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邀请我来理中客,我就来了。
想不到啊, 2021年了还有这样卖保险的。
银行全责,毫无疑问的误导消费者。
根据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或者保险产品时,须同步进行录音录像,不得有误导销售等不当销售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双录拿出来看一下就知道到底有没有误导销售了。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第十五条 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尊重金融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意愿,不得擅自代理金融消费者办理业务,不得擅自修改金融消费者的业务指令,不得强制搭售其他产品或者服务。
第十六条 银行、支付机构应当依据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特性,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向金融消费者披露下列重要内容:
(一)金融消费者对该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变更、中止和解除合同的方式及限制。
(二)银行、支付机构对该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
(三)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
(四)金融消费者应当负担的费用及违约金,包括金额的确定方式,交易时间和交易方式。
(五)因金融产品或者服务产生纠纷的处理及投诉途径。
(六)银行、支付机构对该金融产品或者服务所执行的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团体标准或者企业标准的编号和名称。
(七)在金融产品说明书或者服务协议中,实际承担合同义务的经营主体完整的中文名称。
(八)其他可能影响金融消费者决策的信息。
第十七条 银行、支付机构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信息披露时,应当使用有利于金融消费者接收、理解的方式。对利率、费用、收益及风险等与金融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信息,应当根据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复杂程度及风险等级,对其中关键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并以适当方式供金融消费者确认其已接收完整信息。
第十八条 银行、支付机构向金融消费者说明重要内容和披露风险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留存相关资料,自业务关系终止之日起留存时间不得少于3年。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邮储银行这么玩儿是百分之百违规的,人民银行和国务院当地派出机构都可以对其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要求纠正。
一个字,告就完事了,我也是湖北本地银行的(保安),湖北银保监局还是挺规矩的,不会没个说法,现在国家也很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块,银保监会已经专门设置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就是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权益的。
发生这种事情很让人头疼,一方面你又没法阻止银行工作人员去引导,另一方面你又要考虑到顾客不一定具备相关知识和保持坚定的立场。而且老年人有些又不一定会用自动存款机,而不是什么地方都有。
最怕就是这种体系内自甘堕落玩这些坑顾客的,监管起来特别难搞。以前我刚毕业那一会儿,有很多信用卡销售招聘,差点就被忽悠过去了,但好歹还是大概有一个意识,质疑这玩意儿是不是正儿八经的银行员工,还是说类似外包的,用完就扔的那种。忽悠,从毕业开始?当然不是,从你出生开始到死,各种年龄段都有排着队来忽悠你,希望你能踩坑。
你说如何确保呢?希望银行大发慈悲放过那些啥都不懂的老人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反复强调一个概念:钱交出去了,拿得回来吗?如果说什么收益高,不用想,一定是坑爹。只是想要你的钱罢了,别交出去。只要是你不懂的,就千万别碰。
写个真实的故事。我一个姨妈,在工作途中乘坐单位的车辆翻车去世,单位赔偿了80多万元。姨父拿着这80多万元血汗钱去某银行存钱。
结果,该行网点桂圆看我姨父70多了,竟然忽悠我姨父买某款分红保险,还信誓旦旦地承诺年利息6个点。坦白说,这个利率比存款高的多。
我姨父心动了。姨父的女儿,我一个表姐,当时跟着姨父去的,她也心动了。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她也被高息蒙蔽了双眼,极力怂恿姨父买这款保险。
幸好我姨父够机智,他想到了我,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询问我的意见。我就问了他两个问题:1、你懂啥叫保险吗;2、你觉得国有行桂圆都可信吗?
姨父答不上来,其实他压根对保险没有任何了解。我听完告诉他,我处理过很多保险案件,坦白说,很多保险条款我都看不懂。
我建议他不要瞎折腾,这是姨妈用命换来的钱,既然你不懂啥保险,建议直接存定期。我比较保守,从来不赚自己看不懂的钱。
