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刘慈欣怒批元宇宙? 第2页

           

user avatar   hu-wen-sha-wei-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妈的。

老子还以为霍金的宇宙大爆炸模型又更新了,带着吃瓜的兴奋来看看是不是那个靓仔在弦理论上有了突破。

结果给老子整个黑客帝国、刀剑神域加无限月读。

元宇宙这玩意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就是一群人用来割韭菜融资的玩意。

用脑子想一想,育碧服务器还是土豆呢?你元宇宙的服务器该多先进才行?

要想实现元宇宙,服务器、能耗、算法、建模、宽带传输等都跟不上。

就算大刘写科幻小说,要实现元宇宙。

首先得点亮可控核聚变解决能耗问题吧?

其次得点亮量子计算机解决算法问题吧?

再来得有相应的计算机语言解决这么繁重的编程建模问题吧?

还有得要发展出6G、7G、8G解决数据传输问题吧?

最后得材料技术突破,解决服务器储存问题吧?

这些都还没影,你给老子谈什么元宇宙,

就像五百年前,你告诉一个一个明朝人,人类马上就可以上太空一样。

对,这是可以实现,你得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吧?

首先蒸汽机、汽车、飞机、再到火箭,你得有步骤的来吧?

就算老子没读过书,但老子也是用过电脑的,手上的笔记本多卡多热多耗电,我能不知道?


user avatar   zheng-zhao-yu-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再正常不过了,不只是大刘,你让阿西莫夫,亚瑟·克拉克复生,他们也反对元宇宙。

再往前推点,齐奥尔科夫斯基会不会反对元宇宙?答案是一定的,老爷子是这么说的“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同样是美国科技资本家,相比小扎,马一龙肯定更符合老爷子的脾气。

为什么反对元宇宙,你得明白元宇宙是什么东西。

那元宇宙是什么东西?不用理那些风投圈,或者营销号的话术,元宇宙就是赛博空间,尼尔·史蒂芬森在《雪崩》里提出元宇宙,或者说超元域(Meta Verse),就是赛博空间。

再向前推10年,弗洛·文奇写《真名实姓》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奠定了元宇宙的基础了。现今炒作的元宇宙概念和《雪崩》《蔓生三部曲》等作品中赛博空间的差异,与其说是技术设想上的不同,不如说是完成度的不同。

可提出元宇宙的人真的赞成元宇宙吗?大家可以去看看尼尔·史蒂芬森最近的访谈,看看元宇宙的提出者现在关注的东西和元宇宙有一毛钱关系吗?诸位也不妨去读读,读读《真名实姓》,读读《雪崩》,读读《神经浪游者》,作家写赛博朋克,不代表他们就希望赛博朋克的未来真的到来。赛博朋克小说往往会散发出悲凉的情绪基调,足以说明问题了。

作家写这个题材未必代表真的希望题材中的未来到来,就像写后启示录科幻的作家可不希望核大战真的到来。以赛博朋克的奠基人之一弗洛·文奇为例,他梦想中的未来是《真名实姓》,是《彩虹尽头》吗?不是的!他梦想中的未来是《深渊上的火》,是《天渊》,是超人剧变,是人类对无限宇宙的探索。

再直白点说,大部分的赛博朋克小说的隐藏主题其实是:“人类未来有可能变成这个德行,那可太tm糟糕了。”

结果小扎理解为了“赛博朋克这个未来可太tm酷了”……或者是“赛博朋克可以挣钱,这可太酷了”……

所以对于赛博朋克,或者说元宇宙,叶公好龙或许才是最好的态度。

——————分割线——————

元宇宙在我看来最大的隐患在于,元宇宙中可以什么都可以是虚拟的,唯有带来的快感是完完全全真实的。

而这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都是能够想明白的。

——————分割线——————

草,元宇宙这个东西还有培训课?

集体看《黑客帝国》吗?


user avatar   pen-pen-zui-jian-k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刘慈欣这辈子可能都无法接受的一个事实是:人类是没有目的的。

他可以接受宇宙是没有目的的,但是他接受不了自己所在的人类这个群体是没有目的的。


user avatar   jiao-ao-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过《迪迦奥特曼》吗?

