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孩子上学的时候,到底是家庭教育重要,还是学校教育重要?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教育上,学校和家庭分工不一样。

学校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以及进行必要的知识体系建设,以应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家庭教育则更加复杂。

在0~6岁阶段,孩子会通过观察父母言行、与父母(以及周围其他人)的互动,获得情绪反射和共情能力。

此时,审慎而安全的榜样,以及良性的互动是非常必要的。

这将带来完善的情绪反射建构,包含情绪共鸣、完整的情绪回路、情绪决策条件反射、认知共情、系统认知能力等等。

在这个阶段,不健康的养育方式,会增加孩子人格缺陷的可能,比如虐待会导致边缘性人格和自闭人格的发生概率提升。比如无原则溺爱可能导致认知共情较低、某些情绪(如:内疚、怜悯)缺失等等。

在青春期阶段,孩子在逐步成长为独立人格,这个成长的过程中,之前被让渡给家长的决策权和控制权需要被收回。

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知识体系会成为他们拿回让渡权力的依托,如果此时家长无法逐步的有计划的让渡决策权给孩子,则有可能造成一些巨大困扰,某些困扰可能会持续终身。

让渡的过快,则,孩子可能在社会认知不完备的情况下滥用决策,并在受到负反馈后,产生被抛弃感。

让渡的过慢,则会与孩子之间发生频繁的冲突,束缚孩子的健全人格,引发各种叛逆行为。

以上。就说这些吧。

总结来说。

家庭教育塑造性格和人格。

学校教育塑造知识和认知。




  

相关话题

  一岁多宝宝把东西丢地上然后踩,这种行为正常吗,需要阻止吗? 
  如何向孩子解释全球变暖? 
  如果发现孩子作弊,怎样教育才是恰当的? 
  朋友家孩子张口就能背诗好羡慕啊!我也想教自己孩子,家人们有没有不需要请老师就能教好孩子古诗词的办法呀? 
  孩子几岁开始学习自主阅读比较合适?如何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你家有哪些值得推广的家规? 
  父母有哪些令人难以接受且常见的逻辑或思维模式? 
  女儿和小朋友玩耍时,很强势还总向小朋友的家长告状,不太受欢迎,我该怎么办? 
  如何看待4.17上海卢浦大桥家长批评后孩子跳桥这件事? 
  武汉一女子反对 5 岁男童进女厕反被怼,专家建议「不宜上纲上线」,遇到此类情况究竟该如何处理? 

前一个讨论
还有半年中考,期中成绩不理想,一激动打了孩子,该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大学要学习的究竟是什么?





© 2025-04-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