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的导师对你说过什么让你至今难以忘怀的话?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回答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和大家分享导师曾经和我说过的一些别的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话。

一个是我博士入学的时候。

“很多研究生工作是很辛苦的,996甚至007。我不希望你们这样,我对你们的要求是朝九晚六。”

“但是,你们要知道你们是来求学的。我想要给你们留足够的时间给你们自己。但是我不希望你们荒废掉这些时间。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要对自己负责。”

“大家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之后,也希望你们能抽空去锻炼锻炼身体,保证每天7小时睡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我很坚定地认为我的做法是对的,因为我自己在美国时,从来没在晚上做过实验,但是我还是做出来不错的成果。我觉得简单的时间的堆积是毫无意义的,我们需要思考,需要学习新知识。”

“但是我很害怕,三年或者五年六年后,你回首自己的硕士博士生活,你发现自己碌碌无为。然后你会觉得你怎么找了一个这么不push的老师,真是倒霉。我觉得我给你们更多的时间给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但是假如你们到时候真的有这样的想法,我会无比内疚。”

“我希望你们知道的另外一件事情是,学习是终身的事。在你们研究生阶段,或许你们可以跟着我,照着我给你们的思路,日复一日的浏览(注意是浏览)文献做实验。但是你们不会一直是我的研究生(当然你要是不想毕业可以多做两年),我本科的时候在一个课题组,有一个博士师兄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研一的时候还是会看这些书的现在都没空了’,我给你们留够了时间,我不希望我下次和你们某个人聊天的时候,我问你最近有没有看什么书,你会和我说,导师我最近太忙了。等到你们独立的开展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宽度,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到底有多么重要。很多人抱怨自己做不出成果是运气不好,不排除是真的非酋,但是大多数场景下,只是自己因为某些东西不够了解,不够敏感,错过了很多机会。”

二是18年教师节,(导师17年回国,这是他过的第一个教师节)我们中午给他送了礼物,下午5点他突然在群里说要请大家吃饭。

“今天请大家吃饭其实是想把大家叫到一起来聚一聚,组会还有三天呢,我等不及了。”

“今天我和xxx(组里面另一个师弟)聊天时听说了一件小事,咱们院里一个老师因为他学生送的教师节礼物不如他隔壁办公室的把他们叫过来训了一顿。”

“我不评价这位老师,但是我一直觉得很怪诞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时候开始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成了一件值得标榜的事情呢?什么时候开始,演员开始自我标榜我背台词,新闻工作者开始自我标榜尊重事实,老师开始标榜传授学生知识。我刚刚和你们师娘聊这个,她说我矫情。”

“但是我是真的希望,今天大家送我礼物,是真的觉得我这个老师当的很好,不仅仅是完成了我职业要求我做的事情。我希望大家是因为认可,而不是为了讨好。我希望等你们毕业若干年后,教师节你们想起我时会给我一声问候。这比你们在我手底下时,给我送的礼物,我觉得有价值的多。当然不是让你们不送啊,毕竟你说那些老师把礼物发朋友圈时,我总不能把你们‘教师节快乐’的截图发朋友圈吧。但是我希望是因为认可,而不是因为你们现在在我手底下,我拿捏着你们毕业。”


user avatar   zhizhiwuwuminiz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博士二年级的时候组里人在酒吧喝酒,由于当时科研进展不顺利,我像所有典型的中国学生一样在一旁愁眉不展,陷入自我否定的桎梏。我导师借着酒劲跟我说了一句话“Vincent, whatever makes you unhappy, fuck it.”当然,之后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指着组里其他同事跟我说,“If they make you unhappy, fuck them,”然后指着自己说,“If I make unhappy, fuck me.”导师的意思就是,人在不开心的时候是没有创造力的,苦大仇深的人是做不好科研的,做出好的科研成果的前提,就是你内心是积极、阳光的。

