厚非。

项羽具备一个英雄的所有特点,孤傲,勇敢,对自己的信诺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但是也恰恰是他的这些特点,他注定要败给刘邦。

刘邦是另一种志向远大,他不怎么在乎自己的名声,诺言或者是行事风格。他的目标指向的是一统天下,当皇帝!所有有益于他实现这个目标的人他都亲近,任何有益于实现这个目标的行为只要他知道就让自己变成那个样子。鸿门宴前,范增曾经给项羽说,刘邦这个人贪财好色,但是他竟然能占据咸阳以后不拿钱也不玩女人,这个人的志向不小,要早早除掉。范增的评价非常中肯!一个人可能一身都是毛病,但是他为了达到一个目标竟然可以约束自己,改变自己这样的人非常可怕,因为他专注于自己的目标,甚至连维持“我”的固有形态都不在乎了。

这种人就像是水一样,水从山上往大海流,一路向东,没有任何东西能阻碍得了,因为它不惜改变自己的形态,改变自己的路线也要流过去。

看《史记》的时候,我们看到刘邦在咸阳皇宫里忘乎所以,萧何一劝就立刻停止,看到他瞧不起韩信,萧何一荐,他就拜韩信为大将军。看到他把尿撒到郦食其的帽子里,但是一旦郦食其提出可以帮他说服三晋他立刻礼上有嘉。这些例子简直说都说不完,几乎每次刘邦都要由着自己的性子乱闹一番,但身边有人分析了利弊之后,他马上约束住自己。

很多人说刘邦是流氓地痞,也许刘邦的行事是很痞子气,但是在重大的事情上他从来没有含糊过。大家想一想,一个人行事如此痞子气的人,为了实现目标能做到如此是多么可怕的事。这就是范增看到的,事实证明范增确实不愧是哪个时期第一谋士。

因此,刘邦这种人,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无我的状态,他专注于世俗的一件具体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不断改变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当他吟出《大风歌》的时候,他早已不是早年哪个刘邦,而是真正的英雄。刘邦一直都在成长,哪怕吃相不好看,却不能否认他的成长。很多人说刘邦是除了项羽之外最会带兵的。因为后来铲除异姓王都是刘邦亲自带兵,最能打得彭越河英布都不是他的对手。

其实大家忘了一点,刘邦一直都在进步!50岁的刘邦和55岁的刘邦的战力是不一样的。60岁的刘邦,也许领兵的能力已经能跟韩信相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刘邦一直都在改变自己,他不执着于“我”而执著于事。

项羽和刘邦这两种志向远大都是志向远大。只是项羽是让人崇拜的,而刘邦则是真正让人学习的。刘邦就是那个被远大的志向一直引领着成为英雄的人。这才是所谓远大志向真正的意义所在,让你不断否认自己,改进自己让自己成为更了不起的人!


user avatar   guan-mao-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任何人都有大志,但也有确切的人生目标。

司马迁记载的刘邦看到秦始皇的车驾,喟然叹息:“大丈夫当如此也。”虽然有演绎成分,但也有这么一层的暗示,刘邦说这话也许只是一句毫无意义的看客闲言,也许呢就是他内心中隐藏的大志,就像正常人的内裤一样,有的人会掩藏起来,有的人会露出来让大家耻笑。

因为啊,刘邦的阶级出身就注定了,这个大志只是条露出来就会让人耻笑的内裤。

你,我,还有千千万万蹲在电脑旁抠脚的懒汉,扪心自问下,是否也有这种不切实际,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告诉任何人的大志呢?

以下文字纯属我一个动物的主观分析,毫无意义:

我们谈刘邦的人生目标。

刘邦出身,如果按以前的阶级划分来看,是富农到中农之间。他异母弟弟刘交还能读书、从师于儒生浮丘伯。刘邦也能不事生产从事无赖游侠。可见家里虽然不富裕,但不是底层。

更要紧的是,刘邦祖上是晋国六卿之一的范氏家族旁支,曾有流亡秦国、魏国最后才因为丰沛土地被楚国占领而成为楚人的历史。

这个家族,阔过。

所以刘邦的第一个人生目标,是摆脱农民身份,成为一个士。战国晚期,士这个阶层已经没落。大多数的士要么认命去做农夫和地位早已不同往昔的阿兵哥,要么就凭一技之长去豪门贵族家中当个食客,以期获得机会飞黄腾达。

然而,真正有本事的士很少,获得机会的更少。大多数的士由于早已没有了经济支撑,也没有什么教育环境,也就只能以武力卖命。所以社会上就产生了这么一批不事生产、道德规范依旧遵循过时了的春秋贵族礼法的东西,就叫游侠。

无论统治阶级,还是劳苦大众,都将这类人视为无赖,然而旧的尊卑风气尚存。这些无赖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政治经济地位,但依然比种地的农民、坐贾行商之流高贵一点点。

所以刘邦在成年后,好逸恶劳,举止无赖,离家出去当盲流儿。这些都是在不存在士的时代的人对其的认识,如果按照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刘邦只是通过他自身的努力,削尖了脑袋想改变自己的阶级而已。

而在那个时代,尤其是贵族政治最浓厚的楚国,一个农民你有啥资格改变自己的阶级?

