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越国,宋国和中山国? 第1页

  

user avatar   jing-da-g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国“八九十雄”(比喻说法,切勿较真),二等列强,区域性的流氓,其中宋、中山巅峰国力接近过七雄尾巴的韩、燕,而越国更一度在战国早期接近东方霸主的位置。

宋国作为殷商的延续,春秋五霸之一,地位犹为特殊,实力也最为强大,陶邑类似于现在的上海,是当时最重要的国际化贸易、工商业都市,也是列强最眼馋的目标。

最终为齐国点了炮。

越国与其说是一个诸侯国,更类似一个越人部落联邦体,凝聚力强的时候非常凶猛,吴越之地也有一些铸剑、炼铁的高科技,但是越国的问题在于未能继承强大的吴国的政治遗产,富庶的姑苏地区被夷平屠灭,成了“吴墟”,越王甚至迁都到中原的琅琊,但其一度强势的国力也势必不能持久。

越国毁于不断的内斗中,一部分做鸟兽散成为百越,一部分迁都琅琊的越人变得中原化,但是实力大不如前,再加上助其灭吴的前投资人楚国翻了脸,最终也就不可避免的为其所吞了。而百越之地早在越国灭亡之前,吴起相楚时期就归顺(或者说加盟)了楚国。

吴越的遗产也最终造就了楚国晚期的复兴,而真正属于会稽子弟的高光时刻则是在秦末。

中山是华夏化的入侵部落「白狄」,经历短暂地被魏国所灭又复国之后进入全盛,夹在赵燕齐之间,成为恶心这三雄的小强;赵、燕都恨得他牙痒但碍于强大的齐国而不敢有动作,同理齐国也被经常被其横跳勒索。

后来燕国发生子之之乱,齐国大举入侵燕国后未能成功将其吃掉,燕国实力大损,齐国也无力发动大战(而且开始过于贪心地盯上了宋国),而秦国刚刚和楚国火星撞地球互相打成内伤,中山一时失去国际上制衡的屏障,才算是被发育成熟的赵国抓住机会吃掉,它突然死亡的结局,有点类似被韩国鲸吞的郑国。


user avatar   ou-yang-han-chi-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而言之,如果说越国是广东,那么宋国就是昆山,中山国就是南街村……应该不在一个比较序列里……


越国,又作戉、于越、于粤、大越、吴,先秦诸侯国,传说中由夏后氏少康庶子无馀于会稽 (位于今浙江省)一带建立,在商代卜辞中也有记载这个国家,从春秋晚期的勾践吞并吴国后到战国初期的无彊在位期间,越国一直是春秋战国的一方霸主,鼎盛时期人口可达100多万,疆域仅次于楚国,东达东海,西连楚国,南接百越,北邻齐鲁和泗上,领有今天浙江省北部、江苏省北部运河以东和全部苏南地区、安徽省皖南地区、江西省东境,楚破越后越国衰微,最终在公元前222年秦灭楚之战后完全灭亡。

史料中,春秋时期晋国楚国争霸,晋国联合了吴国制衡楚国,而吴、越也在这一背景下相互结仇。

允常是史料中越国兴盛的第一位君主,《史记正义》称他为越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在他任内其积极发展冶炼、伐木、农业技术,将越人迁移到平原地区,并积极通过结好楚国等手段摆脱吴国影响。出土金文也显示,其结好徐国与徐国君主相互称王。史料记载允常在今绍兴诸暨,故学者也推测当地的印山大墓为其王陵。

同一时期,吴国在阖闾的治下强盛一方,在公元前512年启用伍子胥伯嚭进攻楚国,又公元前510年吴国以越国没有遵守盟约进攻楚国为由进攻越国,攻破檇里允常反驳认为自己只用朝贡而没有义务出兵而吴国却为此大动干戈,因而对吴国怀恨于心。公元前505年吴国攻破楚国都城后秦国派军驰援楚国,吴军战事失利,而允常趁此时机进攻吴国,吴国不得不退兵,两国由此彻底结怨,由此开始了史书中吴越争霸的故事。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乘越国新君即位派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檇李击败吴军并追击到姑苏,阖闾在姑苏伤重身亡,临终前告诫其子夫差莫忘杀父之仇。夫差在两年后在夫椒大败越军、一雪前耻,勾践于是派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表示越国愿意像臣子、妾女一样侍奉吴国,虽然伍子胥以“少康复国”故事劝告夫差赶尽杀绝,但夫差还是同意和越国讲和。其后伍子胥多次劝谏,吴王还是没有听从伍子胥的意见消灭越国,另外据《国语》记载战争过后,“吴不告庆,越不告败”。勾践在战败后非常焦虑,《史记》称勾践在战败后卧薪尝胆,誓要雪耻。最终越国趁着吴国在482年举行黄池会盟,其主力远在中原、国内空虚的时候偷袭了吴国都城,杀死了吴国太子,夫差为了顺利会盟不得已封锁消息,会后夫差以厚礼求和,越国自知无法国力不足以灭吴因此答应了吴国。另据《吴越春秋》记载,吴王夫差攻齐前,齐国意图攻打鲁国,孔子子贡出使吴国请求救鲁,建议吴王先伐齐国后伐越国,并且到越国说服了勾践答应协助吴国出征,于是吴国攻打齐国。公元前478年,越国再度开始进攻吴国,吴国由于连年战争,精锐尽失于齐国、晋国,因此大败,越军围困姑苏三年之久,姑苏城破,夫差遁逃并使人请降于勾践,范蠡进谏勾践决心灭吴,吴王自戕,吴国由是灭亡。勾践平定吴国后,就出兵向北渡过长江,在徐州与齐国晋国等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祭祀肉给勾践,称他为“”。勾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南下,把淮河北岸的土地都送给了楚国,把吴国侵占宋国的土地归还给宋国,把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给了鲁国,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之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