导师的这种教导让我豁然开朗,可以说直接塑造了我后来的科研风格。从前遇到困难,我会非常消极地归因到自己的智力不够,否定自己的价值,心情抑郁,不吃饭、不睡觉、不跟人说话,对着电脑跟自己死磕,但越是这样越是一筹莫展,陷入恶性循环;而在那次酒吧谈话以后,我每每遇到困难,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心里只想着一件事,就是立刻让自己开心起来。实验结果不理想,就去剑河上划划船;办公室氛围太压抑,就抱着笔记本电脑去咖啡馆;跑模型跑得头昏脑涨,就坐火车去伦敦看看泰晤士河;paper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就在埃菲尔铁塔旁边订个酒店,坐欧洲之星去巴黎写。

我真的发现,心态好和心态差做出来的东西真的有天壤之别。所以,当做科研不开心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继续往下做,而是先开心起来,然后再去做。而我也意识到当我心情舒畅地做科研时,思路出奇的广阔,灵感一个接着一个,很少钻牛角尖了。

所以,如果我以后做了导师,学生做科研不开心想要出去散心,我会报销路费。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叹了口气,I don’t understand your English.

真事……


user avatar   kong-yue-6-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性子太柔,不愿意做得罪人的事,怕遭人恨。可是,只有无足轻重的人,才能做到不招人恨。”

这是我导师临别时跟我讲的最后一句话。

工作之后,深有体会。只要手上掌握了权力,只要涉及到“变化”,你就一定会触碰到别人的利益,做事情不触碰任何人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所以,想做成事,内心一定要足够强大、足够坚硬才行。

刀子切下去,见血了,内心也不能松动,要继续。

永远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呵呵(董明珠般的微笑)


user avatar   amorroma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研究生在哈佛/耶鲁/斯坦福/普林之一(匿了学校名字,怕被同学认出来)。

我的导师曾说:「导师作为强势的一方,一定要慎重反思自己的反馈对学生的长期影响。」

还有,「I don't give a shit 我不鸟这茬.」


「严禁转载!答主从未在其他平台发布过这篇答案,也从未授权任何转载。如果大家发现转载请联系我,我会坚决维权!」


研究生期间,我幸运地拥有三位非常可爱,也非常飒的导师。

其中有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奶奶,都是学术泰斗。心理学领域没有诺贝尔奖,但如果有,他们都是诺奖级别的存在,桃李遍天下,名字出现在每一本心理学教科书里。

老奶奶又美又飒女王范,七十多岁,还今天跑去秘鲁爬山,明天去澳大利亚看鸟。简直是我的爱豆。

我们这个领域对语言要求很高,非英语母语的学生非常非常少。

我在清华读本科时成绩还不错,且托福满分,但奈何英语不是母语,写作和参与讨论还是非常吃力。别人一天写完的东西,我得字斟句酌写三天,刚入学时,讨论也插不上嘴,语言思路都跟不上。

老奶奶给我改文章,起初基本每次都打回来重写,后来慢慢开始肯定我的写作能力。这个过程,非常折磨。她性格直来直往,看我的论文不留情面,但也就事论事,从不人身攻击,会非常仔细地写清每个修改背后的逻辑。

所以,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我也在肉眼可见地飞速进步,从没有因为她的直言不讳,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因为,她给的反馈都是坦诚,积极,有建设性的,说是点石成金也不为过。


我们学校另一个系有个功成名就的教授,大牛,但非常直白犀利,每个学生都很怕她,学术会议上她一站起来问问题,整个会场鸦雀无声。

有次我和老奶奶提起她,老奶奶直接说,「She's a bully and her behaviors are unacceptable 她这是霸凌,是不能接受的。」

她还说,「你将来也是要做导师的人,你要记住:

When providing feedback to students, think very carefully about what kind of feedback is the most helpful for a student to learn and grow, what's appropriately critical and nurturing at the same time. It's not about showing off who's the smartest in the room, who knows the most literature, etc. Especially if you're in a position of power, you have to be very careful about what long term impact your feedback might have on a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 field and his/her own abilities, or whether your feedback would make him or her feel zero self worth and want to quit the field entirely.」

