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好哥们让我答一答,因为他是受害者之一。
尽管丫不缺钱但堵气了,说我骂街顺气疗效好,特邀我来骂一骂,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
我也不说脏话,就给大伙科普一下什么样的健身房不能去。
大部分健身小白都有个消费误区,认为品牌越大连锁越多的健身房肯定根扎的越深,轻易跑不了。
这完全是错的,理解恰好反了。
底下这段话,所有打算办健身卡的朋友都可以记一记:
所有店大不敢欺客的行业,都偏重于实物消费。比如一些名牌的箱包衣帽3C等等,都是货源直供,品牌也经历了几十上百年沉淀,这种,不易跑路。
而单纯提供服务的行业,有些尽管也是重资产,比如健身房就是,但他说跑就跑比刘翔还快。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年的传销直销模式把这帮练块儿的都带坏了。
健身房的装修房租加设备,没百八十万下不来,看似老板财大气粗,实际上老板就是个卖加盟课的。
有一说一,这个什么鸟走的是不是这模式我不知道,但国内有一家比他名头还响的大连锁健身,走的就是加盟路子。
他们的常规模式是:
先在一个城市开个把店面。
运营成熟后,开始招募健身行业运动员,或者组织冠名一些比赛,让运动员在这些比赛里拿名次,把自己的IP吹出去。
紧接着就是传统艺能,资本运作套路,凭着名气在各地拉加盟合作,总部负责品宣和培训,各地方老板开店,盈亏自负,但保护费得定期给总部缴纳,甚至器材都是总部指定的品牌,这里边油水多大我不用翻译了。
总部把钱吸饱,就是下边地区门店逐一关闭的行刑时刻。
这种玩法前两年非常时兴,很多人看见健身房卷包会都特诧异,这么大的店怎么说跑就跑了?其实这里边暗门子操作忒多了。
具体店名我不说,真喷不过他们乌泱乌泱的水军。
至于新闻里提到的浩沙,浩沙早年还是个规矩公司的,他们当时门店就开在京津冀地区,甚至还做了自己的服装品牌,本来是打算走沧桑正道的。
但拦不住行业恶性竞争跟房租打滚往上翻啊,所以到后边不好好玩,现在也圆寂了。
健身房这个行业,在国内绝对是高危。
首先国人健身习惯还没养成,获客成本是很高的。再有,健身房赚钱靠的是复购率,但连续请私教的人终归是少数。因此健身领域的百年老店,少之又少。
如果你打算办卡,去健身房一定别关注他们品牌覆盖率有没有整个国土面积大,这都是虚的。
先打听这个店开了多少年,才是正经的。
通常能做健身行业,开店十几二十年的老板,铺面都是自己的,或者是跟铺面的东家有一些协议在。
同时,这老板绝对是自己也喜欢健身,属于为爱发电,只要年卡不到1k的健身房,我都称之为半公益性质的商业机构!
然后,多在意一下这个健身房的店面是不是没出市,往往越是把店头控制在一个区域范围,越稳。
你想想,这行业哪来的暴利可言,扩张心越大死的就越快,明知道死的快还头铁扩张的,到时候不卷你钱跑,他等着吃屁呐?
至于预付这块,见仁见智,做服务行业的都有拉种子用户的习惯,这里有骗子,也有规矩买卖人,两种我都见过,所以这点不能作为审判标准。
重点就是上边几个,至于什么装修是不是对胃口啊,什么教练长得是不是狗狗丢丢啊,这些都不是参考因素,咱是锻炼来的又不是逛窑子。
这两年线下服务业不是太乐观,同志们捂好钱包为妙。就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