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羡慕,西方这“自由”的商业行为。
要收购谁就收购谁,要买啥设备就买啥设备。完全不用担心卡脖子。
英特尔代工厂业务自始以来都是给自家cpu生产,并不外接业务。使得酷睿处理器在全球产能紧张下,仍然有充足产能满足市场需求。这就是英特尔模式的优势。
然而,自制程卡在14nm++++上后。在制程上落后农企AMD越来越远。
因为,随着制程越来越小,需要其资金及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据台积电在7nmEUV上的花费就高达800亿美元。
所以,英特尔就需要开放代工厂,赚外快来研发。IDM模式迫在眉睫。
很明显,收购是最快切入市场的方式。
像联电太弱了,中芯先不说弱不弱,反正不可能,下面就更不用看了。除了格芯,也没别的标了。
但,收购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反正要经过很多条件。在我看来,商务部没有理由同意。同样韩国也是。
我们不得不说英特尔的技术还是很强的。如果收购了格芯,打开代工市场。一方面能抑制竞对的营收与利润,另一方面还能拖慢竞对的先进制程研发(精力与金钱)
感觉在邪恶的道路上狂奔。
Intel 要解决的是成本问题啊。之所以Intel 最近麻烦,就是因为没有技术垄断就没有垄断利润了。
之前Intel的策略其实是很得资本支持的:依靠领先工艺而吃下游的巨大市场。
现在工艺无法实现领先,导致下游市场就没有利润了。
格芯的问题是成本也居高不下。收购格芯好像没解决任何问题。
唯一能优势,就是两家一起研发的成本平摊下降,GF也继续往7/5进行。但是,这条路真难啊。
回到企业,主要还是那些因素:
资本成本领先(美优势)
人力成本领先(中优势)
制造成本领先/市场成本领先(中优势)
风险成本领先(中美差不多,美稍优势)
以达到市场垄断。
感谢和张忠谋同名的 @Morris.Zhang 邀请!感谢 @MebiuW 邀请!
我目前供职于格芯。按照公司规定,不能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任何评论。而目前知乎也不提供匿名发布选项,所以只能无可奉告了。
说能说的吧。
第一,格芯声明,这是谣言。
第二,格芯注册在美国,实际控制人是阿布扎比政府的投资机构Mubadala Investment。
第三,我以前在飞利浦半导体工作过,经历了KKR为首的财团用杠杆收购买下飞利浦半导体,重新包装成恩智浦半导体(NXP)。KKR买下飞利浦半导体的时候,有人问他们的退出策略。按照我的理解,最理想的退出策略是经营个几年转手卖掉,赚个差价。KKR杠杆收购平均拥有年限是七年。最后KKR怎么脱手的?NXP IPO了。其实IPO通常是最后的手段。
第四,一直有各种谣言,说GF要卖给三星了,卖给中国政府了。但并没有一个兑现。
第五,GF 在准备IPO上市。
额外资源:
Intel is in Talks to Buy GlobalFoundries
GloFo inside Intel? Foundry Foothold and Fixerupper- Good Synergies - Semiwiki
仅作几个推测:从组织结构、交易背景、行业竞争格局、GF技术特点、IDM2.0战略 等五个方面;
1、关于Intel的业务版块变化的推测:
虽然交易还未达成,但看到此消息的第一感,是感觉这步棋的后手是把Intel的业务决策和盈利中心也切分两半了:【TMG部门和Design部门】。推测GF派系会在TMG参与相当一部分决策,甚至促使曾经在TSMC长期投片的Atom/Xeon等品类可能也会迁移工艺至GF;此前IDM2.0战略也清晰指向了发展代工业的计划。那么在未来的业务版块里,TMG的影响力与Raja为吉祥物的设计派系便可能形成楚汉之分。
