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饶毅称北大清华聘用教授基本不再「近亲繁殖」,但中科院尚未完成人事体制改革?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饶毅说的“近亲繁殖”,应该是指是课题组的博士生在毕业之后继续留在组里工作。

而我们研究所的近亲不需要打引号,因为有不少人真的就是大老板的亲戚。有的近亲甚至连个本科学位都没有,却能指挥一堆博士干活,并且拿的工资还比博士高。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北美小AP,仅仅参与过学生的录取工作,在tenure track有系里和院里参与决策有投票权的,不对行政上杜绝近亲繁殖做评论。毕竟中美高校两套管理体系。但从一个independent researcher的成长上还有净化学术圈环境上而言,杜绝近亲繁殖绝对是一个利器。

在我找工作的时候有些州的招聘系统是要你声明自己是否在当前州的高校系统中拿到的学位。后果就是我在我毕业的州没拿到什么面试的样子。美国高校在招聘的时候也会注意如果当前研究方向已经有老师在做,那么就不会再招第二个过来。例外是那种挖一个或者建一个某方向的cluster,会招一批相同方向的老师。

入职之后明显感到的好处就是,不在一个学校,跟你博士老板之间是一种更独立的合作关系(如果你想继续合作的话)。跟老板在一个单位的AP不是AP,是一超级博后,是一个山头下面的小老板。在就职单位里,你所在的职场环境简单了很多,因为每个人的根基都不深。不在一个方向形不成严重的利益冲突和纠葛,那么你和同单位的senior Prof之间是一个更松散的关系,合作的时候也会平等很多。

同时杜绝近亲繁殖需要与更宽容的高校跳槽政策相配合。我们的跳槽政策是提前一学期跟系主任说一声就好。这样方便安排其他老师接你的课。同时解决一些经费是否带走问题。双管齐下保证了教授作为独立研究者的话语权。不开心的话爷跑路,不伺候了。不开心的话也不需要合作,只要你能单打独斗拿到经费就行。

我不太看好这个杜绝近亲繁殖政策能立竿见影做些什么,毕竟国内的经费环境里打电话的密集程度有点过。但这绝对是一个很好地开始。


user avatar   zhangxi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我觉得以我目前的资历,水平,在教育行业的工作经验和对高校人才引进政策的理解和解读,目前还没有资格评论饶毅老师的话。并且我也建议没有在211/985以上的有过人事管理经验,或者院长以上的知乎大V不要轻易评论。

要讨论一个事情,首先得了解高校人才引进机制,有一定的管理层工作经验。就算有了工作经验,每个大学的情况也不一样。985大学和普通民办三本的人才需求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上海大学的大学青年教师人才储备情况和甘肃地区的大学青年教师人才储备量也不一样。不具体分析,都是在胡说八道。

这是各个大学院校长之间需要作的事情。普通人就不太需要凑热闹了。高校管理政策是一门社会科学,需要看大量的书籍,有大量的工作经验,并且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人才评估标准,没有这些知识储备粮就不要瞎凑热闹了。何必一定要伤脑费神的替北京大学这种“天才们”的老师,学霸们的偶像想办法。

不是说饶毅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但是想评论,也得先有点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吧。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北大学生将鲁迅作品改成 Rap? 
  不管是官科,还是民科,都是科学家,为什么官科国家大量的投资?民科一分钱没有? 
  如何看待中国数学竞赛落败引网民狂欢? 
  科幻作家与科学家,谁的想象力更强? 
  如何看待爱因斯坦关于科研的这句话? 
  图灵奖得主称中国高校过于看重国际声望,应更关注本科教学质量,本科教育应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如何看待《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清华新政,让中国考生欲哭无泪!》文中反映赴中国留学现象? 
  如何看待广州医科大学硕士梁某某发表 SCI 84 篇,其中一作 39 篇(含并列),影响因子 184? 
  怎样做好学术 PPT? 
  考上五院四系法学院的硕士的人是什么水平? 

前一个讨论
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审稿人为什么拖延?
下一个讨论
分子动力学软件那个比较快?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