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妈妈不在家,孩子又乖又好带;妈妈回到家,调皮又娇气」,为什么会这样,是我惯坏了孩子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一圈回答,为什么要把「调皮又娇气」定义为「孩子依赖妈妈」呢?

依赖难道不是想妈妈,不想离开妈妈,进而产生分离焦虑,分离之后更难带吗?


也不是惯坏了孩子,而是你在和孩子的「斗争」中,让孩子知道了底线:

他调皮又娇气在你面前没事,其他人可能就不行。

此时不一定坏了,但是久而久之的确有可能「坏」。

孩子到一定年龄就得有「规矩」。

看到这里不要急着上火,我们小时候懂规矩很多是通过棍棒教育来的,所以有的人看见「规矩」就想到了「棍棒」,并不是这样的。

「立规矩」并不代表就得把他限制得死死的,也不是就要揍他,而是需要让他明白「该或不该」,得开始有是非观。

奖惩要分明,全家一致,但凡出现一个猪队友,这个孩子就可能出现以后管不住的问题。

有可能是玩游戏不听劝——现在网游已经限制玩耍时间了,但是游戏禁了,有的是其他东西来让孩子显得不听话。

有可能是看小说不听劝,

有可能是在外面玩不听劝,

有可能......

基础就是在1-2岁这个年龄段,要让孩子懂「规矩」。

除了一致性,还有以身作则,不能你都在做,却不让孩子做。这会让他觉得你不认可他,激发的是逆反心理。

与他沟通,同样尽量捡他听得懂的话,举生活中的例子。

要敢于拒绝他,并且拒绝这种事,不能总是「我小时候吃了苦,现在什么都要满足孩子」,欲壑难填,你哪能什么都满足哦。


user avatar   zhou-tu-tu-6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到底是亲生的,随他爸。老公也一样,平时可乖了,您一来他就皮。”


user avatar   da-xiao-bao-ta-d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转发过来正合适!

你不在家娃多好带,你一在家,娃又哭又闹!

我的朋友航航妈最近很郁闷。

航航是个2岁的小男孩,特别顽皮,属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类型。

航航妈也是医生,工作忙,周末有时还要值班,航航常常是爷爷奶奶在带。

好不容易有空时,想好好陪陪航航,这个小家伙却不让人省心,专门在这个时候调皮捣蛋、撒泼耍浑。

用航航奶奶的话来说,那就是:

“你不在家娃多好带,你一在家,娃又哭又闹!”

这句话对妈妈的杀伤力,我估计,不比新冠病毒弱。

但是,这或许是事实,真的。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2岁的宝宝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

他求知心切、探索面很广,而且,常常做一些极限测试------他自己的极限,你的极限,以及他周围环境的极限。

糟糕的是,此时的宝宝还缺乏足够的能力,所以,他需要你。

当他超越极限后,往往会被你拉回来(比如扔东西,你或许会容忍他把碗和盘子扔到地上打碎,却难以容忍他对昂贵的花瓶这样干)。

宝宝对此的反应往往是愤怒和沮丧,他可能会发脾气,甚至用打、咬或踢来回击。

这个年龄的宝宝对自己的情绪冲动没有太多的控制能力,所以他的愤怒和挫折感往往会以哭泣、打击或尖叫的形式爆发,这是他处理问题的唯一方法

生活很艰难,且行且珍惜。

不过,当你的猪队友等宝宝最亲密的人不在的时候,他或许真的会成为天使。

原因是他们不相信其他人有如此坚强的神经来容忍他。

只有在你面前,宝宝才会愿意尝试一些可能危险或困难的事情,因为他知道:没关系的,有老妈在

对你来说,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无论他的行为如何,请不要反应过度。

当你觉得自己承受不了时,或许,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随着宝宝的成长,他将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安全感,所以,他会越来越独立,表现得越来越好。

但是,前提是:你应该按照正确的方法,积极地帮助他。

问题在于,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呢?


01

知己知彼


讲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2岁的孩子,做到知己知彼。

一、先讲讲孩子此时已经取得的成就:

1、首先,他的运动能力很强大了,能跑能跳,能自己上下楼梯,而且,好像永不知疲倦。

充电3分钟,待机2小时!

拥有如此强大的能力,宝宝非常骄傲。

2、其次,能够说出整句话了,基本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够与孩子进行语言上的交流,这是个好消息,不过,一定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

3、而且,认知、思维能力也大大提高,比如,能够理解简单的时间概念,“吃完饭后,你就可以玩”。

也开始了解形状,甚至能完成简单的拼图。

或许,还开始识数,很多孩子会先懂得“2”这个数的概念。

二、然后说说孩子本年龄段的特点:

1、探索欲望超级强。

这是好事,但是,父母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毕竟孩子还不懂这些。

2、开始出现”自我控制“的能力。

1岁半~3岁之间的孩子,在吃东西、玩玩具、打开礼物之前,等待的能力逐渐提高。

3、情绪变化很迅速,翻脸比翻书还快!

