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才,一个男孩子走进办公室,一边用水杯接水一边专注地看着自己的笔记本,让人担心他会被溢出来的开水烫到。
过了一会儿,水杯接满了,他慢吞吞地走过来,问了我一个问题。
“什么?”我没听清楚。
他小声地又说了一遍:“老师,什么叫人格魅力?”
这是我们班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开学以来因为作业问题多次被各科老师叫到办公室,每次都有各种理由。渐渐地,老师们不可避免地都对他有点意见了,觉得他学习习惯真的不好。
这时候他看着我,目光有些闪烁,但还是把手里的笔记本慢慢地递给我看。“人格魅力”是刚才他上语文课记的笔记。
如果你是老师,忽然有一个平时学习态度不那么好的孩子忽然主动向你求学,你肯定会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就如此刻的我。
虽然他的笔迹乱七八糟,很多重点都没记上。但是还是详细地给他解释了这个词语。
不过由于词语本身太过简单,两三句话就“详细解释”完了。
剩下的时间我看看他,他看看我,大眼瞪小眼。
一时之间空气有点尴尬。
过了一会儿,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加油!”
于是他转身离开了。
我能感觉到他很不安。他不习惯来办公室问问题,甚至一开始接水,只是想缓解自己的紧张,并不是真的口渴。
同时,他甚至不一定真的想要问“人格魅力”是什么意思。
他只是想给自己一个开始。
他想变成和从前不一样的人。
老师要做的,就是给他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其实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整个年级组都改变了工作策略。
我们不再动不动把学生找来谈学习,谈成绩,谈分数。
我们不会说,你上一次多少名,这一次又退步啦,你咋地咋地。
我们会问:“你这段时间学习状态怎么样?觉得顺利吗?”
我们会问:“你上次参加学校的艺术达人比赛,是不是认识了很多厉害的同学?”
我们会问:“你今天早上看起来不太开心呀,怎么回事呀?”
我们会问:“你吃的这个盒饭看起来很美味的样子,你好像总是能找到美食。你怎么做到的?”
我们会问:“我感觉你这段时间忽然变得很认真听课了,是受到什么刺激了吗?”
我们还会把和他们有关的时事新闻拿来给他们看,告诉他们,生活正在发生,机遇一直在,多努力,为人生争取更多的可能。
年级组的要求是:多问生活,多问感受,多关心;少谈学习。
等到学生在你这里有了足够的安全感、亲近感,他会主动来找你倾诉烦恼,主动和你聊他的学习。这时候你跟他说的一切,他才听得进去,才对他有意义。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其实这种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挺高的,因为老师自己首先不能急,不能焦虑,不能控制欲过强。
要学会等待。
但这样孩子们会成长得更好。
他们本身就已经很累了。
老师的这种关心,可以给他们一点点喘气的口子。
其实一开始我也不一定完全适应这种管理方式。
但是开学一个月后,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评,然后将一些异常数据推送给了班主任,让我们多关注。
这些数据并不是疾病指标,但可以看作我们理解学生一些异常行为的指引。
令我惊讶的是,那些在老师眼里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的孩子们,很多都有焦虑现象。
再结合其他数据,我认识到几件事:
如果说十年前还有人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现在这样的声音基本上都在校园里绝迹了。
他们连自欺欺人的空间都没有了,连短暂逃避的借口都消失了。
但他们有的人真的没有能力自我约束,老师要帮他、要严格要求、要适时批评,但不能把批评当做唯一或者主要教育手段。
要在心里接受,这个孩子是你的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特点,他有他的喜怒哀乐。他也只是肉体凡胎。
要给他时间,要助他看到他看不到的东西。
慢慢地,你会发现这样虽然不是百试百灵,但在很多时候真的有用。
就像昨天,我表扬了班上几个学生的随笔,说到某同学的时候,半开玩笑地说道:“这个同学我很不想给优,因为字太丑了;但无奈真的写得太美了,文章像诗一样。”
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那个同学自己也笑了,脸变得通红。
一下课我就听见他和旁边的同学交流,说:“我觉得我写得好垃圾,我是最后十分钟赶的。”
但是他的语气,他的表情,他的神态分明在说:“哇我好开心!”
旁边那个得优的同学也皱着眉头说:“我也是!我也写得好垃圾!”
然而眼角眉梢也是藏不住的笑意。
这俩同学都不是学习态度特别认真的娃,但是那一刻,他们是真的快乐。
这种快乐,不仅仅源于创作本身,也源于老师对他们的鼓励与欣赏。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能给予学生多少这样快乐的瞬间呢?
这能不能也成为教师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来源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