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的传统音乐里没有“和声”这个东西……
实际上这是个很怪的事。假如说印度或者阿拉伯传统音乐搞不出和声体系是因为音阶太复杂所以几乎没法搞对位,节奏太多变以至于没办法记谱等等等等,那么中国古代那个基于五声音阶的玩意简直好搞的不能再好搞了,但是就是什么都弄不出来,所有的多乐器合奏都是一条旋律线上的齐奏——饶了我吧,连印度都有tambura和sitar这种演奏伴奏和旋律的专门乐器。
非要归根结底一下,西方的拉莫能写《和声学》这种东西是因为那个时代有大量的自然科学家从声学和数学层面研究了“泛音”这个东西,所以他能理直气壮的写出“一个音本身就是和谐的”,而和声就是“一个音内在的歌声”。由于布拉布拉布拉——代指那些可能伤害民族自信心的老生常谈——中国和这玩意注定无缘啦。
说句题外话,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不能数学化的东西都不能成事”……
不光京剧,整个传统合奏里就没有低音乐器。这是因为传统配器思路里就没音域什么事儿,不同乐器的音域差别是作为音色的一部分来用的,根本就没想过要搞欧洲那样音色统一的跨音域乐器族。按唐宋燕乐之制,工尺谱十个字——相当于西方音乐中十度音程——就是全部旋律音域。不同乐器的音域全都映射到这十个字的音域内进行创作。演奏的时候在不改变谱字的情况下翻八度很常见,属于音乐色彩上的处理。而作为音色来看,传统音乐认为高音乐器音色“清”,低音乐器音色“浊”。传统审美上喜欢“清”的音色。譬如明末戏曲家李渔《闲情偶寄》里有一段话:
提琴较之弦索,形愈小,而声愈清,度清曲者,必不可少。提琴之音,即绝妙美人之音也。
这里提琴是类似板胡的传统拉弦乐器,弦索是三弦。李渔所说的对于“清”的追求见于整个清代的音乐发展:戏曲演奏的主奏胡琴和月琴越来越短、音域越来越高——现在的胡琴比李渔口中的提琴大约要高五度左右,而月琴在明代还和正仓院的唐阮差不多,到清末就只有现在京剧月琴这么短了。作为搭配,传统合奏中会给领奏的高音胡琴和高音月琴配一把低四度或五度的乐器。音域虽不同,但演奏的主干旋律是同音高的,所以配器上不是为了配和声而是为了乐器构造不同带来的音色差异。此外,在四度五度音域搭配的基础上,传统乐队会有意搭配皮共鸣和板共鸣的乐器以进一步丰富音色,譬如板共鸣的月琴配皮共鸣的三弦,梆子戏里板胡配二胡等。要按西方的和声思路,不同音域的乐器要统一色彩才能有好的和声效果,传统音乐完全在反其道而行。
李渔要能穿越,定会惊艳于近代戏曲的“清绝”,然后对于现代改革加入“肮脏浑浊”的低音乐器表示深深的不解……
关于京剧乐队配器更详细的讲解可以参考这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