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很多人都说淮海战役是刘陈邓指挥的,那为啥在最后判断杜聿明逃跑方向的时候总前委没有下命令给华野? 第1页

  

user avatar   san-chong-bu-tong-de-hong-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淮海战役的指挥,从来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仅仅是在现在的军史爱好者迷糊,就是在当时,对中央来说也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情,一个不慎,很可能就造成两支野战军之间配合不畅。

按照我军几支军队配合作战的惯例,是主要方向上的指挥员指挥次要方向的指挥员,兵力多的部队指挥员指挥兵力少的部队,先打响的部队指挥员指挥后打响的部队。——所以你看平津战役,就是林罗指挥聂。

如果按照这个惯例,那淮海战役毫无疑问是华野指挥中野。

但这实在是不妥的。

你让粟裕去指挥刘伯承?去指挥邓小平?甚至去指挥陈毅?可能吗?

可是如果不,又该怎么办?那就只能委屈粟裕,但众所周知,淮海战役主要是要靠粟裕打的,这个话该怎么向粟裕提起?

正在这时,10月31日,粟裕向中央发去了电报,建议“本次战役由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这一份电报,对于中央来说简直是太及时、太贴心了,一份电报解决了中央军委的大麻烦。次日中央立刻回电粟裕、陈邓:“本次战役由陈邓统一指挥。”然后就是11月2日陈邓的回电:“本次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唯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

党史、军史中一般说到淮海战役的指挥问题,无不称赞粟裕高风亮节,称他为中央军委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仅仅用三天时间就敲定了战役指挥问题,《粟裕传》中更是浓墨重彩的赞扬了粟裕在这一问题上的贡献。——仅后人的这种评价,就反应出了粟裕那份电报是何等的不同寻常。

为什么粟裕要把指挥权交给陈邓呢?为什么中央对此万分赞同呢?

很简单,这里中央和粟裕都不需要陈邓去真的进行战场指挥,无论是中央也好,粟裕也好,只是希望能有一个最高仲裁者,一个在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之间的协调人而已。

恰好,陈毅是华野司令员、政委,同时兼任中野第一副司令员,而邓小平更是中野政委,他们两人分别在华野、中野中具有无比大的影响力,但凡涉及到中野、华野之间的事情,只要他们两位能通过,那就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而且当年中央把陈毅调到中野,未必就没有协调两支野战军的想法在内。

至于战场指挥,中野有刘伯承,华野有粟裕,真的再不需要其他人。

对此陈邓二位也是心知肚明,对自己的定位清楚得很。你看他们的回电:首先非常明确的表示接受任务,“我们当负责指挥”,对中央的决定没有半点折扣的执行。但是,“因通讯工具太弱,请军委对粟谭多直接指挥”,这就是打定主意不打算去干涉粟裕的指挥。至于通讯工具什么的不过是个借口而已,你陈邓是无线电台,军委也是无线电台,你陈邓在战场上都无法直接指挥,反而让千里之外的军委指挥?安有是理。不过是他们表明自己的态度,既是安军委的心,也是安粟裕的心,表示我们绝不会乱指挥。——这个政治水平真是非常的高,我严重怀疑这是邓政委的手笔。

事实上,在淮海战役的战场指挥上,粟裕是一直是有机断专行的权力的,这个权力是11月7日中央军委电报中明确赋予粟裕的:“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在此方针下,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但将战况及意见每日或每两日或每三日报告一次。”

这个机断专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粟裕把淮海战役的日期提前了两天。本来中央军委确定的战役开始日期是11月8日,结果粟裕发现敌人有向徐州收缩的态势后,临机专断,立刻决定当天(11月6日)发起战役,在把作战部署上报中央、陈邓、刘伯承的同时,就下达了命令。于是第二天中央发出了上述电文,承认了粟裕的决策,并赋予了粟裕机断专行的权力。

在淮海战役中,粟裕的所有电文,均是同时上报陈邓(或陈邓刘)、中央军委,而对粟裕作战部署的回复,都是由中央军委回复。这也证明在战场指挥上,粟裕是直接接受军委指挥的,陈邓(或陈邓刘)对粟裕的军事指挥并无干涉。

由此可见,所谓陈邓对淮海战役的指挥,其实是一种协调行为,并非战场指挥。

讲淮海战役的指挥,也就不能不说总前委,总前委这个机构,事实上成立的非常迟,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到11月16日中央才指示成立总前委,而这时候黄百韬兵团都马上就要被全歼了(11月17日对黄百韬发起总攻,19日全歼)。如果说总前委负责指挥的话,难道此前战役第一阶段就没人指挥了?岂有此理。而且我们都知道,总前委第一次全体会议是在战役快要结束时才召开的。

其实,总前委的职责,名义上是“统一领导和指挥淮海战役前线作战和支前工作”,但显然在战场指挥方面,它就是陈邓的扩大体,也是负责一个协调工作而已。这也是为什么要选择邓政委当总前委书记的原因,要进行协调工作,总得找一个政治高的人来吧。