后来姨父听了我的建议,存了定期。但因为定期利率远低于所谓的保险利率,表姐还对我有所埋怨。我其实无所谓,做对的事,问心无愧就好。
但同时,我也对银行的下限大开眼界。某些国有行还这样,真是low到爆。
结合我的亲身经历,题中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
银行的这种行为,其实跟诈骗、传销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利用人的贪欲,去实现牟利的目的。而且,这种现象更为隐蔽、有害。一方面,这种诈骗现象发生于银行内部,很难被发现。另一方面,银行利用国家背书信用,在从事欺骗、欺诈行为。此外,由于国有行的影响力,公安机关也很难把这种行为定性为犯罪。
我建议银保监部门对这种现象大力整顿。
这年头不仅拼多多,淘宝,京东电商巨头往下沉市场要增量,保险公司早就盯上下沉市场没什么文化的大爷大妈。把在大城市里用烂的套路,放到农村实现降维打击。
大城市的老年人被保健品收割,农村的老年人被保险收割。相比大城市,保健品公司费尽心思让业务员去公园开发客户,用鸡蛋,旅游等小恩小惠诱惑大爷大妈然后卖高价保健品收割。保险公司到邮政银行或者农村信用合作开展业务,不仅能获得流量,还能借势。半忽悠半哄骗,就把大爷大妈收割了,效率更高。
先不说保险公司恶心下作,邮政银行也扮演不光彩角色,能纵容保险公司坑骗老年人,其背后当然有见不得光的利益交换。
这个事情我还真有发言权,毕竟我两边的父母都曾中招,捂脸中……
我读大学那会,有一次假期回家,我妈神秘兮兮的跟我说,她有笔私房钱存定期了,让我别跟我老爸还有我哥说,还说每年再往里面存2万,利息比存定期高多了。
我一听这啥定期呀,还要每年往里边投钱。我赶紧让把存款单拿出来给我瞅瞅。那时农村邮政储蓄银行那边存款主要还都是纸质的存款单。结果拿出来我一看,这哪是存款单,明明是保险单啊。我说你存钱就存钱,买啥保险啊,我妈还不信,说柜台讲的就是存款,跟存款一样的,到期后利息还高,就在镇上的邮储银行买的,都是是正规的。
我说不行,这事儿你得听我的,赶紧拉着我妈去那个柜台,那个柜台的人可精明了,一看有个懂的人来了,立马说存定期还是买这个产品都是客户自愿的,这个产品多好多好,是你妈妈自己要买这个产品的,巴拉巴拉讲了一堆,我就问她,那我们亟需用钱需要提前支取怎么办呢、或者后面每年没有定期足额投钱怎么办呢,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就说还是要按照约定定期投钱进去的,到期后取出来利息很高的。
我当时就要求退单,重新存定期,好在当时买了这个保险才一两个星期,还在犹豫期内(30天内),可以退,赶紧劝我妈退了,并告诫她以后不要贪便宜,有钱就存定期,不要被忽悠。
无独有偶,有次跟我婆婆聊到这个事了,结果她跟我说她跟我公公也被忽悠过,而且还是在上海。当时她住的小区很多老头老太都是买了这种产品,后来因为有的家属比较懂,就告知大家赶紧去退,听说是维权过程很艰难,我婆婆首期投了5万的,为了把钱拿回来天天去银行吵,最后以损失3000元为代价把钱拿回来了……
我两边的父母都中招了,所以我觉得我有发言权,必须来说一说。银行柜台代卖保险产品这件事还真是个坑,因为老百姓对银行柜台还是非常信任的,银行不能拿着这份信任开玩笑。该跟客户说清楚的还是要详细说的,银保监会对这类行为的监管、对投诉的处理要更有力度,不然存款变保险的事情还是会经常出现的。
没想到随手一个回答获得众多知友的点赞和评论,不到24小时点赞已经2000+,评论200+,而且我发现评论中很多知友的父母都踩过这个坑,为了身边的亲戚朋友不再掉坑里,请记住以下几个点:
1、对身边亲戚长辈投资理财知识进行普及,特别是农村的父母长辈,让他们目标明确,不要被小的利益(米面油蛋)和柜员的热情推销蒙蔽,涉及自己不懂的投资理财尽量不要碰;
2、对于已经购买的,回去认真看一下保险单,了解下是否还在犹豫期内,如在犹豫期内,想退就赶紧去退了;如果犹豫期过了,尽量详细了解下所购买的产品种类、到期结算方式,看看当初购买时柜员是否存在误导销售、存款变保险的情况,如果银行有这类违规行为,建议直接打当地保监会电话投诉,要求全额退保。
3、保监会投诉电话:12378
除了以上建议之外,如果有朋友有类似被坑的情况且对维权步骤不清楚的,本人承诺对此类问题提供无偿咨询服务,帮助大家有效维权,有需要详细咨询的可以私信我或给我留言,我抽空都会回复。
另外对于评论区中某些保险代言人的攻击(认为我此举是在黑保险),我想说:我所抨击的不是保险产品、也不是对保险行业有恶意,我承认我们的生活现在也离不开保险,比如我买车肯定也会买保险。但是,我们对于银行柜台的某些工作人员毫无下限、极尽忽悠、专挑不懂的老人下手、变存款为保险的行为必须进行抨击,让更多的人觉醒并清楚知道如何维权才是我这篇回答存在的意义。
感谢大家的点赞和评论~
从太极宗师看奶京
现在的吴京,片子挺定调的
喜欢看“战狼”风格的会一如既往的喜欢,爽片突突突没啥不好的,国产第一滴血挺好看的(第一滴血是美国战狼也行)
不喜欢这种风格想看真实战争的看见有吴京还是划过吧,总会看出别扭点,比如长津湖,去看又来吐槽
数据上的破纪录确实没啥意义,过年看个电影价格都破百了,通胀之下这个纪录总会越来越夸张
吴京站上这个位了,但总觉得少点什么,可能标签太重了
一如提到李连杰,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黄飞鸿系列、洪熙官、精武英雄,但他也有海洋天堂的非打斗纯温馨剧(此片甚佳)
早年拍的电视剧没这些痕迹,但年代太久远了,可能有人会提流浪地球,只是这片子他的戏份?
希望吴京之后的某部片子能跳出“战狼”这个标签吧,期待战狼3,但也不期待战狼3
如果是便宜的离谱的,一般有这几种
1.那些截图都是一年未必能有一次,或者你永远也抢不到的捡漏价。
2.截图是P的
3.产品不是正品
4.这些产品本身只值这么多钱
如果是稍微便宜一点,一般是这样的
1.代理拿货价不同,会比自己买便宜
2.利用各种返利方式,可以拿到一些好价
3.群里人多,可以找商家团购
4.也有可能不是正品,但是用接近正品的价格销售,以次充好,这种应该不多。
另外,这个回答下面,果然都是推荐自己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