在迪迦的45集《生命永存》中,名为“齐杰拉”的超古代植物降临地球,释放出的花粉拥有致幻成分,能够让人陷入美好的幻境中。

人们吸了这种花粉后,脸上全都洋溢着笑容,而且不断向齐杰拉祈求着花粉。【思麦路人狂喜】

而大古由于有光之巨人的因子并没有受到影响。而此时的大古也陷入了迷茫,这种病态的情况他自然看的出不是好事,但看到其他人开心的样子,真的要选择毁掉齐杰拉,因此举世皆敌吗?

此时一对父女出现,他们是三千万年前幸存的一批超古代人,靠着提取齐杰拉的花粉成分,达到了长生不死,三千万年后,他们再次来到地球,打算见证这一批的人类会如何选择。

大古在看见他们利用齐杰拉花成分达到永生后大为震惊,并且也知道了超古代人灭亡的原因,似乎一切都在向着曾经的那个悲剧进行着,大古质问幽怜:“你们有那么多巨人,难道就不能保护你们吗?”

幽怜则回答:“巨人们不会干涉人类的选择,但大古你不一样,你既是光,又是人类。”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后,大古终于放下了迷茫,他是代表光的迪迦,也是人类大古,最终,他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大古,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吧!”变身为迪迦与齐杰拉展开恶战。

但齐杰拉也不是好欺负的,靠着触手让迪迦陷入苦战,但人们却纷纷叫好,同样受到齐杰拉花影响的胜利队也一度陷入迷茫,但看到迪迦陷入困境的样子,他们还是选择帮助迪迦。

最终迪迦消灭了齐杰拉,但这也意味着那对父女很快就会消亡,大古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但他们却十分欣喜,因为这一次,人类没有重蹈当年的悲剧。

此处原片还有一个细节,迪娜【图中的小女孩】直到这个场景之前一直都是冷冷的绷着脸,但在告别迪迦的时候,她笑了。

不同于小中千昭的“奥特曼的神性为上”,右田昌万讲求的是神性与人性的统一。大古既是光之巨人迪迦,也是胜利队的大古队员。所以他才说“大古,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吧”。

齐杰拉的花粉看似能带来美好,但最终不过是让人们溺死在幻梦之中,加坦杰厄最终会带来破灭。而当胜利队的众人放弃齐杰拉的花粉而去相信迪迦时,他们既是拯救了迪迦,也是拯救了自己。

而事实也证明了,沉浸在幻梦中,终是一场空,超古代人消亡殆尽,但人类却迎来了新的明天【戴拿里的新领域时代】。

所以说,鼓吹所谓“元宇宙”的,多半就是齐杰拉嗑多了。


user avatar   li-pa-pa-46-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咱们现在离元宇宙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远。

元宇宙的基础点,是有一个统一的接入端口,个人可以通过同一个账号或者说虚拟角色,在所有的互联网世界中以这个身份接入。用这个虚拟的角色,作为元宇宙中的“真实”身份,附加在这个身份上的一切虚拟投资,都可以在其他互联网项目中体现。

大家想想,现在的微信是不是就基本具备了这个功能。

大部分的互联网游戏、社交平台、媒体平台、支付平台都可以通过微信好一键注册登陆,只要你有微信号,你在任何互联网身份中都能使用这个身份。

这就是元宇宙的雏形。

以后的发展,就是把微信号做成虚拟形象,你可以给这个虚拟形象买衣服首饰等待。很多人会说,这不是以前qq空间那一套吗?