粗略翻译一下,「当你给学生反馈的时候,仔细思量什么样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什么样的反馈既是建设性的批评又能滋养学生的进步。导师给学生反馈,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是屋子里最聪明的人,也不是为了展示自己读的文献最多。特别是,当你作为导师,是强势的一方,一定要慎重思考自己反馈的长期影响,你的反馈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整个领域的认知和对自己的估量,也可能让学生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直接退圈。」

这段话,我出了她的办公室,就拿起笔记了下来。

我想我会一辈子铭记在心。


老奶奶几乎从不夸人。

如果我的想法很无趣,她就淡淡一句「interesting」;如果我的想法很有意思,她会高屋建瓴地和我争论,一直讨论到我面红耳赤哑口无言,然后突然发现,经过讨论,我脱了层皮,但思路一下豁然开朗。

她第一次夸我,是我发表第一篇第一作者的SSCI时。她轻描淡写俩词,「solid work. 靠谱。」

第二次夸我,是我做她的助教,结课之后,每个学生都给我很高的评价。还有同学说,我是她人生中遇到的最好的助教,真正在意每个学生的感受和成长,花心思体察每个学生的难处。

老奶奶给我发邮件,「很显然,学生们都很爱你。有你做助教,我很幸运。」

我想,学生肯定我的努力,我也算没给她丢人。


老奶奶平时不太关心学生的私人生活,没时间也没心情和学生唠家常,但是非常平易近人,将学生当做平等的同事,我们对她都是直呼其名。

今年年初,我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亲人,再加上工作不太顺利,身体也不好,三天两头跑医院,整个人都很低落。

有一次,下午四点钟,和老奶奶讨论一个项目。

进了她的办公室,她先递给我一盘奶酪——挺神奇的,brie cheddar American等等,每个种类都只有一块。

她说,「我们刚刚有个教授会,有好多奶酪,我觉得味道还不错。你爱吃奶酪,就每种拿了一点,给你尝尝。」

我的确喜欢奶酪,但完全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对她提过。

当时我坐在她办公室软绵绵的大沙发里,眼泪差点掉下来。


还有一段时间很低落,因为自己的工作被同行和同事各种质疑,有点失去方向。

别问我为啥总低落,问就是,校强我渣。

我约老爷爷吐槽,他说,「咱们一起吃个午饭?」

老爷爷是个英伦绅士,每天西装笔挺,非常优雅平和,在牛津任教几十年,被我们学校用tenure千方百计挖了过来。

我一边吃沙拉,一边对他讲了自己的困惑。

他说,「你经历的这些,我年轻时都经历过,包括现在也在经历。你是个很杰出的年轻科研工作者,不要轻易质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杰出的年轻科研工作者」他用的是stellar early career scholar,虽然他是安慰我,但我还是开心得要上天。

我问,「那你的工作被质疑时,是怎么解决的?」

「肯定先反省一下。如果是没营养的批评...」他耸耸肩,「I don't give a shit 爱说啥说啥,我TM不鸟这茬。 Repeat after me, I don't give a shit. 跟我重复,爱说啥说啥,我TM不鸟这茬」

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听绅士老爷爷爆粗口。

但是,我重复完这句I don't give a shit,莫名被治愈了。


学院里还有个另一个老爷爷,不是我的导师,但是合作过,彼此很熟。

他是个治愈系的导师,年轻的时候是心理咨询师。

有段时间我每天被科研毒打,在楼道里偶遇老爷爷,他问我,「how are you?」

一般来说,这种问候并不是真的问你好不好,只是寒暄而已。

我很敷衍地回答,「I'm good. You? 」

他站住了,「no, seriously, are you ok? 」

他的意思是说,「我不是随口问问,真的,你还好么?」

我还嘴硬,「挺好的,没事。」

他本来行色匆匆,要赶去给学生上课,却抱着一摞资料走到我跟前,「You look tired. Come on, you need a hug. 你看着有点累。来,你需要一个拥抱。」