而其它一些史料还显示勾践其实在围困姑苏期间,就已经开始谋求霸主地位,向中原地区齐、鲁等国派遣使节。《吴越春秋》记载,越国称霸以后借口齐、楚、秦、晋中秦国没有响应越国匡正天子的号召起兵伐秦,秦国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越国于是罢兵,中原诸国都畏惧越国。《越绝书》《吴越春秋》记载,勾践为了巩固霸主地位,使用楼船将都城迁至琅琊,而范蠡认为勾践可以同患难不能共富贵,于是主动离开了勾践,还劝告文种离开,文种没有离开最终被逼自杀,计然也佯狂以求自保。

公元前464年,勾践对太子留下遗言后去世。在他死后,越国的霸业延续了一段时间,勾践以后朱勾最为强盛,在他的治下越国人屡次战胜楚国的水师,兼并滕国郯国,夺取莒国的土地并附庸莒国。而就吴越争霸的历史真实性而言,颇具争议的战国《清华简》中有一篇《越公其事》详细记载了这一事件,考古发掘亦表明吴国在灭亡后王陵疑似遭到越国报复性破坏,虽然越国在勾践之后的世系在古籍记载不一,但现代发掘的越王勾践剑、越王者旨于赐剑、越王丌北古剑、越王州勾剑、越王不光剑、者旨钟等越国青铜器可以佐证《竹书》中的越国世系。





而宋国,国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和安徽淮北一带。始封君为商帝乙的长子作庶长子,帝辛的庶兄微子启,位列三恪,是等级最高的五个诸侯国之一。宋国地处中原要冲,富商巨贾云集,宋人以善于经商而闻名。前286年,宋国为齐所灭。

春秋初年,宋国奉行著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西元前728年,宋宣公卒,其弟宋穆公继位。而在宋殇公时,在位尚未满十年,即为华父督所杀。此一同时,宋国因时常干涉卫国、郑国内政而发生战争。前690年宋国内乱,诸公子纷纷外逃。宋国后来逐渐发展强大,宋襄公曾经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和其他四霸不同,其他四霸(齐、楚、秦、晋)称霸时都有强大的实力,召集各国会盟较为有成效。宋襄公只是在齐国内乱时,帮助齐公子复国,想代齐作为盟主,但没有军事实力。前638年宋、楚之间发生泓水之战,由于宋襄公在严谨军事作战的战场上实行不切实际的“仁义”,结果被楚军击败,宋襄公也因伤重身亡。

此后在北方晋国和南方楚国争霸时,宋国夹在中间,战事连年不断。86年间(从公元前632年救宋的城濮之战,到公元前546年晋楚弭兵),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战争。早先于前579年由宋国权臣华元发起和平大会,后来西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因为和晋国中军将赵武、楚国令尹屈建有私交,又正当两国交兵疲惫之际,倡议弭兵,最终受到响应,在宋国召开十国参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国保证了十馀年的和平时期,中原得到四十年较为和平的环境。但在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却仍持续不断。

战国时期,宋国与齐国都发生卿大夫夺取政权的事,宋后桓公被宗室司城子罕篡位,司城子罕成为了宋国国君,是为剔成君。或说剔成君是宋后桓公之子,或说是宋戴公后人,实际发生兵变的情形也不详,具体情况难考。

前318年,剔成君之弟戴偃也篡夺剔成君之位,是为宋康王。史称宋康王“行王政”,即实行政治改革,宋遂强盛起来。他东败齐,南败楚,受到齐、楚大国的忌恨,后来国家内乱,宋康王流亡。前286年,被齐国所灭。





至于中山国,他是姬姓,春秋战国时白狄的一支——鲜虞仿照东周各诸侯国于公元前507年建立的国家,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中山国当时位于赵国和燕国之间,都于顾,后迁都于灵寿(今中国河北省平山县),因城中有山得国名。 公元前406年(周威烈王二十年)为魏将乐羊第一次攻灭。至迟到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桓公复国。中山王(cuo)其间,北攻燕国,南侵赵国,国势大为强盛。至中山王(ci),屡屡遭赵国攻伐,领土大为缩小。公元前296年最终为赵国所灭。

