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场最重要?对国共双方来讲其实是不一样的。
对共军来说,辽沈最重要。
对国军来说,淮海最重要。
下面主要从双方的战役企图心,战争过程中对走向乃至战果的心理承受底线,对战争动员和战争实力的根本打击和摧毁效果等方面简述之。
谈三大战役,就不得不谈济南战役。
1948年秋,在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开始)之外,有一场几乎同时进行着的济南战役(1948年9月16日开始)。不过,济南战役的发动时间虽是晚于辽沈开始,却远远早于辽沈结束,前后只打了8天。济南战役打完,东北那边双方主力还没有接上火。而辽沈战役真正迈过序战进入高潮,大概是10月1日截断北宁线开始,所以一般都把济南战役当成是发生在三大战役之前的双方最后一个大战役。
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打完。全国战场呈现什么形势呢?
首先从影响和意义上说,这场战役是三大战役双方彻底摊牌梭哈前,国军最后一次用次等兵团守备战略城市而告失败的战例。当时国军几个战略要点城市长春,沈阳,西安,北平,徐州,全部都有精锐部队主力兵团坐镇。只有济南的守军,孤悬海外,是相对最弱的。
当时,和东北形势相同,在山东全境,济南已成孤岛。守济南的王耀武,老早就飞到南京,当面向蒋介石直陈,认为在国共即将梭哈摊牌,进行战区级的大决战的战争走向之下,以十万并不坚强的部队,屯守孤城济南,军事上毫无意义,是自蹈死地。非但是小人儿穿大衣,兵力根本不敷使用,处处守备则处处无备,关键是济南一旦被吃掉,原本兵力就捉襟见肘的国军体系,又将白白损失十万宝贵的部队。
当时济南守军(只有重建的73军政治上还比较可靠,但部队都是莱芜战役覆没后重建的,战力不强,只有周志道83师19旅赵尧还比较能打,别的都是交警部队,地方保安部队)虽然不是精锐主力兵团,不能单独遂行方面重任,但在当时国军全系统都面临兵力不足的窘迫时,这十万人,如果配合邱清泉、黄维这样的主力兵团是完全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再不济,总比国军在长江以南新编练的二线兵团强出不少。
可是蒋不许,仍以济南的战略地位突出,政治意义重大,在华北共军和华东共军之间可以起到重要的钉钉子,眼中刺作用,强压王耀武回去守济南。王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执行。结果中秋前夕,华野大军连夜突袭,城西吴化文叛变,仅仅8天后,蒋介石殚精竭虑,苦心经营了两年多的第二绥靖区司令部所在地济南即告丢失。
王耀武第二绥靖区的班子骨干,都是他从1934年当补充第一旅旅长时就带在身边,历经51师,74军,第四方面军多个时期辛苦培养的骨干。结果,这批人随着济南失陷,全部灰飞烟灭。
济南战役之后,国军方面尤其是最高统帅部,乃至蒋介石,彻底丢掉幻想,认为只有以王牌军为核心组建的10万人左右的大兵团,才能独当一面,应对国共即将开始摊牌梭哈的大决战。对次等兵团,杂牌部队,普遍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也给了淮海战役共军离间杂牌部队,促使他们阵前起义,拆台挖墙脚的大量机会
济南战役之后,导致国军的战略机动决心,比过去大大加强。过去,国军背负失地的压力,不敢轻易离开大城市机动,但济南战役后,国军开始变得不再拘泥于所谓“必守之地”, 在即将开始的三大战役双方主力部队的对撼中,国军一方的战略做了彻底调整,那就是“只要能够扑灭共军有生力量,再无不可弃守之地,国军根据战场形势,可以以最大的机动,谋求对共军有生力量最大的创伤”。
所以,后续淮海战役,国军为了造成4个兵团打中野,救黄维的局面,可以让徐州国军3个兵团,呼啦一下,全部南撤,把粟裕都给闪了个趔趄。为了救黄维,打中野,国军可以果断地把一个物资储备极为丰富,自抗战胜利后就苦心经营将其作为华东战场“大本营”的最大战争基地丢给华野。华野部队冲进徐州,光徐州火车站遗留下的一排排的整齐的火车头,就够大家放鞭炮庆祝了,更别说其他遗弃的弹药物资。
说这么多无非是说明,辽沈战役前,国军最高决策层已经认识到,保存己方有生力量,扑灭对方有生力量最重要。死守所谓战略要地,根本没有意义。这种认识,之前国军系统就有中高层的军官不断地向上峰提出,但是最高统帅部一方面顾虑国际影响,一方面害怕挫伤所谓民心人望,同时,对国军守点连线、以线带面的“进剿”战略仍存幻想,一直没有下这个决心。
所以,在这个形势下,对国军中枢来说济南战役打完(对蒋介石来说则更早,1948年3月,蒋就力主东北撤军,放弃关外9省,只是东北国军高层将领卫立煌、廖耀湘都不乐意),只要能够保全实力,打击共军有生力量,则东北完全可以放弃。
东北之外,海州,新安镇,郯城,烟台,临沂,郑州,开封都可以放弃,战略要地徐州也可以不放一枪,主动放弃。
所以,要谈辽沈淮海,哪个战役对国共更重要,甚至华东和东北战场,哪个队国军最重要,就必须要注意到,国共大决战之前,国军系统这样一个认识上、战略上或者是决心上一个变化。
从战役目标来说,1948年的东北,国军已经根本无意像1946年初到东北以及1948年秋季的华中(华中国军在白崇禧统帅下,在淮海战役爆发前,还进行了一次大别山攻击,打算会集黄维兵团、张淦兵团围歼中野于豫东鄂北)和华东战场(华东国军于济南战役后在杜聿明统帅下拟对华野发动主动攻击,收复济南,歼灭华野一部,挽回济南战役后的颓势)那样,保有主动出击,进剿共军主力的实力和胃口。因为双方攻守易势,国军兵力根本不够,且占领区极其狭小,当时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都在解放区。
从战役企图来说,辽沈大战之前很久,蒋介石对东北的要求就是能维持就维持,不能维持就撤进关内,撤到关内以后,固守锦州作为今后的前进基地,先解决关内共军,再徐图东北问题的根本解决。
从心理底线来说,蒋介石对靠军事手段彻底解决东北问题,其实早就信心不大。后来他逼迫东北国军一定从沈阳沿铁路线一路进关,打通北宁线,也只说“要在撤军同时,顺带给东北共军造成沉重打击”,以免他们过早进关,不利于关内国军集中兵力先解决关内战场。
当时东野兵力已经接近100万,正规部队都有70万。而沈阳国军主力不过十几万。援锦的廖耀湘兵团5个军12万,加上留守沈阳的53军2个师,青年军207师2个旅,也不过15/16万。
所以从国军系统尤其是最高统帅蒋介石对战争结果的承受底线来说。东北战场从地盘上可以是放弃的。
甚至是从兵力损失上,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如果东北国军精锐全军覆没,对国军战略目标、战争实力,战争信心,心理承受底线,也不是致命打击。
当时东北国军主力虽然很多都是远征军的老部队,号称王牌,但多数残破不堪,有的甚至被歼灭了两遍三遍。当时主力部队不残破的恐怕只有新六军还比较完整。
以新一军为例,当时新一军从广州调往东北,奉命出关时的9个团长,有6个都战损了(不是被俘就是被毙),下面的连营长,损失比例更大。而基层战斗骨干,很多都是后面补充的云南新兵。当时新一军参谋长史説回忆“新兵身躯羸弱,连徒手携带全部单兵装备都感吃力”,整个部队相当残破,再加上后来成立新7军,由把新一军台柱子新38师调走,某种程度上几乎可以说,辽沈战役前的新一军只剩下空架子了。
新一军是这个样子,同为中央军主力的71军也好不到哪里去。该军87师,88师,91师,都不止一次经历过灭顶之灾,重建后虽然还有部分老兵骨干,但全军的士气战力,早就大不如前,力量甚不充实。
52军25师号称千里驹师,在新开岭战役中8000人被包饺子全部歼灭,重建后全军实力损失过半。
49军王铁汉,是东北军的老底子,但从苏北刚一调到东北战场就在杨家杖子吃了败仗,实力遭受很大损失。
