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查找话题
首页
中国的学术圈在未来会得到改善么?
中国的学术圈在未来会得到改善么? 第1页
1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的,如果和平稳定的社会持续下去,一代会比一代强。
中国的学术圈在未来会得到改善么? 的其他答案 点击这里
1
相关话题
李家洋院士称「只认第一作者,还怎么鼓励合作」,也有人担心水论文,你认为哪种对科研发展更有利?
读博时,导师和学校哪个重要?
为什么要进行同行评议,而不是外行评议?
在化学研究中,你都见过哪些「还有这种操作」的神操作?
今年研一,导师让跟着博士师兄做实验,但是现在完全是替师兄做实验,感觉被师兄压榨,怎么办?
有多少个读博的人真心喜欢学术?
如何看待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贪污案一审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
央视记者王冰冰成学界关注热点,多篇论文以其为例进行分析,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具有哪些意义?
如何看待饶毅最新发文《复旦的学位:遁词之外,有没有更妥当的解决办法》?
看完李子丰教授的表演,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中,如果一个物理巨佬发表了同样的论文,你的第一反应会是怎样?
前一个讨论
第一次自然科学基金中标是种怎样的感受?
下一个讨论
期刊一样的情况下,一篇六人论文的一作,和两篇三人论文的二作,哪个含金量高?
相关的话题
资中筠为何被尊称为先生?
学术界科研(research)与工业界研发(R&D)有什么区别?
研究生发普刊论文需要加老师的名字吗?
发特别水的论文是怎样的体验?
你的学科出现过哪些最终失败的有趣研究?
如果人类的知识越来越多,增长速度远超人类寿命增长,会不会没有人可以掌握以前的人类知识进而人类无法进步?
如何看待「熟蛋返生孵雏鸡」论文作者发声:学生们有特殊能力,原理为时光倒流,面对辱骂和不解表示很伤感?
如何看待因涉嫌操纵同行评审,Springer Nature 旗下杂志一次性给四百多篇文章发表关注?
确定不做学术,应不应该读纯数学的博士?
如何看待饶毅最新回复:树欲静而风不止:劝裴钢的学生凌堃不要帮倒忙,一一回驳凌堃列举的12篇文献?
学术界有什么潜规则吗?
在科研过程中,把相关论文都仔细研究了很多遍,还是没有具体思路怎么办?
如何评价加州大学付向东教授实名举报中科院上海神经所 80 后明星教授杨辉学术抄袭、造假?
学术研究中,有了一个不错的研究创意后该怎么办?
如果回到20年前,以自己的所学有可能成为当时法学界的学术新星吗?
科研工作者有哪些「新手常见错误」?
如何评价郦波教授?
如何评价耿美玉在 Cell Research 回复饶毅,称其知识储备不足,质疑非常「荒谬」?
如何看待复旦女博士劈腿四个男博士,其中一硕导为其自杀一事?
科研到底比拼的是什么?
如何看待曹雪涛团队主动撤回 12 篇 JBC 论文,并声明全部受质疑论文可重复和结果可靠?
科研工作者有没有义务保证参考文献本身的正确性?
如何看待饶毅最新回应:树欲静而风不止,劝裴钢的学生凌堃不要帮倒忙?
如何评价加州大学付向东教授实名举报中科院上海神经所 80 后明星教授杨辉学术抄袭、造假?
如何评价上海交通大学一本科生一作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文章?
邱香果被控制,与美国种族主义抬头有关系吗?是否需要警惕美国变成二战前的德国?
复旦大学公布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问题调查结果:「不构成学术不端或学术不当行为」,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评价复旦大学张文宏/张颖共同通讯的论文被期刊撤稿?
如何看待 2019 年诺奖得主塞门扎 30 多篇论文涉嫌 P 图造假、学术不端,是真的翻车了吗?
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多属性决策,但是自己之前没学过,看文献也看不懂,到底该怎么学习比较好呀。枯了?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隐私政策
© 2025-05-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