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当初我复旦数院的直系学长,PhD毕业的时候,OPT用完了都没在美国找到博后(好像没有OPT延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回国继续申才申到宾大。他进宾大做博后比我来宾大读PhD早一年。顺便说一下,他现在在另一个学校做第三轮博后。
要说供需关系的失衡,学界的失衡估计比业界严重多了吧。如果我告诉你,宾大的PhD,不一定能在排名100开外的普通州立大学找到博后,你会不会心态爆炸?——当然跟学科关系很大,我们纯数真的就是这样。我现在已经不太指望在美国做博后了,能拿到美国offer就算我运气好。供需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不是自以为的高学历就能改变或者怎么样。有时候我觉得很多人都活得太“主观”了,觉得自己985学历闪闪发光无所不能;嘴上喊着供需关系失衡,但是真的有自己主动了解过想去的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人么?同专业同背景的学长学姐,去了什么地方,这种基本信息搜集一下,大概就能给自己一个定位了吧。
最后,原po主反复提到的“把工作当谋生手段”“意义感的缺失”。我觉得我如果转行了可能就真的把工作当谋生手段了吧,虽然收入可能翻个两三倍。
这个问题nature早就研究过了,我来翻译几段。
The world is producing more PhDs than ever before. Is it time to stop?
世界上博士学位“泛滥成灾”,是时候叫停博士工厂了吗 ?
The number of science doctorates earned each year grew by nearly 40% between 1998 and 2008, to some 34,000, in countries that are members of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从1998年到2008年,在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中,科学博士的数量每年增长了近40%,约为34000人。
In some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people who have trained at great length and expense to be researchers confront a dwindling number of academic jobs, and an industrial sector unable to take up the slack. Supply has outstripped demand and, although few PhD holders end up unemployed, it is not clear that spending years securing this high-level qualification is worth it for a job as, for example, a high-school teacher.
在一些国家,包括美国和日本,花费巨大代价培养出来的人才面临着学术工作数量减少的困境,工业界也无法缓解这种情况。博士学位的供给已经超过需求。尽管一些博士学位持有者最终免于失业,但目前也不清楚,为成为一个高中老师,花费多年获得博士学位是否值得。
日本:一个处于危机的体系:
This means there are few jobs for the current crop of PhDs. Of the 1,350 people awarded doctorates in natural sciences in 2010, just over half (746) had full-time posts lined up by the time they graduated. But only 162 were in the academic sciences or technological services,; of the rest, 250 took industry positions, 256 went into education and 38 got government jobs.
With such dismal prospects, the number entering PhD programmes has dropped off. "Everyone tends to look at the future of the PhD labour market very pessimistically," says Kobayashi Shinichi, a specialis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force issues at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University Studies at Tsukuba University.
2010年日本有1350人被授予自然科学博士,但当他们毕业的时候,只有略过半数(746)的人找到了全职工作,其中仅有162人在学术领域从事研究或技术服务,另250人在产业领域就业,256人进入教育领域,38人取得政府部门工作。
近年来,面对如此惨淡的前景,修读博士学位的人数已经开始下降了。“每个人都倾向于很悲观地看待博士劳动力市场的未来。” 筑波大学的小林信一说。
美国:供给 VS 需求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with science PhDs who get tenured academic positions in the sciences has been dropping steadily and industry has not fully absorbed the slack. The problem is most acute in the life sciences, in which the pace of PhD growth is biggest, yet pharmaceutical and biotechnology industries have been drastically downsizing in recent years. In 1973, 55% of US doctorates in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secured tenure-track positions within six years of completing their PhDs, and only 2% were in a postdoc or other untenured academic position. By 2006, only 15% were in tenured positions six years after graduating, with 18% untenured.
科学博士拿到终身教职的比例持续下滑,工业界也未能完全吸收这些富余人员。生命科学方面问题尤其严峻,这个领域的博士数量增长步伐最大,而制药和生物公司的规模近年已经急剧缩小了。1973年,有55%的生物博士在毕业六年之内就取得了预备终身教职,只有2%去做博士后或者干其他临时教职。到了2006年,仅仅15%在毕业六年之内获得终身教职,有18%只有临时教职。
中国前些年还坑多僧少,只是谁都没想到饱和速度这么快。现在看中国是在步美国和日本的后尘,现在只是开始,以后博士失业只会越来越严重。今年最新的红头文件这样说道:
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
几年前我在知乎上写过一篇答案,讲了我那位来自津巴布韦的博士生同事克服千难万险终于获得了社会学博士学位的故事。
那时,我笃信光明的未来正等待着我这位边开出租车边写博士论文的黑人兄弟——博士都能读下来,还有什么能难得倒他吗?