可以说,东北国军到了1948年辽沈战役之前,实力严重匹配不了王牌军的名气以及国军系统对其寄于的“塞外长城”的厚望。表面上,东北国军由于美械装具多,钢盔皮鞋吉普车,美式榴弹炮齐整,看似“军威雄壮”。但其实,实力损失太大,维持自守已属不易,整补充实都很艰难,更谈不上对东野有什么战役企图。
所以,对于国军来说,辽沈战役,东北战场,从心理承受底线来说,地盘可以放弃(本来当时东北97%的土地也已经不在自己手上),甚至那些所谓的王牌部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不是不可以放弃(虽然里面有新22师,14师,新30师,新38师,50师这几个让廖耀湘在辽沈战役最后关头还心心念念一定要把这几个驻印军时代的骨干部队带出东北,但就整个东北国军实力来说,其实早已经是残破的空架子,远不如华东国军经过夏秋之间的整补,战力基本恢复,杜聿明还策划想和华野主动干一仗)。
在蒋介石看来,抗战胜利后,国军接收东北,当初被马歇尔怂恿,越过锦州,把国军北进顶点推进到松花江南岸一线,本就不是自己的“初心”。他的“初心”是抗战后国军北进顶点就到锦州为止。
但从共军方面又不一样。当时东北战场可以说是国共双方在全国各大战区高压紧张对峙时,共军方面唯一占有全盘优势,绝对优势和压倒优势的战场。
当时华东战场国共基本均势,华中战场国军略微占优,华北战场傅作义面对聂荣臻也是从没吃过大亏,颇能周旋。傅作义手下王牌军35军当时就号称,一个军就可以在华北横着走(这股骄狂也埋下了后来35军在新保安被围的种子)。
主席说过“解放战争拖不得”。对当时的共军来说,几大战场长期焦灼,各根据地、解放区物资、人力供应负担长期处于高负荷,迫切需要在一个战略方向上打破僵局,打开局面,怼全国战局形成“破题”。
而东北战场,就是最好的方向。
已经形成巨大优势的东北如果不能迅速拿下,那么,在持续了两年多的战争高压之下,各解放区已经动员到极限的物资和人员体系势将难以支持。
所以辽沈战役对共军方面是极其重要的。辽沈打完,全国战场迅速破题,国共双方的战略平衡立即打破,全国各大解放区迅速“解压”。
辽沈战役之后,有装备精良的100万东野部队作为全军战略预备队,有广阔无垠的肥沃黑土地和沈阳大连兵工厂、鞍山阜新等地的工矿企业的物资供应,这无论是对其他战区部队的作战信心还是其他解放区的物资人力动员,东北的胜利都是奠定基础的关键。
此战对国军信心和士气的打击,极其严重。但,还没有大到彻底击垮抵抗信心的地步。
对国军系统,淮海战役才是它孤注一掷,试图“回天”,在“戡乱”战事推进不利,后方民心逐渐失衡的重要关头,力图守住国共内战己方阵营心理承受最后底线的殊死一搏。
抗战后国军系统有13个美械军:2、5、8、13、18、53、54、71、73、74、94、新1军、新6军。其中,派驻在东北战场的有新1军、新6军、71军、53军。辽沈一战,损失4/13。损失虽大,但可以说,还没有伤筋动骨。
凤凰卫视中文台2006年前后曾制作过一部10集纪录片《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个人感觉,这个“生死对决”的注解是非常准确的。
济南战役打完,国军几乎所有次要战略要点都被扫荡一空。剩下的,沈阳、徐州、武汉、西安,几乎全部是国军各大战区剿总司令部所在地。双方开始呈现明显的战略对峙线,对峙线之外,国军不再布置孤悬海外、朝不保夕的成规模的战略级部队。
全国战场已经明显呈现出山雨欲来的肃杀气氛。
济南战役后,黄百韬在新安镇很早就有强烈的感觉,共军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而徐州西边,邱清泉也觉得形势万分紧张,共军下一个惦记的就是自己,因为次要据点扫荡完毕以后,国共主力之间没有隔热层了,双方指挥中枢尽管相隔几百里,都已经直接可以感受到对方冷气逼人的可怕兵锋。
战争演变到这个阶段,双方已经看清对方全部底牌,战争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即将在各大战略区进行大决战的征兆和趋势。
这时候,国军在江北大部分次要的战略据点,控制区,要么被国军放弃了,要么被共军吃掉了。剩下的地方,都会一下触及双方最核心的利益,无余地可回旋,剩下的仗,只要一打,就必然引发双方战区级的大决战。
所以三大战役,尤其是淮海战役之所以演变成那么大的规模,甚至远远超出粟裕和中央军委当时对“小淮海”战役的规划,就是因为战争开始两年之后,双方已经到了图穷匕见,退无可退,只能决战,必须决战,不得不决战的阶段了。
这个时候,你吃掉国军一个师,一个兵团,就必然引起国军整个战区倾巢而出的大梭哈。因为国军方面对战争的发展,已经接近心理承受底线了,就是说差不多可以放弃的部队、地盘,都放弃的差不多了,再要丧师失地,就是致命性的了。用主席在《大决战》电影里的台词说就是“白热化咯,要冒烟咯”。
所以说,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对国共双方来说,重要性是不一样的。辽沈战役对共军方面最重要,淮海战役对国军方面最重要。
东北是抗战胜利后,共方第一时间就下决心要争夺的,且占领后不容丢失的,可以打通国际,背靠苏联的第一重要的根据地和基本盘。
而国民党自成立以来,它的统治区域,实力范围,从来就没有真正达到过东北。抗战期间,国军部队大多数都被日军压到湖南、江西、云南、贵州一线,江北、华北地区更是鲜有控制力。所以从国军系统,从国民党这个组织的“心理底线”来说,东北不是不可以失去,东北不是非要不可。这也是蒋介石在看到东北局面变糟,打赢希望不大的情况下,一直催促东北将领迅速谋划全军撤退的内因。
作为一个政权,作为一个军事集团,国民党自北伐战争以来,它的基本盘就在南方。1949年元旦前后,国民党通电求和,国军方面极力谋求“划江而治”。虽然是因为战事失利,有被迫意味,但这多少反映了这个军事集团对当时全国战局演变和战争结果的承受底线。
因此,淮海战役对国军系统最为重要。前面说过,辽沈战役输掉,东北国军最大的损失其实就是廖耀湘那个第九兵团。其余长春、锦州和沈阳留守的部队,实力都有亏欠,远不如淮海战线的国军主力兵团实力齐整。也就是说,东北失败,在底盘上,算是回到了老蒋的初心,在有生力量上,主要就是损失了一个精锐的第九兵团。虽然士气顿挫,但是并没有造成根本打击。这与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和日军的大东沟海战类似。大东沟一战打完,北洋舰队基本实力尚存,只是士气受到挫败。
淮海战役如果国军打好了,那么华东局面巩固,国军精锐得以保存,牢固坚守徐州、海州、蚌埠一线,甚至乘胜可能收复济南,进窥山东,整个华东局面如果好转,就可以很好地对江南地区基本盘形成可靠屏障,利用这个宝贵的时间窗口,国军系统可以整顿内部,进一步发动战争动员,编练二线兵团,争取美国援助,这对于一个从未真正实质上统一过全部版图的“名义上”的中央政府来说,这不是不可以接受的局面。甚至还可以说,与抗战中被压缩到西南一隅的重庆陪都时代相比,是一个不错的局面。
因为抗战结束之后,被日军平推到南方,紧缩在云贵湘赣一线的国民党军事集团,占领区本就极度狭小,连江浙沪,安徽、湖北等省都是日军投降后重新接收的,更不要说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的东北。
所以辽沈战役前,1948年3月份,蒋介石力主东北主力撤退算是见好就收,能走就走,顺水推舟。后来拖延日久,到了9月份想走走不成,又极力坚持沈阳主力沿北宁线,硬打出一条血路,和锦西侯镜如兵团东西对进,“在撤退前,顺便给东北共军造成重击”,可算是贪心不足,心怀侥幸的“顺手牵羊”。
