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国人总是怀疑本国科技人员,真的是科研能力这么差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老百姓觉得自己国家的高官是清廉的。

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老百姓觉得自己国家的富豪是没做过坏事的。

放到科技领域也是一样。

你看这问题下无数的人在吐槽中国的科研体系如何如何不合理,某些专家学者如何名不副实等等。

但问题是,你到国外就找不到名不符实的专家教授了?外国的同行审核就一定严格了?

要是这样,圈子里怎么会有大家公认的“水刊”?再说,理工科我不太熟,但是文科领域,大名鼎鼎的“索卡尔事件”到如今都还反复被人提及。

更何况,所谓的科研体系有问题,也要看跟谁比。

就像之前我说的,如果说你认为中国科研体系最差,连阿富汗、冈比亚都不如,我就是去喀布尔大学当个讲师也比在北大当教授强,那我绝对承认中国的科研体系是全宇宙最烂的。

可他们一比,说的从来都是德国、英国、美国、日本……

这有啥可说的?哪怕是国内的大型民营企业——这是纯以挣钱为导向的机构,想学国外大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也不是十年八年就能学的过来的。何况一整个国家的科研体制,指望二三十年就能变过来,这是做什么梦呢?

那中国的科研体系差不差呢?这东西是个主观评价。但如果一个人还自诩自己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话,应该知道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重证据、讲事实。

回到一开头的问题上,没有一个国家的老百姓会觉得自己国家的高官是清廉的,因为贪腐问题哪国都有。但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国力强弱、经济发展,需要根据官员是不是清廉来决定吗?

说到科研,既然你要评价两个国家的科研体系,总该拿出一个可以量化和对比的客观指标吧?不管是奖项数量、论文数量、专利数量以及其他可以进行对比的东西,要建立起来一个能被人认可的体系。

你上下嘴皮子一碰,“我遇到的人都是什么什么样”、“我觉得在国外工作很开心、国内工作很憋屈”、“我在国内经历的都是灌水造假”……这就是搞科研的人,应该有的客观态度?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是这样的人活跃在中国的科研领域,那中国的科研能力差倒真的好理解了。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论哪里的科技人员,拿出来挑刺,那都是”科研能力很差“的。

科研入门者对学术论文的标准是”没有差错“,一旦有个差错,什么词拼错,或者某个小概念搞错之类,就觉得”这什么玩意儿,水平太低了吧,我上我也行“

但实际上,做了几年之后,真的发表了论文之后,就知道,论文的实际意义在于”亮点“。一篇论文有任何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他就是一篇好论文,就是有价值的。因为论文的本质,是学术成果的分享,是帮助整个学术界提升对某个领域的理解,而不是”没有差错的教科书“。

用”没有差错“和”亮点“两种不同标准,去看待科技人员,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觉得”A不会1,B连2都搞不懂,C更是3,4都不知道,这些所谓的砖家,学术水平也太差了吧,不配做科研人员,应该换我上,我1,2,3,4都略懂,不知道比他们高到哪里去了“

后者则可能会说”A对2的理解很有意思,B搞3,4有一套,C的1做的很好,把他们的idea结合起来,哇,看上去整个领域都不一样了。A,B,C学术水平真的不错。“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管理层面并没有怀疑我们的科技人员。

君不见〈功勋〉,除了抗美援朝的李延年、扶贫的张富清、男女同工同酬的申纪兰,其余的全是科技人员。

2019年建国70年的观礼台及城楼,除了重要人物之外,基本以科技人员为主。

你放眼全世界,有没有第二个国家如此?

别的国家都是哪个财团捐款最多,谁就站在最前面。

目前我们的研究经费并不充裕,并不是所有的科技人员都能有经费搞自己的研究。有很多人拿不到科研项目,影响了晋升。也有一些活动能力强的人当起了包工头,自己不干活,却占据了大量的科研资源。这些现象都客观存在。

但是,总体而言,这些年我们不论是军工还是企业,干一个成一个。反观美国,现在干什么都是臀部有屎擦不干净(我昨天已经列了一大堆,包括航母、战斗机、探月、电磁炮、高超音速、核武升级,等等)。

产业界我们也一直在攀升。

2020年以来,我们最先检出了病毒,研究出了检测试剂,搞出来疫苗,制定出了科学的、代价最小的防疫方法。

管理层也均予采纳。


我们才是真正的科教兴国、科学发展观!


