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数量,也就是时间长短。
另一方面是质量,在陪伴时是不是真关注孩子的需求和表达?真的支持孩子探索成长?父母之间是有爱还是经常纠纷吵闹?⋯⋯
胚胎四个月就开始发展神经系统了,母亲的焦虑愤怒悲伤等情绪产生的各种化学变化已经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初始编程了。到听觉完善了,别以为你们嫌弃它它不知道哦。
3岁之前,婴儿不记事。但是看不到的潜意识系统从来都没有停过,一直在后台运行。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好好陪伴婴儿,给到足够的安全感,也是会影响一生性格与认知的。一些自私、多疑、偏执、易怒、易惧什么的毛病是在这时候形成的。
再接下来,出生到小学低年级,这个阶段没被爱到关注到,孩子长大容易出现“家人有什么好,全是负担和冒犯,我就要一生独善其身,我就不和别人来往”的症状。
小学高年级到中学这个年龄,在家没被爱到关注到,社会交往能力会发展受限。
确实,成年以后会不那么容易受影响,坏影响好影响都包括。
(以上时期攒的病根常常在面临恋爱婚姻时总爆发。现在空前的性别对立和婚育率低问题里也有部分来自这里:一整代人物质上饱了,精神打小饿着,“考试”前都没有学会合作、交流与爱。)
压力很大吧?
但又没那么难。
原则就这么几个:
1.想好了再结婚,想好了再生。先让自己活好,能感受到你爱生活、生活爱你再去做这两件事。
2.小时候对孩子“狠狠爱”。苏联有个简化到根子的公式:从生下来,双亲每天保障亲孩子至少17口,孩子就不太会长坏了。可配合花式夸夸同时使用。
3.时刻记着,这小东西即使还不能独立生活,精神上也一直是个独立的人。
4.父母关系好是给孩子的最大礼物。
至于题主的提问,小时候没做好留下的问题确实修起来费劲,但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哪天回过味来觉得以前对孩子关爱不够,就从哪天开始去弥补。见效虽会慢一些,但做了总比不做强。
另外,从题目里可以看出一个根源性的问题:题主聚焦的究竟是孩子的需求还是自己的需求?
如果是想通过弥补让孩子感受到温暖。那弥补上的概率大。
如果是想通过弥补实现自己能享有被孩子敬爱的老来福,那成功率就低多了。
先学会“无我”,去关注孩子到底要什么。
回报不是现在去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