原理差不多,但效果差别很大。如果借助虚拟现实设备,社交和游戏平台统一了这个接口。那么你用在微信买了套衣服,可能在玩魔兽世界的时候就能穿上。

当这个统一接口成为互联网一个统一的协议,这个协议可以允许在虚拟角色账号中投入的虚拟资产可以在跨平台中显示运用的时候,就可以说元宇宙基本成型了。剩下的就是技术方面如何让感官体验更逼真的问题。

所以说,元宇宙并没有想象那么遥远,元宇宙就是现在互联网的升级版本。我们都不必去抵制和恐惧,因为这就是技术提升和互联网走向多元统一化的必然趋势。


user avatar   la-la-la-la-74-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志愿军精神看元宇宙的发展问题

先说个引子:

在电影《蝙蝠侠大战超人》里面,是这样描绘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超人,就好像神明一样。

超人对全世界危难中的人类进行“保姆式”拯救,在蝙蝠侠眼里却是另外一番的景象,一个无敌的外星人,正在肆意的干涉地球文明的内部发展。

确实,超人今天可以救人类无数次,但是只要有一天超人想法变了,他一样可以杀光全世界的人类,如果超人继续干涉人类文明,继续扮演救世主、世界警察,那么最后人类文明可能灭亡,变成超人霸权圈养下的蠕虫。

这就是蝙蝠侠眼里的超人,他认为超人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在蝙蝠侠采用各种方法杀死超人失败以后,他冷冷的看着超人说到:“你会流血吗?”超人蔑视的看了他一眼,然后飞走了,都不屑于回答。

这时候蝙蝠侠在原地冷笑道,或者说是内心滴血、愤怒的嘶吼,他看着超人飞走的方向说:“你会的。”

最后电影剧情是蝙蝠侠找到了超人的弱点,用氪石消除了超人的超能力,然后开始暴打超人,他反击的时候说到:“你不勇敢,人类才勇敢。”

虽然《蝙蝠侠大战超人》是拍的不太成功的DC英雄电影,是一个美国爆米花电影,但是这个剧情,却给我带来了电影之外的思考。

超人和蝙蝠侠的对抗,其实有点像霸权和反霸权的对抗,唯一的区别就是,美国霸权比超人坏多了,善良的超人霸权是虚构的。

而蝙蝠侠对超人的反抗,则让我五味杂陈,这也是我喜欢《长津湖》这部电影的原因,我知道长津湖有缺点不完美,但是他是国产电影的一个巨大阶段性进步。

蝙蝠侠对抗神明一样的超人(外星人),是虚假的。

但是当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抗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确实就相当于是人类打外星人。

因为中国当时只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农业国,美国当年是还没有去工业化的实体经济强国(世界最强)。

是最虚弱的中国抵抗最巅峰时期的美国,双方从武器、装备、后勤、情报系统、火力的差距,和刘慈欣小说里描写的,人类对抗外星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赢了,可以说这件事绝对是被全人类历史低估的一件事,是值得反复研究的。

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在看完美军实力以后,基于实事求是的结论,都绝对会得出美军必胜的结论,这不是跪舔,而是真的差距太大了。

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赢了。

美国人这个人类对抗神明是虚构的。而中国人确实是完成了,人类对抗“神明”的实战。

所以我看见美国人在屏幕上拍《蝙蝠侠大战超人》就感觉很不爽,蝙蝠侠对超人说:“你不勇敢,人类才勇敢。”这句话确实非常有气势。

但我就经常再想,如果拍出这种英雄气势的电影,是我们中国人就好了!因为美国人打仗从来都是依靠装备好,很少有那种“你不勇敢,人类才勇敢”的精神。

当我看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冰雕连事迹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这些志愿军战士仿佛在对当时的人类最强武装说:

“美利坚不勇敢,中华民族才勇敢!”

“资本主义不伟大,中国社会主义才伟大!”

“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就是神,也杀给你看看!”

所以我很喜欢长津湖,因为他体现了我们人民军队为了民族谋复兴敢于打击一切来犯的敌人。

其实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虚拟是现实的投印。如果我们把朝鲜战争这些历史题材能够还原的比较好,那肯定是完爆《蝙蝠侠大战超人》这种超级英雄电影的。

我认为,志愿军精神是绝对可以启发我们英雄电影的,因为志愿军精神的内核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集体英雄主义,不是美式那种个人英雄主义。

其实这一点流浪地球就体现的很明显,最后拯救世界的并不是一个中国英雄,而是全世界的人民都在中国的号召下,团结了起来,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啊。

其实我们回忆一下所谓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转折点,不就是漫威公司提出了“群体英雄”的概念吗?

