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1 年世界排名前五百富豪共增加了一万亿美元财富,却有 1.5 亿人陷入贫困,这意味着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各国灌水导致资产多的大财主们财富暴涨这事,说的人很多俺就不提了。

不过咱们早晚也得放水,所以就来说说数字人民币在放水时候的操作思路吧。

  1. 按照人头发中低端消费用的数字货币,只限中低端消费(比如街边饭店、3000元以下家电等)
  2. 收取数字货币的商家,用这些货币只能购买上游原料或交纳税款与支付职工社保。
  3. 再上游原料供货商同样,仅限购买生产资料(种地的农民也需要种子化肥)和支付职工社保。

也就是利用数字货币的特性,别发出去的钱全都用在社会消费相关的流通环节上,杜绝其进入股市房市等资产领域。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意味着

500个人

与1.5亿奴隶

整个人类,依然是丛林社会。

只是从赤裸裸的肉搏,演变成了全方位的智力、体力的斗争。

什么学历啊、背景啊、情商啊不过是斗争的遮羞布。

至强者,用国力来争斗。


user avatar   lin-xi-63-55-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球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水平,1.1%的顶级富人拥有45.8%的财富,而全球55%的人口只占1.3%。

科罗娜大流行重创了全球经济,造成无数赤贫阶层接近于饥饿死亡的边缘。

但对于顶层富豪来说却是大好时机。

2021年内,标普500指数上涨27%,道琼斯上涨19%,纳斯达克上涨21%。

此外,包括加密货币、大宗商品和房地产等其他资产价值也同步飆升,进一步充盈了这些地球顶级富豪们的私人金库。

富人与穷人除了没有生殖隔离之外,几乎已成了两个物种,彼此毫不相同。

财富的日趋集中,让全球的保守氛围与日俱增,无数人对当前贫富差距的厌恶被带动起来,成为了各国的不稳定因素。

种族矛盾、宗教冲突、性别对立、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造成的各种混乱无序....

本质上都是穷人和富人之间,彼此再也没有任何共情了,成了彻底的敌人。

「犹太资本家」「美国华尔街财团」「拉美毒枭」「东欧垄断寡头」「非洲的独裁者」「中东的宗教保守王权」....

都只是这种「贫富冲突」的具象化符号。

每个穷人都痛恨这些吸血鬼,但每个穷人都梦想成为他们,继续敲骨吸髓。

财富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但这也是枷锁。


user avatar   ren-huan-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正好今年度的《世界不平等报告》出来了,里面的内容刚好可以用来解答部份问题。

详细内容有中文版、看起来应该无障碍,大家可以去看看全文,还是很有帮助的

首先,富人与穷人间收入的差别远没有财富的差别大。如果光论财富,前10%的富人阶层占据了全球76%的财富。

这个在金融危机和疫情期间更加显著,因为各大经济体应对危机的主要方法就是量化宽松大放水,大水漫灌的结果都进了股市、房市和大宗商品,而富人拥有这些的概率显然更高。

比如,美国所有的股票和基金的87%被最富有的10%家庭所持有,那么疫情期间股市的增长也都被富人所接收了。


而具体到年化增长上,不同的人群则有了区别。

和通常的认知略有不同,底层人群和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保持了年化3%左右的增长,虽然他们的基数不高;

而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则相对没有那么乐观,增长率就2%左右。

而在顶层阶级里,越富有的人群增长曲线越陡峭,前50名富翁的年化增长率高达9%以上,远远超过其他人群。

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具体到不同地区,越发达、富有、法制完善的地区,贫富差距越小;而那些越贫穷的地方,寡头越严重,贫富差距持续扩大,除了欧洲、东亚、北美和前苏联地区外,地球其他地方的顶层10%都占据了超过55%以上的财富。