对东北,国军方面自始至终的战略都是弹性的,或者说是摇摆的。按照蒋介石的最初的构想,国军就到锦州为止,后来之所以谋夺东北全境,一是因为当时的军事胜利造成乐观,不拿白不拿,二是美国马歇尔背后怂恿,但整体来说,国军对东北,不像共方那样势在必得,势在必守,将之当成解放战争中由北而下,与国民党在中原地区争雄的最大的,最雄厚的后方基地。
双方对全国地盘的战略取舍和争雄对撼中对打法的具体选择,以及对各自基本盘、根据地的认识与争夺,最终使得辽沈与淮海两大战役,在双方阵营中形成了重要性上的差异。
尤其对国军,真正最重要的还是淮海。
我很欣慰,绝大多数的回答都说是辽沈战役,史观正常。
以前在逛乎的时候,经常碰到有人说是淮海战役,还要特别突出粟。
辽沈战役之前,全国打成一团浆糊,可谓难分难解。
在华东、华中、华北、晋中、西北、东北等,各个主要战场,虽然我军都有斩获,都是战争都呈胶着状态,有的甚至处于劣势。可以说,最终鹿死谁手,形势并不明朗。
李德胜他们开会决定,争取5年结束解放战争。想召开一个政治协商会,连个合适的地点都定不下来,没有一个省会城市在手里的。那个时候可不敢妄谈“内战拖不得”。
直到辽沈一开打,几天拿下了锦州,东北果军主力再无法入关,而且又几天吃掉廖耀湘的两大主力军团(果党五大主力),解放沈阳,逼降长春郑洞国兵团,可以讲,辽沈战役就这么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空前的胜利。
而且,我们有一位神奇的接收工作人才,奇迹般快速恢复了发电、采矿、兵工厂生产。
所以,辽沈战役的意义在于:
-在全国僵持的情况下,我军多出100万生力军。
-我军获得了空前的装备补充,因为当时东北的工业本来就占全国的大头。
电影里老总用5吨炮弹换下李云龙的师,这里可能有一个BUGG,5吨炮弹其实并不多。实际上,在淮海战役中,东北一共向华东野战军运送了几万吨的炮弹,每天我军都要打炮3万发(血流成河的淮海战役,每天要用掉3万颗炮弹,这些炮弹都从哪来?_手机搜狐网)。
我军早期的时候,连手榴弹都不能管够,电影《董存瑞》里面子弹才配10发。可是在淮海战役时,大口径的没良心炮,一次好几个大型炸药包,直接往果军阵地上投放,很多果军士兵是被震死的。果军逃跑了的那个黄维副将胡琏(此货后来指挥了金门战役,后来自命不凡,一直以岳飞自比),听到震天响的没良心炮,大叹我军装备已经不输于果军。个人认为胡琏是楚云飞的原型。楚云飞在电视里也做出类似的感叹。
可见,辽沈战役结束后,对淮海战役的帮助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就是物资上的帮助。其次还有:
-牵制了华北傅作义集团的南下增援。
-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的大胜,极大的促进了其他野战军的作战热情和信心。
百万东北野战军要入关,傅作义要防、要战,还是要逃,陷入精神错乱之中。后来被“掐头去尾”,想跑也跑不了了。
看到了东北战场的胜利后,华东野战军一下子盘活了,作战热情异常高涨。东北野战军能做到的,华东野战军凭什么做不到。不然将来军头们开会吹牛,岂不是只有坐着听?而且宣传上一直说,只要打赢了淮海战役,江北、乃至全国都无大仗可打了。以前在华东战场上,都是一个军一个师地吃掉,一个城一个域地争夺,做规划也是歼敌多少个旅、三万人、五万人。淮海战役作战前就是一个“小淮海”,计划在长江以北寻机歼敌10万人。结果打着打着,我军的信心也越来越大,干脆来个“大淮海”。以致经历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失去重装备的中野,包围了黄维的12万主力精锐后,一开始以为7天就能全部歼灭(后来华东野战军支援了两个纵队才吃下黄维,李云龙被扣下了,嘿嘿)。
所以说,一般定义: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的大转折点。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的大决胜点。
辽沈战役后,全国天平向我方倾斜。
淮海战役后,北京和平解放。然后百万雄师渡过长江,打下江苏、浙江、上海、江西。
然后全国就成了各个击破了。徐帅打山西;彭帅打陕西、甘肃;贺老总从关中入川、刘邓从云贵大迂回大包抄入川;湖南传檄而定(毕竟我军诸多大佬的家乡)。仿佛是各自带兵回去解放老家,嘿嘿嘿。
解放战争,真是人类战争史上罕见啊。
上千万军队在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仗,决胜却在约100X100公里的狭小范围。
话说,解放战争总死亡人数(50-60万),可能还不如叙利亚内战(到2018年已经死亡49.8万)。
平津最不重要;
辽沈与淮海都太棒了,难分彼此。
从北往南这三层,真叫肉夹馍啊。
从当时的局势看,辽沈战役是最重要的,辽沈战役打得怎么样,直接决定国共的未来战略地位。
1948年6月以前,PLA的整体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尤其是财政形势,即使山东PLA屡屡打胜仗,但战斗都是在内线进行的,也就是说,是在自己家里进行的。这直接导致了根据地的财政与农业收入相当薄弱,毕竟老是打仗的地方,先不说工商业发展不起来,就是粮食都没法安心种,比如1946、47年都是国民党军进根据地扫荡,虽然让敌人损失颇大,但这两年的根据地农业收入基本垫底。华北和陕西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根据地在与国民党的反复争夺中经济失血严重。与此对应的是,国民党控制区的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产粮地因为没有战斗,可以稳定的进行农业生产——当然生产效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此,“要粟裕带几个纵队过长江”不仅仅是拉开国民党军的军事部署,也包括了前往国民党后方生产基地搞破袭、削弱国民党财政基础的意思。但很明显,风险如此大的军事行动,其代价也不会小,尤其在刘邓大军已经执行了类似战略,损失巨大的前提下,中央的考虑明显并不是出于军事角度,而是经济角度。
正因为解放区经济状况严峻,所以快速解决一个战略方向,扩展出一个稳定的后方经济基地,在当时就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很明显,这个经济基地只能是国民党军为劣势的东北地区,可偏偏国民党军占据的辽宁地区又是东北的主要农业地区,因此快速解决东北国民党军就成了毛主席再三命令林彪冒险南下的关注点。
而林彪在南下锦州时的犹豫,也恰恰来自他了解这个战略形势对东北解放军的压力,一旦作战失手,即使国民党无力对东北野战军构成致命威胁,东北的经济基地战略都会向后推迟至少一年。而关内各解放区的经济能力还能不能坚持一年,谁也没有这个把握。
电影版《大决战》其实几次提到了解放区面临的经济困境:第一次,辽沈战役里,周恩来要薄一波想办法解决5万大洋的军饷,看薄一波迟疑,周马上说“实在不行,3万也可以”,虽然后面的剧情以薄一波给7万5一笑而过,但周的那句“3万也可以”,说明周非常清楚解放区的财政能力已经见底,连拨出5万大洋很可能都比较困难;第二次,淮海战役里,政治局常委们讨论打“大淮海”方案时,刘少奇提到“包括俘虏在内,多少人要吃饭呀”,很明显,解放军的农业供应能力也接近极限,以至于连俘虏吃饭是否能保障都需要常委来考虑;第三次,仍是淮海战役,送粮队遭袭击那段之前,旁白也提到“仗越打越大,解放区的压力也越来越重”,随后后面就把话转向了“倾家荡产也要支援前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解放区的经济能力保障淮海战役真的是“啪的一声,压上去了!”
