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勇律师的贡献一方面是创立了无讼平台,上面有很多培训课程、专业文章、免费的法规和案例检索服务,对于年轻律师的成长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是推广了诉讼可视化、天同码这些诉讼领域的革命性工具,提高了诉讼效率。至于天同律师事务所,只做诉讼却能和各大红圈所相提并论,确实令人佩服,但话说回来,天同赚的钱又不给你我分红,这一点算不上贡献。
蒋勇律师的所有贡献,真正的受益者都是法律界的人,普通大众对此无感很正常。而且就我个人来讲,以前实习过的律所也没有用过无讼平台,用的检索工具是阿尔法和律商网,所以对无讼也不太了解。我个人对蒋勇律师更多的是敬佩,敬佩他的个人能力和对法律界的贡献,要说感激之情倒也谈不上。
毕竟律师嘛,尤其是商事领域的律师,大家都是俗人,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挣钱,顺带促进一下法治进步和社会公平,非要说这个职业高尚就太牵强了。打开各大律所的官网,刑事律师的代表业绩基本都是为职务犯罪、经济犯罪、黑恶势力犯罪辩护的经历,原因无他,这些案件好收钱罢了。去检察院和看守所看看,那些小偷小摸的底层民众犯罪,有几个请得起律师的?又有哪位案源充足的律师愿意为他们辩护?做民商的律师就更不用说了,大家的根本目的就是赚钱,维护当事人权益虽然听着高尚,但归根结底只是赚钱的途径罢了。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为了突显我有多高尚,我做律师也是为了赚钱,只是想劝诫各位同行,赚钱不寒碜,但又想赚钱又想立人设就不太合适了。
蒋勇律师对法律界确实有很多贡献,但普通大众又没从中受益,自然对此非常无感。各位同行的悼念之情建议小范围抒发一下即可,想利用蒋律师的去世在朋友圈营销自己的同行也建议您低调一点,搞得太高调就会让圈外人有些反感了。
最后,祝各位同行早日升par!
蒋公在政法大学毕业演讲各种黑中国司法死磕现象,各种夸美国司法“菲尔普雷”,怕不是被懂王气死了?
25日更新:鉴于贵圈有些学生理解力真的差,我直白点说:我骂的就是德不配位的货,贵圈蒋公跟之前那位“左大善人”也差不多嘛。挣钱,不寒碜,我也认同没人有资格要求律师“锄强扶弱”,但你既然就是个收钱办事的当代买办(原始意义),说难听点,那啥就那啥了呗,中国一天不知道那啥多少人,对广大人民来说你又算个啥?但贵圈现在买热搜吹这位蒋公简直要吹成“推进法治一完人”,还不允许人民群众发出“这货是谁”的疑惑,那我可真看不惯了。搞清楚逻辑了吗高贵的法学人们。
原回答:昨天刚看到热搜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位human rights律师过世了,点进去看了看贵圈的空瓶,好家伙还以为是哪位“人民的大救星”过世了,翻找了半天了解了一下事迹以后:
贵圈名人去世贵圈吹吹得了,别咋咋呼呼整得跟国士去世了似的。
哦对,贵圈捞钱的平均水平和金融圈有的一比,远超国士们的水平呐
法检跳槽的、退休的人抱团开律所,那本来就是公开的秘密。
一堆法官检察官跳槽开律所,应该不是为了做慈善吧?
为什么开的是律所而不是合唱团,原因自然也不用多说吧?
有些漂亮话,圈子里说说得了。
一个最高院出来的法官,开律所代理最高院的案子。
自己不知道低调,还想搞一个出圈的纪念活动?
你们要是再不低调点,放火烧到了别人的屁股。
下午有人就要帮你们低调了。
评论区那仁兄简直要笑死我。
还行侠仗义给穷人打官司,刚干律师能捞到法律援助做做就不错了,就法律援助的案子不也得抢吗?
不就是没案源只能做法律援助么?这都能找个理由夸夸自己?
还因为别人说讼棍受不了就不做法律援助了,拜托,受不了怎么不直接申请注销律师证啊?明明就是嫌钱少好吗?你不就是前脚接了别的案子后脚马不停蹄地把法援扔了吗?
