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菜谱不清楚,不过有在知乎回答你常见基本操作的原理的 @宅某。
还有会解释“为什么放这个配料”和“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什么”,结尾再来个技术总结的视频up主,比如王刚老师:
厨师长教你:“蛋炒饭”的做法,里面有很多小技巧,赶紧收藏吧!_哔哩哔哩_bilibili
也有更加理论性的书籍,比如这套《食物与厨艺》不是菜谱,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美食的科学原理:
书中有皮蛋的制法和原理(我看到这段的时候惊了,要知道这书的作者是美国人啊):
书中还有美拉德反应(书中称为梅纳反应)的原理及其在烹调中的应用:
一般菜谱不写这玩意,因为啰嗦,耽误做饭。
这玩意自己做饭做久了,猜也能猜出个八成。
说几个例子:
炒鸡蛋的时候,先把锅烧热,之后调成小火,加油,马上加鸡蛋液,炒出来的鸡蛋更嫩。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油温升高得更慢,防止过高的油温把鸡蛋炒老。
炒蔬菜的时候也有同样的运用。
至于调小火,是因为大火会把菜肴里的汤汁很快烧干,有些菜需要多煮些时候才好吃,要留着汤汁煮菜。等到火候到了,就可以“大火收汁”。
有些食材不需要长时间焖煮,反而需要大火爆炒。因为用时短,所以蔬菜不容易下汤,肉类更容易紧致脆嫩。
当然实际上比我说的还要更复杂,因为火候可能要受食材的受热程度、大小、需要口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勾芡,作用有两个。
一是把汤汁以固体的形式固定在食材上,让汤汁的味道可以直接入口,而不是掉落盘底:
第二个,让食材的水分不易流失,创造外焦里嫩的口感。(似乎仅限于焦溜做法)
焯水,是为了提前让食材断生,减少在油锅里煸炒的时间,防止食材变色、变质。有些食材在锅里炒的时间如果太久,颜色就会发黑,吃着有焦糊味。
腌制肉类,主要是去除肉类中的腥味,以及让肉里更入味。有的腌肉方法用盐,甚至还有用可乐的,可以起到一定的嫩肉作用。
放盐的时机:大部分蔬菜在与盐结合的时候都会脱水,如果放盐太早,蔬菜就会出汤,炒制过程带来困难的同时,水分也有很大的流失。所以炒蔬菜一般都最后放盐。
过油:
油温太高,会导致食材外部焦糊,内部却还没熟。
油温太低,油不能与食材产生反应,油都浸入食材内部,吃着特别油腻,口感味道都超差。
所以做菜要根据需要的口感调整油温。
比如干炸肉段:
我习惯用6成热的油快炸,炸出的肉段颜色略微发黑,但里面非常嫩。
我母亲喜欢用4到5成热的油慢炸,炸出的肉段颜色非常好看,但里面吃着口感就稍微老一些。
至于油温几成,其实嘴上好说,实际上不那么好掌握:
一般豆油、色拉油的燃点是300度,一成也就是30度。五成热也就是150度。
当然家里炒菜也不可能配个温度计,只能多做,总结经验。可以用手在油上方熏一下粗略判断一下。
视觉上来看,油锅如果有一点冒白色的烟,就差不多6成热了。
如果白烟很大,那就已经七八成热了,不适合再炸东西了。
如果冒黑烟,那就赶紧关火吧,那油已经离着火不远了……
然而知道了道理,对做菜有帮助吗?
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