可以这么说,辽沈打好了,淮海和平津打坏了,共产党都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辽沈没打下来,即使淮海和平津打得再好,由于经济基础被破坏,共产党可能也很难在当地坚持下去。所以辽沈战役在当时的局势下是最重要和关键的。
如果从思想转变的角度来讲,辽沈战役是中央军委战略思维转变重要一战,辽沈让转变思维的军委更加坚定了后期的战略改变,淮海与平津是辽沈战役成果放大版。
从抗日战争开始,中共从延安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一次除了延安真是的啥也没有了。
这期间中共在日本人占领的华北地区开打,但凡日军占据的地区肯定有八路军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在抗日战争里坚持了八年,结下了深后鱼水情,也是抗战结束后中共基本盘。
长征结束后,中共总结经验,根据地是部队成长的摇篮与根基,所以整个华北根据地到处开花。
尤其山东地区打的最好,这个之前中共的弱势地带,在抗日时期反而成了八路军最好的根据地,并且大量的支援了进军东北。
1945年后的时期,东北林彪的主要任务就是占根据地,从中央到地方的思维都是发展根据地,每个部队都是让自己的根据地更大一些。
但是这个思维不利于解放战争的快速结束,但是占地盘思维是引领队伍前进的重要动因。
从1945年到1947年国共双方进行的战斗都是根据地争夺战,一旦进入以抢夺地盘的战斗模式后,对于中共这一方极其不利的,中共总体是收缩状态。
这简直就是1934之前的国内战争升级版,那时候也是为了守住苏区,面对国民党来自四面八方的饱和式攻击。这一次又在上演 主席怎么能不心焦,可是各大根据地负责人都是地盘思维,没有人能用上帝视角是看全局。
主席需要改变这种思维,因为主席早年的思维就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能打就打想,不能打就跑,那时候敌强我弱,这种被称为游击队战术的东西,在解放战争期间开始被占地盘思维代替。
这就是人性,说都希望根据地大一点,日子过的好一点,战争才好打,可是主席要的不是这种状态。
从东北到胶东都是状态,林彪之所以能占住东北,因为东北是一片空白,谁的动员能力强,谁就能占住地盘。可是广大中原地区不是,这里没有进行彻底土改,地主乡绅依然在广大乡间,等着国民党犹如盼星星盼月亮,他们依然在乡间拥有巨大影响力。
每一个被国民党攻占的地方,地主乡绅马上就会组织起来帮助国民党管理地方,并且提供补给。所以之后发起第二次土改,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要把这些地主乡绅彻底解决。
之前的南麻、临朐之所以打的那么差,核心就是又陷入一地城的争夺战,部队在那里为了地盘等着挨打。
到了1948年豫东战役前,粟裕之所以说服主席,就在于主席需要全军到下思维进行转变。
本来派粟裕过江打游击也是这个意思,可是粟裕心里说:主席我懂你,不就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吗?我明白,可是不用过江也可以呀!
于是粟裕蹦出来第一个说,我不占地盘了,我要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这个正中主席下怀,粟裕的军令状是给其他司令员一个态度,表明主席的控制力,因为一旦粟裕失败,各个军区司令就会把占地盘思维发挥到极致,这种仗对中共极为不利。所以主席才让粟裕打了这一仗,这也是资历较小的粟裕能够说服主席的重要原因,主席需要第一个蹦出来吃螃蟹的人。
所以当1948年初粟裕来到主席驻地时,主席要亲自接见,目的给别的一线司令员看着,我这是要转变思维了,谁跟上我思维,我就给你最高礼遇。
这时候的粟裕还没打豫东战役,主席又不是神,他不知道粟裕会打出什么战绩,但是主席就是要用亲自迎接粟裕来显示自己的决心。
粟裕到了中央一个人开始说服工作,最后整个中央被粟裕说服,原因就是主席要粟裕带动部队思维的转变。
五月份朱德亲自来到华野驻地濮阳,这是什么待遇,这时的粟裕何德何能让朱老总亲自过来给粟裕站台,就是因为他的思维跟上了中央的节奏,中央要转变,粟裕就要给战绩,既要马儿跑,那就草料给足。
朱德在华野明确表示,自己代表中央,代表毛主席给粟裕加油来了,其他受调遣配合的野战军马上明白,必须无条件配合粟裕的计划。
这一仗最关键一环就有山东许世友兵团牵制黄百韬军团,可是许世友忙着打兖州,让黄百韬军团从容支援欧寿年,就是许世友的占地盘思维和粟裕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思维在对抗。
这时候粟裕的思维属于少数派,许世友觉得自己有理,打下济南、衮州山东军区就连成片了,对于个人和军区都是极其有利的。
因为不夸张的说,抗日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打下山东根据地,这里的黄金占了抗战中共军费的一半以上,这里的军民干部撑起来了东北根据地,许世友认为自己再给中央打家底。
可是中央思维变了,而与此同时,千辛万苦打下来的重镇开封,却以大局为重,占领几天就放弃。
豫东战役胜利了,这就代表主席试验成功了,豫东战役是试验田,是地方为驱动主体,带动部队去打。
那么来到辽沈战役,中央和林彪的思维明显不一样。
中央的目标消灭东北境内所有国民党精锐力量,中央的思维变了,不是占地盘最重要 而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最重要。
林彪的目标,把东北根据地连成片,那么长春就是根据地连成片的最好选择,打下长春在打沈阳,整个东北根据地就连成片了。
@花猫哥哥 就讲的非常清楚了,主席要求打锦州把国民党精锐通通在东北解决,豫东使整个中央把思维拧过劲了,可是地方各个地区司令观念没有转变。
最后就是中央要贯彻这个思维到地方,辽沈就是第一关,占地盘这个想法不是林彪个人,是整个东北所有高层的想法,他们观念里,把地盘站稳未来才有期望,这是穷怕了。
而主席想的是日子富起来,就要有富起来的过法。最后东北高层集体还是听从了中央安排打锦州。
打完锦州,这个思维的转变在全军就算是彻底站住脚了。那么整个淮海战役打的顺利,也是上下一心,思维统一的结果。
不要小看思维这个东西,在打仗的时候,思维统一,才会让整个部队上下一心,否则上下不齐心,就又会出现豫东战役里许世友把地盘看的比大局重要的情况,辽沈就是思维统一的重要一仗,完成了中央到地方的思维转变之旅。
主席早说过,是辽沈战役。这也是公认的。主席1948年8月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这就是辽沈战役。
辽沈之后,我军有100万机动部队,无论投入哪个战场都能摧枯拉朽解决对手,就像平津一样。至于淮海战役,最大的作用是提前结束了江北的战争(当然,这是超出军委意料的大胜利),但是实际上即使没有淮海,反动派也阻挡不了历史了,他们根本没有能力阻挡我军!
