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八年才允许宗室参加科举,一个群体被圈养了二百年,哪里还振作得起来。
明朝宗室在从万历到崇祯这段时间总共考出几十个举人,十三个进士,大部分默默无闻,有几个做一些小官做得还不错。
这些宗室官员里,以宁藩后人最为突出,因为当年宁王造反连累得他们生活待遇滑坡,反而使得宁王一支成为宗室里读书最好的。
宗室官员有带兵经历的就我所知只有一个,郧阳监纪推官朱翊辨(把两个“辛”中间的部分换成“钅”)。他在参与守郧阳的时候和闯军打了几仗,虽然没有突出战绩,但是表现还是不错的。他也是最早意识到李自成开始屯田,天下局面出现变化的明朝官员之一,水平不差。
但是他的努力反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清军入关之后,郧阳明军集体降清,其中还有一些参与了灭亡南明弘光政权的战役。他的最终下落我没有查到。
明末宗室里还是有一批有气节的人的,毕竟哪个群体内的道德品质都不可能千人一面,天龙人里还得有几个好人呢。名单太长,而且打他们的名字实在太费劲,我就不写了,钱海岳版《南明史》开头讲宗室的部分里能查到他们的资料。但是这些人虽然有气节,却从来没有任何军事、政务经验,很多时候只是用来做一面旗号,并不能从事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也没取得什么重要的战果。即便如此,这些人能陪着其他义军一起抗清一起死,也是值得尊敬的。
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是明末宗王里最优秀的,他们也恰好是明末所有亲王里最饱经忧患的。唐王两度入狱,险些丧命,体会过被迫害的苦楚。鲁王经历过兖州大屠杀,躲在死人堆里逃过清军屠刀。
但他们的问题也是一样,有爱国之情,却没有从事实际工作的经验,这就导致他们没办法自己当军阀。尽管也能做安定人心之类的有利于国家的工作,可在乱世中不能掌兵的人是肯定不可能成功的。
像朱聿键、朱以海这样半辈子生活在正常社会之外,被军阀放出来直接当领袖的人,和刘备这种战场上砍出来的皇帝相比,在战斗力方面上天差地远。这样的人在和平年代或许有可能做一个好皇帝,但是在战争面前是脆弱无力的。
所以,朱以海尽管“不降不弃,正气凛然”,可他连基本的用人之道都没掌握,一生受制于人。朱聿键在大战略上都对,要善待百姓,要停止党争,要绥靖鲁王,要联合农民军,要提拔郑成功,要反攻江西。对倒是都对,可他掌握不了军队,甚至掌握不了派出去的文官,战略虽对却无法执行,甚至不像朱由榔那样有善逃的本领,所以也只能坚持一年。
但如果朱聿键天纵奇才,无师自通,又会带兵打仗,又会控制文官,那当初朱由检可能就不是把他关到凤阳,而是直接送到菜市口了。
还有一个特例是朱容藩,此人招摇撞骗的本领很高,连李过、王光兴这些老江湖都被他忽悠过。怎奈打仗是不能投机取巧的,不会就是不会。
任何人的能力都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如果不经过实务工作的锻炼,一百个人掌权,至少有九十九个要手足无措。
就拿明末能指挥作战的几个文官来说,卢象升是由知府、兵备升为按察使管军务,再升任巡抚。孙传庭先做府丞,有了管理民政的经验,然后做巡抚。洪承畴由管后勤的督粮参政提拔为巡抚。这些人都是先以较为简单的实务工作在地方锻炼过,后来做管后勤,管地方民兵之类的工作,然后才明白怎么打仗,哪怕是有在家乡组织乡勇的经验也好。而那些和他们同时期的,言官出身甚至赋闲在家,被崇祯直接拉出来就当巡抚的人,打起仗来大部分都是害人害己。