而如果只看发达国家的话,一个很显著的趋势就是私人财富的高速增加和社会公共资源的迅速减少。

具体到表现上,其实就是美国目前左派所要做的对富人增税和对穷人扶贫,尽可能的想要让富人把超额利润吐出来。

可惜,如果增长都是在股票和楼市里,这种超额利润是很难进行税收征收的,这也是目前美国富人税最大的问题之一:想收也收不到。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类事儿背后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门槛并不高。只需要懂一点儿宏观,懂一点儿微观,懂一点儿货币银行,就足够了。

当然,以上这种 “不高的门槛”,对全民来说,已经算是极高的门槛了。于是,类似的例子见多了,你不如就直接记结论就好:

货币或财政的宽松/扩张(两者的作用机理和结果还是略有不同,此处主要还是说货币的宽松),结果基本上只有三个:投资和经营的增加、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的上升。

最理想的结果,是通货膨胀可控,资产增值类别和程度符合设计,然后投资和经营活动促进经济复苏或经济增长,适当的通胀促进了消费,生产和消费比翼齐飞。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显然是以上三个结果的一种混合均衡。

而如果投资和经营生产活动规模,没有如预期那样扩大,则货币政策上的灌水,几乎必然就只能是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升两者之间的均衡。

即,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三个效果,促进经济复苏和增长,是不一定的。但通胀和资产价格上升这两个效果的二选一或二者皆有,则是一定的。

我国历史上的宽松期,或者说,替全球危机买单期,一方面,因为投资和生产经营依然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潜力,吃掉了一大块儿;另一方面,为了控制通胀,结果就是,房地产起到了巨大的蓄水池的效果。而当今很多结构的问题,或多或少都是在替这个蓄水池买单。

美国毕竟不是发展中国家,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再怎么鸡,速度也就那样了。而当下又遇到这么个全球性大黑天鹅,不是货币宽松,就能转化成投资和生产的。那最终的出口,就只能是通胀和资产价格上升了。美国的主要资产/蓄水池是美股,结果自然就是美股的飙升。

把 “通胀和资产价格上升” 翻译成人话就是,99%乃至99.9%的无产阶级,钱更不值钱;1%乃至0.1%的有产/资产阶级,资产价值暴增。

以上大原则,是普适的。放美国是如此,放我国,也是如此。放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皆是如此。

我国民众需要记住的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和你自己,不一定好,但对均贫富肯定不会差。而我国的特殊体制决定了,在我国谈财政政策,并不必然适用于经典宏观经济学那一套(典型如加税+增加政府支持这种combo在我国的特殊可行性和适用性)。而扩张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和你自己,也不一定不好,或很有可能会更好,但几乎一定必然的结果是,贫富差距会变大。你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就看你自己更在乎什么了。

而如此的结果,如前所说,不论是否起到了促进复苏/增长的效果,通胀和资产价格上升一定会是二选一或二选二的。再之后,货币政策的收缩和财政政策的二选一或二选二,基本上就是必然。

在促进经济复苏基本无效,扩张性货币政策已经明显导致明显的通胀和资产价格飞升后,依然迟迟不缩表/改变财政政策,在历史上,基本等同于是在酝酿革命或战争。


user avatar   yue-ru-bei-zhong-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500富豪和1.5亿人肯定是分别统计加以汇总的,请问有没有各国的单独数据,比如美国,印度,日本等。


user avatar   cheng-feng-po-lang-de-ye-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CNN自己还不是一样。

就拿CNN主播安德森库珀来说,个人财富还不是亿美元级。可以说你看着脸熟的主播,最次都是千万美元级起步。就算是有点名气的评论员,嘉宾,周薪也是大几万美元级。

本身保证社会活力的方式,就是给予强者奖赏。

如果追求彻底的公平,只会导致社会失去活力。

至于剥削。

就拿这两年财富增长最快的富豪之一马斯克来说,他只持有了18%不到特斯拉的股票。特斯拉的股票持有者里有大量的个人、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捐赠基金、主权基金。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定义这种剥削。对于公开上市公司来说,早就成了公众公司。你是特斯拉员工,你通过分红、期权、自己购买的方式拥有公司股票,某种程度上你是自己在剥削自己。

当然你要是说马斯克用狗狗币“剥削”了你,那确实是。

这是一个自由且充满活力的商业社会。国内早在00年代就有人说,阶级固化,上升通道堵死,没有机会。但是你们也看到了,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科技业,还是不断在诞生白手起家的成功者。

时代只会选择那些抱有希望的人。

只有相信,才能看见。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类似我最近遇到的一个人:

A:竞争对手太厉害了,我要把公司软件开源。

为什么?开源后你想好怎么赚钱吗?