辽沈战役最为重要,此战结束后,TG有了一百万的战略机动力量,全国胜利已成定局。
在此之后,解放全国无非就是个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辽沈肯定是最重要的……辽沈战役一结束,其实国民党就已经失去大陆了,但是淮海那几个重兵集团还在的话,就会增添许多变数,可能打成逐渐消耗战,如果南北而治蒋介石也算有点本钱……但是辽沈战役打的不精彩,只能说中规中矩,因为林彪早已经掌握绝对优势,对方就是龟缩的三大坨,结局没什么悬念,就是怎么防止对方跑路……而淮海重要性其实不如辽沈,但是打的实在太精彩了,硬是生吃了蒋介石赖以发家的全部主力,等与说蒋介石的老本一下子给淮海给吃光了……这下就完了,后面毫无还手之力,也没有谈判的资本了……
三大战役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无疑是辽沈战役
简单看一下双方的态度就明白了
辽沈战役前,我们的想法是
文中的中央会议,是指48年9月8日-1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称为九月会议)
用主席传的说法,“这是中共中央自撤出延安后举行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也是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它为最后打倒蒋介石,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从军事上、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都作了重要准备”。
将这次会议的基本情况和决定向全党通报的时间则是48年10月10日。
48年9月24日,在辽沈打响十来天后,主席给林彪大致阐述了5年计划中的北线计划
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此战我军夺取了整个东北,最精锐的美械国军全军覆没,我东北百万大军即将入关。
大好形势之下,中央再次发布了公告
正是因为辽沈战役的空前胜利,使得我们可以将9月会议所制定的5年计划提前至再有1年就能完成。
我们再回头看看蒋公的表现
而作为辽沈和淮海两大战役的国军主要指挥官杜聿明将军的表现则更加极端
杜长官先是在北平恐吓了后来平津战役的指挥官傅作义将军
然后,杜长官对即将指挥淮海的重担表现出了极度的悲观
我们再对比一下杜将军在一个多月前,在济南战役后打算进攻山东的状态
杜长官在辽沈前后的心理状态对比,非常的惊人。
辽沈之前,国共都在努力争先,都有着要打倒对方的想法。辽沈之后之后,共军胜利是大家都明白的事了。
最后我们再贴一下11月9日华野打黄百韬的动员令
淮海战役,双方还未正式交手,敌部署就已乱、部队已处于惊慌紊乱、士气萎靡之局面。
而我们再看看平津战役时塘沽守军的状况,对照华野的动员令,可以大致了解一下辽沈之后国军的状况
在传统的历史书里,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的开局之作,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战役。
但是在我的眼里,辽沈战役却是三大战役中最凶险的一战!详细文章:原创 | 危机四伏前传:解放战争中最凶险的一战
淮海战役主要是国民党内部内耗的结果,在战役发起之前我军从上到下都根本没想过最后的战果居然会这么大,甚至即使是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地下党也没敢设计淮海战役这样的剧本。详见文章:原创 | 电影剧本都不敢写的国民党的骚操作
平津战役最大的看点不是战场上的两军厮杀,而是在战场之外的两军统帅的心理博弈,我甚至认为,平津战役是我军战史上最精彩也是最经典的一场心理战。
1 匪夷所思的一字长蛇阵
1948年11月,国民党政权正处于摇摇欲坠的垮台边缘,其面临的形势十分不妙——
在东北,国民党卫立煌集团已经全军覆没;
在中原淮海战场,黄百韬兵团陷入华野的重围,徐州剿总的后路宿县也被中野攻占,徐州剿总国民党重兵集团态势十分不利;
在山西,阎锡山连战连败,只能困守最后的太原孤城。
华北剿总傅作义所控制的平津地区,虽然还暂时维持着平静的状态,但这也只是暴风雨前夕的平静而已。
最不可思议的是华北国民党军队的部署——
60万华北剿总所部国民党军队沿着绥远、张家口、北平(北京)、天津、津沽等城市摆下一个长达500公里的长蛇阵。
华北剿总国民党军队的部署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
在这条长蛇阵的北面,是东野百万大军随时可能入关(山海关、长城);
在这条长蛇阵的南面,有华北野战军两个兵团20万兵力(主要集中在石家庄)随时可能袭击其腹背。
从军事层面上看,华北剿总摆下的这个长蛇阵是一个最糟糕的阵线——
国民党重兵都集中在几个孤立的城市,不但阵线没有纵深配置,而且相互联系的交通线随时可能被解放军切断。
也就是说,一旦东野汇合华北野对长蛇阵展开攻击,届时华北国民党所部将很容易陷入被各个击破的状态。
现在问题来了。
为什么华北国民党军队会摆下如此差劲的阵线?
是华北剿总统帅的无能吗?
恰恰相反!
当时的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是国民党军队系统内战区级别军事素养最高、战绩也最好的将领!
在1946年蒋介石发起内战之初,傅作义统辖的十三战区不过拥有绥远地区一块巴掌大的地盘,为啥到1948年傅作义能成为统辖整个华北地区国民党军队的最高将领?
靠战绩!
傅作义是靠着实打实的战绩才一步步爬上华北剿总总司令的宝座的。
1946年,在大同集宁战役与张家口战役中,傅作义靠着高超的指挥艺术以及优秀的战场调度能力,竟然以少胜多,以区区几万傅系部队,在部分国民党中央军的配合下,击败了华北20万解放军,不但重创我军,还攻占张家口,把华北解放区割裂成态势恶劣的两块。
后来,在傅作义担任华北剿总司令期间,傅作义所部与我军作战依然是胜多败少,是各个战区中战绩最好的将领。
华北野战军在华北地区两次较大胜利——一次是清风店战役,一次是解放石家庄战役,对阵的都不是傅系军队,也不是傅作义指挥。
直到1948年11月,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已经逆转的情况下,各个地区解放军都纷纷发起反攻作战,连陕北的西北野战军也收复了延安,将胡宗南所部基本赶出陕北解放区。
但是全国只有华北地区是个例外——
当时华北野战军不但无力在华北核心地区发起反攻,甚至如果华北剿总国民党军队南撤,华北野战军也没有实力去阻止。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既然傅作义是一位军事素养极高的将领,那么他为啥在平津战役前却摆下了一个几乎必败的一字长蛇阵呢?
两个原因。
一个是对东野入关的时间与实力出现了误判;
一个是自己心态也出了问题。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2 蒋介石与傅作义的误判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国民党军队全军覆灭。
那么,东野百万大军何时入关就成为决定华北国民党军队命运的关键。
11月4日,蒋介石电召傅作义到南京商讨华北作战方针(必须注意到,这时徐州一带的国民党军已处于极其不利的战场态势,为此搞得蒋介石焦头烂额)。
经过一番密谋与分析,蒋介石与傅作义对东野入关做出这样的判断——
辽沈战役后东北野战军至少要经过3个月至半年的休整才能恢复战力,“目前华北不至受到威胁”。
东野即使入关,前期也最多只能出动50—60万军队。
后来的历史证明,蒋介石与傅作义的这两个判断都出现了重大误判。
蒋介石与傅作义(来源:新浪网)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蒋介石与傅作义的分析与判断究竟在什么环节出了问题。
3 逆天的动员能力
第一个就是东野需要3—6个月修整。
正常情况下,这个判断不算离谱。
打仗就是打后勤。
在辽沈战役中,东野动员了百万大军参战,前后作战近2个月,消耗的物资是非常惊人的。
也就是说,东野如果要继续集结主力南下攻击华北的话,就必须再动员筹措一批巨大的粮食、弹药等各种物资。
按照蒋介石与傅作义的推算,东野要动员筹措能够支撑几十万大军在华北打一场大战役的物资,至少也需要3—6个月的时间。
但是,蒋介石与傅作义还是低估了中共在紧急状态下的动员潜力。
1948年10月30日,毛泽东在给东野的电文中提出——
辽沈战役结束之后,东野修整1—1.5月,大致在1949年1—2月南下华北,协同华北野战军歼灭华北剿总的国民党军队。
但是半个月之后,由于全国形势的剧烈变化——包括国民党金圆券币制改革失败,国统区经济崩溃;在淮海战场我军也胜利在望。
在这种情况下,华北国民党军队南逃可能性大增。
所以,11月18日,毛泽东就果断改变主意,明确电令林罗刘——
“望你们立即令各纵以一两天时间完成出发准备,于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全军或至少八个纵队取捷径以最快速度前进。”
毛泽东下个命令就要求东野在几乎没有修整的情况下提前入关,那么后勤与物资筹措怎么办?
虽然时间紧迫,但是中共基层组织在这个关头表现出了惊人的动员能力。
首先是在华北解放区进行紧急动员筹措物资,从1948年10月—12月,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华北解放区包括冀东、冀中、北岳等各区筹措了数量惊人的物资。
以冀东为例,虽然当时该地区遭遇天灾而歉收,但是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下——
冀东人民筹集军粮1.3亿斤、豆油40万公斤、食盐50 万公斤,猪2万头,马料2500万公斤,马草3000万公斤,有力保障了前线的供给。
也就是说,在华北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东野根本就不需要在东北筹措粮食物资,然后千里迢迢运到华北,部队只需要轻装南下,到华北就可以解决粮食与物资供应。
华北解放区可以供应粮食物资,但是却无法供应可以支撑东野百万大军作战的军火,军火还得从东北运输到华北。
但是东野与其他地区解放军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有一只特殊建制的部队——铁道兵纵队。
铁道兵纵队(来源:新浪网)
铁道兵纵队的主要工作就是架桥修路(铁路),用铁路线为东野提供强大的后勤支援。
有铁路线保障比起动用原始的人力运输,其效率不知道要高多少倍!