在楼道滚滚人流里,他给了我一个紧紧的拥抱,然后说,「我先去上课,你要聊天的话,stop by my office 回头来我办公室。」

他走远了,我还站在原地没动,泪如雨下。

后来老爷爷不幸罹患癌症。我得知消息时,哭成了泪人。我给医院里的他发邮件,他很乐观,还安慰我。

他说,「生老病死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上帝有时就是会带走好人,因为他需要好人来陪伴。我能享受最好的医疗资源,还有家人陪在身边,已经足够幸运。」

现在他依然在努力抗癌,但好在暂时没有生命危险。这样温暖治愈的人,希望他长命百岁。


我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导师,像他们一样的人。

在我的葬礼上,我希望听到我的学生说,「从她的实验室毕业后,我依然热爱心理学。」

导师们教我热爱敬畏自己的工作,教我做一个诚实严谨的科研螺丝钉,更教我做一个善良温暖的人,平和温柔地迎接工作和生活中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

高山仰止,我虽资质平庸,做不成像他们一样开辟学派的泰斗,也愿自己能脚踏实地做一些微小的工作,做一个优秀的导师和引路人。


作为被科研毒打的知乎小透明,半天收到了200+赞受宠若惊。。。这个答案以人格担保完全真实,但是其实我上知乎都是来写心理学相关言情小说的,科研压力大逃避现实~喜欢看小说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专栏哈哈~文笔稚嫩 承蒙不弃~

并没想到这个随便讲讲自己生活细节的答案会这么多人喜欢~鞠躬鞠躬!可能我们的真实生活的确比小说精彩吧~

实在不想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也希望认出我的小伙伴不要透露嗯~

我也不知道自己讲的这些真实性怎么证明,也并没有觉得这些生活细节有多么离奇...既然有小伙伴问(我相信是善意的),那我就不要脸地贴个本科时候考的托福满分成绩单吧?暴露年龄好悲伤...

立个flag,多年之后,如果自己成为导师,回来更新答案哈哈~希望我们这些科研螺丝钉都能不忘初心~


天啊居然要两万赞了。。我到现在还都是懵圈的,真的诚惶诚恐受宠若惊~

每一条评论我都看了,没能及时回复的请大家多包涵~大家分享了很多暖心的经历,也有很惨痛的...我想在这里加几句,全当抛砖引玉~

  1. 经过大家提醒才发现,我在文中说「研究生」有点表意不清,其实我想说的是graduate school,也就是包括硕士和博士。我硕士和博士在同一所学校,这几位老师都是我硕士+博士期间的导师,所以相识许多年~

圈子其实挺小的,果然被几个同学认出来,微信里问我了哈哈~我是尴尬癌体质,之前经历过在网上暴露身份信息被骚扰跟踪,心理阴影巨大,所以会比较谨慎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非常感谢大家的理解,不去猜测我姓甚名谁,具体在哪个学校~

认出我的小伙伴们,求不暴露,别留言,微信捅我!

2. 无论你是在读书还是工作,真的没有什么比身体和心理健康重要。这看似是句正确的废话...但真的是真情实感~

如果有抑郁症状,或者身边人有抑郁症状,请一定要寻求专业帮助。

3. 谢谢大家说我治愈,我是真的被你们的留言治愈啦,非常感恩~

其实2020年对我来说是很辛苦的一年,年初时科研瓶颈+失去亲人+疫情隔离,很低落的时候去看过心理医生。我想说,it's ok to be not ok,无论表面看起来多么坚强乐观的人,都会有过不去的坎。

如果你现在正在经历低谷,抱抱你~


「严禁转载!答主从未在其他平台发布过这篇答案,也从未授权任何转载。如果大家发现转载请联系我,我会坚决维权!」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导师双选时

我导:“其实以上说了那么多,我最看中的学生的特质还是…………”

我内心os:“勤奋?踏实?有悟性?”

