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2 年最稳的理财方式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yong-le-da-di-ming-cheng-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卖房卖车卖肾卖血梭哈军工+券商的龙头ETF

卖屁股梭哈镍+橡胶+白糖

完毕

祝大家2023手牵大洋马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去跟通胀斗智斗勇吧,我打算今年回国休假就买个车爽爽。反正只要我兜里没钱,通货膨胀就收割不到我。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市面上并不存在完全无风险的投资品,就算是金融领域所谓的「无风险利率」,也只是选择了一种相对稳健的资产作为参考(一般是政府债券,但这都 2022 年了,还有什么小概率事件是大家没见过的呢?)。再者说了,资本市场从来都是「富贵险中求」,高回报和高风险总是相伴相生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在给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寻求高收益,或者在给定收益目标的前提下尝试控制风险。

分散配置资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求稳途径。

最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粗暴的检验方式,金融学者Lawrence Fisher 和 James H. Lorie 针对美国股票市场做过一个实验:闭着眼买 32 支股票形成一个投资组合,就足以消除 95% 个股带来的风险[1]。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为什么猴子扔飞镖选股有可能战胜专业投资者:只要大盘走得好,随机选出来的个股组合也能跟踪大盘走势,甚至可能带来比个股更好的回报。

然而,真理往往是有适用范围的,分散配置资产消除的是被个股套牢的风险,而不能分散掉「系统性风险」。

所谓系统性风险,指的是能够影响市场上所有股票的不确定因素,例如战争、灾害、宏观政策、经济周期变化等。看似针对特定行业的利空政策,也会在市场中传导,造成「一损俱损」的效果。譬如说,中国的监管政策导致中概股暴跌,导致一名基金经理被平仓、抛售所持有的股票,进而引发多个板块股价闪崩,此时,分散投资也不能躲过这一刀,只是受影响程度有大有小。有的股票在系统性风险前比较坚挺,甚至可以逆周期而动,像是军工板块可能闻战则喜;也有的股票在系统性风险面前相对脆弱,一条利空政策就可能引发大溃败(Bill Hwang:别骂了别骂了。)

所以,从我个人的选择来说,面对 2022 依然不明朗的市场情况,会在分散配置资产这一原则下,额外考虑三个要点:

一是注意行业的分散,避免看似把鸡蛋放在了不同篮子里,却又过度集中于单个行业、把几个篮子拴在了一起。特别是在 A 股市场,行业政策的风吹草动,对于某一类概念来说,可能就是惊涛骇浪,行业选择需要多样。

二是注意资产种类的分散,避免仅仅持有偏股型基金,适当考虑固定收益类基金,例如偏债型基金。

基金未必就是股票的组合,以投资债券为主的偏债型基金,虽然收益率没有偏股型基金亮眼,但在震荡市中却可能具备对冲风险的效果,有机会成为更加稳健的选择。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当投资者畏惧股票市场风险、市场信息低迷时,资本就可能更多地流向可获得固定收益的债券市场。不过,在 2022 年,这一传统认知也在面临挑战 – 在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下,「股债双杀」同样可能发生,只不过债券往往更加扛跌而已。

第三,在大环境不明朗时,要在投资组合中适当搭配一些能立刻变成现金的资产,在选择基金时,也要注意能否快捷、低成本地赎回。毕竟,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行业的一个寒颤,就可能让家庭现金储备捉襟见肘,需要分散持有流动性各异的资产,方便随时应急。

面对 2022 的复杂形势,如果您依然希望躬身入局,需要分散着买,更需要选择优质的资产,否则只能分散非系统性风险,却未必能实现最优收益水平。对此,可以尝试通过支付宝金选榜单找到经过层层筛选的优质基金。

一只基金想要从市面上 6000 多支基金中脱颖而出、进入金选榜单,需要在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三个维度取得长期优秀的表现。

这一筛选过程能有多严格呢? 偏股型基金想要金榜题名,看的是能否在任何时点买入并持有3年以上,都能力争跑赢同期偏股基金指数基准收益;而对于偏债型固收类基金,考察重点是在任何时点买入并持有3年以上,力争平均年化收益超过4%,最大回撤小于2%。

优中选优的筛选,也的确带来了可被数据验证的回报。2021 年初至 11 月底,金选固收基金(不含短债)平均收益率达到 4.3%;自 2019 年起至今年 11 月底,三年来金选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 54.65%、55.19% 和 4.96%,大幅跑赢了同期沪深 300 表现(分别为 36.07%,27.21% 和 -7.22%)。