为了保障平津战役的作战需要,东野铁道兵纵队奉命抢修了被国民党军队破坏的北宁铁路线,以及沿途的桥梁,得到沿途民众得到大力支持(共有3.1万人次支援东野铁道兵纵队,运送物资900多车)。
到1949年1月3日,连山海关到河北滦县的100多公里的铁路线也实现了全线通车,平津战役期间,铁路线为前线运送了24万吨军火物资,有力保障了前线军火供应。
在铁路线没有覆盖(或者暂时没有通车)的地区就动员民众运输——
东野南下入关动员15万民夫随行运送物资,到了华北后,华北解放区又动员了15万民夫随军运输,整个平津战役期间为解放军提供后勤保障的民工达到130万人次。
按:以上数据来源于解放军运输工程学院张艳萍文章《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保障》
所以,东野为啥能在几乎不修整的情况下迅速提前入关呢?
说白一点就是粮食物资靠华北解放区供给,军火靠铁路线+民夫运输。
能做到这两点,都是靠着中共基层组织的强大动员能力与组织能力。
按:我们的对手在关键时刻总是低估中共基层组织强大的组织能力与动员能力,在平津战役前是如此,在武汉爆发新冠疫情之后也是如此。
当时武汉1000万人口因为春节因素有500万人扩散到全国各地,所以当时全世界都认为新冠疫情在中国全面爆发已经不可避免。
结果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基层组织全面动员,十四亿国民如臂使指,在西方媒体冷嘲热讽幸灾乐祸的声音中我们只用了一个月就扑灭了疫情。
4 做俘虏的思想工作
下面,我们来看看蒋介石与傅作义的第二个判断——
东野即使入关,前期也最多只能出动50—60万军队。
这个判断在正常情况下也不算有错。
东野号称百万大军,其实野战军主力只有70万,其余30万都是地方部队——地方部队是很难离开本乡本土到外地去作战的。
辽沈战役歼灭东北国民党军队50万,东野自身作战伤亡有8万,考虑到还有大量非战斗减员(各种伤病),在辽沈战役结束之后,东野野战军主力其实已经不足60万。
虽然,理论上东野抓了30万东北国民党军队俘虏,但是在正常情况下,要将俘虏转化为解放军战士还需要时间来消化。
仓促之间直接将俘虏编入部队是不可能形成战斗力的,历朝历代军队都是这个规律。
这就是蒋介石与傅作义判断东野即使入关,前期也最多只能出动50—60万军队的依据。
但是中共却是最善于完成不可能任务的魔术师!
在解放战争后期,首先是西野发明了一种“诉苦运动”,这种诉苦以及三查运动被毛泽东亲自命名为新式整军运动,并且将这个新式整军运动推广到全军。
这个诉苦运动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
它可以在一夜之间将国民党军队的俘虏迅速转化为坚定的解放军战士!
所谓的诉苦运动大致就是这样的模式——
首先安排一个战士在俘虏中讲解自己的遭遇,旧社会被地主被乡绅剥削与压迫,各种悲惨的生活,然后就是人民解放军来了,分田分地土改,自己的家人生活出现翻天覆地变化。
这种诉苦会效果极佳。
在民国时期,老百姓的苦难是一种普遍现象,台上有人讲自己过去的悲惨生活,下面的俘虏就能迅速引起广泛的共鸣。
一场诉苦会最初是党组织安排人上去讲,后面就是俘虏们自发上去讲,讲的人泪流满面,下面听的人哭成一片。
解放战争诉苦大会(来源:新浪网)
一场诉求会下来,俘虏们的思想都出现翻天覆地的转变,每个人都坚定地认同了解放军就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解放军就是为穷苦人打天下。
然后这些战技娴熟的俘虏加入解放军之后效果极好,连新兵军事训练都省下了,立刻就成为了坚定的解放军战士。
在解放战争以及以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很多我军响当当的战斗英雄其实就是国民党俘虏出身。
比如邱少云烈士在成为解放军战士之前就是国民党军的一个士兵,后来在解放军这个大熔炉下,邱少云成为了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的英雄典范,成为了我军特等功获得者,也是感动中国100人之一。
所以,在辽沈战役之后,东野主力虽然锐减为60万以下,但是不到一个月之后,通过大量转化国民党军俘虏,秘密入关时却奇迹般的变成了80余万大军!当真是兵强马壮锐不可当!
以上就是蒋介石与傅作义对东野误判的分析,如果要较真说蒋、傅分析能力太差也有点冤枉。
其实就是中共组织的动员能力太逆天了,已经超越了正常思维能够理解的范畴。
当然,东野紧急动员以及提前入关也给自身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些麻烦对后续的战役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个问题我们后面来谈。
5 首鼠两端的傅作义
下面再说说傅作义的心态。
辽沈战役结束之后,站在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的立场,遇到了一个最为糟糕的战略局面——
东北已经全部丢掉,东野随时可能入关;
在中原,淮海战役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黄维兵团被围,徐州剿总虽然还有3个兵团,但是已经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总而言之,华北剿总南北两个方向的军事形势都非常不利。
所以,华北国军最好的策略就是撤退。
但是,傅作义很不甘心。
自己从绥远起家,靠着战功一步步坐上华北剿总司令长官的位置,对阵华北野战军战绩不凡,基本把华北野战军驱逐出平津地区,只能在山西、察南、绥东等偏远地带活动。
虽说形势逼人,但是一枪不放就放弃富庶的平津地区实在是难以甘心。
另外,撤退也有个方向问题。
向南撤是蒋介石的愿望——
不管是加入淮海战场或是直接海运到江南,国民党都将增加一只可靠的精锐力量。
但是丢弃地盘到江南去仰人鼻息,与待在华北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甚至傅作义怀疑自己的部队到了南方,很可能会被蒋一口吞掉。
这条路不到万不得已,傅作义是不会走的。
由于这种两难的复杂心态,加上对东野入关时间与实力的误判,傅作义最后还是说服了蒋介石留在平津地区观望形势。
于是,蒋介石与傅作义对于华北地区国民党军队制定了16字方针——
“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
蒋介石将东北被我军歼灭的6个军番号全给了傅作义,让傅作义在华北扩充实力,这让傅作义又有了侥幸心理。
东野即使入关,据傅判断大致在50万—60万左右,华北解放军大约有20万,这样解放军实力大致就是80万。
华北剿总正规军加地方部队大约有60万,虽然兵力略少,但是依托北平、天津、塘沽等几个重要大城市,以及内线作战的便利,加上扩充的后备兵源支撑,只要华野不北上,傅作义颇有信心在平津地区与解放军打一场攻防战。
但是傅作义也清楚,即使平津打成胶着,只要华野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北上参战是肯定的。
所以,准备打一打的同时,傅作义又不得不做好撤退的准备。
大军作战最忌统帅首鼠两端,这样简单的道理傅不会不明白。
但是,由于南北两方的军事压力以及国民党内部的复杂因素让傅作义摆下了一个军事上最不利的阵型。
如果要打——
国军就应该围绕平津地区构筑环形防御圈,部队梯次布防,外线以少数部队坚守若干要点,主力集结于内线,以内线防御态势抗击解放军的攻击并伺机反击。
如果要撤——
就应该明确撤退方向。
比如,向南撤——就应该以天津港为核心,构造环形防御圈,掩护部队、机关、物资从天津逐步撤走;
比如,向西撤——就应该放弃平津,部队向西收缩,部队逐次抵抗以空间换时间,拉长解放军的补给线,寻机反击。
不管打还是撤,大军统帅至少要有个基本目标方向,部队才能按照这个方向设计防御或者作战计划。
而傅作义既想打又想撤,撤还要分成2个方向——傅系向西撤(绥远方向),蒋系向东撤(天津港方向)。
为了照顾这三个,你没看错,是三个目标!华北剿总最后就摆出了一个长蛇阵——
以蒋系的3个兵团8个军共25个师,防守北平及其以东廊坊、天津、塘沽、唐山一线;
以傅系的1个兵团4个军共17个师(旅),防守北平及其以西怀来、宣化、张家口、柴沟堡、张北一线。
整个战线长达500公里,而且没有任何纵深!