而明朝的宗室制度,恰恰就是极力防止宗室接触实务工作。藩王干什么都行,唯独不能干正事。藩王吃喝玩乐,皇上放心,藩王欺男霸女、盘剥百姓,也不算大事,但要是藩王关心起老百姓来,皇上就该琢磨他是不是要造反了。要是藩王对军事有兴趣,皇上就会想也不想,直接认定他肯定要造反。既然明朝宗室从未接受过相关教育,也没有实践机会,在国变之际起不到多少作用也就很正常了。
额,这个清华电机系学长
朱总理啊
南明鲁王朱以海(1618年7月6日-1662年12月23日),字巨川,号恒山,又号常石子,明太祖第十子鲁荒王朱檀的九世孙,是南明抗清的重要领袖之一。
金门民间有称鲁王为“蕃薯王”或“地瓜王”者,因鲁王生前居金门时,平日喜食用蕃薯。由于岛上交通不便,倘或米粮供应不及,常以金门土产蕃薯果腹,民间戏称他为“蕃薯王”或“地瓜王。
。
人物生平,
奋战福建
顺治四年(1647年)正月,朱以海在长垣誓师,在誓师会上,他向各路大军表明了“王业不偏安”的决心。朝政军队初步整顿就绪后,朱以海即着手收复失地,短短半年内,福建多个府县相继收复。
七月,朱以海亲征,他广发檄文,号召各地绅民起事,共创大业。“解放区”不断扩大,建宁府以及建阳、崇安、松溪、政和、寿宁、连江、长乐、永福、闽清、罗源、宁德等地均被收复。同年十月,福宁州也被明军攻克,清朝在福建的统治陷入崩溃的边缘。
原隆武朝大学士朱继祚从北京回到原籍福建兴化,接受朱以海重任,在兴化城内号召起义,兴化总兵张应元被打得措手不及,带着残兵败卒乘夜逃跑,兴化城也落人明军之手。
到顺治五年(1648年)上半年,朱以海收复了闽东北三府一州二十七县,省会福州几乎成了一座孤城。为了尽快攻占福州,朱以海亲临福州城外的闽安镇指挥攻城,在朱以海的激励下,福建“义师起,八郡同日发”。
同室操戈
就在明朝复兴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南明朝廷的内讧又开始了。郑彩想架空朱以海,进而取得实际大权。顺治五年(1648年),郑彩无缘无故击杀大学士熊汝霖,义兴侯郑遵谦十分不满,郑彩又命人逼迫郑遵谦投海而死。朱以海得知后大怒,指责郑彩说:“杀忠臣以断股肱,我活着还有什么用?”说罢就要跳河,左右侍臣和郑彩赶忙劝阻,最终杀了郑彩手下十余人了事。接着,不甘心成为傀儡的朱以海任命兵部尚书钱肃乐接任大学士,负责朝政票拟,不料,郑彩多次欺压钱肃乐,导致钱肃乐呕血而亡。
清朝派精锐满洲军南下福建,配合浙闽总督陈锦辖下的汉军反攻。此时,郑彩的排斥异己使鲁监国军队战斗力大减,在泉州和漳州一带活动的郑成功也以尊奉死去的朱聿键为名,拒绝接受朱以海号令。这种情况下,先前攻取的福建建宁、福安、罗源、宁德、政安和浙江景宁、庆元、云和、松阳等州县又被清军夺去。
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朱以海只好移驻福建和浙江两省交界的沙埕,几个月后,张名振攻取健跳所,将朱以海迎到健跳所居住。这期间郑彩又同郑成功火并,被郑成功击败,不得已上表求救,朱以海恨郑彩就这么断送了大好的中兴机会,乘机收编郑彩余部。
立足舟山
“隆中对”中的第一步收复福建未能成功,张名振修改了计划,他建议朱以海收取被黄斌卿割据的舟山群岛,再连结日本、朝鲜等国,渐图恢复。此刻,朱以海驻跸于健跳所,健跳所只是浙江临海县一个濒海的小地方,难以立足,朱以海和他的大臣们实际上经常住在船上,以防清军来袭。
顺治六年(1649年)九月,张名振派兵袭杀黄斌卿,管了黄斌卿军。朱以海到达舟山后,下令礼葬黄斌卿,恩养他的家属,对黄斌卿旧部加以安抚,并且给予赏赐。舟山群岛局势得到稳定,朱以海奋战数年,终于有了一个复兴基地。
在舟山站稳脚跟后,朱以海重新整顿朝纲,他派遣使者敦请原隆武朝吏部尚书张肯堂出山担任大学士,又对各级官员进行了合理调配朱以海在战略上转变为经略浙江,同宁波府四明山寨的王翊、王江、冯京第等义师遥相呼应,预想清军一旦势弱,就反攻大陆。此外,他还一度遣使前往日本寻求援助。