有的国家号称霸主,国民还在纠结地球是不是圆的。可笑之极。


user avatar   juventusyq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算是在一个科研单位,但是偏向于实际应用还带一点管理职能的那种。

当初刚来我们单位的时候,看到我们这个系统有口子可以报项目,还可以一级一级往上推。觉得自己的毕业课题和手上工作有点关系,就申报了一个,然后石沉大海。我们部门副主任说你一个新人申报课题肯定不行的,所以第二年我把我们主任列成负责人,还是同样的课题,几乎没怎么改,然后就立项了,后面也顺利结题了。

后来我又有一个idea,涉及到化学计量学,涉及到手机编程可随身携带等想法,而且也和同事做了简单的模型和测试了一点数据。主任和所里几个专家觉得还不错,推上去了去答辩,而且由于学科跨了几个,我感觉会场几个专家相对是比较传统的,不是特别接受。之后专家说你这做不出来怎么办?化学计量本来就有问题,你怎么能把化学计量学当回事呢扒拉扒拉一堆?把我一顿狂喷。我觉得如果我这个项目设计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从技术层面提出来,说一门正儿八经的学科不靠谱算几个意思,觉得会失败是几个意思。

刚来我们单位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傲气的,觉得怎么都弄一些特别特别水的课题,简单把前人做过的捣鼓一下改一改就去申报了,要么看看国外做了点什么新玩意,也就稍微修一修改一改回来申报课题了。现在觉得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我们系统的课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且基本上不允许延期。项目延期都需要写一系列无比繁杂的情况说明,而且最后评职称或者评奖都要做降级处理。失败的项目我不知道有什么后果,因为没看到过失败的课题,我估计是不是连项目评审专家都要写情况说明。这么严苛的规定也就导致了大家只能用最保险最稳的办法,课题的创新性也就都不足。

现在我也开始学会水课题了,我自己已经成了当年鄙视的那种人了。


user avatar   tensor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了解别人,我还不了解自己吗?


user avatar   mr-anderson-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照葫芦画瓢,我们天下第一。

然后摸着石头过完河以后,没有石头摸而要生往前闯,那就不是我们强项了。

搞科研就是烧钱,国内私营资本实力不够,国营资本又不能出事故,出事故砍项目。

但不出事故怎么搞科研,凡事都有经验教训,只有经验没有教训可能吗?

但不好意思,不能出事故。

所以安心照着葫芦画瓢。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散了吧。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横向比较打嘴仗了!我来个纵向比较吧 ——

我在欧洲工作的时候,一周的工作可以顶国内合作单位同行一个月到一年不等。我所谓的工作一周,是休息两天,摸鱼三天(当然也有不小心摸成上网自学的时候),干活两天。平时每天跑步上下班,研究所楼里有厨房有浴室,朝9晚5实际被我们执行成了朝10晚5. 有时出差野外科考,环境恶劣,后勤强大,出差约等于旅游探险,我最喜欢和肌肉强壮的女同事一起出差。

我老板极其鄙视中方合作单位,认为我回国就能秒杀全部。我刚回来的时候确实迅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中国某个组织讲究艰苦奋斗,所以我们野外后勤基本是自生自灭的水平,一两年后我出现了健康问题,三年后发生出差时去医院抢救的事情,工作效率降低到跟当初的国内同行没有本质区别。

于是我撤回直辖市工作,工作效率突出。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之后,所在单位要求我们严格考勤制度。此前我由于每天通勤距离近100公里,所以私款在家配备了比单位好得多的办公条件(私款不受政府采购规定约束,买多贵的东西都可以),没事经常在家办公,去研究所也是错峰。严格考勤制度之后,每天早晚高峰通勤,到岗后、下班前各休息两小时养精蓄锐,工作效率不如其他同事了。

雪上加霜的是,我们隔着好几层的上级单位的大领导看到我们取得了重大进展,给我们下了指示,直接指导我们工作。于是,我一项预计今年春天用一个月左右完成的关键研究,现在快年底了还没动工呢,这半年一直在给贯彻指示造成的技术失误擦屁股。

所以你说本国科技人员能力差吗?