然而现实是,两年后我毕业时,他还在开出租车——只是从兼职变成全职了,据说还偶尔到中学去代代课。一次我去他家,偶然看到他逼仄的厨房里,煤气灶上铁锅里正用清水煮着一根Tesco超市买的廉价香肠——那玩意我从来不吃,因为太难吃了,而清水煮更只会把那种难吃原汁原味的封装进嘴里。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那是她女儿做的晚餐。说起女儿,他总是非常骄傲,她去了East Anglia大学读新闻专业,平时在家还要照顾老爸和幼小的弟弟,可以说是英国版的早当家的姑娘。
可看着这锅清水煮香肠,我突然意识到了“早当家”三个字的沉重。
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他还在开出租车,一直从博士生开到博士?据我了解,他试着去求过职,但并不顺利,又运气不好赶上了英国脱欧的动荡,年幼的孩子更让他选择的余地大大缩小。他本人在事业规划上也有点瞻前顾后,错过了很多不错但需要远走他乡的机会,最终还是没有走出Cochester这座古老且又有些闭塞的城镇。记得有一阵子,他似乎不愿意碰到我们这些老同学,而又有一阵子,他的情绪突然高涨——据说是开始参与津巴布韦的政治改革运动,这让他找到了新的集体,新的使命,甚至准备飞回国进一步拓展革命事业。
但似乎直到我离开英国,他一直处在准备阶段。
在他毕业后不久,一次看完电影的路上,我和另一个同事碰到了他开着一辆白色的出租车。这是我第一次在Colchester看到白色的出租车,他兴奋地拍打着方向盘对我们扬起嘴角:“怎么样?我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一辆白色的出租车,这是Colchester唯一的一辆,很多客人会喜欢这独特的颜色,我会挣到更多的钱。”他那爽朗的笑容勾勒出的白色牙齿和那白得刺眼的出租车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我无法忘怀的烙印,梗在记忆的零光片羽间直到今天。
我回国前不久,在街上又碰到了他。那时他正靠在一辆出租车上——可能是等待拉客等得太久了出来透透气。我惊讶地发现那辆出租车不再是白色的,而是最普通的黑色。我心头一紧,心里瞬间转过一些念头,表面却仍一切正常的样子和他打了招呼。
仿佛他从没开过白色的出租车一般。
歼20的总设计师,初中毕业参加高考,查两分上北大。李政道三十二岁拿诺贝尔奖,爱因斯坦二十六岁提出相对论,牛顿二十四岁提出力学定律,微积分。
这个名单可以列举很长,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三十岁左右没有发现自己能够在学术界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那么基本都可以把自己定位为科研螺丝钉而非科研人才。
人才是稀缺资源而螺丝钉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所以对于科研人才,任何国家都愿意提供最好的条件来使其不受干扰地专注于崇高的科研事业中去。而作为螺丝钉,虽然尺寸合适的螺丝钉也稀缺,但差一点也能用,因而大量备选的情况下,被人挑剔再所难免。
其实很多人真的是不知道顶级科学家跟普通科研工作者的差距有多大。大家可能都是顶着博士的头衔,但是其间的差距就像世界四百米冠军跟中国某个省的冠军之间去差距一样。跑一圈能拉下一百多米,都是冠军实质是天壤之别。
那种世界各国都抢着要的科研人才,有一个是一个,那是很小年纪就挡不住锋芒的。是已经超越了学历自身就带光环的。有些东西确实是天生的。一般人靠努力,靠机遇,靠好的导师才能勉勉强强成为一个螺丝钉,天才是自己就是发动机。放到哪里,哪里就马力十足。
因此,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自己到底是一颗钉子还是一个发动机,脑子要清醒。如果是一颗钉子,最好别把自己的科研工作赋予太多意义。因为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最好还是早早把科研工作当做谋生手段。
如果是发动机,其实基本不用太操心自己的生活,自然有人会给你想要的一切。
人与人脑力的差别比我们想象得要大的多。
最后,在美国,出去工作几年决定去读个博士,或者读完博士去干个维修工的人多了去了。08年(可能记错了时间)诺贝尔奖获得者钱永建研究的领域的那个开拓者,他是最先研究荧光蛋白的。但是他没有经费,所以挪用经费来研究这个方向。取得了很多数据和很大的突破,但因为经费不知而破产。最后他把数据无偿分享给钱永建的团队,才让他们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这个牛逼的教授破产后一直在做卡车司机。跟他比起来,博士找不到科研工作又算什么呢?
