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我也挺迷的,之前去过一个c9学术论坛,说6年审核要求平均每年发四篇顶刊。大家就问电学器件这类啥是顶刊,领导答曰,prl,全场哄笑。一年四篇prl连发6年24篇这个要求…我不觉得海外文章要求有多低,比较好的大学拿个pi也得顶会顶刊啥的。但是国内这个要求,实在是我不知道怎么定出来的。东京大学整个ee几十个课题组都加在一起6年也发不出来24篇prl。而且除非一些很特别的火热方向,否则这么多文章该怎么发出来,更何况一个光杆司令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大学,科研平台也很一般,我水平有限实在想象不出来那些神仙到底要怎么发。海外要求本身并不低,低于国内只是国内神仙实在是太多了
学术圈其实更像是黑社会,盘根错节,关系至上
这是很少有的,海内外都极其卷的一个圈子,而且比起publication,海外(特别是北美)的教职更看重connection。你的人脉,特别是你导师的人脉,以及你的导师挺你到何种程度,基本就决定了找教职的可能性以及学校的层次(当然如果你是黑人女性那就是无敌的存在,能进面试基本就没悬念了)。
比如说,如果你导师是州立大学毕业的,你自己也在不在顶尖私校拿的phd。就算是大牛,你基本上找教职也很难进到哈佛MITCaltech那个圈子,只能在一些州立大学能勉强找找。如果导师不给力推荐,那可能只能找不带硕博的小学校,或者做了若干年博后只能去工业界。这是个很残酷的现实,北美这边的faculty太卷了,当一茬一茬的博士生毕业以及一茬一茬的博后都要找教职时,你会发现publication算什么,你发了若干nature和science也比不过导师认识hiring committee里面的教授,比不过导师倾尽全力给你一份给力的推荐信
这样看起来,纯看论文是不是公平很多?就像是我们一直在诟病高考,但是其确实是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因为大多数参数是可以量化的,是,很多人会水论文,共享一作/通讯作者,来谋求利益最大化,但是至少对很多普通phd来说,够一够,努力一把,说不定可以找到还可以的211的教职,运气好,海外水一轮博后,发几篇文章,还能青千回个985,这个时候是不是有一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拼搏感出来了?
现在总在说取消“唯论文制”,恕我直言,对于大多数没有院士导师的学生来说,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最近回答了一个美国大学录取采用申请制的问题,众多人表示不服……
延伸一下,美国教职也延续的是这种思路,没有硬指标,也就是文章当然也要有,但可不数篇篇,也不是简单的说发个Nature,Science就一定可以。
以前呢国内教职延续了高考思路,来N篇I区,来M篇10分以上,等等。这种做法是因为领导自己水平也不怎样,所以他也鉴别不了,当然也不能考试吧,于是就列个硬指标。诚然以前搞关系那些人也可以放水,但有硬指标,大家虽然心里觉得评价科学不应该这样,但基本也算服气。
当然随着科学评价的进步,我们也开始破四唯了,以后会像美国看齐。这是好是坏,你猜?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