A:开源后赚不了钱,竞争对手也赚不了钱。

你现在至少还赚点钱,非要干死对手大家都不赚钱?


user avatar   vinneso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取决于你的世界观。几个简单的问题:

  • 你觉得左派和右派运动是周期性的还是趋势性的?未来的世界里面左派和右派会长期共存,还是会存在一方压倒另一方?
  • 你觉得市场经济和政府监管是周期性的还是趋势性的,未来他们是会此起彼伏,还是会有一方压倒另一方?

我其实以前一直是觉得会有一方压倒另一方的,我自己观点的改变是因为有次读书读了一本叫做“Factor Investing and Asset Allocation - Business Cycle Perspective”,当时其实只是好玩,但这本PIMCO的教材真的改变了我很多三观。我现在觉得这些东西是周期性的。

所以这个回答我可以分享一下,从1940年开始,我们的世界是怎么逐渐从政府经济,走到今天的自由市场的。你可以觉得这个东西将来会走回去,也可以觉得未来会持续一条路走到黑。我懒得说服任何人。我只是分享我的看法。我觉得他会走回去。怎么来,就怎么走回去。


经济领域

1940年代:凯恩斯主义盛行,作为反对者,哈耶克写下“通往奴役之路”但没鸟用,没人理他

1950年代:凯恩斯主义继续盛行,大政府的概念深入人心,中国开始五年计划,美国搞了军工复合体。作为反对者代表之一,哈耶克去了芝加哥,积攒力量,等待时机

1960年,凯恩斯主义全盛,时代周刊1965年把“我们都是凯恩斯主义者”写在封面上,萨缪尔森直接承认“苏联社会主义指令经济不仅可以运行还能够繁荣兴盛”。所谓物极必反,这个时候自由市场主义已经开始有了市场,弗里德曼虽然还没啥名气,但他已经开始写书了,1962年他出版了“资本主义与自由”

1970年代,凯恩斯主义盛极而衰,滞胀让凯恩斯主义颜面全失,弗里德曼说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形势开始逆转

1980年代,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开始对自由市场理论敞开怀抱。全世界的无风险利率在那个时候见顶。芝加哥学派开始走上舞台

1990年代,凯恩斯主义颓势明显,美国出现了50年来第一次贸易财政双盈余,芝加哥学派在学术和政治领域双收割

2000年代,自由主义全盛时期,国际化进入高峰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自由市场理论深入人心

2010年代,凯恩斯主义暗潮涌动,无论是2016年G20承认必须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还是2018年开始,人行和财政部的几次论战。对于自由主义的诟病开始产生

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一个凯恩斯主义从盛行,到巅峰,到衰落,到低潮,到反弹的过程,与之对应的是自由市场的低迷,蛰伏,兴盛,全盛,隐忧的过程。

而我想说的是,这不是孤例

政治领域

这里我们要多说一句,我的定义是左派改革,右派保守,但在这个基本定义下,因为每个国家国情不一样,所以会有些差距,比方说中国的右派保守而且往往不喜欢自由,是因为我们往前推,是一个清王朝,他就是不自由的。美国的右派保守,但往往喜欢自由(或者说小政府),因为他们往前推,是荒野大镖客,他就是自由而没有政府的。在罗斯福新政之后,美国的自由和保守就非常混淆,所以我自己懒得在这个名词定义上花太多时间,我的办法很简单

不要刻舟求剑看左派和右派,从左派改革和右派保守,结合实际去看

1930-1940年,美国的传统资本主义被国家资本主义按在地上摩擦,美国的保守派,也就是支持回到以前那种原始资本主义的人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因为孤立主义没有市场,战争不是靠保守打的赢的,你想支持保守主义,那你去和希特勒说要他回到1930年的德国边界吧。