就一再常见不过的执业律师的起步过程,被你硬生生描绘成“揣着为人民服务的心得不到理解无奈之下被企业收买挣钱”的大戏。
还在那质问我“漂亮话是什么意思”。
差不多得了。
迷惑。
感谢大家500多赞,我觉得还是在这里先明确一下立场比较好,首先为逝者讳,我对蒋律师没有任何恶意,毕竟人家做的业务太高端不是我们小老百姓能接触的。其次,说明我要表达的含义“为什么一个律师英年早逝朋友圈悼念他的大多数是律师,而普通人反响很冷淡,甚至这几年每当律师受委屈,普通人的反应都很冷淡甚至有恶意表达?在这里我只是做一个探讨而已,下面进入正文
真的没什么损失,只体现一种现象而已,就是结党!
只要经常关注各类律师自媒体就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即全中国的律师已经开始暗地里串联,在涉及律师们共同利益的事情上开始抱团取暖了,聚众呈威了
“假如”某地十几个律师为非法集资传销金额数亿元的主犯做辩护时,死磕的本事下在法庭外,偏偏挑着政法委要下班的时间去集体猥集走廊找领导讨要说法,被派出所带走,由此制造舆论事件,结果全国的律师就会在统一时间发布内容和虚构的情节高度一致的自媒体文章,为这几个律师讨说法做声援。
“假如”某地把一个涉黑团伙办成铁案,把团伙中的一名律师作为犯罪集团狗头军师给打了,立刻全国律师自媒体就会发表内容高度一致的帖子,声讨当地公检法侵犯律师合法权益,甚至把律师的幼子都披麻戴孝的拉出来示众,想通过舆论把律师“捞出来”。然而该涉黑套路贷团伙用于牟利的法律手续,非律师不能搞明白。
“假如”某律师在给黑老大辩护过程中,声称自己看了上百小时公检法懒得看的审讯录像发现了公安刑讯逼供的十几秒铁证,要求非法证据排除,黑老大无罪。立刻就会有全国律师自媒体开始大吹特吹这个律师火眼金睛刚直不阿,事实是这个黑老大相当狡猾,审讯时谁要碰他一下,他就故意嗷嗷惨叫制造被刑讯逼供的录像,
所有这些内容情绪高度一致的文章被各个律师开办的法律公众号大量转发,基本就是替犯罪律师鸣冤,给有钱的黑老大洗地,拿律师亲戚出来渲染悲情的套路。根本看不到有不同意见,能站在案情和证据角度理性分析的律师文章,如果有那么该律师过几天就会发文说来自某些压力不得不删除文章,导致少数比较客观公正有影响力的律师公众号也不得不转发他们的文章,否则就可能被全体律师自媒体孤立排斥,砸了饭碗。
尤其在知乎,有人问自己的一个小案子律师要收五万贵不贵?立刻就会有一群知乎正义律师跳出来说不贵不贵,实际上提问人的案子在派出所就解决了,几万块找律师白花了,提问人发个牢骚,还有律师说他是得了便宜卖乖想白嫖。
其他的如表演型律师,一个律师加班会见嫌疑人搞得一身泥水,发个朋友圈全国律师都点赞。一个律师在法院被没收手机发朋友圈,一个老女律师一开庭就昏倒发朋友圈,一个律师被当地人打了发朋友圈,立刻全国律师朋友圈声援声讨不断。真像是什么?没律师肯提。
律师们为什么会在涉及个人权益上抱团自重?原因很简单,10年前死磕派律师在李庄案、唐辉案、聂树斌案上挣来的名声,在广大网民心中种下的仗义执言不畏强权的形象被他们自己消耗的差不多了,他们当公知乱说话,当掮客乱收费(谁有名气谁有钱就吃谁)让最普通的人也看出他们不靠谱。这十年来,几个典型案件,雷洋案、周秀云案、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汤兰兰案、张qq案、富豪强奸幼女案,一些著名非著名的律师+媒体上蹿下跳怪论频出,想操作案情走向左右舆论(他们当然不会承认),本身案情在视频证据下摆在全国人民眼里,他们还睁着眼睛说瞎话。彻底消耗了群众对他们不多的好感。这几年知乎里高中生提问如何做法医的,明显多于提问如何做律师的。
现在他们想重新树立律师的形象,想把我为民请命,我挣的少,我996,我过劳死,我英年早逝的牌坊竖起来已经不好使了,因为总有他们的前辈和同行在给他们掺老鼠屎,只要当事人有钱,不管有没有罪都能收费上千万。只要当事人有热点,不管罪大小都能炒作出悲情来。
所以,一个律师病逝,虽然他在新律师培养方面做过一些积极工作,值得纪念,全国律师朋友圈点一片蜡烛,走一波流量,但广大网民却问“这谁啊?”
