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9年了。
不少国家取消特殊教育学校,把残疾人整合在正常班级学习。如果有看法,可以和教育局咨询。"校方说九年义务教育不能拒绝他" ,那就说明法律和政策是支持这个不幸孩子的。“有教无类“ 听说过吗? 当然这个事情是不容易的。 各地的教育局也在为这个要求做出很重大的资源调整。
补充一点, 加拿大的残疾学生绝大部分是和正常孩子一起上课的。如果您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被培养有爱心和关心他人,那您这个家长是有问题的。
举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来说,千千万万的大中小学留学生到加拿大留学,绝大部分是需要帮助的。教育局、学校和同学极少因为残疾或者接受能力低而歧视留学生。大家心里想的更多是怎样才能更有帮助,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到加拿大留学的学生恐怕在靠托福和雅思的时候就发现了, 托福和雅思考场都要满足残疾人考试的需要。
当然, 教育局和学校应当分配适当的资源(包括人力) 来帮助特殊需要的学生。 例如建立个人教育档案/计划(IEP) 作为开始等等。
**举例
"他的家长不想他去特殊学校,撒泼耍赖"
特殊教育的孩子的家长也是绝望的。 如果其他孩子的家长能多一份包容、理解和支持。 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判断了。
"我们这些家长该怎么办?"
您也许希望把这些特殊需要的学生关起来, 类似一个集中营一样对待, 是吗? 那不是 21 世纪的教育,那是上世纪的错误做法。 换个视角, 您的孩子也许智商也没到 130~140. 其他更聪明的孩子的家长是不是也可以要求教育局把他们的孩子和您的孩子做一个分割呢? 将心比心, 您觉得合适吗?
也许对猫猫狗狗您会很有爱心, 那您能不能把爱心分一点给特殊需要的学生(家庭)呢? 和学校以及教育局一起把自己的社区建设成有爱的社区。
(篡改一下美国的名言)
我亲爱的X国人,不要问您的国家能为您做什么,问您能为您的国家做什么。我亲爱的世界人民,不要问X国能为您做什么,问我们大家能为人类的福祉做点什么......
**
什么是个人教育计划(IEP)?
IEP是一份书面计划,一份工作文件,它记述了一名非正常学生的长处和需要、为 满足该生需要而制定的特殊教育课程和服务,以及该课程和服务将如何落实。它还 记述该生的进步,并包含一份支持该生完成成功过渡的计划。
IEP概括了以下内容:
- 学生的长处和需要
- 评估数据
- 向学生提供的特殊教育服务 - 包容措施(旨在帮助学生进入课程及展示学业的支持和服务)
- 课程修改(对本省教学大纲分数级别水平的必要修改)
- 未列入本省教学大纲的其他课程/课目(例如个人护理、定向说明/活动训 练、听觉言语干预策略,及/或美式手语技能的开发。)
- 学生在目前在每个课程领域的成绩水平
- 对学生的目标和具体期望
- 考察学生成绩和进步的评估策略
- 定期的更新,显示日期 、结果和建议
- 一份过渡计划
- 医疗/健康支持/服务
- 一份安全计划
首先不能歧视智力有缺陷的儿童。
但是他应该去可以照顾到他的地方学习。
人体有某种缺陷,是人类的常态,无法避免。
有视力障碍以至于无法用眼睛阅读,那么就要去盲人学校,学习盲文。
有听力障碍,无法用声音表达,安装了助听器也没用的,就应该去手语学校。
精神有问题,智力有问题,就应该去特殊学校。
正常的普通小学,其实条件并不好。
学生很多,有的班级人多的时候有50几个儿童,一个任课老师怎么照顾得了呢?
以我家小孩的班级为例,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已经到达了教室的墙壁了。
桌子挨着桌子,中间只有一个很窄的通道,以至于学校要求下课不能打闹,随意跑动。
因为容易受伤。
这样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你应该有最基本的照顾自己的能力。
自己擤鼻涕,拉屎撒尿,独立完成作业。
一个智力有问题,但又不是呆笨的样子,爱闹,容易影响到别的学生,老师怎么管?
一节课就那么点时间,还要分一些出来专门照顾一个学生。这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不公平。
公立学校,是社会资源。本质上就是为了大众的利益,才设立的。
老师的上课时间就是一种分配方式,机会应该平均分给每一个孩子。
虽然事实上这有些难,但是起码应该在制度上予以保证。
不要在这里用发达国家的一些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在教育资源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众多,在如何分配教育问题的本质上,是不能故意排除人口问题。
任何人不提及人口问题,来讲资源分配,这是在作弊。
比方说,前段时间很热门的碳排放标准,如果只按国家数量来分配,而不是按人口来分配,这样子可以吗?
一个人口只有几千万的国家和中国的配额一样,这算哪门子公平?
45分钟时间分派给50个学生,平均每个学生不到一分钟。
一个老师每节课将哪怕是将5分钟的时间单独给一个学生,也是不公平的。
这种揩大家油水的做法,非常自私,学校的管理部门对学校的公众属性的认识是有问题的。
这样的学生处境很艰难,公众只能表示同情,但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能直接甩给公众。作为家长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社会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包办问题。
北大清华是好学校,但是可不可以每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都可去读呢?
高考残不残酷?残酷,但是谁有更好的分配办法?
发达国家搞了一大堆说辞,好像他们很公平的样子。但是读藤校没钱没关系,你进得去吗?
成绩好的不得了的学生确实可以不花钱,但是这个前提是你的智商和成绩不是摆在那里吗?
说到底,就是个分配资源的问题。特别是这种资源关系到一个学生的未来,怎么可以不计较?
写不计较的文章来博眼球的,一则没有意识到破坏资源分配原则的危害;二来以为这些离自己的生活很远,暂时影响不大;第三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很深,以为发达国家的模板是PPT可以随意引用。
公众文章对社会是负有宣传作用的。只是在于你有没有意识到。就像当年拒绝希特勒进入美术学校的老师一样,当时就觉得这好像没什么影响。
一个班级的老师因为要照顾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学生而平均每节课哪怕少上了5分钟,积累起来,这个班级的孩子会少学会多少知识?对于这个班级的孩子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不去思考这个问题,不等于说这个问题不存在。
最后强调一下,智力有问题的孩子就应该去特殊学校,除非能证明这个孩子没有问题。公平原则不容破坏,家长要多付出金钱那也没有办法。需要筹款、向主管部门申诉等是另一个解决问题的通道。就像城市道路有的笔直,有的绕来绕去。你回家该走哪条就走那条,总不能因为自己回家的路爬坡上坎,就去堵别人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