内部角度:在与INTC美国同事的交谈中得出另一种推测:从INTC的角度尚且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做反向拆分,把INTC IFC的代工版块资产装进GF,保持GF独立运作更加合理;站在顶层考虑双轮驱动也是正确的,因为近4-5年,半导体出货量增长都在端侧,INTC传统工厂业务无处发力,自有代工团队又不甚成熟,那么反向拆分就合理了,目前全球都在扩产28nm产线就是一种证明。对于INTC而言,可以通过成熟制程+特色工艺快速输出一些端边侧轻量应用,跨过传统大而全的逻辑电路,这是大战役。或是再换个角度:如今INTC负责自有代工业务的Randhir是汇报给Ann,印度博士,从前是AMAT的二把手,最初是来INTC管供应链的,让他去对接客户需求就是开玩笑了;所以很快招募了Samsung美国的代工业务主管,由这位韩裔去管理一栋楼的犹太/东欧/中东印巴人。而此时收购GF做反向拆分,就比较合理了。再者,就在2个月前,TMG已经被分拆成三部分:核心制造、代工、待裁员…,其中代工部门适用独立财务核算制度,那么刚好收购GF就把代工业务合并进去。接下来一段时间,Ann也许会发声透露一些信息(主管产品研发和工厂业务一把手的爱尔兰裔大白胖妈Ann Kelleher)。
2、关于双方交易背景的推测:
看到此消息的第二感,是这个$300亿的预估交易金额比较有趣,众所周知的是,GlobalFoundries在过去半年积极筹备IPO的意愿,但Mogan Stanley给出的发行估值正是$300亿。作为营收仅是TSMC零头且Y20 YoY增速为负的GF,作为彼时扩大亏损、长期毛利率天花板、又频繁出售资产(出售8吋/12吋线而非技改)的GF,MS的估值指引已经相当不低,IPO之后很可能无法维持这一市值。此外与Intel同事讨论的第二个因素:GF最主要的资方即大股东Mubadala(阿布扎比主权基金)已经注资14年了,它在当年从AMD剥离工厂资产组建GF的案例中出尽风头,这14年间又通过并购和扩产等各种方法扩张GF产值,如今Mubadala出于可推测原因的撤资意愿已十分明确了--综上推测,不排除GF和Mubadala寻求投行定价,以便于在IPO或是更短线的M&A交易中完成财务退出;那么,既然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是财务退出,便不会将IPO和长期发展作为首要考量,稳妥而无阻的交易更为重要。倘若IPO发不出去/认购不足,INTC就捡漏的且顺便让阿联酋认购一笔;这种级别的全资并购,也不会过度关注表面上的财务逻辑。此时此刻,INTC和GF的表述都不作数,Mubadala/阿联酋政府的态度才是关键。
3、关于行业竞争局面的影响推测:
对于INTC而言,IDM2.0战略抬高了IDM的产能需求,达成IDM2.0的关键背景就是确保“即可控-又充实-又多样性的产能”,收购GlobalFoundries在全球尤其是在美国本土的工厂,会极大扩充Intel的工艺平台和IP库多样性、进而是品类适配和成本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近20年里,AMD和INTC发生过几次重大的资产互换,此时正是GF的盈亏拐点,也正是AMD的扩张前夜,而据传是AMD 40%+产能需求依赖GF(曾经是100%),倘若INTC交易达成,可以设想AMD短期的代工风险;同时无论是芯片还是芯片组/主板设计,GF都保存了太多AMD设计精髓(hardcore-IP授权,为了不同产线做后道工艺的修改),虽然竞争条款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泄密发生,但毕竟未来GF员工将会持有INTC名片...。再一方面,AMD与GlobalFoundries的供应协议维持到2024年,可以推想:INTC与GF能够一年内完成交易交割,一年完成产线技改,一年适配工艺和磨炼良率,甚至是达成 Capacity Planning,直到2024年之前即可刚好形成产能。当然,仅仅作为推测,但是资本市场厌恶不确定性,$AMD的股价会有所体现的。
这里再提一个风险:最近,AMD已经把新一代的I/O die交给TSMC了,这对于GF等同于速死的;I/O die都是PHY堆砌的,而TSMC的工艺节点领先太多了;而本来,AMD的那些Chiplets,仅I/O die交给了GF 14nm节点,而同一封装里的CPU die则是TSMC 7nm节点,严重拉胯。AMD和GF拆分时签订的合作绑定协议维持到2024年到期,如今我们再看一下Ryzen的路线图,Ryzen5也许不会分家,但是Ryzen6必然分家。GF的工艺落后以及新工艺缺乏竞争力是显性的,就连XBox和PS这类产品的定制也不可能吊死在GF工艺上。这些显性风险都会严重影响GF的IPO认购和估值。