我尝试画一张图,来看一下蒋勇的「创业史」。一共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国政法大学读书。
据说读大三期间,即作为田文昌的学生,跟随学习办案,田文昌后来谈起,褒奖有加,称是个勤奋、优秀的学生。
中国政法大学也是蒋勇作为法律人的身份标签之一,来自国内顶尖的法学院校。
第二个阶段:在最高院工作。
最高院的工作时间大约是七个年头,在2000年左右离职。在那个年头敢于离职,应该是对自己未来的事业有所追求,不希望在体制内一直工作。敢于选择,本身很难得。
最高院工作期间,据说编写了不少书,想必既有专业的精进,也有稿费的收入。
第三个阶段:创办天同所。
离职2年后,获得律师身份后,自己创办天同所,专注于最高院、各地高院为主的重大复杂商事诉讼。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成绩的取得,与个人的经历、核心能力相关,也与创办一家企业的创业者的战略、定位有关。到2013年左右,应该开始尝试新的拓展。
第四个阶段:天同诉讼圈和无讼阅读阶段。
1)天同诉讼圈。
2013年左右,有几个事情发生,第一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二微信公众号作为新的媒体平台崛起,第三天同有了一定积累,谋求新的发展。
此时天同从运营层面上最大的特点,是把天同诉讼圈,用一年时间做到了10万粉丝,同时开始天同开放日活动,吸引和邀请全国各地律师来访。
并把天同在诉讼领域的工作经验,总结为“三大法宝”:模拟法庭、诉讼可视化和案例大数据。
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快速向同行拓展天同影响力。这在法律圈是个创新。因为传统的强所,基本上对同行是比较封闭的。老一辈的优秀律所创办于90年代,天同算是晚了十年崛起的优秀律所,且与定位于高端非诉的传统强所不同。
天同向同行的开放,获得影响力的同时,可以获得重大疑难案件的合作机会,筛选案源。
这一创新性举措,于业内同行和天同本身,都是好事。
于是,从此时起,很多人通过天同开放日,参观了独具特色的四合院,吃到了天同牛肉面,并且与蒋律师亲切交流、合影留念。
在线上,通过天同诉讼圈,开办“每周降讲”栏目,每周一期,一百多期,持续发布蒋律师对行业的观点,也持续扩大影响力。
回望法律圈的新媒体,至今其实也少有项目在这方面超越当年天同在新媒体上做的尝试。
线下,还做了食悟饭局,大致是邀请业内资深人士,开放吃饭机会交流。相对而言,影响力应该没有线上的每周蒋讲大,持续的次数也不够多。
2)无讼阅读。
在天同诉讼圈的基础上,推出无讼阅读,此时的无讼还有个后缀:阅读。在这一阶段,蒋律师通过无讼汇集了不少优秀的成员,把无讼阅读做得很出色,很快做到30万以上用户数。
以无讼app为载体,聚合了一定数量的无讼作者和法律人读者。脱离了天同诉讼圈的天同品牌。
与此同时,最高院裁判文书网裁判数据的推出,为无讼案例准备了基础。无讼案例的优点,一是像裁判文书网一样免费,二是用户体验要比前者好,功能也更好。
应该说,无讼案例,承载了无讼最初的创业想象。凭借优秀的运营能力和优秀的团队,完成了1.2亿数额的融资,每年宪法日,举办无讼有声年度品牌活动。
依托无讼阅读,同时开展各地巡讲,与各地法律人一起跑步,巡讲时为各地法律人拍职业照,并邀请法律人到无讼案例认领自己的名片,是为“无讼名片”。
无讼案例的逻辑,不是通过案例数据库本身收费,而是希望激活这些数据,为每个律师用裁判数据画像,从而实现大众用户与律师更精准的对接。
后续衍生的产品形态是“法小淘”。在阿里的云栖大会正式发布。