一个个超级英雄单人电影联动,然后组成超级英雄联合,在2012年复仇者联盟1之前,美国超级英雄电影是陷入了一个低迷的状态。

就是因为长期讲述个人英雄主义,所以导致复仇者联盟1之前的英雄电影越来越无聊,就是一个人怎么怎么牛,最后拯救世界。

是集体主义精神拯救了美国超级英雄电影,让漫威宇宙获得了成功,如果没有集体主义精神,就没有今天爆火的复仇者联盟系列。

但是疫情以后,复仇者联盟4以后,美国的超级英雄电影又逐渐陷入了瓶颈和低迷,似乎真的成为了终局之战。

这主要是因为虽然超级英雄电影融入了部分集体主义精神,让故事极大的丰富了。

但是本质上来说,美国的超级英雄电影还是个人英雄主义,只是从一个人的“个人英雄主义”,变成一群人的“个人英雄主义”。

如果彻底展开集体主义叙事的话,是不是超级英雄电影就可以更好、更丰富的去讲很多关于社会制度、政治生态、文化思考的内容?比如聊聊各种超能力者对社会的影响。

一个故事精彩不精彩,很重要的就是格局和层次,因为个人英雄主义叙事,所以导致电影内容为了突出个人,很多群体就只能被淡化,最后的结果就是关系简单化。

在个人主义叙事下:超级英雄电影,往往就是讲述一个有超能力的人,如何成为英雄,然后对抗反派,拯救世界。

如果是集体主义叙事:超级英雄电影可以这样讲,一个人有了超能力以后,他的家庭生活是如何被影响的?超能力带来的力量,又会导致什么样的欲望?而这种欲望会对周围的社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就好像三体第一部一样,并没有展开巨大的天马行空场面,仅仅就一个神秘数字的“超自然”现象,就引发了极其复杂的社会化学反应,产生了各种人物的互动,并不是一个人拯救世界的特写,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丰富反应,比如史强不是主角,但是他一样可以很精彩。

这就是非个人英雄主义叙事,很丰富。

实际上每一个单独的问题,只要和集体发生关系,内容就会很丰富,可以探讨很多有深度的内容。

以上说这些,意思就是,美式超级英雄价值观是纯粹虚拟经济的产物。

他并不是以现实精神为基础的,所以导致这是一个很单薄的线索,最终的结果就是故事同质化,越来越无聊,中间被注入了部分“集体主义文化”续命了一下,但还是后续乏力。

而志愿军精神、志愿军事迹则完全不一样,这是真实的历史事实,一群农民出生的普通人,他们是如何下定决心保家卫国,去对抗全世界最强美军的?不同的志愿军战士,他们又是如何相互鼓励,相互团结一心战斗的?

这种心历路程如果我们挖掘好,就可以成为我们的英雄电影超越美国叙事的基础理论。

因为无论美国的漫画编剧怎么想象,其实他都想象不出来现实中的“超级英雄”,他真实的内心是如何成长的。

更别提志愿军们不是超级英雄,而是英雄集体,是完全凌驾于超级英雄的真实存在。

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有5000年丰富的历史,所以我们才能一次次的崛起,而这种伟大的历史经验,还在不断的发生,是延绵不断的精神财富。

元宇宙的本质就是文明虚拟化,而这个虚拟的基础就是电脑代码运算。

我们其实已经是站在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路口了。有些问题看起来很科幻,但是更科幻的是,这居然不是科幻,而是我们可能有生之年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最近我看见元宇宙又有突破,有相关公司研究出通过手套上的一个微小的微流体芯片,告诉阀门应该在何时以多大程度打开和关闭,从而控制输入执行器的气流。