1950年开始,事情就开始起变化了,艾森豪威尔是1928年胡佛之后的第二个共和党总统,共和党在美国版图里面是偏保守的,当然,到底是共和党保守,还是美国保守所以肯定有个共和党,是一个很难说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人总是在不爽的时候求变,然后一旦过上好日子,就喜欢保守。保守主义在1950年的反击还包括了麦卡锡主义,但右派有个毛病就是有些时候保守得没边。比方说你觉得1940年不好,你可以说回到1920年,但他们不,我们来看一些批评家对于这些人的看法

一个晚出生150年且生错国家的人

按照当时艾森豪威尔自己的话说,他站在民主党自由派和共和党保守派之间,狡猾的人,至少说明社会的思潮有了隐约的中间派思路,经济的发展推动政治的变化,美国并没有到转向的时候

1960-1970年代,无论是肯尼迪,约翰逊,都或多或少在左派的道路上走了很远。然后尼克松是个非常狡猾的人。尼克松第一次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外交才能可能是在和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他展示了自己是个反苏的人。然后在经过了1940-1960年二十年的革新思潮之后,美国群众也开始烦了,想选一个保守主义的人出来。背后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革新总会带来很多变化,有些变化是好的,有些变化则不是

  • 黑人妇女未婚先孕的比例从1960的21.6%上升到了1970年的34.9%
  • 1965年36%的人认为法庭对待罪犯太严厉,十年后这个数字只有11%

社会的自由化泛滥带来很多复古思潮,这就是个周期。

但然后尼克松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其实不是个保守派,他在上台前完全是个保守派,上台后就变了。怎么大胆怎么来。为什么?有很多文章研究过,我自己的感觉是,他可能想证明自己....

于是问题开始失控了

如果说1930-1940,支持政府革新,推翻1920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那些old money的人非常多,1950年遭遇了第一次反击,但麦卡锡战斗力只有五,然后1960-1970年,民主党总统进一步推进革新。导致群众思潮反噬,想选一个保守主义者出来。结果上台的这个保守主义者骗了他们。不仅外交领域点子多,还不尊重最传统的宪法。

你之后会怎么做?

从尼克松之后,无论是福特还是卡特,都没能满足美国保守主义的诉求,这个保守主义,和上面那个经济领域的保守主义一脉相承,小政府,自由市场。然后他们终于在1980年,找来了自己最好的代言人,里根

所以有些时候看着特朗普学里根就觉得有趣,这就是我们这个年代的刻舟求剑。活生生的案例。

放松政府监管,保守主义开始兴起,是1980年之后美国的一个最大特色。而这个大潮当中,克林顿和奥巴马以自己的个人魅力抵抗过,但依然没有用,从1980年到现在,美国社会(或者说白人社会)的思潮整体依然是往更保守的方向移动。而比较尴尬的是,由于移民,美国的政治极化更严重了。所以你也不好说,克林顿和奥巴马,到底是个人魅力很好,还是支持者群体由于全球化和移民变多了。

同期中国的例子大家耳熟能详,之前介绍过很多次就不追溯了,一样的思潮和趋势。不同的是,中国的经济革命是从清王朝/中华民国这么一个废墟上开始的,所以我们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右派,是封建主义。在前三十年,我们的左派是努力建设一个新国家,而右派我自己觉得与其说走资本主义道路,不如说走封建主义道路,因为他们也不会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这个土壤。而后三十年的故事可以类推。


所以总结一下

  • 1940-1970,是加强政府监管,大政府小市场,凯恩斯主义,美国政府里面改革派(改革传统资本主义)居多。然后薪资增速很快,通胀很高的年代
  • 1970-2020,是放松政府监管,大市场小政府,自由主义,芝加哥学派,美国政府里面保守派(保守去传统市场经济)增多,薪资增速很慢,通胀很低的年代

就像当年芝加哥学派在1940年被凯恩斯主义干得妈妈都不认识,短缺经济学在1980年代也显然是生错了时间。但就像1975-1084年,哈耶克猛然发现,原来还是有人赏识我,他等了30年,我在想,如果短缺经济学的那些学者也能等30年,在2016年会不会觉得供给侧改革也是个很熟悉的设想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存在迫使企业自愿抑制投入需求和扩张冲动的力量

所以我们需要供给侧改革

贫富差距扩大的背后,我觉得其实就是自由市场经济思潮和保守派政府的合力,现在的问题是,你觉得,到了周期反转的时候了吗?

