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小学暑假期间,到底应不应该给孩子报班提前学习下一个年级的知识? 第1页

  

user avatar   juan-a-21-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我看来是不需要的,小学那点东西,哪要什么预习复习的?这么点内容,课堂时间学习就足够了,还有的富余。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为了参加华杯赛,五年级时自己把六年级的数学课本看了一遍,也就一两礼拜就都会了。我也不是啥聪明人,华杯赛过了预赛就立刻被淘汰了。

小学数学考试的难点,在我看来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规则。学交换律之前必须每份数*份数;最终结果必须写成带分数;最终结果一定要约分约完;……

不过,最近遇到一位小友问我小学暑假作业,我一看这不是她下学期要学的内容吗?所以,我就不理解了,这学校老师布置这种作业是什么思路,家长该如何应对?


user avatar   laomu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是否报班不是重点。暑假里,家长更重要的是帮孩子查漏补缺、加大课外阅读量,以及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查漏补缺不必多说,期末考失分的地方当然要订正、巩固。趁假期加大课外阅读量也是我一直都强调的,毕竟得大语文者得天下。另外就是幼小衔接时的拼音我建议提前学,详细的后面会说。

但很多时候,孩子被拉下并不是因为没有提前学习,而是因为坐姿写字姿势不正确,上课无法专心,做作业粗心,不喜欢提问,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等习惯方面的原因,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很多家长往往只注重学习内容本身,而忽略了孩子的习惯培养,等发现的时候已经很难纠正了。

只要孩子学会了“学习”,那么在小学阶段一些相对平稳的过渡(比如从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家长不用太操心,暑假也可以相对放松一点。

而在一些“分水岭”式的节点(比如二升三),家长可以适当辅助预习课程。

但比起中间,我更看重的是两端。即一年级前和六年级后。这两个暑假对孩子更为关键。

而小升初的时候,孩子大多已经能够自主学习,所以最关键的恐怕就是幼小衔接的这个暑假了。

能从幼儿园的生活模式,顺利切换到小学的学习模式,适应好上课、作业、考试的孩子,才能有良好的校园体验。

否则孩子容易丧失了学习兴趣,在学校中找不到存在感、成就感,出现焦虑、厌学等等情况。

一般来说,新生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做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根本上做好幼小衔接:


第一 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设

多和孩子憧憬一下上学的美好,比如有一起玩的新同学啦;带着孩子一起购买新书包、文具等等,让孩子心理上先期待起来。

如何安全上下学?上课时要注意什么?怎么独立使用卫生间?校外活动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在外玩耍,如何应对陌生人搭讪?

基础心理建设做好了,娃才能不被这些学习以外的事情干扰,安全地上学,安心地学习呀!


第二 培养孩子的上课和预复习习惯

孩子在课堂上,要身体坐得住,思维跟得上。这一点,尤其是活动好动的孩子,要特别加以训练。

可以通过朗读绘本、讲故事等,有意识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帮助孩子逐渐适应课堂的秩序,提高听课效率。

这和我回答一开始说的加大阅读量,正好不谋而合。

课堂上出现的哪些行为是不符合课堂纪律的?

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和周围聊天、随意走动等……在知道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后,家长可以引导小朋友自己去思考,这样的行为是否可行。


我们还需要引导孩子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

孩子往往会因为觉得麻烦,而不会主动预习复习课程。

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做,但是不可以代替他们做。可以做一张计划表,孩子自己做完就可以得到贴纸奖励,集齐贴纸可以兑换一次外出游玩等,对他有诱惑力的大奖励。

这种表格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懒得做的话,网上也到处有卖。

如果孩子没有完成计划,我们不要急着帮他们完成,而是直接在表格上打个×,没有贴纸,让他自己承担责任。

等他养成了这个习惯,不让他预复习还难受了。


第三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

虽然一年级的孩子不一定有书面的课后作业,但孩子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才能习得。

所以,从现在起,让孩子从写简单的描红或数字,比如“一二三”或者“123”开始练习。一般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一开始可以从10分钟,慢慢过渡到20-30分钟。

这样也会让孩子磨磨性子,逐渐适应写作业。

教会孩子使用铅笔、橡皮,擦拭作业本等,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亲子互动。


以上图片引用自绘本《开学第一课》,引进自日本学研教育出版社,就是《小鸡球球》的原著出版社。图片在这,好物推荐链接我没找到,大家可以自己去tb搜。



第四 加强家校沟通,及时出手帮助

加强家校沟通,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配合好老师的各项教学任务……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

不管任何时候,只要孩子需要,我们都要配合或者提醒老师,尽可能去帮助他,不要让其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第五 可能需要提前学的技能:拼音

从很多小学现有的课时安排来看,学校的拼音教学进度是很快的。从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声调等等,基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教完。