所以呢,从名义上、或者从政治上来说,说陈邓、或者说总前委指挥了淮海战役,并非信口雌黄,确实是有依据的。但从事实上来说,粟裕一直拥有战场指挥权,并且直接受中央军委指挥。

事后,毛泽东也曾谈到淮海战役的指挥问题,1951年斯大林派尤金到中国来了解淮海战役情况,毛泽东对尤金说:“战役的具体指挥是总前委的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同志”。毛泽东的这个话很有意思,他不说是“五位同志组成的总前委”指挥的,而是说“总前委的五位同志”指挥的,可见这场战役的指挥到底是总前委这个机构还是五位同志,毛泽东心里清楚得很。


user avatar   sental-cris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淮海战役是一次充分向一线指挥官放权的战略决战。

很多人希望的指挥:

总前委书记来电:以12345纵前往某某地,678纵前往某某地。

实际上的指挥:

总前委来电:我们主力意外地包围了黄维兵团,但吃不掉,你们那边除了堵住杜聿明,能不能派点人过来增援啊。

一定要理解什么叫充分放权。

当时的背景是华野兵力、装备都远强于中野,同时华野的后方是安全的,地方部队可以大量转化为野战军。

但中野不同,不仅挺进大别山元气大伤,而且地方部队还承担着堵住白崇禧的任务(这一点往往被很多人忽视)。

以当时我军的通讯能力,总前委必然是一个权威更大的协调机构,而不是个细致指挥的机构。

同时还有更高一级的协调机构,也就是中央军委,在协调东北和华北,以及前线和敌后情报战线。

这些协调工作,都是发生在更大尺度的范围内,比如淮海战场一分为三,北边堵住徐州集团,中间包围黄维,南边堵住李延年、刘汝明。

前委基本只能协调到这个层面,剩下的就是这三块的负责人各自指挥。

这也是为什么粟裕说的是七个纵队包打天下,因为他也只能具体指挥北线的七个纵队,华野在南线的六个纵队,他也只能继续放权给随军南下的参谋长陈士榘。

刘陈邓曾明确电告主席:既然中央已经决定由我们统一指挥,我们当然应该负起这个责任,但因为我们的通信条件太差,不便于直接指挥,所以粟裕可以临机决断处置,不必事事请示。

如果说总前委下过啥具体命令,大概就是要求华野把打黄维的缴获全部给中野,是陈老总出面要求的。这算是总前委具体的命令了。但这种命令极少。

其实华野当时也没法指挥中野,淮海战役的关键一战,拿下宿县,就是中野自己动手的……结果小淮海变大淮海。

而且白崇禧不愿意来增援的一大原因是,他手下预备来增援的国军部队,刚被中原地区的地方部队一顿胖揍,几乎失去战斗力……对,是被地方部队,丢脸丢到家了。


user avatar   ou-yang-chi-long-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粟裕算是抗命了……

粟裕是华野实际指挥官,除非极其严重的情况,不然不论中央,还是所谓的总前委都不会直接以命令的方式来指挥粟裕干活的,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前线指挥官是有一定自主性的……

但是把情报给了粟裕,就是中央总前委的建议了,毕竟就是中央或者总前委也只能根据粟裕汇报以及敌方地下党同志传回来的情报进行决策,当然应该是判断情报无误,所以传给粟裕做参考,当然怎么打仗围追堵截,难道还要别人给下命令吗,那要他干啥?

但粟裕的为难之处是,他不怀疑情报真实性,但他不相信杜聿明会那么干,是坚持己见,那么错了,那是要承担责任的,而且也确实愧对上下;还是装作不懂,那么错了是不需要承担责任,但粟大将良心难安,同样愧对上下……这种事请示也没用,他是一线指挥官,中央对他也已经放权,难道怎么打,还需要别人给他下决心吗?

至于那个指挥权,大概可以这么理解,淮海战役的方案是他提出的,但他指挥不了,因为不是华野能独立完成的,所以需要两个野战军配合,而且名义上陈才是华野总司令,刘是中野总司令,至于邓……那是政委……而我军的原则恰恰是党指挥枪……所以最高决策层必须有政委一席之地的,甚至名义上要高一些,而且邓的地位才能也确实不一般……哪怕辽沈战役那种林彪独断的,不也有罗一席之地吗?所以粟的官方地位要在那三人之后,但是那三人也没有为难粟裕,跟他抢功,而是全力配合……

所以这是一个三个比粟裕地位高的人给他打工,同时粟裕能够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决断并承担责任的共和国先辈的感人故事,为什么非要弄的这么有宫斗色彩呢,哈哈


user avatar   jin-zhou-tie-j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淮海战役是我军高级将领高风亮节不计较个人名利地位,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打出的卓越的战果。