4、关于GlobalFoundries的特点多谈一些;
众所周知GlobalFoundries并不像其它Fab那样追逐更微缩工艺的产能扩张,且早已战略放弃7nm以下工艺的研发,反而是不断在成熟节点上打磨出几项独道工艺,丰富了工艺指标的多样性;比如几年前的22nmFDX制程为例,其静态和动态功耗都比常规28nmHKMG制程降低了近70%,十分搭配移动、穿戴设备、IoT物联网和射频这些领域的应用, 另外面积也比28nm制程缩小了20%,光刻层也比FinFET制程要减少接近50%...,直至近年的12FDX制程更是出新。这些独道工艺在芯片成本、功耗和组件集成的优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虽然错过了高毛利率-高迭代率的移动市场,但却在有限的产能里留住了大量客户。这些对于Intel IDM2.0扩充中低端的工艺平台多样性,甚至参与GF技改14nm/10nm产线,都是极有战略意义的。
5、关于INTC的重返代工2.0战略的推测:
回看Intel,几年前的【钴代铜-钴互联、跳升SADP4次曝光、强推COAG工艺提升密度】的冒进之殇已经渐消。如今,以Fab42 Chandler AZ厂区为例,它的规模之大,已经占据INTC全球50%产能,CEO Pat履新后大兴IDM2.0的作为很有魄力;同时也进一步跨越IP开放代工,且推动PDK支持SNPS/CDNS,拥抱商业EDA生态,共同发展设计工具和周边IP(片上/片间);加上N'7/N'5自有制程的高密度优势,最终搭配INTC独门的2.5D/3D封装方案;—— Intel的代工特色以及为下游产品创造的竞争力不可小觑。此时收购GF的最强逻辑就是超越x86,Pat不希望在x86遗产上死循环,就如同刚刚收购SiFive,那么通过GF开启RISC-V代工,剑指ARM丝毫不奇怪,总之是小芯片SoC;此外,收购SiFive的逻辑,在自有代工业务上也走不通。同时,INTC原有代工板块IFC能力不济(仅能为Altera代工,直到把Altera买了关闭2-3年,直到Pat再次重启),然而通过收购GF补齐短板,保持代工业务独立,就能走通;综上,除此以外的其它理由都不能在战略层面站住脚,这是Pat “重返代工2.0” 的魄力。倘若INTC收购GF扩充了工艺平台多样性,那么继上一代的代工浪潮之后的新一代 “垂直整合+国际分工” 的制造模式就要笑傲江湖了:)
换个角度设想两个问题:同样是重资产投入,TSMC的Capex能换来什么?是不断通过接单代工创造毛利的模型,为此需要不断创新工艺、创新材料甚至自研装备,不断技改产线,不断基建新厂(一部分是地缘政治因素);而Intel IFS的Capex能换来什么?是在代工业务基础上的独门技术输出,牵引Intel独有的工艺和材料、器件和设计、周边电路IP以及诸如Mem/各种I/O/FPGA/RISC-V加速器的IP,直至软件生态相关的输出。IDM2.0晶圆代工业务是一种生态版图的设定,IC设计优势是短暂光彩的,结合制造优势才会传宗接代,打造一种万象归宗的宗派版图。想象Samsung代工版块带给TSMC的压力就更理解了。
当然,最大不确定性是,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两国反垄断交易审查。
类似传闻真可说是无日无之,平常心中求发展!
谨以三点,奉劝知友静观其变:
1.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全球性合作,重点在合作,收购只为合作配套之一,没咋!
2.半导体产业链的任何厂家都很关键,如何成为产业供应链的环节之一,才是重点。
3.整个产业只有一个评量指标叫良率yield, 如果合作能做到100%,才是入门。
结论是向下紮根,靠稳马步,勤練基本功,切勿隨"风向起舞。。
我觉得中国监管部门不会批准。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一、不要因为人家是‘见习’,‘学徒’就认定对方只看盗版。
实际上在一本书六十万字以前(大概这个区间吧,没有仔细计算过),所有正版读者也都只是学徒,人家顶多只是没有打赏而已。
二、不是所有读者都是‘追读’。
网文里面除了狂热粉丝,不是你每更新一章就要看一章的。
绝大多数人找书看,都是等这本书三十万自上架以后,亦或者百万字养肥之后。
读者之间的阅读进度是不相等的!