一秒钟前还高高兴兴、乖巧可爱;很快,又会闷闷不乐,大哭大闹,而且,你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但你一定要知道,这些情绪波动是孩子成长阶段中的正常表现,是他在学习控制自己的冲动、情感和身体时的迹象。

所以,在医学上,我们称此阶段为孩子的第一个生理性反叛期,显而易见,青春期是第二个。


02

百战百胜


根据此时孩子的特点,我们制定出如下对敌方针,只要认真执行,一定百战百胜:

一、设定合理的限制后,允许孩子探索。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举个例子:

航航玩平衡车玩得很溜,但是,爷爷奶奶怕他摔跤,总是不让他玩,而航航呢,不仅要玩,而且喜欢玩点高难度动作,从小区草坪的一处陡坡滑下来。

航航妈的做法是,同意和鼓励航航玩,但是,不能从陡坡滑下来,那确实危险。

这就是合理限制与鼓励探索。

不过,关键是:保持一致性。

也就是说,全家的态度要一致,要让航航的爷爷奶奶也接受这一点,同意航航玩平衡车,只是不能做危险操作。

所以,奶奶说的航航妈不在时孩子还好带些,这当然啦,因为你们根本没给他探索的机会,更别说探索极限了。

二、延迟满足。

很多育儿文章都在写,要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及时回应孩子。

这当然对,不过,要看看是对什么年龄的孩子。

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前几个月,这是应该的。

但是,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在公园里面想玩秋千的时候就非得马上玩,否则大哭大闹,也不管是否有别的孩子排在前面,你认为合适吗?

所以,适当的延迟满足,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是有必要的。

三、表扬的力量。

每当孩子表现优秀时,例如和另一个孩子玩得很好;或者自己吃东西;自己穿衣服或脱衣服,你都应该表扬他。

随着宝宝自尊心的增强,他也会按照你所鼓励的方式来塑造自己,消极的行为会逐渐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表扬也要有技巧:

1、夸奖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做事的结果。

2、当时就夸奖,而不是事后再去夸。

3、对于两三岁的小朋友,可以夸他:”宝宝你太棒啦,你做得很认真哦!“但是,请不要这样去夸奖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方会认为你很傻。

4、不过,对于大孩子甚至成年人,也是可以夸奖的,比如:给我来个点赞关注二联。




user avatar   yu-ben-guo-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孩子方面,有朋友提到,这种情况是孩子的信任感,但个人认为,恐怕不单单只是“信任感”这么简单!

其实,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的多的多!

他们很会看人的!

举个例子:

朋友家的孩子,小男孩,今年上小学2年级,因为我经常去这个朋友家玩,所以,这个小家伙从小到大的表现,我是看在眼里的!

朋友和他老婆对于教育孩子方面是2个极端:朋友觉得男孩应该“散养”,所以,很多的事情他都不管不问,比如,孩子磕了,碰了,他都不会太在意,因为他觉得,男孩子不能太娇气!而她老婆觉得,孩子真正能跟自己的时间太短,她想要给孩子最好的呵护!让他知道家长是真的爱他的!

所以,就出现了,这个孩子“怕”爸爸,“粘”妈妈........在朋友面前,他比较老实,但是在他妈妈面前,就相当的放肆........


这实际上就是不同的教育方式,引起了不同的效果,加上孩子本身的“察言观色”“识人认人”造成现象!


解决这样的问题,其实不难!只要做到一点就可以:“家庭教育统一战线”

如果是夫妻双方带孩子,那么夫妻双方应该统一意见,一致面对孩子!千万不要一个要严,一个要护.......这样的话,不但孩子的教育会出现问题,夫妻之间可能也要出现问题!

如果是双方父母也要参与带孩子的话,那夫妻双方要跟双方父母做好沟通!至少对于教育孩子的标准要统一——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要达成共识!

这样就会减少题目中这样情况的发生!


最后,特别要提一点,就是“父母的愧疚心理”!

作为很多“双职工”家庭,夫妻出去工作,孩子让父母帮忙照看,很多父母会产生“无法陪伴孩子的愧疚心里”,所以,在面对孩子一些“任性行为”的时候,一来,觉得既然亏欠了孩子,让他放纵一点没啥,另一方面,害怕因为自己和孩子一起的时间少,如果自己再严厉会让孩子和自己“不亲近”.........

这样一来,题目中的情况就没法避免了!

个人建议是:有愧疚心理正常,但要有“度”,不能因为这种心里,就放任孩子!“底线意识”很重要!有些孩子的错误该及时纠正就一定要及时纠正,有些确实无关紧要的,可以松一点,前提是不触及底线!


相信如果能灵活运用,不但可以改掉孩子的一些毛病,也不会影响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当然,要怎么做是题主自己的事情!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yangzhif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相关话题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大吗? 
  如何看待迪士尼少儿英语正式宣布退出中国? 
  有没有推荐给成年人的玩具? 
  作为家长,您遭遇过孩子老师向您索取财物或其它好处吗?他们是如何索取的?您又是如何对待的? 
  宝宝3岁以前,是陪伴孩子还是离开宝宝出去上班? 
  有哪个瞬间,让你感觉到孩子很爱很爱你? 
  90后爸妈会更接受「放养式教育」吗?为什么? 
  1岁以下宝宝应该看什么绘本? 
  幼儿绘画时为什么不宜提供范画? 
  有一个非常差劲的原生家庭是什么体验? 

前一个讨论
4 岁半孩子在幼儿园把其他小朋友脸抓伤了,对方家长要求把他孩子转班或者把我孩子转班,该怎么处理?
下一个讨论
男子给15岁情人转账10多万,妻子起诉要求返还被驳回,如何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