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清北在这个被吹上天的时代,感觉国内任何大学,科研院所都比不过,但是依然距离国际一流大学有差距。因为啥? 第1页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差距”这个词用的妙,任何两个东西,只要不重合,他们之间就是有”差距“。


user avatar   babyqua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内的人喜欢用录取率来衡量学校学生的牛逼程度,这个指标其实有很大问题的。

比如国内默认每个省最牛逼的学生都会去北清,特别是现在出分后报志愿,北清基本可以横扫排名前面的人,比如每个省前100名。

然后比如这个省考生50万,那么前100就是top 2%%;然后横向对比美国名校,录取率最低的斯坦福,也就4%的水平,然后说国内比美国难多少。

西方人衡量牛逼程度,不是用这种多少个选一个的方式。要知道中国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活着都成问题,如何考虑发展呢?之前关于唐骏的一本书写到,其中一个南京大学数学系的,在唐骏手下,他说“我那个时候南京大学数学系一年招40个人,如果排第一可以说Top 2.5%;现在南大招100个人,排第一成了Top 1%;这是神马狗屁逻辑,后面那60个人都是更烂的,压根就不应该来。”

因此会发现,如果用这种方式来衡量,只要后面的烂人足够多,反而显得自己牛逼了。

但客观来说,如果人数多了,在义务教育环境下,分配给每个人的教学资源都是更少的。比如学生物,我们当年一个班50多个人,就看一只兔子;如果是国外条件好的,完全可以5个人一只兔子甚至1个人1只兔子,你说哪个可以学得更好?

因此,西方更多使用培养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人少钱多,可以集中更多资源,付出同样的时间可以培养得更好。

把内卷逻辑放足球就知道为啥这种模式不行了:14亿人选不出11个踢球牛逼的?不是说人多了基因突变多了更容易产生足球天才吗?这些都是非常荒谬的理由。真正的原因,地就这么多,足球场就这么多,能提供的训练就这样了,人越多,人均资源越少,越是矮子里面挑高佬?

国外的逻辑,先把大家变成高的,然后随便我怎么选,Affirmative Action也好,legacy也好,反正基础人群是牛逼的,怎么选也不怕。




  

相关话题

  科研工作者们一周需要工作多少小时? 
  博士有多少延期后仍毕不了业的? 
  如何看待饶毅最新文章《「图片误用」在中国可以被除名吗》? 
  大学老师月收入是否只有三到五千?如果是,为什么不跳槽? 
  国务院成立专项组调研「中科院下属研究所职工集体离职」相关情况,这一事件中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2016 年有哪些学术丑闻? 
  科研到底比拼的是什么? 
  教育部开始抽查毕业论文,对论文不合格率高的高校进行整改,你怎么看? 
  为什么中国人才不爱科研? 
  什么技术牛逼的人找不到工作,而技术一般的却在搞科研? 

前一个讨论
每日确诊人数增至 6.5 万,德国如何走出第四波新冠疫情?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美国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死亡人数突破八十万?





© 2025-04-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