春秋时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由几个部落组成,逐渐开始扩张势力。前652年春,鲜虞攻击邢国,前651年,征伐卫国,邢君出逃,卫君被杀,齐桓公联合宋、曹、邢、卫诸国挫败了鲜虞。

公元前530年,晋将荀吴借道鲜虞进入鼓都昔阳(今河北省晋州西),但并未灭掉鼓。当年8月,晋灭肥(在今河北省藁城一带),俘国君绵皋,肥国旧地归属晋国。第二年冬,晋昭公得知鲜虞边境空虚,即以荀吴统率大军进,破鲜虞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峭岭)。公元前527年秋,荀吴率军攻鼓,俘国君鸢鞮,使鼓成为晋的属国。六年后,鼓被彻底毁灭。公元前507年秋,鲜虞出兵晋国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灭肥、鼓,占领中人城的一箭之仇。前506年,鲜虞人在中人(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中人城中有山,故曰“中山”,即初期的中山国,中山之名始见于史书。前505年、前504年,晋国两次进攻鲜虞中山,报“获观虎”之仇。此后对鲜虞中山国,史书中兼称“鲜虞”、“中山”。

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共同伐晋,取得晋国的棘蒲(今河北赵县)。前491年,晋大夫荀寅因晋内乱逃奔中山。晋国为了报此仇,两年后,派赵鞅“帅师伐鲜虞”,大破中山,这次进攻对鲜虞中山国的打击极为沉重,此后20馀年间史籍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

前459年至前457年间,晋国开始进攻中山,取得穷鱼之丘(今河北易县)。前457年,晋派新稚穆子伐中山,直插中山腹地,占领左人、中人(今河北唐县),“一日下两城”,中山国受到了打击。而晋后来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在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他的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今河北定州)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但武公不久即去世,中山桓公即位,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魏国则派遣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消灭了中山,魏文侯派太子击为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击被立为魏国国君,即魏武侯。中山国的残馀退入太行山中。

中山亡国后,桓公经过20馀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在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国,并定都于灵寿。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成为了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在前377年、前376年两次进攻中山,均遭到中山激烈的抵抗。此后,中山国开始修筑长城。桓公去世后,中山成公即位,继承先祖遗风,继续学习中原社会制度,发展国力,使国势得到进一步加强。

前327年前后,中山王(cuo)继承王位。此后十馀年间,中山国富兵强,前323年,由魏国犀首(即公孙衍)发起倡议,联合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在称王的五国中,只有中山国是“千乘之国”,其馀四国都是“万乘之国”。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攻进燕国。中山国见有机可乘,也背弃了同盟,派相邦司马赒率军北略燕国,夺取几十个城市,占领数百里的燕地,还掠取了许多财物,并将取得的“吉金”(铜器)重新铸造了铁足大鼎和夔龙纹方壶,在上面铭刻长篇铭文来颂扬中山王缺字图片和司马赒的功绩。史称“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此时为中山国的鼎盛时期。

伐燕胜利后不久, 中山王(cuo)去世,继任者为中山王(ci),由于内政外交政策的不当,中山国国力逐步衰落。而此时赵国实行“胡服骑射”、国富兵强。与秦国结盟,开始对中山发起了十馀年的残酷战争,燕国也趁机进攻中山国,收复旧日失地。前301年,赵军攻破灵寿,中山王逃到齐国,最后死在那里。赵国立中山王尚为傀儡,前296年,赵灭中山国,将王尚迁徙到肤施,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经过200馀年时间,宣告灭亡。

中山国灭之后,其后人后来被秦国迁放太原,后逐渐由太原南迁,分散于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并改姓为“易”,易姓为中山国王族的直系后代。


user avatar   ha-ma-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相关话题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霸主的称号有什么规律吗? 
  为什么战国时期一个诸侯国就可以拿出50,60万兵力,大统一之后的朝代拿出战国时期一个国的兵力都很困难? 
  怎样看待商鞅之死? 
  如何评价战国四公子? 
  勾践灭吴,后来怎么样了? 
  当时为什么是秦国统一天下而非楚国? 
  战国初期的魏文侯为何很少攻齐国和楚国,却总是向西伐秦国? 
  屈景昭三家在楚国是怎样的存在?为啥楚王出不出兵要问过屈景昭三家是否出兵? 
  为什么战国时其他国家不学习赵国胡服骑射,或者至少建立一支新式骑兵? 
  秦赵长平之战陷入漫长相持时,其他列国为何一直观望? 

前一个讨论
现在还要去香港求学吗?
下一个讨论
告别卡斯特罗时代,古巴的社会主义之路将走向何方?





© 2024-09-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