这个阶段之前,应该是无讼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强悍的运营能力,优秀的团队,数额较大的融资。
这个阶段伴随着一系列尝试,诸如无讼学院、无讼办法、无讼合作等产品。这些产品的推出,背后有两个逻辑:一是有资金有团队有用户基数,可以尝试;二是原有的产品线,可能不足以支撑未来的发展空间。
第五个阶段:无讼时期。
在某一年的年度发布会上,无讼阅读app中“阅读”二字去掉,强调无讼二字本身。推出“空中法务部”,相当于一条新的产品线,为中小企业提供外部法务服务。
然后在深圳设置分公司。
这个阶段应该是2018年,无讼团队人员有较大变动。产品线的调整,某种程度意味着着过去产品线的发展未及团队预期。而产品的调整背后是战略的调整,自然也伴随人员的调整。
这个阶段,以及此后的2019年,应该是无讼的调整期。
在前面无讼发展过程中,天同也伴随最高院巡回法庭,设置了几家分所,从律所战略上,寻求精品所一体化适度规模扩展,在业务类型上,也从传统的复杂诉讼扩展出破产、执行等业务范围。
相对无讼的阶段调整,天同稳健发展。期间,也伴随着天同码系列书籍的出版。
2020年,疫情来袭。
无讼也经历着转型,疫情期间,推出连续的无讼晚八点直播,取得了很好的反馈。此前的九民纪要期间,也进行了大量的线下讲座。民法典之后,陆续邀请多位资深专家,录制民法典系列课程,在律师人群中有广泛的受众。
其他产品层面,除了此前的空中法务部,还有天工和开物系统,分别用作律师和企业法务的知识、案件管理,但这两个产品为外界所知的程度,要小于无讼阅读和无讼案例。
以上,是对蒋勇的创业历程的一个简单梳理,都是基于个人观察和公开的资料,部分信息未必完全准确,但大致的过程,应该是比较确切的。
以下,是本人对蒋勇创业史的一些感想和评论。
1、关于天同。
在20年的时间里(2002-2021),从0到1创办天同所。取得业内广泛赞誉,据说进入哈佛商业案例,这一创业旅程非常难得可贵。
其价值在于,不比93年左右老一批传统强所,它以晚十年的时间,以新的定位、新的模式、新的气质获得发展。这取决于创始人的能力、眼光和格局。
2、关于无讼。
2013-2015年,迎来法律科技创业的热潮,数百家机构先后成立。无讼是其中在最短时间内获得高融资、建立最强品牌势能、聚合最多优秀人才的项目,毫无疑问是业内优秀的先行者。
在七八年的时间中,无讼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不断试错、复盘、调整、迭代,这是创业项目的常态。
以目前来看,最多获取用户的产品,是无讼案例和无讼阅读(含后期的无讼线上课程)。相对不足的是,没有形成能带来很好现金流的产品。所有创业项目的挫折,最直接的就是现金流的问题。
而所谓创始人,就是这艘船遇到了困难,所有的人都可能离船而去,他却要坚守到最后,甚至不惜与船一起沉入海底的那个人。
可贵的是,无讼不论在高速发展期,还是调整期,都是一家有格调有底线的公司。这取决于创始人气质。无讼并未做过有失品牌调性的low的事情。这是我内心对无讼、对蒋律师、对无讼团队尊敬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无讼的阶段困难,并不代表完全失去未来的可能性。其实我本人一直在观察和期待着未来的可能性。雷军的小米手机曾遇到挫折,后来雷军重新把小米手机做了起来,在此之前,少有手机品牌在失去市场势能后,仍能再次崛起。由于蒋律师的勤奋和持续奋斗,由于无讼的品牌底色,我对无讼抱有期待。
可惜,2021年未半,创始人提前离去。这是我为无讼、为蒋律师感到惋惜的原因。
题目问:蒋勇律师去世,对中国律师界有没有损失?
