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将科研难题公开让民众讨论解决,是否能火起来? 第1页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复杂度,与难度是两个概念。

低难度,甚至无难度的高复杂度,这就是眼下进行的,叫做内卷。

而难度,是要降维打击,天才、奉为天人。十万个普通人,再努力,也出不了一个李白。亿万普通人,给足够的条件,也出不来爱因斯坦。

制造和创造,完全两码事。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对那些所谓奖励,根本不屑啊。人多力量大,也仅仅是人多力量大。

再回到科研问题。现代科研是高度系统化、专业化的。单单课题PI就不容易找。动辄上千万预算的课题,科研管理都是系统科学了。科研管理本身的管理成本也不会低。这不是靠人海战术能奏效的。

而且现在科学、科研,已经非常透明了。以前,我在家,需要vpn到学校,从学校图书馆看nature。现在,国内有网站代理,商业网也能直接下。数据库下载也容易。但这种透明对普通人来说,还是有很高的门槛,那就是硕士、博士培养的一些技能、方法。普通大学毕业,进入个人科研的门槛就是很高。这还不涉及需要器材、实验室的科研。

其实,年轻人,大部分年轻人能干什么?吃喝玩乐谈恋爱。青春,对大部分人来说,就是燃烧罢了。能吟诗,作曲,已经算很高级的青春了。甚至做炮灰,都是很高的礼赞了,毕竟大部分人,最后只是骨灰。


user avatar   corbicu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搞大炼钢铁赶英超美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


user avatar   pi-la-f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就说明了一种很典型的中国反智文化。

举个例子,我国曾经拍过地雷战这样的电影,可是这些地雷从哪里来的电影一般没有说,甚至在一些抗日神剧中都是我们的农民伯伯一拍脑袋就发明出来的。

先说结果,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一颗实战价值的地雷需要物理、化学、机械工程等各个方面的人才,并且要稳定生产必须建造兵工厂,而一个兵工厂又需要各种各样的工人,负责各自工序,即使是这样制造出来的地雷、手榴弹不合格率也相当地高。所以当年战争时期,设计地雷、手榴弹的至少也是一群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来领导制造。事实上,当年设计制造了根据地里的地雷、炸药的人在日后都成为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

自20世纪以来,科学大厦就已经建成了。任何科学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任何某个领域的奠基人、中坚力量,都是受到全面科研训练,具备科学素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根本不可能是从哪个地方冒出来的民间高手。如果没有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没在科学研究体系中闯荡,是不可能做出有质量有价值的科研的。

科学首先的是要做到的是传承,然后才可以创新。


user avatar   inversio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起来那个“群论=群众炼钢理论”的段子了。


user avatar   wo-bei-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直都是公开的啊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可以的,例如美国某家庭妇女发现了一种五边形镶嵌

福建某卡车司机发现了一种高次幻方

辽宁某小学老师发现了20棵树种成23行每行4棵的方法

这还是门槛较高的数学领域。

但是问题有二,

第一,不认账怎么办。例如金融兼计算机双料民科中本聪发明的比特币屡屡被各国官方批判。这还是有客观(市值)标准的领域。如果是相对论这种被大科学装置垄断的领域,那就没办法了。毕竟官科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也不可能有支持民科的动机。

第二,九九六怎么办。民众忙于生计,根本没时间搞科学。


民众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反而逐渐会不成为问题,因为高等教育不断扩招,民众已经今非昔比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生自杀后其导师李涛被爆出鼓励造假,李涛发表声明要求澄清? 
  一篇 Nature 论文和 100 万美元(直接到账),你选哪个? 
  本科人工智能专业,保研拿到了南科大量子信息论的offer,请问值得去吗? 
  海外小创业公司的科研人员,能申请国内高校的人才引进计划取得教职吗? 
  「你做的东西没有用」是对博士生最大的打击吗? 
  优青的成果都是什么水平? 
  如何看待科技部等部门称「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人才评审中同等条件下女性优先 」?具体该如何落实? 
  如何评价中央高校博士生每人每年涨3000元? 
  毕业后不想留在学术圈做科研,读博是浪费时间吗? 
  如果有一个给基金委提建议的机会,青科们想说些啥?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国人普遍不接受卫生棉条?
下一个讨论
美国人真的很讨厌「软妹风」的女生吗?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