所以刘邦选择的是去魏国,找权贵当食客。尤其是他最崇拜的信陵君。

他这个时候的人生目标,最大限度可能就是能依附一个可靠的权贵,过受人尊敬的日子。当然某天权贵要求他报恩了,他也只有用生命去报答。他自己受教育有限,知道自己做不了侯生这样的食客。大抵他的目标,就是能做个朱亥罢了。

到了魏国后,刘邦做了张耳的食客。因为信陵君已经死了,张耳也是魏国混的不错的小权贵。而且根据两人的交情来看,刘邦在张耳那里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虽然我们对刘邦一介白身是如何获得张耳厚待的无从而知,但至少可以说,刘邦是个人精。

也很可能就是在这个阶段,刘邦开阔了视野,或许还获得了一些学习的机会。

然而这种日子不长久。

魏国灭亡了,张耳成了通缉犯。刘邦只能在战乱中逃回老家,也许这个时候,他已经灰心了。

可是时机又来了。

楚国也灭亡了。秦是一个新型的集权帝国,不同于其他帝国的征服模式。如果换其他类型的帝国,或许征服之后,丰沛地区以前的贵族还是贵族、地方官要是不抵抗依旧是地方官。然而秦朝不然,秦朝是以吏治国。所以秦朝在征服了新的土地后,委派的地方官都是训练出来的吏,当然可能由于教育成本的原因,这些吏出身大抵也不会是农夫,但至少已经不再是贵族家族统治地方的旧时代了。

所以在秦朝设置丰沛的地方官的时候,不会考虑当地的土豪贵族。而是以秦人为县令或县长,培训当地人秦法,以受过秦法培训的萧何等人为县吏。

在基层,秦人也不会如以前那样放任宗族自治,而是尽量选拔有“吏”的风格的农村人做基层管理者。

而出过远门、见过世面、能说会道、行为举止都勉强符合游士的刘邦,自然就当上了亭长。

很快他还趁天下初定阶级换代的时机,娶了破落贵族吕氏的女儿,过上了受人尊敬的日子。

这时候他估计已经心满意足了。

可是啊,人啊,还是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啊。

押送徒役失期,秦法严苛。刘邦只能落草为寇了,这个时候他估计也就是自暴自弃了。即使他心里还有不肯说于人的大志、有在嘴上念叨的安稳受人尊敬的好日子……

那也白搭啊。

都成草寇了,谈何大志,混吃等死罢了。

然而啊,机会就他妈又来了。

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

本地的县吏萧何看到外地叛军四起,说不准哪一支队伍就会攻破沛县。于是劝秦人县令,说现在大乱了,秦法也无法继续行得通了,暂时通融下,宽恕刘邦的草寇队伍让他们回来,至少能增强防备力量啊。

于是县令同意了。

刘邦也就带着土匪兄弟们回来了。

刘邦好歹在芒砀山有队伍啊,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打乱的机会去投靠起义军,为什么不自己发展队伍?而是非得等到县令下令让他回来?

因为此时的刘邦啊,人生目标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王侯将相,尼玛能像个正常人一样活着就不错了。

可是呢,尼玛又有变化了。

刘邦带着土匪弟兄们回来,县令忽然反悔了。一来、擅自赦免罪犯不合秦法;二来天下大乱,自己一个秦人又不是本地人,让这些罪犯回来要是他们也响应叛军杀了自己咋办?

于是县令驱逐了建议赦免刘邦的县吏萧何、曹参,关闭城门,不准刘邦回来了。

结果大伙都知道,在沛县谁最有人望、谁说了算呢?

萧何啊。

结果萧何就说服了刘邦,联合城里的内应,索性杀了秦人县令,占据了沛县。

然而秦帝国的强盛,萧何这个真的见过大世面的人比谁都清楚。所以他还保留一条退路,就是不做老大。而是让刘邦这个芒砀山土匪头儿当了老大,负全部责任,做了义军的首领。

刘邦这个时候,大抵就是没头的苍蝇,跟任何一个小军阀小地方武装都没有区别。

活着就行了,哪有什么目标。

而至于刘邦啥时候有了转变,什么时候有了争雄天下的目标呢?

