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吃隋的老本,是在说隋唐之间在制度上的的一脉相承。
隋在北周的基础上把均田制和户籍改革进一步朝前推动。
命令叔伯兄弟分家,拆分大户为小户,按丁口分田。
府兵,租庸调,形成隋唐沿革时期的土地制度。
隋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力极强,收税能力和组织能力都高到了没边。
基层甚至都出现了虚报浮夸的现象。
唐制在隋制上进行了继承,但有意识的做了一些倒退。
放松了对民间的过度掌控。
从制度上的沿革来讲,可以说唐吃隋的老本。
也可以说隋以后都吃北周的老本。
还可以说北周以后都吃北魏的老本。
这一套逻辑的起点,都源于北魏冯太后时期确立的三长制和均田制。
沿着北魏—西魏—北周—隋—唐这一路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不断发展调整,没有被推倒重来。
而北周时期在这上面衍生出来的府兵制也被隋唐一路继承。
这是这个句式的核心逻辑。
说李世民吃杨广的老本,是对这个句式的不严谨的异化和拓展。
另外杨广没有军事能力。
他对军事行为缺乏基本常识。
他的军事能力给李世民提鞋都不配。
李世民的政治治理在实践上没有什么亮点。
他的亮点是在个人的形象上,对标杨广进行了反动。
让渡了一部分皇权。
唐初的公廨钱和捉钱令史让人看了就想笑。
笑完忍不住想要送他一波同情。
杨广可以带着百官全国旅游,还能动员全国三征高丽,政治能力和个人魅力其实都是很强的。
但这种强来自于隋朝超级严密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
隋把民间刮的太干净,杨广手里大把的钱粮兵还是亡了国。
这才让后面的皇帝意识到,不把老百姓当人看是不行的。
唐于是主动放弃了对民间的一部分掌控力。
所以李世民在政治上的掌控能力,肯定是不如杨广的。
这个不是在个人能力上进行的对比,而是在隋唐制度对比下,对皇帝的个人意志所能抵达的边界大小进行对比,得到的答案。
对付门阀是皇权的天然本能,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利益冲突。
这一点上杨广和李世民都是身在局中。
他们都在把这个事朝前推动。
所以说这里不存在谁躺平吃谁的老本的问题。
当上皇帝的都得干这个事。
吃啥老本?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硝烟?不足200万户的人口?“戎狄之炽,古未有也”的强敌?遍地骸骨民不聊生的老本给你,你要不?
杨广对付了啥门阀能否详细说明?科举在隋朝都没跳脱出汉朝察举制的范畴,还是在贵族圈里选官,怎么对付的门阀?李世民倒是真正对付了门阀,精简机构,大幅裁员,削减封王,开设学校,提拔寒门,修氏族志,哪样不是在切切实实地打压门阀?
文治李世民有贞观之治,武功有天可汗,“自古用军无出其右”,他做错了什么要与十三年玩死一个强盛统一国家的杨广比?
一般来说奴隶都是干活的,眼睛瞎了咋干活还要给他吃的。除非犯错了被奴隶主刺瞎的。
因为:
自古及今,人类还从未建立过一个真正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秦桧能得逞的前提是,这个利益集团的老大和他的利益近似。赵构需要恣意享乐,秦桧需要荣华富贵,又都对北伐持反对态度。一拍即合。而同在南宋统治集团中的岳飞,却是坚定的抗战派,而且是主要打手。
当私利被摆到公义之上,自然就有人干出损公肥私。
所以你说为什么这种利益共同体是不牢固的?
根源在于私有制。
只要人类的利益还分彼此,这种内耗就不可能平息。
这和中国人的人种、传统、思维全无半点干系!只要土地足够,地主老财能亲自挖掉祖坟;只要价码足够,资本家能亲手把杀死他的武器卖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