寓居金门
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清朝总督陈锦等率兵攻舟山。九月初二城陷,朱以海又在张名振、张煌言陪同下,赴厦门依靠郑成功。郑成功安排他居住于金门。
顺治九年(1652年),由于郑成功与朱以海之间有所冲突,朱以海便自去监国称号,由旧臣王忠孝、沈佺期等人照顾;这期间朱以海一度移居南澳,不久又回金门。
顺治十八年(1661年),朱由榔在云南遇害后,张煌言一度上书朱以海,要求朱以海“争取闽海勋镇,速正大号,以求正统”,但是由于郑成功与郑经的不支持而未成。
康熙元年(1662年)十一月十三日,朱以海在金门病逝,结束了他坎坷的一生。
1、已删除
2、已删除
3、已删除
4、已删除
5、已删除
6、已删除
7、已删除
8、已删除
9、已删除
10、已删除
1、已删除
2、已删除
3、已删除
4、已删除
5、已删除
6、已删除
7、已删除
8、已删除
9、已删除
10、已删除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这是我好久之前无意间记录下的,如果是评论里提到的董玉飞,那这位父亲的年龄我记错了,印象中这位父亲黑黑瘦瘦不大高。
我的本意是,不希望看到对事件中的个体进行攻击,从当初看报道时到现在回忆,我的心情依然是难以描述,不是愤恨。
至今还记得那年感动中国里的一位基层干部,这位父亲没几天就自杀了,对,以基层党员干部的身份满载荣誉,没几天就以父亲丈夫儿子的身份默默自杀了。
汶川的一个乡镇干部,在地震时从家里成功跑出来,让老婆照看一下老母亲,自己去学校看一下儿子,家、单位和儿子学校离得都很近,一条直线上,路过儿子的学校,看学校没全塌,鬼使神差的,对,他对记者的描述是鬼使神差的想先去单位,心里在跟儿子说“儿子你挺一下,挺一下,爸爸马上就回来”,等他参加完单位救援,经历第二轮余震后,反应过来往回跑,儿子学校全塌了。
就因为这个父亲的身份:党员、基层干部,当时还是央视王牌节目面对面的采访,无限扩大,表彰成一个基层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轮回播放。
可节目中这个父亲已经被挖的体无完肤,记者一直追问这个细节:路过儿子的学校,为什么没进去。或许这个点是记者以及那整个群体引以为豪的功勋章,可这位父亲每一句话都在明显的责怪自己:鬼使神差、要是先去、要是听老婆的话。。。要有多无奈就有多无奈,能想象一个五十多岁一脸沧桑的父亲,一个家中独子,被记者逼着回忆自己面对“民族大义”时,只能自言自语一样重复嘟囔一句“要是当时”,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他俩眼空洞地在记者牵引下回忆儿子很高、很开朗,早上出门还跟他比身高高,成绩很好,经常开玩笑,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对奶奶撒娇。。。。。显然,节目出来的效果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
可是,对一个父亲、丈夫、儿子而言,这份“于灾难面前不顾儿子安危、来不及看儿子一眼、毅然决然冲入群众坍塌现场的基层党员”的荣誉,能否支撑他那个大家庭?还被评了当时“感动中国”。
他老婆看了那集报道,责怪他如果。。。
他老母亲责怪他,如果。。。
他自己也责怪自己,如果。。。
最后,在报纸的一个小角落里,报道出他自杀了。
(有些影像细节记不清了,这个父亲面对采访时不断的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