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话:一、含银量最高。二、人体自带验钞机。可能有人看到过老电影里,吹一下,放到耳朵边听。我试过,可以听到清脆的振动声。当然捏银元的手势有讲究。
并不完全如此,这其中有一个不怎么被人知道的悲伤往事。
中华民国因为把银元当成货币,吃过国际资本的大亏,被大量抽血。最终导致在1935年出台了法币政策,禁止了银元的流通,才逐渐缓了过来。当然这也给未来的恶性通胀埋下了祸根。
这个故事还得从1929年的大萧条说起,当时全世界经济一片大乱,而中国却成为乱世中的世外桃源。又因为国际白银价格持续大跌,从1919年的每盎司1.336美元,跌到了1929年的每盎司0.488美元。稍微了解一些贸易的人都明白,当人民币汇率下跌的时候,对出口贸易就是利好。而白银价格下跌,在民国大致等同于人民币汇率下跌,所以在1929年全世界都一片惨淡的时候,中国的对外出口贸易却创下了新高,达到了15.8亿银元的最高点。
但是羔羊肥了并不是什么好事,往往意味着会被狼群盯上,民国这头肥羊当然也不会例外。在狼群中有一头最凶猛的头狼,就是被世人熟知的罗斯福-----对就是那个做轮椅的老头,这老家伙一看就不是个好人。
罗斯福推销的他一揽子计划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所谓的白银收购法案。法案明确提出“中国市场”是美国转嫁大萧条危机的机会。法案认为,中国是当时仍然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大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高了银价就提高了银元的汇率和购买力,给美国商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可以销售掉美国过剩的汽车和小麦,对美国摆脱当时的经济危机产生极大帮助。法案另一方面认为,提高银价可以借此打击中国的工业,削弱中国商品与美国商品之间的竞争,因为银价低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而减少了美国货在中国的销售,从而使中国成为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最具有破坏力的竞争者”。若提高银价将使中国货币升值,增加中国工业产品的成本,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有利于美国的企业家和农民。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白银的国际价格从1932年的每盎司0.254美元,猛然攀升到1935年的0.584,翻了一倍有余。那带来了什么后果呢?
首先是1933年,还记得课文“多收了三五斗”吗?那年农民丰收了,但由于银本位汇率大涨(从0.254涨到了0.437),导致进口粮食价格暴跌,于是大量的国外粮食涌入国内 --------- “还是不要粜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于是农民们纷纷大批破产。
接下来就如白银法案预测的步骤一步步发展,随着白银的大量外流,1934以后事情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当时中国的银行业和工业经营的处境变得异常艰难,中国商界在2月26日的申报上发表公开信,致电罗斯福,呼吁老罗做人留一线,不要把人往绝路上逼。
而到了1935年,中国的工农业可以说已经全面走到了绝路。在1935年,上海就倒闭了 1065家工商企业,全国银行倒闭或者停业20家(上海倒闭和停业的民族资本银行12家,占当时上海民族资本银行总数的近20%),当时中国最大的产业纺纱业,开工量减少60%(上海原有的33家丝厂停工的有28家,31家民族资本纱厂停工的有8家),面粉厂开工的只有14家,不到原有厂家数的一半。又由于工业对农业原材料需求的减少,加上当年发生了灾荒, 农业产出只有131亿元,比1931年下降了46%。
那民国政付预先不知道这个情况吗?其实并不如此,1933年孔祥熙就已经大致了解了情况,预料到未来的发展。所以不顾外交流程,直接联系罗斯福,希望美方在拉高银价的时候与中国协商,以保护中国利益。但对此,老罗理都不理。你一头肥羊而已,居然还想和我谈条件,为何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弱国无外交,从这个事情上体现的是最明显的。
故事的结尾就是从1935年开始,中华民国只能彻底放弃银元作为货币,发布了法币政策,禁止了银元的流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弱者的悲哀。
看到其他答案,3年前的事情现在翻出来。
“聚众******罪”都能洗,我是没想到的。反而对维护**的横加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