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代西方人怎么生火?都是钻木取火? 第1页

  

user avatar   ace-z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早是利用天然火,比如雷击等引起的山火。

随后学会保存火种也是顺理成章……但是这玩意显然不怎么可靠,灭了就没了。等下次遭雷劈保不齐就是下下辈子了。

在用火和保存火种的过程中,人类必然会掌握一些不同材料燃烧的特性,成为取火的前置技能。

第一代取火方式应该是打击取火,这也不奇怪,因为旧石器时代最常见的石质材料就是燧石,人类对它啪啪啪(敲打)了整整三百万年,不蹦出点爱的火花倒是怪了。

燧石和硫铁矿撞击,就可以产生足以引燃引火物的火花。至于硫铁矿,金灿灿的倍儿漂亮,比较容易发现和识别,天然裸露的也不算太罕见。

个人十分怀疑某个烧包的原始人想给自己打一套金色装备,结果不小心发育成了火属性法师。

亚欧非多个智人遗址都发现了燧石取火工具,包括尼安德特人也掌握着这种取火技巧。

打击取火门槛低,但是在依赖天然材料的情况下,成功率一般。于是世界各地先后出现不同形式的摩擦起火方式。比如南亚一些地区用竹筒套住木棍摩擦、比如火弓式钻木取火、比如成功率相当不错的易洛魁取火法。这些取火方式就比较巧妙了,显然是一代代不断改进形成的高级装备。

摩擦取火方式应该算第二代,优点是结构改进空间非常大。不断尝试不同的驱动方式,钻杆、钻孔形状,以及不同材质的木头,都可以十分有效地提升生火效率,加工得合适的话,一分钟之内就能取火成功。网上不少人浅尝辄止,试了两次没成功,就言之凿凿地断言钻木取火是胡扯……然而钻木取火本的优势来就不在临时性的“野外应急”,而是用反复调试加工得到的取火工具。

不少人以为,钻木取火是远古,或者至少上古时代的事儿,多少带有神话色彩,难以采信。其实不是的,直到唐宋,每年清明皇家仍然有钻柳木取新火的仪式。杜甫的诗里也有“旅雁上云归此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的句子。在南美一些原始部落,钻木取火甚至一直延续到现代。

钻木取火的最大硬伤在于太过粗笨。进入铁器时代后,更便于携带、并且相对更耐潮湿的火镰、火绒、火石三件套成为第三代取火工具。直到二十世纪,还有不少地方在用。

其实火镰跟最原始的燧石取火挺像,只不过把硫铁矿换成了更结实的铁镰,天然引火物换成了碳化或者硝化处理的棉布棉绒。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阳燧取火等其他取火方式。但是要么太昂贵、要么对环境要求太高,实用性都非常一般。




  

相关话题

  古埃及人是什么样的? 
  中华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哪一个更古老? 
  为什么农耕文明在与游牧民族的冲突中处于下风? 
  美国目前的政治制度,能否阻止希特勒的出现?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废奴行为? 
  如何看待黄河清教授说的埃及三角洲太小,而且形成较晚,无法孕育大的古文明?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很少有像欧洲石制教堂宫殿这样高大宏伟的建筑? 
  中国唐代建筑和日本古建筑的差异有哪些? 
  日本、朝鲜、越南的古代汉文史书相比中国史书而言写作水平如何?能否举例说明? 
  现代埃及人和古埃及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前一个讨论
父母唠叨应该被原谅吗、为什么有人觉得唠叨是福气是爱、不理解父母的唠叨,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真愚昧?
下一个讨论
山越高离太阳越近空气越稀薄,应该越热,为何地球上的高山都那么冷?





© 2025-04-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