有了优质的基金,还不代表拥有了最佳投资组合,这就好比组建一支球队,如果带了 10 名顶尖后卫上场摆出 10-0-0 阵型,的确是固若金汤,但难以有所斩获;要是同时在场上摆出 10 名神级前锋,后防线又会被打成漏勺。类似地,追求稳健的固收类基金和更具进取心的股票类基金,也需要合理搭配,才能攻防兼备,即便是全部选择偏股型基金,通过打包认购多只金选基金,也有助于控制回撤:

这时,就可以请出支付宝金选配置来帮忙了。金选配置,指的是在入围金选榜单的基金中,再通过科学方式进行合理搭配,从而力求在多变的行情下保持足够的竞争力,进一步分散单个基金的风险。简单来说,金选配置的基金经理就像是球队教练,从明星球员名单中选出一套配合默契的阵容,并根据场上形势及时做出人员调整,实现动态调仓,更好地应对震荡市的复杂局面,对于想入场但又不知道如何配置基金的理财新手来说,是比较友好的投资方式。

2022 年,市场恐怕依然会存在灰犀牛与黑天鹅共舞的局面,不妨尝试在支付宝搜索「金选配置」,实现稳稳的理财。

(本文仅为知识和经验分享,不构成对具体个股和基金的推荐;另需注意,历史收益情况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参考

  1. ^ Fisher, L., & Lorie, J. H. (1970). Some Studies of Variability of Returns on Investments in Common Stocks.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43(2), 99–134.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时间过的真快,2020年初的时候还在讨论当时抱团的板块什么时候会有散开的风险,转眼又是一年了。过去的这一年,无论是A股、港股还是美股,都一改之前的单边行情,开始震荡了起来。

理论上说呢,短期的波动对基金投资影响也不算大——反正买基金秉持的是长期主义,要穿越牛熊,获得由基金经理眼光所带来的阿尔法收益。理论上说在购买前仔细研究一番,买了之后当做没有那笔钱,过个半年一年看一次就行了。

但是问题在于,基金买了之后,就很难真的视而不见。打开支付宝,明晃晃的涨跌摆在那里,涨了吧,心里打鼓要不要落袋为安;跌了吧,想着要不要割肉换车,或者补仓…… 怎么才能让自己安心一点呢?

对冲,对冲!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对冲这个概念了。对冲是金融里面常见的一个术语,表示用一支投资去降低另外一支投资的风险。机构和企业经常利用对冲来锁定利润,降低波动,反而是散户用的不多。并且很多时候,好像人们对对冲有一点误解,那就是觉得对冲了,是不是把自己的利润也冲没了。


这个锅要甩给对冲的科普。


有人是经常用外汇市场来讲解对冲:说购买了10万美元的一批设备,汇率目前是1比6.5,但是要两个季度之后交货。那么为了锚定现在这个汇率,可以用离岸人民币期货的空单对冲。如果到时候人民币贬值了,那么人民币空单赚的收益足以弥补自己因为要购买美元而多付出的人民币。


这个例子正确倒是正确,但是会给人三个不好的误导:


  1. 对冲是机构和公司们做的事情,咱们散户没必要;
  2. 对冲是必然一亏一赚,是在降低自己的收益——自己的收益都锚定了,还有什么前途?
  3. 对冲就是为了保险,而和赚取更高的收益是有冲突的。


其实这些想法完全是因为对冲在结汇上经常用来担当类似于保险的功能而造成的。对冲的目标始终是风险,并不意味着要降低收益。


股市观察的时间长一点都会发现,股市中的板块除了大牛市之外,大部分的时间往往是轮动的。医药、消费、金融、地产……往往随着各种消息和政策以及经济周期此消彼长。美国美林证券在2008年提出了一个轮动的框架,称之为美林时钟:




从左上角开始,进入增长时代,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机会、高科技大行其道;增长到了一定时候,发生通胀,这个时候大宗商品、能源就开始活跃;然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也开始下降,此时大家开始避险,债券、医疗和基础建设开始吃香,到后来通货紧缩的萧条时期,现金走俏。


这些宏观的趋势,加上具体的产业政策导向,就让投资市场中资产的轮动成为很常见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对冲就意味着持有不同周期导向的投资标的,降低自己资产的回撤率和风险。


比如说,沃尔玛和思科的股票,一个消费板块,一个科技板块,在长达五年的范围内就形成了很好的对冲:



可以看到这五年内,两只股票的收益都是110%左右,但是都有很大的回撤,在2018年,沃尔玛回撤了40%,在2020年思科回撤了60%。这个时候很容易拿不住而抛掉,而一旦抛掉,就会错过之后的大涨。但是如果同时持有这两者(红线),就可以让自己的资产组合获得相对稳定的增长,心态上也更加的放松,更加的拿得住。


所以对冲并不仅仅是机构的专利,对散户来说,能让自己持的,拿得稳就是进行对冲最大的理由。长期主义,在知乎上各个文章里面都说了一两年了,但是要做到长期主义,还真就是对人性的考验。


与其考验人性,不如顺从人性。人性就是害怕跌,喜欢涨;人性就是喜欢平稳的收益;那就不如从投资组合的角度就预先做好回撤控制,降低风险,不去挑战自己的人性,非要让投资理念和人性进行天人交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冲也是优化了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既然对冲是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对冲呢?


对冲意味着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就像足球队一样,并不是十一个世界级前锋凑在一起就是最牛的,如果买的都是同一个细分板块,甚至于互相依存的企业的投资标的,那么可能不会降低风险,甚至于还可能放大风险。


从上面那个美林时钟也可以看出,分散配置,也是有最优解的,存在一个搭配和科学配比的问题。一个足球队,各安其位,每个位置都选上恰当的好球员,要比不分位置,就看身价来选球员经济和科学的多。


实证研究表明,散户大都是不够多元化的。重仓持有往往和这么几个特点有关:过度自信,喜欢追涨杀跌,偏好于购买包含本地企业投资标的。这些都是降低投资收益的因素。并且,研究也表明资金的规模并不构成多元化的障碍[1]。现在购买基金的门槛都是1元起购,哪怕是几千块投进去,也是可以多元化的。并不是少就一定要重仓。

分散的意义


这个到实操阶段,问题又来了。怎么来挑投资标的呢?让投资变得更加复杂,对我们散户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复杂,所以一想起来就觉得要花很多时间,这就很可能会触发「拖延症」,结果连投资都不愿意投了。


打开支付宝一看,五六百支基金,各种板块各种赛道,这要是一只一只去研究,那得到什么时候?然后还要研究怎么组合好,然后有的还要调仓,岂不是又增加了投资的负担?


这里面就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就是让自己挑选的基金池要足够优秀,第二就是多元化的配置要对冲。这里面包含两个层次的优化:


第一个层次,单支基金的基金经理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试图获得自己领域的阿尔法收益;第二层对冲多元化,则需要专注于更宏观的层面,致力于多元化和对冲领域风险。两个层次需要各司其职,共同为投资者提供一份更加稳健的收益。


在第一个层次,可以充分的利用「支付宝金选」这个基金池。因为支付宝金选的标准本身就是很严格的,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三个维度进行逐一考核,自上而下的分层筛选,从六千多支基金里面选600,然后600里面选300支备选,这300支里面最后会产生100支左右的真正的「金选」。调研的过程会兼顾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一定是数据好的同时,还能讲出来其业绩的投资逻辑和阿尔法来源的,才会被选中。


因为选基金就是在选赛道和选基金经理,只有基金经理牛了,才会尽可能的增大其未来也可以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可能。这样选出来的「支付宝金选」基金池,可以说标准就是非常契合长期主义的,并且都是各自赛道的佼佼者。


第二层,选择不同的基金组成自己的投资组合。这一步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挑球员」的过程了。基金池是所有的备选球员,现在要从里面挑出来上场的搭配,有没有什么省心的方法呢?还有更让人头疼的择时问题,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调仓呢?如果择时不对,往往会错过基金高速上涨的黄金期,出现『基金赚钱我不赚』的情况。


投资的三大难题:选品难,配置难和择时难,都是在进行多元化配置的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没有一揽子解决方案呢?还真有。


如果说「支付宝金选」解决的是「帮助投资人选择优质基金」的选品问题,那么支付宝新上线的「金选配置」就打包解决了所有的这三项。如果不太了解金选基金池里面,谁适合打「前锋」,谁适合打「后卫」,对这些前锋和后卫的特点也不甚了了的话,用金选配置,可以说是一个低门槛、低风险的稳健增长方案。


这样第二层就可以交给专业的金融从业者来打理,并且持仓透明,投资人自己随时可以看到自己的钱都买了哪些基金,又是如何变化的。还有定期的总结和行情解读。而精心设计的多元化策略,会比持有单支基金,享受更低的回撤和更稳定的收益。这也进一步降低了投资门槛,让很多对配置基金不熟悉的投资人也能够享受市场带来的收益。


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支付宝上搜索“金选配置”。



2022年大概率是充满机会和震荡的一年,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不太可能出现单边的大行情,所以多元化对冲,尤其的重要。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有更好的投资收益!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参考

  1. ^ Goetzmann, W. N., & Kumar, A. (2008). Equity 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 Review of Finance, 12(3), 433-463.

user avatar   liu-su-xue-jie-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复制粘贴老回答:如何评价华为以每股 1.58 元,豪派超 500 亿元分红?