这就是他在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见过了更大的世面之后了。

首先的转变,就是认识张良。

认识张良的时候,由于沛县大族雍齿的背叛,刘邦带着一群丧家之犬,准备投靠楚王景驹。

雍齿是沛县大族,如果按照常理,他才是沛县大哥大。然而秦人来了,用秦法吏。天下乱了,萧何拥戴了土匪刘邦。

雍齿不反才怪,于是他赶走了刘邦,顺便还投靠了魏王。毕竟而言,丰沛地区的百姓的自我认同还是魏人。

这个时候的刘邦,基本可能算是破罐子破摔了。

因为张楚政权已经被秦朝镇压,楚王景驹只是一个毫无实力的残军。刘邦此时啊,也是真无路可走了。

结果遇上了张良。

张良什么人啊,六国贵族反秦老资格人物,他在刘邦帐下只是暂留几天。估计这几天刘邦也是跪舔得要死,张良很可能就在这个时候给刘邦灌输了一下反秦的思想、坚定了下革命必定成功的信念,顺便画了张大饼,给刘邦勾勒了一副不错的蓝图。

于是丧家之犬刘邦的形象一下子就变了。

刘邦开始和楚王景驹的队伍同进同退,坚持抗秦,一直到楚王景驹的队伍被打残。刘邦才又投靠了项梁。

这个时候的刘邦,已经有了自己新的人生目标了。

张楚建立的时候,许多出身不高的人带着兵给各诸侯国复国都当了国王。

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

依托强者,坚持抗秦。然后像张楚封的那些屌丝一样,我也能当个诸侯王。

刘邦这时候就是这么想的。

而且当时项梁除了自己的队伍外,投靠他的外人部队也没几支像样的队伍,刘邦很快也就得到了重用。

然后机会又来了啊。

项梁死了,群龙无首。

楚怀王说谁先入关中为王。

没错,这句话就成了刘邦为之奋斗的目标。

先入关中,当关中王!

可是后来呢。

大伙也都知道了。

项羽分封诸侯时有意做了手脚,刘邦被发配到了汉中。

项羽当时是天下的主人。

刘邦是见过他的。

成吉思汗为什么有了灭金的决心?因为成吉思汗听到了金朝的新皇帝是卫绍王,卫绍王啥模样他见过,所以说:“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

或许在项梁死后,刘邦就有了很高的人生目标了。

毕竟而言,项羽是什么样的人,刘邦很清楚。项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作为拜把子兄弟大哥的刘邦,太清楚不过了。

而刘邦真正有称帝的决心,那就是在入咸阳,获得一群秦朝职业官吏后了。

所以说,刘邦的成功,并不是有没有大志的问题。

志向只是其中之一罢了,我的志向还是当银河系系主任呢,怎么实现啊。


user avatar   qiu-xiao-yun-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受够了这群女的,终于露出本性了,一开始还说喜欢灰原哀,说她谁都配不上,现在一个剧场版,把她们的内心不满都发泄出来了。

甚至攻击声优,来维护正宫的地位。

不觉得她们的语气很像是骂小三的语气吗?也就是女二突然占据了主导,终于顶不住这股气,骂街罢了。

我很早前就说过,毛利兰这个角色真的有很多问题,每次出场她在剧情中都很难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要么就是被绑架,要么就是她送去被绑架,尤其是拉窗帘那一次,圣母心对待劫持犯,但问题是现实中所有劫持犯被狙击,民众都是拍手叫好的,就毛利兰一个人的决定,赔上了里面三个人的性命。

男人大部分是比较喜欢灰原哀的,因为性感。

不只是个性比较讨人喜,拥有智慧,拥有悲情,拥有共苦,却没有同甘。

女性观众的角度,毛利兰事实上比较好代入,毛利兰优点在于通情达理,大和抚子,就跟我们男主角=温柔类型差不多,只要温柔就有机会,女性也认为只要柔和就有机会一样,换句话说,大部分女性没有智慧,我们男性一样如此,若是一开始剧情乙女向,女角色跟一名温柔的男主角一直相亲相爱,突然杀出来一个男二号,高冷,英俊,聪明,我相信男观众一定很难接受,因为代入不了男二。先入为主和后来小三,很容易产生厌恶感。

所以他们骂声优林原惠美,不过就是在骂灰原哀碧池小三罢了。




  

相关话题

  中国历史上有过那些“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实例?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 
  解放战争共产党凭借什么打败国民党? 
  如何评价光荣公司?其在日本游戏界的地位如何? 
  纣王真的像后世文人所说的那般残暴荒淫吗? 
  古代王朝旳正統條件總結爲「聲稱天下」咊「唯我獨尊」昰否合理? 
  历史上有哪些看起来很傻,最后却被证实是聪明的事? 
  金字塔真的是完全由自由民而非奴隶建造的么? 
  历史上有哪些在己方失利、国家败亡时产生的惨壮事迹? 
  中国古代为何很少听说有铝器?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11 月 6 号 FBI 局长表示仍不建议起诉希拉里?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黑水雇佣兵创始人披露NYPD发布会和逮捕令遭司法部阻?希拉里恋童百万人协助维基解密人肉希拉里?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