对了,国内还要求听讲座和上casmooc自学积累学时,其它渠道自学不算数。我不能为了评优,自己在casmooc上开一门课自己学吧?我现在已经没时间干正经事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的不敢多说,不过国内科研圈的风气实在有点……

给大家讲一个最近听来的故事:

我们这里最近新来了一个博士后,他之前在长江中游某省的一所国内著名211、985大学做博士后,他的老板前一段时间获得了EYSF(常被称为“xjq”),据他说他的老板在EYSF会议评审前夕取了三十多万现金,带着他和另外一个博后直接开车来到北京,找到举办会议评审的大酒店,趁着晚上休息时用挨个敲门的方式给十几个评委送了红包,送完后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可能是因为心虚他和另一个博后甚至没敢在北京过夜,立刻开车返回他们的城市,之后他的老板果然顺利获得了EYSF。

客观地说,他的老板也是在国外获得的博士学位,学术上还算有些建树,当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很快被提拔为副院长,据说还是未来副校长的候选者,可谓年轻有为,但是在大环境之下也做了这种让人不齿的事情,可见国内的科研圈的风气……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一个有着“长江学者”“本领域排名世界前20的科学家”“著作完爆院士却没评上院士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举报”等等一大堆头衔的“学术大咖”(博士导师)接触并在其私人企业里工作过一段时间,亮点如下:

1.会搞错本科生都懂的专业性问题,在团队汇报时整得全场团队内(100人左右)所有导师和学生鸦雀无声,不知道如何接话。

2.搞学术是不可能搞学术的,官场那套倒是很6。所谓的学术成就由团队内学生堆砌,自己加名即可。团队内的研究生进入团队以后,本科毕业的暑假就要去实验室当劳动力。(实验室安置在离市区、主校区都极其偏远的地区)整个实验室疯狂接项目。寒暑假都不能按学校规定的放,只有大概两周。法定假期也无法保证。

3.实验室要求打卡,时间每周统计每周公布,设置迟到和早退,打卡时间少的学生要被敲打约谈,学生们自己卷就完事儿了。项目里人力(都是学生做的)不便宜,实际给学生的补助每个月300-400,不够吃饭。

4.定课题的时候,某位学生的课题得到了其小组导师的认可,但到他那里时是:“你做这个干什么,做这种花我那么多钱能给我带来什么收益?”

5.其企业的产品微生物日常超标,报告改就完事了。

6.国家的研发经费都被用各种路子转成自己企业的了,具体来来去去都是那些操作,不展开。

7.其私企不需要研发部门,因为都是直接由其庞大的学生团队充当。企业内实验室的设备器材,稍微贵点的都是学校的钱买的,就这么长期放在自己公司里用了。


随手一答,其他想到再说。




        

相关话题

  网传 3 月 31 日中科院化学所发生反应釜爆炸,一人疑似身亡,化学安全事故有多可怕?如何避免发生? 
  你如何看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博士生华甜每天工作17小时并在Cell、Nature连续发文? 
  面对科研毫无招架之力怎么办? 
  如何看待 Nature 发文《再探冷核聚变悬案》? 
  如何看待多所 985 大学开设人工智能专业? 
  如何看待「大陆狂挖角台湾人才,台湾网友:强国人自己智障才会挖我们的人」? 
  一直读书读到博士会不会觉得少了很多人生经历呢? 
  如何看待 IEEE 最新声明解除华为对编辑和同行评审活动的限制? 
  一千万美金经费和一篇 CNS,你会选择哪个? 
  为什么中国还没有实现国家创新体系? 

前一个讨论
从教师队伍考到公务员的你后悔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日本音译就是搞笑的,中国音译就是可以被接受的?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