残酷时代,无数网友高呼“加油”,对于一家遭遇世界最强国家打压的企业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毕竟企业终归还是依靠人来运作,如果人心散了,大家都不愿意继续留在这家企业了,那么企业就算短期内还活着,本质上已经死了。

“加油”是吃不饱饭的。

如何留住人,自然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课题。

而在这个世界上,“给钱”或许不是最好办法,但绝对是能够有效稳定人心的办法。

毕竟作为一名华为的员工,如果你真的能够被公司按照个人贡献公正公平地给予(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是一个价格)奖励,而这种奖励换做跳槽到其他公司是拿不到的……

那么忠诚度自然会很高,一般的公司根本挖不走。

同时这也表明华为作为非上市企业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带着投机性质的大股东拿走最大蛋糕,造成分配严重不均。

如果不是这样子,而是跟某些几乎被外资把持的企业那样整天就是股东想着怎么捞钱套现,那恐怕华为就不可能一方面继续给予员工足够的回报,另一方面继续投入经费参与卡脖子问题的研发。

无论如何,华为只要能够将利润用在该用的地方,那么它的战略眼光就永远走在同行们的前列。

不过,既然这涉及到分配问题,如果华为内部的分配机制并不能让大多数员工满意,则同样可能会有丧失人心风险,这一点也是要在结尾强调下的。


user avatar   zhang-wei-wei-wei-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复制粘贴老回答:如何评价华为以每股 1.58 元,豪派超 500 亿元分红?

残酷时代,无数网友高呼“加油”,对于一家遭遇世界最强国家打压的企业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毕竟企业终归还是依靠人来运作,如果人心散了,大家都不愿意继续留在这家企业了,那么企业就算短期内还活着,本质上已经死了。

“加油”是吃不饱饭的。

如何留住人,自然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课题。

而在这个世界上,“给钱”或许不是最好办法,但绝对是能够有效稳定人心的办法。

毕竟作为一名华为的员工,如果你真的能够被公司按照个人贡献公正公平地给予(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是一个价格)奖励,而这种奖励换做跳槽到其他公司是拿不到的……

那么忠诚度自然会很高,一般的公司根本挖不走。

同时这也表明华为作为非上市企业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带着投机性质的大股东拿走最大蛋糕,造成分配严重不均。

如果不是这样子,而是跟某些几乎被外资把持的企业那样整天就是股东想着怎么捞钱套现,那恐怕华为就不可能一方面继续给予员工足够的回报,另一方面继续投入经费参与卡脖子问题的研发。

无论如何,华为只要能够将利润用在该用的地方,那么它的战略眼光就永远走在同行们的前列。

不过,既然这涉及到分配问题,如果华为内部的分配机制并不能让大多数员工满意,则同样可能会有丧失人心风险,这一点也是要在结尾强调下的。


user avatar   yun-dan-tian-gao-36-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复制粘贴老回答:如何评价华为以每股 1.58 元,豪派超 500 亿元分红?

残酷时代,无数网友高呼“加油”,对于一家遭遇世界最强国家打压的企业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毕竟企业终归还是依靠人来运作,如果人心散了,大家都不愿意继续留在这家企业了,那么企业就算短期内还活着,本质上已经死了。

“加油”是吃不饱饭的。

如何留住人,自然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课题。

而在这个世界上,“给钱”或许不是最好办法,但绝对是能够有效稳定人心的办法。

毕竟作为一名华为的员工,如果你真的能够被公司按照个人贡献公正公平地给予(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是一个价格)奖励,而这种奖励换做跳槽到其他公司是拿不到的……

那么忠诚度自然会很高,一般的公司根本挖不走。

同时这也表明华为作为非上市企业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带着投机性质的大股东拿走最大蛋糕,造成分配严重不均。

如果不是这样子,而是跟某些几乎被外资把持的企业那样整天就是股东想着怎么捞钱套现,那恐怕华为就不可能一方面继续给予员工足够的回报,另一方面继续投入经费参与卡脖子问题的研发。