越来越多的财政呼声,越来越多加强反垄断的共识,政府财政刺激的阀门被一个一个放开。我总觉得站在2022年,去支持放松监管市场经济,就和你在1978年支持加强政府监管一样,末日余晖。

我自己已经不想去思考到底市场经济更好还是政府监管更好。我承认我会有偏好,但我此时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周期,而我们现在可能就站在周期的拐点上。我们的看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历史的进程

(对于美国社会80年代之后转保守的看法,我参考了The Right Nation:Conservative Power in America,我可能是错的,但我觉得这本书可以看看)


user avatar   hou-tian-zao-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肯定是事实。

一直以来富人都是通过持有资产来达到让财富增值或者保值的,股票只不过是一种流动性更好的资产,能够放大这种效果而已。

美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得早,富人当然有更多的机会不断地造富。富人的资产90%都是股票,从1950年到现在的比例差不多是这样[1][2]。

这70多年的时间,美股的每一次大跌都是机会。

而之所以这些机会对于富人来说是机会,而对于穷人来说却未必如此,原因就是富人有充足的现金流。这不仅能让他们在危机时候活下来,还能让他们在危机时候可以抓住机会。

巴菲特全资拥有大量现金奶牛,这些企业即便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也能提供大量现金。

李嘉诚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现金流是他最看重的企业指标。

而刘銮雄则是玩得最6的一个,凭着自己在核心地段地产的充沛现金流,不断地在资本市场上进进出出,成倍造富。

其实即便是资本市场有待完善的我国,可能富人的资产也绝大多数以股票形式存在,当然不一定在A股。

反观穷人,其实《贫穷的本质》里说的很明白了。

穷人容易陷入贫困陷阱,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他们,缺乏教育和相关的技能,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相关方面的提升。

里面有一个例子,一个靠出卖体力获取收入的穷人,按照最经济的方法,他的多余收入应该用来补充碳水,增强自己的能量,以获得更高的劳动效率。

但是实际情况却相反,他们一有多余的收入,往往选择先去吃点好的。

而这些好的,往往是味道好,而能量不足,对提升劳动效率没有任何帮助。

当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了,但就是这样,让穷人很容易陷入贫困陷阱,跳不出贫穷的圈子。

综上,一方面,富人有着更好的知识和更多的财富积累,可以产生极强的复利效应;另外一方面,穷人却一直在原地打转。时间拉长了,两者的差距当然是越来越大。


欢迎关注公众号:后天在说

  1. 兰小欢:置身事内
  2. Income and Wealth Inequality in America, 1949–2016



        

相关话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美国西雅图工地意外中遇难华裔学生家属获赔,具体情况如何? 
  南京市消协回应下馆子必须扫码才能点菜,称「消费者有权拒绝」,你怎么看? 
  国庆节给你 3 倍薪水,你愿意加班吗?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有何影响? 
  如何看待华为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授权代表工作小组抵达中国参与东航飞行事故调查,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美媒称:拜登公布 1.9 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为应对疫情冲击?美联储能无限印钱吗? 
  如何看待工信部前部长苗圩称「我国已经走出人口红利期,全面放开二胎未引发生育高峰」? 
  如何看待2021年上半年全国新房销售再创新高?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特斯拉在新疆开设展厅引发争议,白宫发言人称其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声誉和客户风险」?
下一个讨论
电影《雄狮少年》票房破 2 亿元,你对该部电影有哪些评价?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