这样一个长蛇阵除了被动挨打,简直没有第二个作用。
国军最善战最有头脑的将领,摆出了最不利于作战最容易崩溃的阵型——除了国民党气数已尽,找不到第二个理由来解释。
傅作义这种犹豫不定的心态,毛泽东自然是洞若观火,整个平津战役其实就是毛泽东抓住傅作义这种心态做的一篇大文章。
整个平津战役从心理战的角度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让傅作义“留”(不能跑);
第二个阶段就是让傅作义“降”(减少我军以及北平城市的损失)。
这两个阶段都非常精彩,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6 让傅作义“留下来”
让傅作义留在平津地区观望,给东野入关争取时间。
首先从战略层面就要给傅作义制造一个暂时“安全”的错觉,为此毛泽东进行大手笔布局。
——命令山西徐向前所部暂时不攻打太原,为国民党在山西“保留”一个城市据点。
——命令淮海战场华野包围杜聿明所部之后,围而不打,让傅作义放心华野至少短期之内还无力北上。
——命令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撤销对绥远的攻击计划,这是傅作义的老巢,如果华北野战军端掉傅作义这个后路,傅作义就会将平张线傅系兵力向平津地区收缩,甚至可能作出南撤的决定。
这一番战略布局效果极佳,让傅作义如同温水煮青蛙的那只青蛙,安心的待在北平里,主要精力都花在如何迅速扩军的工作上。
毛泽东在这番战略布局之后曾经有个判断——
“蒋、傅对我军积极性总是估计不足”。
这个判断很快就得到印证。
11月23日,东野开始从冷口、喜峰口及山海关北部的山区隐蔽入关。
但百万大军过境,长时间保密谈何容易!果然,九纵在经过冷口时遭到敌机轰炸,大军进关已无密可保。
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来源:新浪网)
驻山海关和秦皇岛的敌人吓坏了,来不及抵抗,当日便乘船逃往天津。
11月27日,中共秦榆工委的工作人员迅速接收了山海关和秦皇岛,29日,驻滦县的国民党军队炸毁滦河新旧两座大桥后仓皇弃城西撤。
作为国民党华北方面最高军事长官,傅作义对以上情况不会没有掌握,但事实是他根本就没有重视。
然后就是平津战役最精彩的布局——
引君入瓮!
这个“君”就是傅作义嫡系中的嫡系国民党第35军。
35军是傅作义的起家部队,是他的心尖子,只要抓住了35军,让傅作义“留下来”的战略才算是一锤定音!
但是,这个张网捕捉35军的过程却充满了曲折与悬念。
7 充满曲折与悬念的新保安战役
1948年11月26日凌晨,毛泽东给正在河北省曲阳一带的华北野战军二兵团发去了一封电报。
电报命令:“杨罗耿率二兵团于今26日由曲阳出动,以5日至6日行程进至涿县、涞水以西地区待命。”
27日午夜, 毛泽东又来电命令二兵团:“12月1日集中于易县西北紫荆关地区荫蔽待命。”
这两封电报就是让二兵团悄悄潜伏在平张线附近隐蔽待机。
与此同时,毛泽东又令杨成武率三兵团于29日完成了对张家口敌11兵团的包围,但“围而不打”。
新保安战役前期态势图
至此,华北野战军布下了一个口袋阵,就等着傅作义上钩。
在北平的傅作义得知张家口被围,大惊失色,他担心张家口一旦失陷将来就断了返回绥远后路,而且判断这只是华北野战军的一次独立行动(当时傅作义对东野入关还是缺乏警惕性),所以急令其“王牌”35军,从北京丰台火速西援张家口。
于是全美械装备(拥有400多辆汽车)的35军于11月30日下午出发,并于12月1日赶到张家口。
眼看着35军掉入圈套,毛泽东立刻发布命令。
——命令东野先遣部队即程黄兵团(有10万大军)迅即超越密云、怀柔、顺义线上之敌,赶到怀来,切断张家口和南口、怀来傅军的联系。
——命令华北野战军2兵团立即出动,在12月5日之前赶到宣化、下花园一带,切断平张线。
按照毛泽东的计划,我军为傅作义35军整整布下了三道大网。
——第一道网是包围张家口的3兵团,务必要缠住35军,不得让其逃脱;
——第二道网是2兵团,要求其赶到宣化、下花园一带,切断平张线。
——第三道网是东野先遣部队即程黄兵团,要求其赶到怀来,切断平张线。
这三道大网密不透风,按道理35军应该插翅难逃,但是战场上总是充满了变数,这三道大网偏偏都同时出了问题!
第一个出问题是程黄兵团。
毛泽东给程黄兵团的命令是绕开沿途国民党军队驻扎的城市据点,其中特别交代要“迅即超越密云、怀柔、顺义线上之敌”,也就是尽量不要惊动这些沿线城市国民党军队,直扑怀来。
但是程黄兵团是东野提前入关的先遣部队,由于时间仓促,后勤保障很不充分,随身携带的补给奇缺,所以不但沿途行军非常疲劳,也有部分新兵掉队逃散。
在这种情况下,程黄兵团非常渴望能打下一个国民党城市据点,获得补给,于是12月3日,程黄兵团违背了毛泽东命令,发起了对密云县城的攻击,一夜之间攻占密云,歼敌一个师。
密云距离北平(北京)只有73公里,对于北平而言属于重要的北面屏障,这样重兵把守的城市突然丢掉,终于引起了傅作义的警觉——这是东野要大规模南下了!
东野主力南下,傅作义判断是要攻击北平,这个错误的判断让傅作义反而作出一个正确的决策——将王牌35军尽快调回北平。
于是12月4日,傅作义坐飞机赶到张家口,下令35军立刻回师北平。
在这个决定35军命运的关键时刻,国共双方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
首先是35军耽误了出动时间。
傅作义规定35军出发的时间是5日拂晓,但是35军在张家口有修械所,还有大量35军军官的私人财物,为了装载这些坛坛罐罐以及张家口一些国民党官员眷属与私人财产,35军最后出发时间是12月6日。
35军拖拖拉拉,我军布下的口袋也出了问题。
首先是华北野3兵团这时误判了形势,认为张家口守军“向西逃的可能性增大”,未遵照毛泽东指示,将重兵屯于张家口、宣化一带。
结果第35军东撤时几乎一冲而过,第一道包围网没能兜住35军。
然后是2兵团在开进过程中,由于部队多为山地行军,道路崎岖,河流阻隔及电台通信困难,加之对张家口国民党军东逃估计不足等原因,12月5日,该兵团主力才赶到大洋河以南地区,距预定到达平张线的下花园、新保安一带尚有两天路程。
按照时间计算,2兵团要赶到预定的下花园大概是12月7日,而这个时候,按照测算拥有400辆汽车的35军早已回到北平。
所以,第二道包围网可能也兜不住35军。
最后是程黄部因为攻打密云,客观上耽误了一天的时间,已不可能按预定时间前赶到怀来切断35军的归路。
12月6日毛泽东汇集各方情报之后才发现,他所预想围困第35军的三道防线每一道都出了纰漏,顿时心急如焚!
所以,毛泽东勃然大怒,连续去电,对华北2、3兵团以及程黄兵团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其中对程黄兵团口气最为严厉——
“……你们自己则不以后卫打密云,而以先头军打密云,致耽搁时间。在这种情形下,可能你们尚未赶到,三十五军及怀来之敌即已一起东逃,你们到后毫无事做,空劳往返。虽然如此,但你们仍须星夜赶进……”
“……如该敌逃脱,你们应负完全责任!”
对于2兵团则连发三封电报催促,要求2兵团克服一切困难,以最快速度赶到宣化、下花园一线,坚决堵住35军退路。
但是2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接到毛泽东电报时,却同时听到一个噩耗——35军已经越过下花园,奔新保安了!