我认为是有的,损失就是无讼重新崛起之后的未来的可能性。
因为迄今为止,蒋律师是个先行者和探索者,无讼的试错,也是行业的试错。蒋律师的优秀和勤奋,如果还有五年、十年、二十年,尽管不一定,但未必不能做出更大的创新。
因为,法律行业的创新,并不容易。
任何行业的革命,都是改变旧世界,建设新世界。
这件事情让我想要思考的问题是:法律科技的创新,真正的“敌人”是什么?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决定着如何在法律圈创业。在这个话题上,从行业来看,还缺少好的答案。
蒋律师和无讼做了一些探索,这些宝贵的经验是行业的财富,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转化成新的可能性。
蒋律师的离世,之所以受到法律圈内乃至圈外的广泛关注,因为他的身份不止是律师,还是一位法律科技的创业者。他对创新的努力和对同行广泛持久的善意,值得尊敬。
如果是有心人,其实可以从上述创业史当中做更多深入思考,比如无讼学院代表面向律师的法律实务培训市场,空中法务部代表了面向小企业法律服务市场,天同本身的业务算是面向大企业的诉讼法律服务市场,无讼合作是面向律师间合作的市场,无讼案例和法小淘可以是面向大众诉讼市场的供需撮合平台尝试……在法律领域的每个细分场景,蒋律师的创业都探索了创新的空间和可能性。后来者可以少走些弯路。
本文稍作梳理和评论,一是让部分对无讼不了解的朋友有一些了解,不要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诋毁,也不要盲目神话捧杀;二是表达本人对蒋律师的敬意;三是希望未来的朋友,能够在法律科技方面,有更多的创造。
以及,我对蒋律师的个人爱好、品德、家人以及作为律师本身并不了解,也不做任何评论。
知乎不比个人微信,难免有并不善意的声音,比如本问题下的某些答案。
而本话题关乎逝者,我不擅长也不希望与人争辩,因此匿名。不论有怎样的留言或不同观点,我不会争辩,但看着不友善的会删除。
本文的题目可以是《蒋勇律师给法律科技留下了什么?》,未经本人授权,请勿改编或转载。
以上。
更新:看到有的人在说蒋律有什么功德。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他最大的功德在于身体力行告诉法律界,摈除拉关系搞社交,靠搞研究做题做作业是可以做赢案子的,是可以做好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这种理念正在一步步深刻地影响同行尤其是年轻的同行。我不知道,这样的人是否是你们所说的讼棍和无良律师?
正在办离职的天同员工匿了。
蒋律过世的消息引起怎么多人关注是我没能预料的,引起知乎的争论我也是没想到的,我仅以天同律师的角度说我的切身体会。
关于蒋律个人:
和蔼谦和,对年轻人有着极为真诚的热情,充满想象力和激情,一个理想主义者。(当然,严厉起来说话还是蛮扎心的,以及会在你开小差的时候像中学老师一样故意让你回答问题从而造成社死实在太魔鬼了)
关于天同:
蒋律的处世风格也形成了天同的风格,真诚而理想主义。呆过很多家律所,从没有见过如此一个单纯简单的职场氛围。实习生会和合伙人大吵,主任会因为被下级误解而当众飙泪。同事真的会成为挚友,上下级的感觉也非常模糊。这也是很多人在薪资比起同层次律所以及独立律师差距不小时仍然坚持留下的原因。
业务上做案子真的很细,案子也往往很疑难复杂。重视理论上的推演,会把案件材料抠到巨细(抠材料这事儿也劝退很多人)。
天同和天同律师其实最符合知乎经典的“做题家”形象。
和高赞相反,我们常常因为不会找关系而苦闷,或因为对方找了关系而骂娘,很多客户也因为我们没有关系而放弃合作。于是我们只有去当做题家,搞案子本身搞到头秃。曾有一个土豪老板说过一句很经典的总结“你们就只是擅长做作业”。
和外界对律师的刻板印象相反,天同非常多的律师并不擅长社交,很多合伙人和骨干滴酒不沾,和客户吃饭时只专心吃饭,或者想在局上发言又因为羞涩欲言又止。我仍然记得,年纪长我不少的社恐律师因为要去见客户而焦躁了一上午。我刚进所时也有老前辈说我这样的性格最好呆上几年之后尽快离开,否则没经过社会的毒打会一直保持学生气(说这话的律师最后逼了自己一把去社会上独立,但听说早期阶段十分痛苦,明明快四十的人却还是像个大学生,被人说没见过世面...)。
如果非要说天同和最高院或其他法院的关系,其本质还是天同了解法院这个批改作业的老师喜欢什么样的“作业”,所以也常常听到法官说你们这个证据册/文书是我见过做得最好最漂亮的。天同律师真的是一群认真完成作业的做题家,因此高赞把很多其他律师的风气和刻板印象套在我们身上,实在是太冤了。
在此说这些只是想澄清一些真相,我也快要走了,为了去做一个你们刻板印象中那种很能挣钱的律师。不过我感谢在天同最单纯美好富有激情和理想的时光。
敬蒋律,敬天同,敬我的青春
今日朋友圈和社交平台的法律人哀鸿遍野,如丧考妣,热搜也被占满。各位是否想过,这种行为并不能带来人们对律师职业的好感,反而会招致局外人危险的好奇?