我导:“善良


有段时间很焦虑,我导非常敏锐地发现了,并约谈了我

我导:“其实读不读博、成不成功没那么重要,不要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哪怕你最后论文觉得以你自己的能力没法完成了,你天天来找我,我带你一字一句把论文写出来都没问题,我更看重的是希望你能身、心健康地毕业,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做一个善良的人。”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师真的有许多老师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我们这些未来为人师表者诠释这句校训的含义。

启功先生治学严谨、待人温厚,他说:“这些都是我的老师陈垣教我的。”北师大的立校根本是“教学”,使命是“传承”——一代代教育者言传身教,传播学识与良知的火种。希望今后当我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时,也能像我的老师今天教我这样,去教我的学生们

《无问西东》虽然讲的是清华,但我从来觉得其间许多精神同样适用于北大、北师、复旦等一众蔚为国光的镇国名校——它们所传承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善意、纯良等更伟大、更珍贵的品性



最后,我是我导的骨灰级小迷弟


user avatar   tinaliut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博后导师,Leslie Ungerleider,去年年底骤然离世。


她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于1982年与Mortimer Mishkin共同提出视觉加工的双通路理论,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记得我去NIH面试的那天,她来听我做报告。

后来同事告诉我,那是她手术出院后第一次回到实验室。

老奶奶性格坚毅,不知为何选定了性格温柔的我做博后。

老实说,与她共事的时候我没少流眼泪。

最难忘她那句,

“如果你必须为某事道歉,你应该(提前)为此做些什么。“

"If you have to apologize for something, you should have done something about it."

(相信隔着屏幕的你们也能感受到这满满的严厉的爱。)


后来听实验室的老员工回忆起Leslie会议出差的时候将整个幻灯机塞进她的登机行李箱,因为她担心自己不熟悉会场提供的幻灯机。

奠定认知神经科学基石的视觉加工的双通路理论,是她在Mortimer Mishkin办公室里用打字机一个一个单词地斟酌讨论,一个一个单词的敲进去的。 那时候的老式机械打字机不像现在Word文档,一旦需要修改那就只能整页重来。据说原稿上都是Leslie的眼泪。

每一次报告前,无论在NIH的小规模报告还是大规模在神经科学年会(SFN)的报告,她都将稿子提前很早写好,不断演练,不断打磨和修改,至少30遍。

原来我自以为的“过度准备”在她那里都不算什么。

原来我连委屈的资格都不够。


私下我一直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更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Leslie话并不多,但她兢兢业业、默默守护着自己建立起来的领域。

她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为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倾尽了一生。

她很低调,很少公开提及她的过往。有当女科学家的梦想的一定要去看她在2020年6月,也是她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




在她离世近一年的今天,看到这个知乎提问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个世界上可能再也没有谁会像她一样给我严厉的爱。

我很想她,想念她严厉的爱和美丽心灵。

Credit: Tina Liu (也就是我自己)

Source: Kudoboard for Leslie G Ungerleider | Kudoboard


更新:10/18/2021

有留言问及这句话背后的故事。

Leslie气场很强大,和她见面的时候我经常不由自主地向她道歉,

对不起,我可能准备还不够充分。

对不起,这个可能性我之前没有想到。

对不起,可能我的想法不是很成熟。

。。。。。。

有次她提点了我,不要经常道歉。然后就有了上面这句令人难忘的话。

一方面来说,如果你需要因为自己准备不够充分而道歉,那么这说明了你其实可以准备的更充分。那你知道自己可以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做到呢?

另一方面来说,过度道歉不是一个好的习惯。尤其是女性,容易不由自主的感到抱歉,在他人面前退缩 ,低估自己的能力。在有一些根本不需要道歉的场合就不要道歉。


user avatar   guosheng-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我在带学生投会议论文CVPR2021,截止日期临近,当老师看到学生们论文写的巨烂,火不是一般的大,这意味着你几乎要替学生重新写,但时间又极其紧迫,当老师的真是压力山大。


这时回想起我刚去英国萨里大学跟Prof. Josef Kittler读博,英语很烂,写论文也完全没有头绪,乱写一通,完全无逻辑。第一次赶BMVC deadline,我写完草稿给导师,他总是把我草稿打印出来,笑呵呵地逐字逐句在草稿帮我改完。每次改完,笑呵呵地递给我,说:good job. 如此反复修改个10遍左右,每次也不多评价,就是一句,good job. 后来论文接收后,说:恭喜你,我们再把论文改几轮,然后再提交终稿。