这样你带上虚拟设备以后,就完全可以触碰到虚拟的物品了,相当于触感对接网络成功。

人有五感,如果五感全部完美接入网络,那黑客帝国就真的实现了,甚至最终形态可能就是缸中之脑。

因为带VR眼镜、触感手套其实都还是绕远了,在商业竞争下,实际上马斯克说的才是对的,那就是最直接彻底的体验方式,就是脑机接口,直接把大脑神经和网络相互链接,这样你不用穿戴任何设备,你就可以直接进入一个触感百分百真实的虚拟世界。

而这样体验时间长了,其实就没必要要肉体了,现实世界各种不如意、高成本、赚钱累,虚拟世界的代码里面,你啥都有,那还不如就放弃肉体,把脑子泡在营养液里面,然后链接互联网,活在虚拟世界里面当上帝算了。

文明未来是深入,还是外扩,这是一个问题。

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什么淘宝店好,还是万达商场好,是线上厉害,还是线下厉害了。

今天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一件事,那就是人类文明是准备以发展实体文明为主,虚拟技术辅助实体文明。

还是准备直接进入虚拟文明,虚拟文明和实体文明还不一样,一旦人类彻底虚拟文明化,就不需要发展实体了。

那就是真的是网络自有黄金屋,网络自有颜如玉,如果五感都可以接入网络,你想想看人类还需要发展什么实体?无非就是把3D网络效果、触感做好,然后你在网络里面想要什么都可以有。

最后这样,人类就灭亡了。

最近三体小说的作者刘慈欣就怒批了元宇宙。

为什么我前面用伟大的志愿军精神做例子?就是为了解释清楚,为什么刘慈欣会说元宇宙会导致人类文明内卷。

其实你想想看,理论上元宇宙绝对不会导致内卷,而是人直接成为神,这卷啥?简直爽爆了。

买不起房子吗?代码一打,整个星球都是你的。

找不到理想的对象?代码一打,完美对象,360天不重样,绝对温柔爱你,甚至程序可以用算法给你安排浪漫的爱情故事线。

吃不起米其林餐厅吗?代码一打,天天都是满汉全席。

元宇宙哪里内卷了?明明是爽爆了好吗?

你只有看懂了为什么美式超级英雄故事会遇见瓶颈,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元宇宙是史诗级的内卷。

因为我们所有的创意、意识、观念、文化、价值观都是基于现实中复杂的磨难诞生的,也就是所谓的人生悲喜离合、七情六欲。

如果没有经历,也就是没有了经验。

而如果实体经历本身消失了,人类的经验库也就触顶了。

比如你见过外星人吗?反正我没见过,现在所有的电影里面的外星人,都是人类基于想象描绘的。

如果我们迈向华夏太空时代,真正开始星辰大海,遇见真正的外星人,我想这个经历的精彩程度,肯定是有史以来最出人意料的全新经历,是过去的人类仅凭想象,怎么也无法预料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以后中国拍英雄电影的潜力,绝对超越好莱坞,绝对是世界一流的。

因为试看整个地球!有哪一个农业国硬钢过全人类最强武装?!

当时我们前辈所经历的绝望、恐惧,然后变成愤怒、觉醒、坚定不移,最后爆发了人类史诗级的战争碰撞,硬生生是用钢铁一样的意志力,粉碎了联合国军队对新中国的威胁,把准备侵略中华民族的邪神彻底的击退了出去。

我们有这种精神财富,这些志愿军故事,全部是历史事实啊!你美国编剧拿什么和我们“斗”?

确实,现在是你超级英雄电影派的不错,你特效好,剧本操刀能力成熟,电影工业强大,对对对,我都知道差距~

但是在基础理论方面,他们的精神食粮是非常单薄的啊,就这几百年历史的内容,最后翻来覆去就这点破事。

中国和美国电影的差距,是可以追赶的差距。

美国精神财富和中国精神财富的差距,是绝无可能追赶的差距。

长津湖只是一个开始,跨过长津湖,中国电影以后我相信只会越来越好,因为疫情以后,大家的感受都是明显的,看西方电影感觉越来越没劲了,特别是漫威,最近感觉故事快讲干了。