如果孩子本身理解能力一般,会觉得很难短时间内消化所有知识点,更难以熟练拼读。

有条件的和时间的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暑假适当帮孩子预习一下,提前攻克难点,孩子上学后可以更轻松。如果没条件,报课也是可以的,拼音的录播课一般也就百来块钱搞定。

倒不是说要提前超车,但在家陪孩子适当攻克一下难点,也会让孩子明白:学习上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自信心的逐步建立,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知识的灌输和成绩的提高本身。

有了学习上的自信,孩子才会主动去探索,从而拥有自己的内驱力。这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第六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这一世,孩子借由父母而来,他们天生就是来让家长历练“修行”的。

作为家长,对待孩子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耐心、恒心和平常心。

孩子教了多少遍都学不会,一定要在心里默念:“亲生的,自找的,我负责到底”。

永远不要嘲笑、打击孩子的笨手笨脚,而是及时地鼓励和帮助。

不管怎样,办法总比困难多,永不放弃。抱着这样的心态,才不会被孩子的“萌蠢”打败,更不会气出毛病,牺牲了健康。

要知道,不管个人怎样努力,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尖子、学霸。竞争没有尽头,鸡娃应有底线。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家“神童”的成功往往很难复制。所以无需羡慕他人,更不必为自家孩子暂时的落后,而焦躁不安。

生命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不轻言放弃,才能赢得长远。

好的家庭教育,不是指家庭背景的深厚、父母学历的高低,而是指能给孩子温暖向上的滋养力量。

只要家长能放平心态,在平时的教育中擅于使用技巧和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能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新的学业阶段。

而陪伴孩子一天天成长的过程,虽然辛苦,有泪有笑,但当日后回忆起时,又会泛出幸福的味道:人间值得,好好走一趟,真美。


我是 @多语启蒙老沐哥 ,欢迎关注我,我们一起努力做智慧的高情商家长~


user avatar   wang-rui-85-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情绪激动主要是通告认为保安行为不违法,对保安的处理不满意。

以及,西安地铁之前的报道在避重就轻。




但是我看到某些人的评论大概是:

1. 这辈子不去西安,把西安拉入黑名单

2. 地铁很危险,保安不违法,太恐怖了

这就直接定性成地铁、西安有问题,不能坐,不能去了。

是不是有些发泄情绪怨恨和因噎废食了?




本质上是保安为了交通能正常运行,但是处理方式过激。

但我看某些评论还以为保安好像另有所图,对女子有不轨似的。

是不是某些人眼里,思维太定式了,眼里只有男女问题了。




不过,这确实不是保安粗暴拖拽的理由。

保安可以劝说为主,但是不应该动手。如遇违反法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以报警,由警方调查处理。

但是保安不应强制暴力措施解决。

保安只是维护治安秩序,但是没有执法权,不可以实施强制行为。



女乘客吵闹但是没有威胁他人安全,保安的拖拽行为明显超出了职权范围。

保安的行为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处理通报中也说了,西安交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不经常,日常监管存在漏洞,保安人员履行职责不文明不规范。给予相应处分和谈话。





我觉得这事吧,保安和女方都有点责任,没事的时候可以学点法律知识,以及如何处理问题等。我最近在看抖音博主:四平警事(id:LPpolice)的视频,都是用一些严肃认真的普法态度,但是幽默风趣的风格给大家普法,我觉得没事看看挺好的。

大家多学点,平时在社会上处理问题也会更好一点,给社会少添一些麻烦。




  

相关话题

  《我们夫妻年入百万,资产千万,却有很深的挫败感》一文,是真的焦虑,还是在贩卖焦虑? 
  孩子尿裤子被妈妈疯狂责骂,工作人员帮忙也被推倒,如何看待母亲的行为?这对孩子会产生哪些影响? 
  为什么国家教育规定孩子小学三四点放学,如果中小学都是六点左右放学,双职工家庭就能解决接送问题了? 
  如果孩子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家长还能为孩子的将来做些什么? 
  如何合理拒绝女儿「假若月考年级第一名,就奖励 500 元」的要求? 
  幼儿园老师想转行做小学副科老师(科学、品社)? 
  儿子上一年级,他读书速度非常快,但读得不细致。该怎样在保护孩子的兴趣的同时鼓励孩子更细致地去读书呢? 
  如何看待大妈因婴儿车妨碍其结账而抠掉婴儿脚皮的行为? 
  我想把孩子教育成精英,可婆家一家子都反对怎么办? 
  儿子问我:人为什么要活的这么累,一定要优秀,平凡一点不好吗?应该怎样回答他? 

前一个讨论
满是铁锈的铁钉泡在稀醋酸中,为何在铁锈未除去到能看见铁的情况下与铁反应生成气泡?
下一个讨论
如何从数学上确定手性?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