这和某些不当书记请他开会他就不去,号称自己要去打游击的有着本质区别。

淮海战役说刘陈邓指挥了粟谭,是不成立的,刘陈邓确实拥有对粟谭的指挥权,但刘陈邓本身就放弃了,也几乎未行使过对粟谭的指挥权。

说粟谭指挥了淮海战役,也不可能成立。粟谭从未获得对刘陈邓的指挥权(粟谭党内地位和刘陈邓差得实在太多了)。

淮海战役的指挥本身经历了诸多变化。

首先是由粟谭陈张指挥华野进行歼灭黄百韬兵团的作战,中野负担的是配合任务。

刘帅带领两个纵队去“桐柏山区打圈圈”,主要是钉住黄维兵团。陈邓率中野主力在郑州区域,主要是钉住孙元良刘汝明。

详细过程就不讲了,总之中野主力计划吃掉的孙元良展示了他的长跑健将天赋,居然一路跑去了徐州。就是在这个武装大游行的过程中,发生了淮海战役中第一次重要的争论。就是军委一度要求陈邓渡过淮河向蚌埠挺进,你们在那坚持几个月等华野过来(教员的挺进敌后,完全出乎敌人所料的思想又发作了…………)。

对此陈邓一听就急了:我们不要去!!!我们就在永城附近就好!(是滴,杜聿明撤退的第一目的地,其实早就被共军控制了)。

这样整个态势就从中野主力在郑州配合华野,变成了中野主力追击孙元良追击到徐州附近。

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都在徐州附近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粟裕认识到两大野战军随时可能进行直接配合,于是发出来了著名的“建议整个战役由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此时刘帅在和黄维捉迷藏中)。

陈邓接到军委同意的电报应该是懵逼的,毕竟自己本来只是配合,要不是孙元良跑这么快,就在郑州吃烩面了。现在赶鸭子赶到徐州附近,配角变主角…………

陈邓如此高的党内地位不是白来的,他们妙笔生花:我们本当负责指挥,但是通讯手段太弱,请军委多直接指挥华野。

先说自己该指挥,再说客观条件不允许,最后说军委你自己操心吧。

于是淮海战役就算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了。

陈邓为什么作如此决定,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客观条件不允许。

第一是陈邓自己指挥能力较差,粟裕指挥能力太强。陈邓对此应该有清醒认识,特别真正的内行刘帅又不在。

第二是粟裕的风格激进而热烈,经常性“未得允许已经命令部队执行,请钧座谅解”。

第三是对华野部队本身不够熟悉,陈帅离开华野实际已有一年之久。对徐州周围的战区也不熟悉。

(46年刘邓就曾经以情况不如对方熟悉请求由陈毅指挥自己,并称“绝不是客气”)。

这一事件形成了两大野战军共同作战的事实,而指挥权仍旧各自独立。

在淮海战役打响后不久,8日粟裕发出了著名的齐辰电。该电有两个重要内容:

一:改变歼灭黄百韬后打淮海的计划,而是向徐州固镇间前进与中原国军进行决战。

二:战役规模大,解放区负担重,询问军委是否可以执行此方针,解放区能否负担此规模作战。

军委回复:可以,各解放区全力支持决战。

注意:这是小淮海向大淮海发展的关键性节点。

随后刘帅终于赶到和陈邓汇合。提出了重要的“视情况先打黄维”的提议。军委答复:等打完黄百韬再说,我们倾向先打邱李。

这时候军委发出了军迷们为之争论不休的总前委还是总饭委的电报。

这封电报,说几十万吃饭问题要解决,需要统筹解决。成立总前委,又说统筹一切。总之文字非常玄妙。指挥问题究竟怎么办?一切是吃饭的一切,还是所有的一切?

这问题其实也不算重要,重要的还是如果有没有实际指挥。

然后就是关键的关于先打黄维的讨论。这期间变化非常复杂。

简单来说,发生了先打邱李孙,先打黄维,先打李延年三个选项。刘陈邓希望先打黄维,军委则时东时西。

由于电报不像微信群那么实时,一时之间十分混乱。

粟裕先是表态打邱李孙,随后表态同意军委先打李延年再打黄维,在接到刘陈邓电报后,粟裕回电:完全同意刘陈邓指示,以四到五个纵队,必要时可增加到八个纵队加入中野打黄维李延年。并认为应首先歼灭黄维。

粟谭陈张和刘陈邓意见取得完全一致,军委终于从电报收发时间线的混乱中解脱出来了…………


不要说追击杜聿明的部署。刘陈邓也是向军委请示,并非命令华野直接执行。军委实际也是不断进行协调,在粟陈谭张表态同意后才形成先打黄维的决定。




  

相关话题

  叶挺要是不死会是十大元帅吗? 
  淮海战役为什么叫淮海战役? 
  如果蒋军执行南京国防部的攻势防御方针,那么应该如何固守徐州到蚌埠的津浦线? 
  如何评价电视剧《大决战》? 
  淮海战役为什么叫淮海战役? 
  如何评价淮海战役中黄维的指挥水平? 
  为什么四野歼敌数量不如三野? 
  为什么《大决战》里面杜聿明演员选的帅? 
  淮海战役期间,刘伯承以1:1的兵力包围实力远强于自己的黄维,他的底气来自于哪里? 
  粟裕真指挥不动手下的将领吗? 

前一个讨论
法国极右翼领导人玛丽娜勒庞有多大可能能赢得2022年的法国大选?
下一个讨论
广西一男子被拐 32 年,反对生母起诉养母并表示「生母眼里仇恨大于亲情」,你对此有何理解?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