除了最新的蜘蛛侠英雄无归还有点亮点外,今年漫威电影一部比一部拉胯:

黑寡妇不好看。

尚气打戏还可以,但是剧情捉鸡没逻辑,选角还辱华。

毒液2感觉讲了个寂寞。

美国导演拍的永恒族就是一个政治正确的样板戏,可以给你看睡着。

这就是基础理论耗干了的局面。

现在整个好莱坞电影,感觉就好像被名为:“资本主义”、“政治正确”的质子锁死了一样,没有朝气蓬勃的感觉了,暮气沉沉,总是炒冷饭。

如果人类文明以后是以虚拟为主的话,你就看看今天的好莱坞就懂了,整个人类文明就会成这样。

人类虚拟化,意味着人类现实经历结束,我们可以拥有整个人类文明已知的过去,然后在过去的经验中,想要什么,代码就可以给你什么。

但是我们永远失去了人类文明的未来。

在哲学上,完美意味着死亡。

现实生活,总是各种不如意、各种意外、各种悲喜交加的。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实体文明是不如意的生活,但是却是充满未知的生活。

那些未知的事情,就好像盲盒一样,里面可能有无限的灾难、苦难,但是盒底总会有一个内容,那就是希望。

我还是非常支持发展元宇宙技术的,但是我认为这种技术只能作为实体经济的辅助,而不能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

可能能杜绝这一点的,只有中国了,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

西方社会就是老百姓要什么,政府就给什么。红脖子说不打疫苗、不戴口罩、要注射消毒水,特朗普全部支持。

甚至美国人爱吸毒,美国政府都会迎合老百姓开大烟馆。

那...吸Du哪有元宇宙过瘾?

元宇宙里面,你是可以把欲望放纵至极限的啊,这成瘾性将是史诗级的,美国这种西式民主政府是绝对不会、不敢、不能阻止的。

所以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希望不要言中,只是我个人乱说的胡言乱语。

我感觉可能西方文明最后会变成一堆培养皿,培养皿全部都是一个个大脑,脑子上插着马斯克说的脑机接口链接着网络,然后西方人在虚拟世界里面过的很幸福。

但是以我们实体人类的角度来看,他们就是自己消失了,变成了一堆硬件。

在11月18日上午,国家反垄断局在北京三里河东路8号正式挂牌。意味着我国对互联网巨头、资本无序扩张的管理会越来越严格。

我不知道西方社会,他们会不会陷入元宇宙科技失控。

但是我知道一点,只要中国共产党在一天,中华民族就不会被困在系统里,因为当年我们的志愿军之所以跨过鸭绿江,打败了美国鬼子,就是为了捍卫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不仅仅是他们的精神会长期滋润我们的文化发展。

他们更是以血肉之躯守护了人类文明的火种、人类文明的希望。

如果有一天,全世界都被无序扩张的资本控制,陷入元宇宙的虚拟文明困局,那么中华民族就是人类文明的“破壁人”。


虚拟文明不伟大,实体文明才伟大。

本文的本质并不是反对元宇宙和相关科技发展,只是想说,无论全世界其他国家怎么想?中华民族不能困在系统里。

毕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个事情需要写一下。

所谓人类的太空时代,推动力不是人类的想象力,而是战争的需要和恐惧。



从地球到月球这个小说,写了很久了。

但是,真正有人花钱去搞这个还是战争。

德国搞火箭,是为了炸英国。

苏联搞航天,是怕自己的轰炸机不行,炸不到美国,自己能被美国炸。

美国搞登月,是被苏联给吓到了,火箭差距炒作成媒体头条。

但是,登月了,冷战领先了。美国人自己都不热衷了。

冷战结束后,苏联航天员在空间站呆了好久,要靠美国人给送补给。


大刘的年代,还是冷战年代,所以还有太空梦。星际殖民之类的科幻。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怎么做这个梦了。各国的太空预算,也不是当年一个土星5号,一艘航母的价格了。