一位最高司法机关跳槽出来的前官,一个做再审起家的律所。离权力中心最近,和法检部门关系最暧昧,宣传胜诉率最高,挖法官、检察官最积极。
开中国司法界“旋转门”滥觞的“先行者”,在政法大学演讲开口就是谜语一般的“到处都是我们的人”。
试问一个但凡遭遇过社会毒打的成年人,看见这些到底会想到什么?是百鸟朝凤?还是选举话事人的堂会?
各位还请戒骄戒躁,每个行业都不容易,都有贡献。不要借前辈不幸标榜自己劳苦功高,也别趁此机会大肆显摆自己人脉广阔。为客户尽心尽力但也别试探雷池,为法治不添砖加瓦至少也不拆台,若能如此,至少也算对得起各位心中德高望重的“蒋公”吧。
怎么写出一篇让人觉得夹杂私货、又好像难以反驳的文章?本回答下目前唯一一位答主给我们做出很好的示范。
很简单,真话假话混着说,有依据的话夹杂着没依据的话一起输出。
“一个最高司法机关跳槽出来的前官”,蒋勇从最高院辞职出来做律师,履历公开,这个无法质疑;
“一个做再审起家的律所”,天同确实是号称主打高端疑难商事争议,基本全是二审、再审案件,这个也无法质疑;
那么接下来这几句话呢?
“离权力中心最近”,是指天同的办公地,四合院离故宫近吗?现在连租(买)办公室都要接受诛心之论了吗?试问,中国有多少律所是贴着法院、检察院、看守所开的?离哪个政府机关、司法机关近都能成为律所背负的原罪吗?
“宣传胜诉率最高”,不可否认,天同所在再审案件的宣传确实是声势浩大,但是否有过宣传胜诉率“最高”,应该有实质性证据后,拿去司法行政部门举报不正当竞争。而不是没有证据,在知乎匿名含沙射影。
“挖法官、检察官最积极”,敢问,这一条原罪中的“最积极”又是怎么证实的?法检本身在近几年就有好几波离职潮,这跟员额制改革有关,还跟一些其他因素有关,法检人员离职后,去律所任职确实是最常见的选择。仔细统计后,天同会是法检离职人员占比最高的律所吗?我觉得,不一定吧,最起码我知道的几个律所几乎全部是法检离职人员。
另外,“旋转门”,你见过只有往外转不能往里转的旋转门?
“到处都是我们的人”,人家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还要被你拿出来当大字报一样批判。
最后,是否会招致“局外人危险的好奇”?
律师行业最近的丑闻,还怕你所谓的“局外人”的好奇吗?
山东那三份判决书涉及的数十名律师,海南张副院长判决书里的触目惊心,政法整顿这每天数十人落马的通告,河南、郑州政法一把手的下马,你告诉我,这些会不会招致“局外人危险的好奇”?
老百姓是未谙世事的小朋友吗?是没有任何社会阅历的白纸吗?那么多贪官污吏、勾兑律师不会让他们“危险好奇”。而因为一个德高望重、目前没有什么劣迹的前辈律师,对这个行业产生“危险好奇”?
可笑不可笑?
很久没有答题,看到这篇所谓檄文,忍不住喷几句,见谅。
不同意,中国体育代表团这次挺正常的,疯了的是中国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