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前面知友们的精句和故事,想到心理学家 Erikson 把早期成年期(Early Adulthood)的界限划在了 35 岁,以及神经科学家 Frances Jensen 认为:要等到三十好几岁,你的大脑才进入到羽翼全丰的「成年时期」。
也就是说,在大脑成熟进入成年水平之前,你都 在「成长」。
在 Erikson 对人生阶段的划分里,早期成年期的关键词是「自认形成」(identity formation),我们大约知道自己是谁,开始探索、坚持自我的身份,并试图找到「同伙」,和他们建立亲密关系,试着开始承担对他们的责任。
找自己,怕孤独,要亲密。
我们摸爬滚打,拼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成长」,尽管各种碰壁、伤痕累累,跌跌撞撞。
但终有一刻,我们会把这些问题的碎片答案拼凑到一起。
说一个自己的故事:
几个月前,一位学妹发来了几年前我答辩时的视频。当时答辩挺顺利,能看到台下教授的细微反应,越来越有自信,花大价钱买的做"PPT"的软件也算物有所值。但当我点开学妹发来的视频时,有趣的事发生了:我感觉心里小鹿乱撞。尽管我已经知道了视频的结果不会差,但我还是为自己紧张。而且,在我看视频时,感觉自己动作那么窘迫,声音太洪亮,表情太紧张,语速该快的不快,该慢的又没慢下来。
当时台下的教授和同学们也是这么看我的么?他们会觉得我不自信么?
甚至,如果我有个炯炯发亮的缺点,大家都看见了,只有我没看见,可怎么办?
或许,你也会问自己这个可怕的问题?
这也是经常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是自己?还是在扮演别人眼中的你?
关于他人怎么看自己的看法,被称作"metaperceptions"。自己眼里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始终不一样,但又无法割裂:你眼中的别人眼中的你,最终还是与你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拴在一起:你自己觉得你是谁?
对于当代年轻人,要回答这个问题格外困难。因为,除了现实中自己的「身份」,可能还有社交网络、微信微博上,那个搭构出的「自己」。
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者说,「用社交网络用得越多,越会感觉自己发的照片、文字是自己身份的一部分,也越把它们视为自己的所有物。」
而屏幕后的世界里,年轻的自尊却摇摆不定。每个人的生活都那么精彩,每个人都那么出色。有时,眼前的「景观」让我们陷入深深的不自信;有时,它又逐渐逼迫着我们,打造出一个根本不属于自己的空洞形象。
活得越久,各种特性、不同「身份」,就越交融。你的身份服务于你么,还是反过来,你服务于你的身份?在一个「面具」下活久了,还可能改变么?
不想在「他人的生活」或「他人的眼光」里迷失自己的我们,渐渐学会地把目光踏实放进生活本身——只有在切实的生活和经历里,我们才渐渐看清自己之于他人、甚至之于世界的位置,然后做出选择。
与世界磨合的过程里,我们又该如何证 明自己?
「生活一直如此艰难,还是只有童年如此?」
「一直。」
这句来自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台词,陪我们度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然后,看生活报复似的,将真实不虚的挫折一个个丢到我们身上。
失业、失恋、失婚,面对来自家庭与环境的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与阻碍——我们以不同的方式,触到了年轻的人生的「谷底」。
与世界磨合,也是成熟、进化,有意义地进入成年的必经过程。于是,我们不约而同地要回答一个大问题:「打磨」后的你,怎么证明自己有所成长?
对于有的人,问题的答案藏在情感的归属里。例如,用一场真实并且清醒的亲密关系证明自己。毕竟,爱,可能是很多人真正、唯一需要的东西。虽然一路上,我们偶尔追逐名利、地位,等等虚荣,但真正渴望的,是使我们感受到爱和满足的关系。
有的人,则需要把假装的理想生活层层剥开:这是真的你,还是依据社会期望创造出来的形象?这是真正的梦想,还是逃避的解药?
越是心怀高远,有时,可能越需要「跌」回到现实,找到真正平实的成就感。
有时候,我们会猛然发现,那些最幼稚、世界观价值观通通不稳定的朋友,因为暂时的困境和挫折,忽然最先走出「成年早期」,变成最稳定成熟的那个。他们不再反复波动,变得清晰有节制,也不再受周围人情绪的干扰——这种稳定的情绪和价值观,给你勇气。
有趣的是,这些成长的经历里似乎都藏着一个魔法:暂时停下试图变得更好、更快乐、更冷静的脚步,听听思绪究竟在表达些什么。智慧、理智、思想,这些帮助我们前行的东西,居然也是造成焦虑和内心纠结的原因。这时候,只好慢下来,探索逼近我们思绪的边缘和内核。
当我们触及到它们的一刻,我们或许会拥有“勇气”。
让思维向后迈一大步,那些角度、想法和感受,它们是我们去观察、聆听的对象,有帮助时和它们互动,有破坏性时,让它们走。
我们当然会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妥协
有人说,成长、成熟,意味着妥协,磨平棱角、放弃或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但我觉得,成长中的改变不意味着妥协。 有时,它意味着自由。不是挣脱外界的捆绑,而是从心里的另一个自己的「破坏」中获得自由。
什么是成长?这问题若有答案,或许没有任何吊胃口的悬念——我们确切地了解了自己的另一层情绪,另一种现实。就是成长。
有时候,你会希望有个人跑来告诉你:「你应当这样过你的一天」,或者「你应该这样过完你的一生」。
然而你知道,其实没人有答案。
——这就是我们最「成年」的一刻。
参考文献:
Interview: Frances Jensen On The Teenage Brain : Shots
——
原文发布于
成长从来就不是一个安静平和的过程测试是一种可供参考的了解自己的方式:
测试:你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
测试:测测你有多孤独
http://www. jiandanxinli.com/testin gs/27测试:今天你幸福了吗?
今天你幸福了吗?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分清楚责任
一件事情如果做错了,会找到责任人,责任人很重要,不要帮人背锅。当然,也不要随便推锅。如果有人推锅给你,一定要怼回去,用邮件怼。
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果自己负责的事情做砸了,不要慌,也不要推锅。要分析一下root cause,找个solution出来,即使这个solution你自己搞不定,这个步骤也要做。尽量从工作流程中找到问题的根源 :)
不要放下自己的工作帮别人
除非老大正式的让你去协助别人(邮件为证),否则不要帮别人完成工作。很多时候,帮别人做不该做的事情,就是背锅的开始。
一切以邮件为准,不要口头协议
如果是口头确定过的东西,写个邮件发出来,抄收给所有相关的人,特别是相关的老大。并且,找他们要comments。这是以后避免背锅的最重要步骤。
这些不仅仅针对印度同事,而是针对所有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