35军越过下花园,等于二兵团没有完成毛主席将敌阻击在宣化、下花园一线的任务。
35军一旦过了新保安在怀来与敌104军会合,等于我军的战略部署落空,35军就极有可能跑掉!这就为让傅作义“留下来”的战略平添更多变数!
而下花园离新保安又只有15公里,对于全部机械化的35军来说,易如反掌。
危急时刻,毛泽东又发来电报,这封电报口气空前严厉:
“现35军及宣化敌一部正向东逃跑。杨罗耿应遵军委多次电令,阻止敌人东逃。如果该敌由下花园、新保安向东逃掉 ,则由杨罗耿负责……”
在关键时刻,身经百战的杨得志将军反而冷静下来,他对眼下的情况做了客观地分析: “下花园到新保安中间还有个鸡鸣驿,新保安一带还有二兵团的12旅,这说明,挽回战机还有一线希望。”
杨得志将军
于是,杨得志命令12旅不惜一切代价堵住35军;命令已经强行军5昼夜多的二兵团主力拼死赶往新保安。
2兵团战士们重装行军变成轻装;强行军变成了小跑;小跑又变成了大跑,争分夺秒,每秒必争。
与此同时,35军却麻痹大意了。
6日晚,在突破12旅第一道阻击线之后,居然连夜宿营,7日早上再慢腾腾继续攻击,冲破12旅阻击之后,当晚再次按部就班在新保安宿营。
第二日也就是12月8日,形势巨变!因为连续6昼夜拼死行军的2兵团主力已经赶到新保安!
虽然2兵团主力赶到新保安的时间比预定时间晚了一天,好歹总算是抓住了35军。
35军在新保安被围的消息对于傅作义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于是急令暂3军、104军和16军从怀来出兵,救援35军。
12月9日,35军与救援的暂3军、104军和16军东西对进,在新保安地区与2兵团激战,两只国民党军队炮火相连,一度让35军看到突围的希望。
但是正在拼命攻击的国民党救援部队突然听到一个噩耗——
东野程黄兵团已以霹雳万钧之势攻至康庄、怀来一带(毛泽东严厉的电报催促的结果),负责救援35军的第104军自己的后路也被断了。
于是救援部队扔下35军仓皇逃走,战至10日中午,第104军全军覆没,军长安春山只身逃脱。
至此,35军只能困守新保安等待最后覆灭的命运。
新保安战役,国共双方错进错出。
解放军三道包围网出了纰漏多少还是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情有可原。
但是国民党35军麻痹大意,白白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最后被2兵团抓住,实在是怨不得别人。
35军被围困在新保安,傅作义更下不了南撤的决心,这就为东野大部队入关并且对平津地区国民党军队穿插包围赢得了时间。
第一阶段,让傅作义留下来的战略大获成功。
7 第二阶段:促降傅作义
1948年12月下旬,东野大军入关之后迅速完成了对华北国民党军队的穿插包围,华北剿总所部被分割围困在北平、天津、津沽、新保安、张家口等几个大城市中。
可以说,战役发展到这个阶段胜利已经没有悬念。
但是为了减少我军伤亡,特别是要完整地保护好北平城(已经内定为新中国首都),这就需要傅作义配合,让他接受我党提出的和平解决方案。
其实与傅作义的谈判在平津战役发起前就开始了,不过前期傅作义缺乏诚意,把与我军的谈判视为拖延时间的手段,直到12月中下旬之后,双方谈判才算进入实质性阶段。
但是直到这个时候,傅作义也要价很高——
包括要求成立华北联合政府,自己加入这个“联合政府”担任要职,要求保留其麾下军队,麾下军队只听从华北“联合政府”指挥,其实就是听从自己指挥。
当时我党已经内定北平为新中国首都,在新中国首都所在地如果出现一个“联合政府”,还有一只不受控制的军队,这样的条件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傅作义要价较高,主要是当时傅作义还有一个“五怕心理”——
怕得不到共产党谅解、怕和谈泄露被蒋介石处死、怕控制不住蒋系中央军、怕被人看做是不忠,怕对不起部属。
这五怕反应出傅作义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心态。
针对傅作义的心理,毛泽东又走出妙手!
1948年12月,新华社发表毛泽东谈战争罪犯的新闻稿,公布蒋介石为首的43名战争罪犯,其中傅作义也名列其中!
正常情况下,要促进傅作义弃暗投明,应该是封官许诺各种优厚条件,但是毛泽东偏偏反其道而行,将正与我军秘密谈判的傅作义列为战犯!
其实这正是毛泽东针对傅作义复杂心态神来之笔!
我们分析傅作义“五怕心理”的主要焦点有两个——
一个是怕死,一个是怕个人声名留下污点。
毛泽东将傅作义列为战犯恰恰就是解决傅作义这两大顾虑的灵丹妙药。
顾虑个人声名?如果被中共列为战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就是一个个人巨大的历史污点,这个污点远远超过傅作义对蒋介石个人忠诚的分量。
所以,如果能通过反戈一击立功抹去历史污点,对傅作义也就有了巨大吸引力。
顾虑消息泄露被蒋介石处死?中共将傅作义公开列出战犯,这恰恰就是加强傅作义地位的最好方式。
所以,当时傅作义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一度非常沮丧,甚至打算中断谈判自己去南京向蒋介石请罪。
然后,毛泽东通过北平地下党向傅作义及时传递了自己将其列为战犯的考虑——
第一,这是加强傅作义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
第二,傅作义反共时间很久,中共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不能不把他列为战犯;
第三,如果和平谈判成功,北平和平交接给中共,这就是傅作义的立功表现,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赦免他的战犯,并且保存其部属。
这一番说辞合情合理,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傅作义五怕的心理障碍,让傅作义心悦诚服。
在与傅作义谈判的过程中,毛泽东不是一味抚慰其五怕心理,更为重要的是,还同时用凌厉的军事攻势对傅作义的心理施加了强大的压力。
12月21日,华北野战军2兵团向新保安发起全面攻击。
一日之后就攻占了新保安,35军19000余人被全歼,生俘敌少将副军长王雷震,军长郭景云自杀身亡。
然后攻占张家口,全歼国民党第11兵团5万余人,这就粉碎了傅作义西撤的绥远梦。
新保安战役(来源:新浪网)
1949年1月14日,东野对天津发起攻击。
当时我军谈判代表对傅作义谈判代表宣布这个消息时,对方问:“贵军计划多久攻下天津?”我军代表回答:“3天!”,对方不屑一顾:“3天?你们30天也未必能拿下天津!”
但是发明了新型壕沟战术的东野在强大的炮火支援下锐不可当,仅用29小时就攻克天津,全歼敌军13万,生俘天津城防司令陈长捷。
如此干净利落的胜利不但粉碎了傅作义的南逃幻想,还给与了傅作义极大的震撼——
即使重兵坚守的天津,也只能抵挡解放军29小时进攻!
天津攻克之后,傅作义心理防线彻底崩溃,1月17日与我军签订和平协议,22—31日,驻北平的国民党军撤出城外,进至解放军指定的地点听候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和平解放(来源:新浪网)
6月8日,林彪、贺龙等前线将领与傅作义、邓宝珊签订《绥远和平协议》,绥远也和平解放。
8 攻心为上
总结一下。
平津战役与其说是一场大型战役决战,不如说是毛泽东与蒋介石、傅作义的一场精彩的心理战。
在这场战役中,毛泽东从头到尾都恰到好处地利用傅作义的心理作出了一篇精彩绝伦的文章。
孙子兵法云: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是故,圣人之饯国攻敌也,务在先服其心。
毛泽东在攻心为上方面确实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让整场战役傅作义的心理都随着毛泽东的行棋思路而起舞。
另外,平津战役还创造出了三种不同的战争模式——
天津模式:用武力直接解决;
北平模式:在武力威慑下和平解决;
绥远模式:在武力威慑下,暂时保留部分国民党军队,等待后期条件成熟之后来解决。
这三种模式以及在平津战役中成功的心理战经验对于未来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是有巨大的参考价值的。
这里是@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