当我自己辅导学生写论文后,才意识到,当年导师是忍受着多大的不适多大的火来帮我改论文,因为当时自己论文写得真的惨不忍睹,然后还要鼓励我。


所以,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我也尽量多鼓励一下学生。


user avatar   chen-tong-xue-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读研的时候一直成果不佳,实验没做出来,临床由于轮转在导师身边时间也短。

毕业的时候,导师跟我说:“我相信你的潜力不输XX,好好干”

XX是我号称“传奇”的一位师兄,SCI几十篇的那种,现在在美帝做博后。

当时心头一震。

现在他可能已经忘了,或者就是普通的勉励,但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肯定,至今未曾忘怀。


user avatar   zhang-xiao-bo-97-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大二和老师在车上他说“像我们这种学校(双非普通一本)的学生,包括很多211、985学校的学生,只是国家培养我们提升国民素质的,真正推动整个国家和社会向前走的是清华北大中科院那些人,为什么高考招生他们争的这厉害,四百分到五百多分提升很容易,五百到六百多分要难一些但都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达到,那些六百多分的人,每比别人高一分,就意味着比别人可能多看几百本书,解题的思维,考虑的角度,是平常的学生远远不能达到的,是一个人从小习惯、努力、家庭环境的培养、天分、的集合,国家的高铁,航天,经济都由他们推动着,对于我们而言,提升国民素质,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跟社会添乱就很好了”那个时候觉得他说的很搞笑,毕业以后才理解到,普通人好好的生活都已经很困难了,更不用说什么忧国忧民,好好奉献之类的话了


二次更

以前学渣一枚没有太多的文字功底,可能文字上跟了大家错误的导向,实在不好意思,首先我认为这只是老师当时的个人观点,绝对没有抬高名校学生,贬低其他人的意思,只是想表达出,名校学生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相比其他学校的学生要大一些,没有有否定其他人的人生或存在的意义,每个人都在这个社会扮演一定的角色,孩子的父亲,父母的孩子,公司的员工或老板等等,做好一个孩子,一个父亲,一个老板,一个工人做好该做的事情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啦,我个人认为。第二 ,看到了些评论,我个人也赞同,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我也认为,在这个社会空前繁荣的今天,各个领域那些金字塔顶端的人,在这个社会的可替代性是8我们远不能比的吧(专业方面),第三,爱国不分个人,奉献不分事情大小,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人生,我之前的语言有失偏颇的地方,解释一下,,(,顺便吐槽一句,生活真难!)。


三更

评论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我也不回复不反驳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自己自己独立的思想,自己想就行咯

再讲一个我初三班主任跟我们说的话吧,同样印象深刻“当初我上大学时候十个大学生里面七个八个都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现在呢,同样的城市和农村学生的比例,有四五个就不错了,你们什么先天条件都比不过,为什么还不努力呢,你们的父母就是因为没有太高的文化程度,才这样辛苦,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你们的身上,难道你们以后也要把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的孩子身上吗?你们的一生不仅仅是你的一生,还有你们父母的后半生,你们未来孩子的一生,是你们一家三代人的命运!,”这句话我觉得影响到了我现在,时不时都会想起,我是个平凡的人,但我不能停下脚步,没到最后谁知道你的人生是怎样的一生呢。




        

相关话题

  美国的反智主义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 
  如何看待河南一老师将含有学生本人的姓名和照片的成绩排名发家长群引不满? 
  三国时期的教育是怎么样的?有没有类似现在留学的现象出现? 
  教师编制会终身制下去吗? 
  在人很少的科研小组工作是怎么样的体验? 
  带本科生做毕设是什么样的体验? 
  如何评价西南石油大学给24栋留学生配冰箱而中国学生寝室热水器,吹风都不能用? 
  夫妻俩都是博士或者以上(博士后,教授)现在很常见吗? 
  南方人到北方读大学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有一个重大的发明科研理论要申报国家怎么申请呢?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美国的大富豪都喜欢往基金会里面捐钱?
下一个讨论
怎样写好英文论文的 Introduction 部分?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