马斯克要搞出来个星链来,给太空利用提出新需求。


星链作为民用,能不能回本很难说,但是有很高的军用价值。

几万个卫星互相通讯的通信网络,与空中地面人工智能武器通信,覆盖全球,这个价格极高。

这个需求,可以推动各国继续搞航天。

同样,中国搞轨道轰炸机也是为了安全。导弹容易被拦截,轨道轰炸机拦截难度高一些,而且搞好了,发射成本可能会更低,使用更灵活。

但是,这个年代,你再去花重金搞殖民火星的研究,就现得不合时宜了。太空利用,顶多是核聚变成了,去月球挖矿。


至于给大众奶头乐这个事情,并不需要元宇宙。

你玩的RPG游戏,玩的网游,本身就是一个虚拟世界。

没有游戏的年代,你看的电影,电视连续剧也是让你代入主角。

没有电影的年代,还有通俗小说。

你不认识字,还有连环画……


未来,元宇宙的极限,大概是进化到黑客帝国的水平。

只要费点电,你就可以做梦当皇帝。

程序员只要整理一套富人和嫩模进行交流的脑电波信号,解码后编辑一下给你,你就做梦和嫩模交流了。

程序员整理一下,别人吃和牛的脑电波,复制一下给你,你就可以做梦吃和牛了。

这个东西初期应该是很分散,很贵。

接入脑电波的设备很贵,一次做梦和嫩模交流,需要多少钱。也许比真和嫩模谈个恋爱还贵。

但是,随着技术进步,会越来越便宜。

普通人上班996干活,吃点填饱肚子的东西。工资换一两个小时的皇帝梦。

富人除了吃喝拉撒睡,可以没事就做皇帝梦玩,要求程序员开发各种体验。

譬如,体验当罗马皇帝,搞一次征服全球的战争。


user avatar   yang-leoni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的创造者、管理者超脱于元宇宙之外,而且掌握着每一个元宇宙生物的生杀大权,如果人类将意识和思维彻底数据化并上传到元宇宙,元宇宙的创造者将拥有最独裁的独裁者都无法想象的权力——直接监控甚至直接支配每个元宇宙人类的思想。

去中心化也没用,只要是系统,就总得有什么东西管着,去了中心化,不过从唯一管理者对整个网络的独裁,变成每个节点管理者对单个节点的独裁,而且,节点间如果算力和电力资源还是共享的,只要节点内部的复杂度还在不断提升,就会发生生存竞争而决出master和slave节点,slave节点里面的元宇宙人身上的压迫就又多了一层;如果节点间完全独立,互相闭关锁国,和中心化的总网络闭关锁国其实也没啥区别了。

所谓自由、平等的物质基础,第一是人类在生物学上的平等,为什么贺建奎会被判刑,最终原因就是他的行为长此下去会动摇这个基础。第二则是人类思维的不透明性,如果人类的思维对某些人单向透明了,这些人和互相之间思维不透明的人类相比,可以说就是另一物种了。

元宇宙的创造者、管理者或者类似的存在与元宇宙中的人类的关系,就相当于某些宗教中全知全能的神与人类的关系。人彻底进入了元宇宙,哪怕能爬到元宇宙里面的总统、主席的位子上,在元宇宙的规则制定者面前也是毫无反抗能力的。像《星海传说3》里面那种,主人公到游戏后期才知道自己是虚拟世界里的人,虚拟世界里无法找到来源的黑科技是世界创造者搞的外挂,虚拟世界里的强大怪物是现实世界上传进去的杀毒软件,虚拟世界的人打到现实世界,最后打倒了虚拟世界的创造者,创造者格式化虚拟世界失败,虚拟世界彻底独立的剧情,只要创造者能力够强且不留后门,就不太可能发生。

最后,元宇宙的规则制定者可以自己慢慢星辰大海,而进入了元宇宙的人想出来,可就难了,已经与前者不是同一物种了。


user avatar   exc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谓元宇宙不过是人类航天梦碎,之后的产物。

六七十年代,美苏搞得太空站、登月,让探索宇宙看起来好像走出第一步了。

现在,50年过去了。

还是去月亮转悠。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段时间有消息炒作说谁谁在sandbox上买地了……我好奇登上去看了看。这个sandbox真叫个粗糙!