这就是教育发达后的必然结果,未来中国会越来越多。
你以为你是贵族?住在城堡里,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实验。抬眼望去,一望无边的自留地,几百个阿Q在帮你打理?
老师,怎么写出爆款文章?
积极的阳光的那一套怎么写都会被划归鸡汤,就写负面的,输出焦虑,有焦虑要上,没有焦虑制造焦虑也要上。
老师,怎么制造焦虑?
你们是学生就写熟悉的范围,关键词:农村、高考状元、985211、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白领、中产、老师、中年;裸贷、卖淫、道德滑坡、低薪、吃土、失业、佛系、就业难、失业、负债累累、买不起房、娶不上老婆、过劳死、被孩子逼疯、各种寒冬……此类关键词排列组合。
老师,能举例子吗?
《作为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我被安排和女服务员相亲》
《我是博士生,我不敢参加同学会》
《读了清北在一线城市还是没有立锥之地》
《今天,我的博士同学自杀了》
《昨天,我的985同学疯了》
《前天,我的研究生老婆哭了》
《高考状元的我被二本同学鄙视》
《年薪五十万的我活的像条狗》
《两套房子的我靠方便面和榨菜度日》
《一只中产在经济寒冬中裸泳》
《985本硕,我的房租是收入的三分之二》
……
老师,别人不信怎么办?
怼他,万能金句你没见过不代表不存在,再说哪个人群和领域没点极端个例,别怕,往死里写,焦虑死他们你就成了。
老师,为什么焦虑感容易爆款?
因为极易形成社会性话题,不仅大学生爱看,职场人士爱看,考不上大学的吃瓜群众更爱看,看大学生倒霉是一件幸灾乐祸的快事。
老师,写太多了,感觉没有新颖的角度编怎么办?
借鉴啊,网上此类文章多的是,比如《看,那个那个哭泣的清北硕士》《985博士:不要跟我谈诗和远方》,立意都差不多,故事你们还不会编吗?好歹也写几个月了。
老师,怎么提升阅读量?
发到知乎上,自问自答,大量邀请大V,说不定就被推荐了就被某个大V翻了牌子,那阅读量蹭蹭的,等着领钱吧(一千阅读量大概10块钱左右)。
作为一个经常替人“策划”此类文章的银,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此类文章基本上都是大一大二学生写的,大三大四要考研找工作实习没时间了,至于写的好不好,见仁见智了。
再说点知乎潜规则,和问题无关。知乎很多爆款问答也基本上自问自答,我一天可以接到几十个邀请,看了一下基本上都是这样,自己写好一个长篇答案再抛出问题邀请人增加人气,另外知乎点赞有卖的,1000个赞10块钱左右。
其实吧,这世界很多东西都是,有了不见得很爽,没有就很不爽。
比如钱,健康,绿卡,户口,等等。
比如博士学位。
我有个多年好友创办了个公司,我是最早的投资者,技术非常牛,在美国某行业内很牛的公司做小头目,在他的本领域大概有他特定技能树和水准的人算算世界上不到二十人。
但他当年是在美国提前拿了硕士出来工作,没有拿博士学位,当时也觉得技术好了有没有博士无所谓。
结果要回国全职创业申请政府的高科技创业扶植基金时,就硬是被海外博士学历的硬标准卡住了。还是不小的一笔钱。
哪怕是知识和技能层面,读没读博士也是有明显区别的。
我觉得吧,读博士的各位,切忌妄自菲薄。博士和硕士的最大不同就是会系统的对某位置问题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和解决问题,这能力越往高走越有用。博士期间受到的训练,或许当小兵时看不出差异,真的向上走,是否受过这训练,还是很不一样的。当然,前提是真的受过严肃的正规博士训练。
这几张图我能用到知乎倒闭
SNH48以前就它一家,现在和teamsh比起来就有天然缺陷了,毕竟有版权和没版权就是不一样。所以team sh的前景我还是看好的,现在来看资源也还可以。
不过还有一点需要突破,就是剧场公演,现在虽然没有具体日期,不过好像有在准备开公演的消息了。SNH48的优势就是已经有了多年的剧场经验和一批固定粉丝。所以team sh如果在这一点上能够做好,那么赶超SNH的最大阻力就没有了。
曹校长那还不叫造假我真是不知道什么才叫假了。
国内学术圈一直就这个__样。
靠着各位学阀做出这样的research,写出这样的paper,我相信五年内超越美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