无论如何,华为只要能够将利润用在该用的地方,那么它的战略眼光就永远走在同行们的前列。

不过,既然这涉及到分配问题,如果华为内部的分配机制并不能让大多数员工满意,则同样可能会有丧失人心风险,这一点也是要在结尾强调下的。


user avatar   kevin-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郑妮娜力是中加混血。

她的姥姥叫郑凤荣,是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田径运动员。中国跳高第一人,曾受到周总理亲自献花。她在中国这边的血统是什么级别的?心里没点数?我这句血统,可不是单纯的指字面的DNA,也是指使一个人归化的吸引力。来自家族,来自文化,来自成就和历史。

更何况,加入中国籍是她从小的愿望,并且在三年前就已经完成国籍变更,做了法律意义上的中国公民。

她哥哥叫郑恩来,是冰球运动员,这名一听就知道受谁影响了吧。在姥姥郑凤荣80大寿那天宣布要做中国人,比郑妮娜力归化得还早一年。

这是多正常的事啊,加拿大媒体为什么要诋毁呢?


我看是新疆造谣颇有成效后,诋毁上瘾了。

甚至于这个乱港分子还大言不惭地用谣言责问起了郑妮娜力,说什么:如果你知道中国在“系统性地强奸和折磨”维吾尔妇女,你还会入籍中国么?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我很重视这波抵制的原因,因为谣言中伤成本太低的话,就可以无限复制。果不其然,这两件事开口就能联系到一起。


他们觉得不能接受,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有些加拿大人没见过什么正经华人,以为聒噪的港乱分子就是主流。甚至还可能把那个给市长当小三的贪污犯女儿当成华人模板了,以为曲婉婷这种黄皮小清新只要聊聊环保,爱爱动物,整个人皮肤都变白了。仿佛拿民脂民膏出来媚自己的才是真华人,其他一律算是假的。

那些不够反华的华人,在他们眼里略显纯度就不足了。

谁才是大多数呢?

我们都明白,但夜里猛搞曲婉婷的市长们是不明白的。



这位小姐姐只是个朴素的混血儿。不仅有一身黄皮肤,还有个英雄一般的外婆,自然就跟外婆的国籍去了。这种事没有任何奇怪之处,也毫无诋毁的必要。

设想,如果在深圳卖烤串的奥巴马兄弟先加了中国籍,再回到美国籍,又有谁会苛责他呢?

中美交恶之刻,谁会有脸去说这位老黑不懂中国的政治?他需要懂吗?


抛开人才定位,卖烤串的和七项全能的人又有什么不同?自由选择和自己羁绊更深的国籍,再自然不过。

如果只看人才流失就阴阳怪气,那只能说这个移民国家被“人才净流入”这件事惯坏了。根本受不了移民输出国比以前更有吸引力这件事,从自己这儿多走一个人才都受不了。这太小家子气了。

郑妮娜力英文名叫Nina Schultz,这姓氏一看就知道其父有德国血统。他父亲也确实是德国人。她父母辈不过是一个移民嫁给另一个移民的故事,无非是来早来晚的原因。一个德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借你加拿大的地方留下点美好回忆罢了,到底欠你啥玩意了?一个自诩自由的移民国家,有什么资格在这种问题上说三道四的?

只在人才来的时候谈自由,人才一走自由就抛诸脑后,这根本不是自由国家,这是NM貔貅。

自由是价值观,不是攫取资源的工具。

那些信以为价值观的朴素孩子,自由得离开了。

你们应该高兴才是,因为她理解自由真谛了。

你哭毛呢?




  

相关话题

  怎样的人在中国的生活比在美国好? 
  孕育新生命的年轻家庭,要提前为宝宝做些什么准备? 
  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有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职场中,除了你自己,没人会考虑你的发展和出路”,是这样吗? 
  有哪些网购能买到的冷门却有趣的东西? 
  一二线城市男生女生谁更容易找对象? 
  河南一硕士去尼日利亚修铁路被封酋长,可合法娶四个老婆,你们怎么看?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有些特别的制度? 
  一个人喜欢睡在U型空间里,说明什么? 
  50 岁女主管被迫退休获赔 46 万,职场遭遇不公待遇如何维权? 
  如何看待高铁七夕前在淘宝上架「表白专列」服务,年轻人都有哪些硬核表白方式? 

前一个讨论
如果在四大名著(水浒 三国 西游 红楼)中移除一本,变成三大名著。你们会觉得哪一本最合适?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北方人冬天非常重视脚部保暖,而南方有些人可以光脚穿拖鞋?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