我登上去看到操作的这个人满屏的方块,瞬间丧失了一切想要在里面投钱的冲动。

更可怕的是,要在这个游戏里进行交易还需要一张许可证,目前许可证的标价是五千多美刀,折合人民币三万三。

投这么多钱,玩儿这种石器时代的网游?你他喵的在逗我?

而且这个被炒得如此之火的sandbox,既没有VR,也不支持手机登陆,总之就是要多粗糙有多粗糙。唯一的卖点就是所谓游戏中的土地数量有限,且是区块链驱动……

所以元宇宙未来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但今天它就是“游戏化”的比特币。

回头再来看看大刘的“元宇宙毁灭”论。我总体而言并不支持他的这种判断。其实今天的“互联网”本质上就是一种“元宇宙”。它已经可以让很多人足不出户,一根网线就能满足一切需求。

剥离开元宇宙这种听起来很科幻的概念,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升级版的网络而已。在这个升级版的网络里,接入网络的硬件得以升级,网速得以增加,网络体验得以提高,仅此而已。

在此之前人类已经经历了从计算机到智能手机接入网络的一波升级。这波升级是由美国主导的,也确实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然而它带来的改变终究还是有限。相比而言,中国这二十年修桥铺路建高铁,生生坐稳了第二把交椅。

因此,有人不得不靠虚拟经济来驱动,就有人全力搞实体经济。人类世界自来都是竞争的,罗马人天天泡澡红酒,就有日耳曼人茹毛饮血,武德充沛。说一套享乐的玩意儿能把全人类给毁灭了,这个有点儿太看不起人类了。最顶级的享乐,毒品都没能把人类毁灭,元宇宙带来的那点儿快感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而后再谈谈元宇宙为啥火吧,简而言之,资本急需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手机更新换代都是小打小闹,已经无法持续增长了。假如第三代网络设备流行起来,如果推广到人手一份,这是多大的一个市场!而这种东西,它本质上不改变现行的资产分配结构,还能极大的转移矛盾,带来一波巨量增长,想一想就知道几乎是各个阶层都愿意“推波助澜”的项目。

因此,元宇宙肯定是一种“骗局”,也即是它本质上不会对人类社会带来那么大的变化。但是它恐怕还真的是下一个风口。至于普通人,

第一,别跟风什么割肾卖机的事儿别做!初代的硬件一定是质量最差的。今天一个小米吊打当年的苹果,它哪里值一个肾了?电子产品的升级不用着急,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第二,学学编程,以后这是必备技能,新玩法儿也离不开底层代码。

第三,跟风跟紧,密切关注支持虚拟现实的交友软件,

第四,保持清醒,再炫酷的概念都是镰刀,好地段的房子永远不亏。




           

相关话题

  除了《带上她的眼睛》,如果有一篇大刘的科幻小说入选教科书必读系列中,你们最推荐哪篇小说的哪个片段? 
  机器人有办法绕开人类为他们设定的三大原则并统治人类吗? 
  为什么科幻题材的影视作品或小说,其科技发达,战斗方式却很落后,社会组织形式比现在的地球文明还落伍? 
  平行世界理论的地位如何? 
  如何评价《科幻世界》2021年02期银河奖征文《无主》(李卿之)全文抄袭斯蒂芬金的《重型卡车》? 
  我只是宇宙间一个生物个体,为什么要被赋予社会属性? 
  如何评价2020年4月23日Netflix原创动画《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如果有一台真理机器只能回答是或不是,能对人类社会作多大贡献? 
  电子设备更新换代的太快,是否需要等一等再入手新手机? 
  如果现实中出现刘慈欣《朝闻道》中的真理祭坛,你会走上去吗?为什么? 

前一个讨论
韩国「与新冠共存」仅十天,危重病例数就创新高,韩国恢复日常生活会对疫情造成哪些影响?会不会波及他国?
下一个讨论
45 岁程序员发帖,称「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如何看待职场「 35 岁现象」?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