三、不是所有读者都有‘留言’的习惯。
网文中沉默的才是绝大多数,包括你的正版书友群,评论区,本章说,都只是一小部分读者。
这些东西你不能不在意,但也不能完全当成圣旨。
他顶多就是个抽样调查,不是全面普查,代表不了所有读者的想法。
四、一本书永远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胃口。
我们有一句老话讲的好,不遭人‘骂’是庸才,世界名著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一本书发表的那一刻,就已经确定了是一个双向选择。
频道对上了,自然会有人看。
频道对不上,你就算是曹雪芹转世,雨果附身,莎士比亚投胎,也一样没有用。
五、许多读者在看到毒点时都会有一些矛盾的情感。
不是这个读者骂了你,他就不看了,没准他第二天早上起来一想,还是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啥,自然会再点开看。
绝大多数时候读者在评论区里面说‘劝退’,都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
只有当负面情绪积累到了自己所能接受的阈值时,读者才会彻底弃书,而这种弃书是无声无息的。
六、盗版读者有转换成正版读者的可能性,正版读者也有转换成盗版读者的可能性。
早期网文因为需要‘盛大通行证’的转化,虽然开创了线上付费,但付费过程确实是一件麻烦事。
但现在的移动支付系统只需要扫一个二维码,不具备任何行动上的难度。
很多盗版读者不是因为他兜里真的没钱,揭不开锅,而是因为他已经养成了看盗版的习惯。
任何一部作品,说不定就跟哪个盗版读者看对眼,他就会转入正版的怀抱。
每一个盗版读者都是潜力股,同时正版读者也都很清楚盗版渠道,(因为太好找了)。
所以作者真正该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写好你自己的故事。
让盗版读者多来看你的书,让正版读者不会放弃你的书。
七,不要忽视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要忽视口口相传的宣传效果。
网文付费再怎么贵,一个人兜里面十几二十块钱总是能拿的出来的,别觉得这是蚊子腿,嫌小。
网文的订阅成绩本身就是一个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过程。
盗版读者和正版读者都是‘人类’,不要小看盗版读者的宣传效应。
很可能一个看嗨的盗版读者跑龙空发个帖子就能给你带来一堆正版读者,这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八、网文里被人骂不代表书写的就不好。
网文的成绩只看追读,新增,只要这个东西有保障,就说明骂的越欢,看的越多。
网文圈里面有个梗,龙空骂的越惨,一本书成绩越好。
真正判断毒点的是新增断崖式下跌,周期性下跌,这才说明你书里面有个毒点一直在劝退读者。
真香定律适用于所有人,一边骂着真毒,一边津津有味的追着,完全是正常现象,人类的共性。
你这地方不合理,那个地方处理的不好,人设不讨喜,乱七八糟的建议有很多。
但没准他自己吐完槽过个七秒钟就忘掉了,这并不夸张,有些读者真的就是只有‘鱼的记忆’。
许多时候只是因为读者在某个桥段中阅读状态中断了,心里不爽,就是想找个地方吐槽一句。
虽然这种中断不是好事,但只要不是连续的,密集的中断,那就没有问题。
哪怕是在看西游水浒的时候我也一样吐槽,这猴子怎么这么笨,这宋江怎么这么阴险。
但该看还是会看,完全不打紧,这并不影响读者对西游和水浒的总体评价依旧是一本好书。
综上所述,作者亦或者运营官,书评版主,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选择性无视’。
造谣和断章取义,亦或者实在骂的太难听了给个删帖。
上升到人身攻击了,给个举报+禁言套餐。
遇到差评的时候冷静处理,学会调整自己心态,哪怕是阿Q精神都可以。
不要激化矛盾,不要刺激读者,不要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里影响码字,不要浪费时间去纠缠。
如果你浪费时间去跟读者骂战,不管他是正版还是盗版,都会影响到其他读者观感。
如果你遇到负面评论采用一刀切的粗暴手段,会发现堵不如疏。
他在书评区里面骂不到你,但有的是地方能造谣你,诋毁你,甚至更大范围影响潜在读者印象。
你可以删帖+禁言套餐,但不要滥用,尚未出鞘的剑才更具威慑力。
给自己设置一个标准,什么样评论友好交流,化解情绪,什么样的评论进行冷处理,什么样的评论删帖但不回复,什么样的评论直接禁言套餐大刑伺候。
想象一下自己就是没得感情的工具人,将评论按性质进行分类,根据定好的标准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